1. 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
一个人来到世上,说长也不算长,说短也不算短,就是那几十年。谁给了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权利?是父母。这个世界如何延续?靠孩子。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行走一生?靠健康。可以说父母、孩子、健康是我们在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财富。
1.孝敬父母不能等
父母是给了我们生命的人,来到世上,你可以有很多选择,唯有父母你不能选择。无论你的父母出身农民还是工人,无论他们是经商还是做学问,这些对你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给了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通行证。有了这个通行证,你才可以在世上或浓或淡的描绘你的人生图画。
当我们降临人世时,带给父母的有喜悦,但更多的是责任。小时怕我们饿着,怕我们冻着,怕我们磕着,怕我们碰着,怕我们调皮走丢。当长大一些后,又怕我们贪玩学习成绩不好,怕我们营养不良影响了身体发育,怕我们一不小心走上邪路。
再长大一些,担心我们毕业以后找不到好的工作,有了工作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对象,结婚以后又操心我们什么时候要个孩子,要了孩子以后又担心孩子吃的太瘦,担心我们工作忙顾不上操家,担心有一天我们会不会下岗,于是又在催着我们学习,又在叮嘱我们好好工作……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对于孩子,有操不完的心,有说不完的话。当有一天他们不需要操心时,恐怕也就是离他们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不会有多久了。
所以当我们在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忙于爱情,忙于家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孝敬父母!等你把所有的事情忙完以后,再想起自己的父母时,也许连孝敬的机会都不给你了。父母需要的不是你给的金钱,而是你知心的话语,是你熟悉的身影……
2.教育孩子不能等
当你走进婚姻的殿堂,准备孕育一个生命之时,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做父母,你合格吗?做父母,学问可是太深奥了。有人说,生孩子有什么难的,的确,生一个孩子,是连猫狗都会的事情。但是把孩子生下来后如何教育可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摆在所有年轻父母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孩子出生后是一张白纸,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在这张白纸上怎样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父母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你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想想如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何让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如何能让孩子健健康康的过完一生……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孩子是你给这个世界储存的最好的潜力股,对于孩子的付出是最值得的付出,是最有希望的付出。所以,无论你的工作多忙,都要留点时间给你的孩子,你的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礼物!
3.身体健康不能等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人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但只有健康是1,其余的一切都是零。1在,0越多你的价值可能越大,如果1不在了,一切的一切都归为0,所有的名誉、地位、金钱、成就……全都灰飞烟灭。
我们国人有一种思想:就是年轻时拼命挣钱,年老时再去享福。岂不知当你年轻时透支的生命,会在你知道珍惜时无情的给你以痛击。当你不能再奔波劳累后,你的健康储备可能已经没有,你连享受的机会也没有了。所以无论你现在的工作事业家庭如何,一定要把健康放在心上,时刻给自己做一个健康的储蓄。因为健康是多少金钱和地位都买不到的无价之宝!
2. 怎么样孝敬父母
问题一:怎样做才算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孝敬父母表现在方方面面。爱父母,心�想的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 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 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订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留意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象没洗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 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 我们要用角色......>>
问题二:怎样孝敬父母? 1
始终抱着感恩父母的心
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们一定要对父母抱着感恩的心,去孝敬他们,这不是闭着眼睛,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他们做了什么错事,是怎么样不对,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很多不是的父母,我们还是要尊敬他们;不是尊敬、同意他们的错误,而是尊敬他这个人。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错误,可以在他的错误问题上和他们去谈,去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对他的态度是要尊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你,始终抱着感恩的心去看待他们。
2
用心去对待父母
讲到孝敬父母,基本上,最重要的不是你为父母做什么,而是你跟父母的关系如何?有很多人虽然为父母是做了很多的事,但是跟父母的关系并不好。有些人说:“我怎么不孝顺,每个月给他寄钱,还不孝顺?”我有个朋友,他每一个礼拜天都去看他的父母,请他的父母吃一顿饭。在今日的深圳,很难得了,一般人哪里做得到!能够做到这样子的儿子已经要给他举起大姆指了,但是呢,有一次他们这样的饭局,我刚好也在那家酒楼用餐,就过去打了个招呼,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他这件事做得对,但是他并没有用心在做。为什么呢?因为我看到他对他父母的态度,他只是公事化的在做他该做的,一点都没有借这个时间跟他父母建立一个亲密关系的意思――没有亲近的交谈,没有轻松的气氛,更没有家人聚会的温暖,给人一种清楚的感觉:好了,我做了我该做的,然后咱们各过各的,下星期再见吧。
3
你要成为主角了
很多人不能够孝敬父母,是因为他这个人没有独立。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离开父母。离开父母不是说你不理父母了,从此宣告独立,再也不听父母的话了。离开父母,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我们要独立的活着,要为自己的一切负责任,要做一个成熟的人。
很多的人就是结了婚、生了孩子,都没有离开父母。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独立,他的经济没有独立,情感没有独立,他很多事情都没有独立;他只要一看到他妈妈,他就变成三岁小孩啦。自己都做父母了,还是独立不了。不独立你怎么孝敬父母?很难的!他觉得好多事情都是天经地义的,觉得父母就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还是要照顾我的,因为从小他们就是照顾我的嘛。
如果你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你很难孝敬父母。你很难会想到说,现在轮到我了,所以,这个也是常常会拦阻我们孝敬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4
父母已经老了
父母不再是超人了。已经老了。很多人不能够孝敬父母,是他对父母有着一种不实际的盼望。我们小的时候都认为我们的父母是超人,小孩子吵架的时候,常会这样讲:“我爸爸比你爸爸厉害。”但等到我们慢慢长大就知道,其实父母不是超人,父母是非常有限的人。而如果我们还有像对一个超人那样的期盼,就让我们对父母常常有很多、很大的不满,不管父母改进了多少,我们都觉得还不够。
我认识一些人就是这样子的,对他的父母可凶了,我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对待你的父母呢?”他跟我说:“噢,你不知道!”就开始讲他父母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他讲的有一些是有道理的。但是,很多时候我发现,其实是他对着父母的要求太高了,他的父母根本不可能满足他这样那样的要求。要知道,父母是人呀,他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金钱有限,他的什么都有限,他怎么能那样无限的满足你呢?但是有许多的儿女就因为父母没有满足他,他心里就很气呀,从“气”开始跟父母的关系不好,这样下去,就越来越不好。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对父母的期盼,合理不合理。
现在很多人,一个礼拜要为自己花很多钱,要吃好的,要穿好的,要看电影,又要逛街买东西......随便买一双球鞋的钱,在农村的人可以活一个月了。
我们如果不懂得感恩,就算父母给......>>
问题三: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孝敬父母 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义务!诗经、尔雅中》说:“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意思就是说,要尽心赡养侍奉父母,尊敬爱护老人“顺”,就是要顺从,依老人的意愿行事,主要指在养老方式、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方面,也可以说,“顺”是“孝”的具体体现。 子女是父母生养,从出生开始,喂养抚育,洗浆补订,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难治之病,情愿舍命换儿安;稍长,教给基本生活能力,供给读书,关心其成长,永不停歇。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爱,是一生一世,可谓:亲情无价,骨肉情深。而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负着债的。 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 父母生前应做到:“尊重关爱,顺从意愿,不亏吃住,衣洁保暖,病有所医”。让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父母的过错,应柔和、细声进行劝谏,耐心温和地指出,决不能对父母进行粗暴的训斥和指责,更不能恶意地讥讽。
问题四:怎样孝敬父母(初二政治)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让父母高兴。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我们可能付出时间,付出感情,付出体力,甚至委屈自己......但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问题五:该怎样孝顺父母? 一、应当记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知道作父母的,无论是贫是富,是智是愚,也不管是飞黄腾达,或是一生潦倒,他们在养育儿女方面都一样地含辛茹苦,花费了一生宝贵的精力。从十月怀胎到婴儿呱呱落地,无不为生养儿女花尽心思,操劳过度。为了将儿女拉扯成人,父母吃苦受罪从来没有一声怨言。儿女的衣食住行无不时刻牵挂着父母的心。在我们中间年轻的弟兄姊妹,也有为人父母的,你们会深切地体验到:养育儿女实在不容易!所以说,父母的养育之恩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我们的生命是神籍着父母赐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当记念父母的生育之恩。提前5:4说:“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守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
然而世上有许多的儿女长大后,常常忘记父母的哺育之恩,不顾念亲情,对父母采取打骂、虐待、遗弃的态度,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玷污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旧约”《出埃及记》2章17节:“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新约时代保罗在《罗马书》1章30-31节也说“他们是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保罗不但教导作丈夫和作妻子的应该怎样相片,也劝戒作儿女的该如何对待父母,这也是我们当今教会面对的巨大挑战。
所以,我们孝敬父母首先要记念父母的生养之恩,让主恩典不断地激励我们,更新我们对父母之爱的回应,从而产生敬老之情,使一辈子为养育我们而受尽劳苦的父母,能得到安慰和满足。
二、听从和顺从父母:
当前大多数青年人都推崇“个性张扬”,让他们“听从”或“顺从”父母都很困难。自从神创造人以来,这成为一个问题。当初神赐给人类自由意志时,人们选择了“不听从”神的话,始祖亚当和夏娃的行为使整个世界陷在罪中,从那一天起,这种行为影响着每一个人,人类背逆神堕落之后,“不听从”变成一个严重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今世代,一些作儿女的,不听从父母的劝告,赌博、汹酒、早恋、偷窃、逃学……整天无所事事,不服父母管教。作父母的遇上这种情况是最可怜、最悲哀的。
神是在教导儿女对待父母的态度时说“戏笑父亲、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他的眼睛必为谷中的乌鸦啄出来,为鹰雏所吃”(箴言30:17)这些话告诫我们不听从和孝敬父母是神所憎恶的,为天地所不容,神的话真叫人胆战心惊。我们实在要敬畏神,听从他的教训。《以弗所书》6章1节:“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3章20节说得更清楚:“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他还说:因为你们现在是基督徒,在基督里有了新的智慧,不要错昧无知,不再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所以“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2~23)后面又说得更明确:“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4:31~32)。
总之,儿女要听从父母的理由是因为我们在基督里的地位,我们是在主里面的人,我们的生命不再发球自己,而是用主耶稣基督的宝血买赎回来的,所以,我们要荣耀神。在主里面听从父母,也就是在真理里听从父母,真孝还包括劝谏。《圣经》说:“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提前5:1)。“不可严责”就是要求人在劝责中有爱有敬。
古人......>>
问题六:百善孝为先怎么孝敬父母尊敬父母 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对父母尊重,但尊重不是盲目的顺从。如果父母的那些行为错误了,我们也可以指出来。
孝子贤孙就是孝顺父母的有德行的孩子。
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来到世间的机会,父母哺育我们长大成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应该报答的就是父母。
青年人不孝敬父母极大可能是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在这个时候的青年往往都对自己的父母表现出不耐烦。对父母发脾气。
而另一种是因为有些人结婚后,婆媳关系不好。男方惧怕自己的老婆,所以对父母逃避。这也是一种不孝顺。
问题七:孝敬父母,怎么写 20分 孝敬父母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很孝敬父母,在家时,我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当节假日时,我就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因为我妈妈工作的原因,我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过生日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礼物,让他们开心。为了实现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在学校好好学习。当父母因工作繁忙时,我就自煮饭,做些家务活,以此来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生病时,像他们关心我一样,我会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当我和父母发生争吵时,我便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我就会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道歉。时常会和父母在一起讲个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学习放心。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孝敬父母原来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我又何了而不为呢?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健康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问题八:学生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一、要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二、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父母有时身体不适,作子女应该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
五、随时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有事在外必须向父母做好交待。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六、外出时要和家长道别,回家时先向父母问好,吃饭时,先请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饭菜。
七、小学生不仅要孝敬父母,更要孝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放学回家先到祖父母房间问安,帮他们做一些点烟递茶的小事,给他们讲一些校园里的所见所闻,吃饭时,先扶他们入座,恭恭敬敬地递上碗筷。
问题九: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怎样善待父母 把我以前的回答发到这里。
孝顺两个字做到不容易
1.经济上不要让他们有负担,要主动询问,父母不太可能用钱向子女开口的。你要主动询问。
2.老年人在儿女成家后,容易孤独,要多抽出时间看他们,陪他们。到家后不要让老人操心做饭,最好你买了菜去,如果去了还要老人做饭买菜,你就别去。如果实在离得远也必须定期打电话,比如三天五天,固定下来,别说没时间,如果说没时间打电话说明父母在你心里不重要。
3,遇到急事要顺着他们,即使他们要求不合理,也暂时答应,然后找合适机会化解或者说清楚,不要硬顶,不然容易出事。
4.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棘手的问题,不要轻易对父母讲,他们会很着急,吃睡不好。而且没有更多的办法。。。除非他们可以帮到你。
5对待双方父母要平等,不要有明显的不同。
6及时尽孝,不要想尽孝,老人不在了。哭都没地方。、
7,。以孝顺你父母的心来礼敬天下父母。
8 ,尽自己的孝道,不要强求别人。如果有兄弟姊妹你只可以提醒,但是不能强迫他们。
9.父�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婉言提醒,但是你没有权利指责父母。你尽你的儿女道。他们尽他们的父母道。
10.如果你有子女,一定要养成他们尽好孝道,不要把儿女当爹娘供养,这样乱了次序,就会招来灾祸。你孝顺父母,儿女就孝顺你,因为儿女都看着呢,如果你不孝,指望儿女孝顺,没这个道理。
尽好你的孝道,父母不在了 你也不会有太多遗憾。。
说了不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相信你会做的很好。
顶礼我们的父母及普天下的所有父母。。。
问题十: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听父母的话,不仅要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更要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学习和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陪伴在父母身边,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3. 为什么我上孝敬父母,下对人对事尽职尽责,命运还是这么惨
可能是让你先苦后甜啊,以后会好的,不要感觉命运不公平,只有你自己努力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4. 上不孝敬父母下不教育子女的人结局怎么样
这种人最终也无好结局,会被人看轻,也会受到人们评说失去自尊。
5. 而立之间男人对于家庭上孝敬父母,下教子教孙,中间应是什么
应该是善待妻子
6. 不孝敬父母会受到什么报应
凡不尊敬他人,不孝敬父母,不正直,歪门邪道之人,死后将打入血池地狱。投入血池中受苦。我也不大明白,这里说凡难产,吐血,流血而死之人,死后也投入血池中受苦。
7. 怎样理解“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这句话
导读:当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文化空前繁荣,可是人们的意识行态开始出现了信仰危机,曾几何时,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甚至对簿公堂的新闻开始见诸报端,还有很多不孝之子不把赡养父母当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中华传统的孝道受到时代的挑战。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重温经典,重温孝道,已成为当代中国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二经导师“尉汤渺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传统文化学者,中华易学导师,华夏易学泰斗,易道国学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国际国学、易学专家顾问,中国易学家,中华易学导师联盟协会的副主席等,他对当代的孝文化深有感受。为了给中华大地输出更多的正能量,尉汤渺老师用心写了《孝道》这篇文章,为了让孝的阳光普照中华民族的大地,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上闪耀着金色的“孝”字。
让中华民族人民的孝史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远发扬广大,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孝治天下,祝民族辉煌,江山永固。
中华孝文化传播者与继承者
图4:第一章、中华孝史传美德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二种说法是郭居业撰。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并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刊印。
美德传天下的众位孝道老师
图5: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图6:二十四孝齐全
第二章、忠孝贤良定乾坤
孔子在《孝经》中演讲孝道,百善孝在先,孝经孝典,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人人君子以孝为第一,万事万物以善为根本。 二十四孝执掌天柱,以忠孝定天下。二经道师云,天无忠孝不灵,地无忠孝不祥,国无忠孝不成,家无忠孝不宁,人无忠孝不仁。天讲忠孝,天下太平;地发忠孝,世代昌盛;国有忠孝,国家兴旺;家有忠孝,家宅安宁;人能忠孝,事事分明。仁义道德礼智信,全在忠孝内中分。诗曰:“二十四孝作标本,忠孝贤良世昌盛。三教原来一家人,共创国学劝世人。”
图7:百善孝为先
《孝经》开宗明义章 第一
【原文】: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於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麽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图8:《孝诗》
二经道师云,抬头谢苍天,低头记心田,孝为人之本,有本继孝贤。本章为《孝经》总纲,是《孝经》的基本精神所在。孔子对曾子讲:孝敬是人生德之本,所有品德、教化由此产生,教就是孝的文化,人有品德的根源是孝,由孝这个源头流出的河流就是教化世人,以服孝经之典,托孝感动天之福,还本孝贤之传承。
第三章、善为根本孝当先
善为玉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我们常常讲福田心耕,什么心耕呢?简单的讲,福田孝顺心耕,福田爱心耕。孝顺、仁爱,我们人生的福分和智慧就不断的增长。儒家有一部经典《大学》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末,不是最后一 名,财者,末梢也,财者,枝叶花果也。财富的根本是德行,而德行的根本又是什么呢?孔老夫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就有讲: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根本是孝道。当我们力行孝道的时候,我们人生的福份就会很好地成长,儿孙代代也能得福,名曰“心地善,福禄至。”
孔老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为人处世品德的根本。“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当我们真诚地孝顺我们的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长辈祖先,并用这份孝敬心,爱天下的父母,爱一切社会大众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一定是至善圆满的幸福生活,我们的人生一定是光明金色的人生。
图10:中南易商标图
第四章 孝安家庭万事全
劝社会上创业之士,你们虽有雄心壮志去创业,去面对事实的形势困难和环境因素,但你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让父母奔波劳碌;你们也不要为了家产,而让父母左右为难。
当父母听到你们要去创业,他们首先是高兴,但实际在忧虑,为因他们根据现有年纪,目前的情况,手头上也没有钱,假使有一点钱已在培养儿女的时侯用了,甚之还欠债……。所以父母的情绪低落,产生忧虑,一旦外来有了压力,恐承受不了。父母还有能力的话,他们为丹心奉献。父母没有能力,这是无可奈何的。但我们现在自己都有能力,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做好事情,以欢喜的事和欢喜的心向父母汇报呢?尽我们的一分孝心,就是要使父母少加压力,多献殷勤,能够使父母能过好幸福安康的日子。
图11:北京大学
目前有些家庭,父母以必生的精力培养你读书,后叫你在社会上好好做人,好好工作。你自己做人做事都不安份守则,弄不好,反到父母跟前频繁增加压力,还要用不好听的话,伤害父母,这是你没有必要的,你不孝到也罢了,不要失去你的人格和道德。你要好好反省自己,你做不好事情,是否你有过错、过失地方?尚确有过错、过失的方面,立马改正,弥补今后的工作和事业。
在现在的社会中还有一些人当父母老了,不在有力气动了,就会嫌弃他们,埋怨他们,责怪他们,去说他们给你带来了累赘。更可气者还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弃他们于马路上而不顾。又有些绝少个别的家庭,有些父母还在挨饿受冷,真是“天地不见光,凄凉无可诉”的日子。其实呀,这些人在我们身边偶尔还是可以看到,他们是残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没有人性的,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良心,何谈什么孝心呢。诗曰:“阳光不见阴暗地,雷打劈裂无可避。劝君转心孝父母,阳光之下育新人。” 有诗一首(老人感叹):“我也曾经养我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此诗觉在伤感中,其情甚苦。世之为子者,必须生养及时,毋使老亲啼饥号寒,诸多怨叹,方得为孝。俗语云:“必在生前济咽喉,莫到死后祭山头。”是的论也。
注:古语分析:“爹娘就是灵山佛,何用灵山见四尊”。大人之口至圣,千万千万不要听到大人的怨言,人怨天怒,后果不可设想也。
又有不懂文化礼义的家庭,“虚荣儿辈,冷落长辈” 的做法,给儿女做周岁寿,办满月酒,做生日办酒,给儿女做10周岁,大排酒宴,办得非常热闹,大开杀生之诫,违背了自然养生之道,小小的年纪,天真烂漫的儿童,是一棵标致的嫩芽,要护养他成林长大、增强智慧、文星高照、功名成就,父母应该要多做一点善事,该放生而不放生,反而杀生害命,难为儿童年幼,经得起这样的罪过折磨吗?真的自不量力,害人非浅,是父母对儿女造成的罪过不赦。反而把70岁80岁的老奶奶,老爷爷的生日倒给忘记,这真不叫做逆天行理,逆天行事吗?有诗为证:“茫茫大地中,逆理数多行,年老无岁数,年少恭寿礼。折煞孩儿辈,快快复真理。” 这也是国学传统礼义孝敬文化末落的所在。二经道师云,悬崖勒马行孝廉,人间正道养天年。过失过错从头起,平安富贵自修练。对小孩的生日周岁本堂认为最好做到不杀生而放生,以上杀生重的罪过,请改过来,做到生日放生。望有识之士互相转告。
图13:孝行天下
所以大力宣传和建立孝道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善待老人、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建立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而且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球各社会、各个文化道德中永恒的主题,不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而孝,正是调节家庭关系的一剂良药。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效忠国家的人。从孝出发,才能家和万事兴,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
孝,是稍纵即失的眷恋,是无法重视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永远记住孝心的存在,记住孝心是无价的,孝敬是光荣的。
图14:孝者,乃是教人莫忘根之道也
第五章、孝在世上报恩难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父母喜欢吃的多买点给父母吃。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丝丝皱纹。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这样小小的慰藉,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中,有些不孝子弟,把自己不想吃的东西留给父母吃,把自己不喜欢穿的衣服留给父母穿,父母的思想只要你们夫妻好,不喜欢论长论短,也不喜欢挑衣拣食,你们给了他们,不管好与不好也都认受。作为父母的儿媳你就不对了,孝敬父母是自己的孝心,是一颗真诚的赤心,你小的时侯,父母养育你情愿自己挨饿,自已不吃给你吃,千方百计把好的东西留给你吃,希望你快快长大成人。在《十月怀胎宝卷》有这么一段:“左边干床儿子睡。右边湿床娘安身。要是两边都潮湿。双手抱儿睡胸膛。一日吃娘三度奶。三日喝娘九度浆。娘奶不是长江水。又非山中树木浆”。父母养育你成人,恩重如山,德深似海。你可要真心百倍地孝顺,报答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
图15:孟宗哭竹生笋
故事一则:哭竹生笋。时念父母含辛茹苦,应仅孝心侍奉。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是三国时江夏人,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则故事。孟宗少年时父亡,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汤,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孟宗大喜,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孟宗把竹笋釆掘回家煮汤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果然病愈。
后来孟宗官至司空。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二经道师说,幼时靠父母,老来靠子女。有好的吃先给父母尝。《花名宝卷》云:“在生买些爹娘吃,灵前供养是虚文。”你工作需要,不在父母身边,一日三餐吃饭,拿起饭碗,也要记得老父老母,多回家看望父母,多行孝敬之事。父母年老体弱,好比“风吹残烛,瓦上之霜”。 支撑不住多久,你有千般孝心,空怕机会也没有多时。
图16:纪念证书
第六章、真情相待父母欢
母亲和儿子的一段对话:
妈说:“儿子啊,爸妈年老真的无用了,东也痛西也痛,走路上抚梯也有困难了,看来帮不了你们了,恐怕还要连累你们?”儿子说:“爸妈你们自己过好,我们也不想你们帮!”妈说:“儿啊,还会帮什么,妈东痛西痛是养你们的时侯做伤的。”儿子说:“年纪大了总要痛的,是正常的,我们东痛西痛有时也要痛。好、好、好!你们自己管好、自已管好!我们每天要上班,不好在家陪你们,你们自己管好,我们也不要你们管。好,我们要去了,明天还要上班。”爸不响,妈说你们去,妈有几只鸡蛋,你们拿去好吃,儿子说好的,妈说你们慢去,路上车子开好。老妈跟老爸说:“老头子我们要吃苦头了,辛辛苦苦做了一辈子,有点钱把儿女养大,大学读书,千方百计把工作找好,再给儿女娶嫁、成家,希望他们好好工作,我们年纪大好靠靠他们,现在我们老了,身体又不争气,经常生病,钱也没了,看来是靠不住的。”老头还是不响,老头子想,你做妈的要比我辛苦十倍,你讲无用,我讲何用?你也靠不住,我哪里去靠?所以不想讲。
《劝世文》中有一段文字:“十月怀胎万般苦,只有娘心自知情。儿出娘胎是珍宝,双手抱定母娘身。合家大小都庆贺,诸亲六眷喜欢心。爹娘爱儿如生命,养育长大读书文。”
当你出生的时侯喊一声“哇”,合家人都欢喜高兴,“爹娘见儿如珍宝,好比生命重三分。” 爹娘有了孩儿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视,千辛万苦把你养大成人,培养你读书,儿的成功,是爹娘的心血,儿的所有,是爹娘的劳累,儿的肤体,是爹娘的血脉,爹娘是儿最亲的亲人。爹娘老了,身体也弱了,你为什么不多关心呢?爹娘向你谈心,你好比对牛弹琴。真所谓:儿出生一个哇字合家欢喜,父母老了一个苦字无人知晓。诗曰:“孝子思亲应不闲,亲人红日已西山,门前流水依然在,日向西山不再还。”
看看爹娘,年青辛苦,终日劳累,真的老得多了,我们作儿女整天投入在工作之中,没有想到爹娘会老得这么快,我们都是良家之子,自己的小孩也大起来了,以上确实没有照顾周到,反而一心想爹娘来帮助我们,父母提醒也不多言,我们始终没有关心过他们,这是我们的过错。能知道过失过错的人,是好人,是君子,你若能好好孝顺爹娘,你儿子也一定为孝顺你的。
图17:当代著名易学家
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偿还。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吗?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呢?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呢?没有。或许,你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脚,这样简单的动作都不会,根本就用不着那样做,再说让人看见了多尴尬。其实,这些人想错了,万万全全想错了。孝心不是一种仪式,也不是让别人看的,赞扬的。你又为何不能给父母洗脚穿衣呢?那怕是给父母沐浴擦背也是应该的,你小的时侯,爸妈不是给你洗脚洗浴擦背吗?你若不知道?你回意你给你的儿女服务就知道了。你还不知道,可能是你的父母给你服务第三代了,你要深思,你要负起双重责任。
一个儿女,能够记得爸妈的鞋子尺码和衣服大小的尺寸,也算是一个孝子,可能在当今的社会记得的人还不多。不管是品牌,还是一件普通衣服或一双鞋子,你能诚信给父母买来,合身好穿,是你的孝心,是父母的福气。最好不要父母开口,作为男女多关注到父母春夏秋冬的四季衣服,关心到爸妈的身体素质。儿女孝顺应该孝,你尽了孝,还难报父母深恩。媳妇和女婿孝顺爸妈是正孝、贤孝,是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好榜样。
图18:易道终身成就奖
第七章、孝顺父母不可等
有许多赤诚之子在读书的时侯,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大家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忘了自己现在不知在何等地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是这样回答的:“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语出惊人,发人深思。是啊!父母到了要子女孝敬的时候,已经步入老龄。此时,他们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越来越需要子女的孝敬,而这种孝敬主要在亲情,而非全都可用金钱或雇个保姆来替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孝敬父母的机会也就逐渐减少。商机之类错过了还会再来,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机会,那就时不再来,遗憾终生。
有人说,等我有钱了,我要大把大把的塞给爸爸妈妈,让老人家坐在钱堆上随便花;等我有时间了,带着爸爸妈妈,游完国内,游国外,让爸爸妈妈在有生之年潇洒个痛快!我说,那是不可能的,等待你把钱挣到手了,爸爸妈妈的牙还能啃得动好吃的东西吗?等你有时间了,想带着爸爸妈妈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得去飞机吗?诗云:“苦口言词欲动人,劝君竭力孝双亲,倘然一日亲年老,不见爹娘空泪盈。”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做为子女,一定要知道父母的年岁,常常要记在心上,不能忘记。人的寿命不可预测,现在父母健康安定,子女能常在膝下尽孝,全家其乐融融,是天下难得的好事,不能不知足。但是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不可避免的衰老,这样欢乐的日子不知道还能有多久,所以不能不担忧。如果理解了这件事,既有可喜又有可忧的原因,就会常常把孝道放在心上,对父母的爱也会每天增长,不能自已。而侍奉父母也不敢有一丝毫的怠慢了。
中华孝文化传播者与继承者-尉汤渺
图19:
你若把父母的年龄都忘了,等待你富裕的时侯再孝,恐怕你的时间赶不上了。二经道师云,一岁春风逝尽冬,和风送暧草木荣。草木还有重生日,谁见白发又还童。父母年龄犹如长江之水东逝而去,永不复回。当你回来的时侯你正面看看爸妈,爸妈不是当年的爸妈,爸妈确系老多了,看着爸妈日益苍老的脸,日益佝偻的背,日益霜白的鬓发,日益蹒跚笨拙的脚步,希望你要赶紧多行一份孝心,在大千世界的眼里,再也找不到半丝一毫父母年轻的身影;在父母慈祥的脸上,却清晰地看见了岁月风雨的残痕。
孝顺父母要赶紧去做,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从物质上、从精神上、从生活上、从心底深处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父母体弱多病,到了风烛残年,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陪伴和照顾,而不只是问候的电话,节日的礼物,生日的惊喜……,父母真的体弱了,必切需要我们,我们更应悉心照理,让父母能多活几年,乃至多活一年一个月也好。
图20:南易行孝图
孝敬父母如敬天,你应该感到庆幸,你还有父母可以去孝顺,可是你并不珍惜,其实,我只是想,老人已年近八旬,究竟还能有多少个春秋?别让日后自己徒增遗憾,落泪以视悲哀。常言道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孝尽父母的事情永远不能等!孝心不是用钱能够得到全部表达的,他们吃不了多少,穿衣也用不了多少,他们所缺的应该是与儿孙其乐融融的相处!他们所缺的是在他难于动身时的一个代步,在他口渴时的一杯茶水,在他寂寞时候的陪伴,儿女在外都忙能每周按时聚在一起,在他生病时的一次次问候……这些都是老人内心所渴望的。
感恩父母养育情,“感恩”你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却不能认识到它的真正含义,从你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你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为你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从生儿养育到培养读书直至成家立业,父母一生的心血和劳累全都服务在儿女的身上。
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够了。我记得一篇感人的广告: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妈妈,洗脚!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时至今日,仍在热播,动人的原因,不是演员当红,而是它的感情动人心腑。很多人为其流泪,不止为了可爱的男孩,也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的感恩。但感恩二字是要去做的,这里面也要分析,每一个家庭不同,老人的心也不同,但你要多知道老人的思想要求,不知爸妈有经济困难?还是日常人情困难和实际情况解诀不妥,他们需要什么,你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发出耐心的深思,尽量为他们做好办好,达到他们安心,这才是你实际形动的报答之恩。
编者魏东凯按:本文是当代著名国学大师,易学专家“二经道师”尉汤渺老师写的一篇有关孝文化的文章,尉老师怀着一颗慈祥的心和一番苦口婆心的善语,句句贯入肺府,字字深入人心,配诗联和劝世文,劝导世人以善为根本,孝为第一的道德原理,唯愿以孝治国,以孝治家,以孝治人,以孝治心,以孝治本,为天下父母辈应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和责任,读后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是一篇传统文化的复兴的檄文,真心的希望读者以文为戒,大孝国家,中孝社会,重孝父母,做一个懂孝知孝的人。让中华国学传统文化的孝善美德普边发展。
8. 孝道,在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情是孝敬父母。俗话说“父母生前敬孝方为孝,父母死后尽孝徒枉然“。
有句絮语说得很好“死后一个供(祭奠亡者时用各种好吃的水果和大鱼大肉所摆)不日生前一个杏。”百善孝为先!父母是一层天,如果有他们在,你将会得到他们爱的庇护!不管是否是多余的,你也会感到是一种享受,一旦失去将永远也找不回来,等到失去再想尽孝已为时已晚!为人儿女一辈子就这一次机会!生育养育之恩毕生难以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