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国学孝敬父母情景剧剧本

国学孝敬父母情景剧剧本

发布时间:2023-02-06 07:33:50

⑴ 国学书里的第二课无违为孝的内容。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礼。”在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樊迟:“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安葬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祭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除了疾病,不可有其它事情让父母担忧。”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称为孝的,只是说能够奉养父母.跟犬马一样,人都能豢养他们,如果没有敬重之心,那跟圈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⑵ 近代、现代孝敬长辈的故事

1、1956年,肖秀云开始照顾婆婆杨金枝和一家人的生活。年过去了,肖秀云一直坚持照顾婆婆,肖秀云说,做孝顺媳妇是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

杨金枝,今年已经101岁,儿媳肖秀云,今年已79岁。杨金枝的独子已过世近10年了,现在,儿媳肖秀云和婆婆杨金枝住在八师一三四团下野地镇镇区保障性楼房一起共同生活,杨金枝的生活起居还和以前一样都是肖秀云照顾。

肖秀云说,我和婆婆都出生于穷苦人家,我把婆婆当作自己的亲娘一样照顾,我有退休工资,婆婆也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平常她喜欢吃啥我就做啥,鸡蛋糕、饺子等我都给她做着吃,她年龄大安的假牙,饭软些她好吃。

杨金枝家在山东东明县农村,1956年,杨金枝的独子与邻村姑娘肖秀云结婚。结婚刚3个多月,杨金枝的独子就支边到八师一三四团。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妇女,肖秀云承担起照顾家里老人的重担。肖秀云说,吃饭的时候,我每次舀饭都是给她舀第一碗端给她,吃完饭给她洗好碗。

2、9月1日是学校开学的日子,当其他大学新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来自肥城的学生于统帅却是“背”着母亲来到大学校园的。由于母亲身患重病不能自理,从小学起,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他稚嫩的肩膀上,做饭、打理农活……

可这并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少年,初中毕业他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镇重点高中。此后,他开始了“背”起母亲上学的日子。虽然于统帅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照顾母亲,但是高考他依然考出了639分的高分,被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录取。昨天,于统帅带着妈妈来到青岛,继续他的带母求学之路。

拿到录取通知书,于统帅的心里很高兴,但也伴随着不安。因为到青岛上大学,他放心不下母亲,母亲放心不下他。于是,于统帅做了一个决定,背着母亲来上大学。

山东爱联盟公益基金会长张瑛得知此事后,决定资助于统帅大学四年学费及租房费用,并为他们早早在石油大学附近租好了房子。昨天,在张瑛的帮助下,于统帅和母亲来到了青岛。

3、2008年10月,广东电白县沙琅镇17岁少年邱炳强遭遇噩耗,父亲舌癌不治去世。但厄运依然没走远,2009年,母亲周红霞由于连续加班超时而晕倒,脑内大出血,术后脱离危险却造成半身瘫痪,失语,需要人长时间在身边护理。

正值高二的邱炳强决定休学一年,一方面接手各种毽球表演节目自己赚钱,一方面开始了漫漫的替母维权路,官司一打一年半,自写上诉状,许多大人都应付不了的繁杂手续他都一一尝遍。母亲住院一年多,全靠邱炳强一人来照顾。

2011年,邱炳强辗转来到深圳市西乡中学复读,母子二人租住在学校附近,早中晚学校住处来回跑,除了学习,邱炳强还是该校中国青少年毽球推广中心的代课老师,上好文化课、坚持毽球训练、表演赚钱、照顾母亲,邱炳强事事安排妥当,2012年7月,他顺利被武汉体育学院单招录取。

邱炳强上了大学后,一直把母亲带在身边照顾,但是让邱炳强没有想到的,2015年3月31日,周红霞再次晕倒在地,被邱炳强的同学发现后,及时送往医院。“当时我正在上海录节目”,邱炳强说,自己每月都会出去表演三天,以此赚取母子的生活费用。

4、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浙江绍兴柯桥区稽东镇石岙村下塘自然村,老乡们都在传着一个“久病床前有孝子”的故事。村民们说的是村里方庆传和方云美夫妻两人,他们几十年来照顾彼此的养父母,留下了以孝为本的好家风,影响着全村人。

方庆传是养父母在1951年从邻村抱回养育长大的。在其娶妻后不久,妻子却患上尿毒症。虽然一家人竭尽全力救治,但受当时医疗条件以及家庭经济限制,23岁的方庆传依然失去了妻子。

而方云美也和方庆传一样有着相似的经历。1950年,只有4个月大的方云美被养父母从嵊州领养回来,长大后也组建起了自己的小家庭,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选择了离婚。

就是这样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人,经人撮合,走在了一起,并在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如今女儿出嫁,儿子也娶妻生子。而对于双方的养父母,他们尽心尽孝,报答养育之恩。

5、国学大师黄侃,虽放浪形骸,却奉母至孝。黄侃自幼丧父,由生母和慈母将他抚养长大。1908年,生母周氏病重,黄侃回到家照顾了六个月,母亲就去世了。黄侃大恸,吐血不止。

当时,清政府严捕革命党人,黄侃被迫逃亡日本,但思母不已,便请好友苏曼殊画了一幅《梦谒母坟图》,这幅画成为他的随身宝物,一刻不离。

对慈母田氏,黄侃也是非常孝顺。他在京鄂间千里来来去去,都是侍母而行,每次奉母出行,必随身携带一口棺材。这口棺材是其父黄云鹤留给慈母的,本为黄父当年准备自用的,但因棺材太小,就留给了慈母。慈母去世后,黄侃悲痛欲绝,按照古礼服丧。

以后,每逢生母、慈母生日、忌日,黄侃必率全家设供祭祀,伤恸不已。

⑶ 怎么样孝敬父母一段话

你想怎样孝敬父母呢,用几句话写出来
我爱您们!你们把我辅养教育长大不易,您们舍不得吃穿,唯独用在我身上的您们舍得,我要好好孝敬您们,一同出去游出玩水!
平时如何孝顺父母的写一段话(至少三句话)
妈妈,你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你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你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你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

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
孝敬父母写一段话
这是用行动证明

几句话

不足可信
怎样孝敬父母(用几句话表明)
人生在世,莫以善小而不为,而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我想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今天,恭喜你,你会查询这样一个经验,说明你已经具备基本的孝心。现在,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朋友们,父母承担著非同寻常的生活压力,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去孝敬父母,甚至不能说孝敬了,如何可以让父母少操心?
一年级孝敬父母的一段话
孝敬父母不能等:有人说,等我们有钱了,让老人家坐在钱堆上随便花;等我有时间了,带着父母,畅游天下,在有生之年潇洒个痛快!那是不可能的,等待我们有钱了,父母的牙还能啃得动包米吗?等我们有时间了,想带着父母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得去飞机吗?等我们,可父母年纪不可等,当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时,对父母孝心,其实不就是在我们平时的“滋润”中完成。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父母上了年纪,究竟还能有多少个春秋?别让日后自己徒增遗憾,落泪以视悲哀!“孝尽父母的事情永远不能等”!孝心不是用钱能够得到全部表达的。父母要钱干什么?他们吃不了多少,穿衣也用不了多少,更不是在这种时候还自鸣得意的认为老人是欠了我们的,甚至为此而和老人怄气!当父母上了年纪所缺的应该是与儿孙其乐融融的相处!也就是在父母难于动身时的一个代步,在口渴时的一杯茶水,在寂寞时候的陪伴,在生病时的一次次问候……这些都是老人内心所渴望的!感恩父母养育情,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这就够了。
写一写,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孝顺父母写4条
经常跟父母通电话有时间尽量回家陪父母

买点父母爱吃的食物

陪父母去逛逛他们想去的地方
孝敬父母,我们怎样做的作文
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做的。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唱给父母的歌,不需要华丽乐章,因为—真心似金;唱给父母的歌,不需要加以诠释,因为—自己读懂,唱给父母的歌,不需要慢慢加热,因为—早已温存。”是啊,父母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整天不辞劳苦地工作,原本帅气的爸爸和漂亮的妈妈脸上的皱纹与额头上的白发也是越来越多,父母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以前那个顽皮、动不动就对父母发脾气的女儿现在已经长大了,懂事了,我们该让父母歇歇了。

每天清晨是谁为你做好了可口的早餐?是谁叫你起床?是谁每天都准备了香喷喷的饭菜?是谁帮你把衣服洗干净?是谁在你对什么有所疑问时耐心地指导?又是谁一直在为你默默地付出而没有一句怨言呢?那个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的父母,父母为我们做得够多了,该让他们歇歇了。

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帮父母洗洗鞋呀!帮父母拿一下鞋呀!帮父母锤锤背!以前我们受到别人的帮助,以及老师同学的鼓励都会铭记在心,可是,父母为我们做的却认为是理所当然。每次我们过生日,父母就会给我们一个个惊喜,可是,又有谁曾记得父母的生日呢?俗话说:“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当我们都高兴得庆祝自己的生日时,别忘了对母亲说一句感恩的话 。

当父母幸苦一天后,回到家,帮母亲倒一杯水,说一句: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父母都会感动不已,激动地夸赞我们说:“哦!我的孩子终于长大了,懂事了。”

父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单纯的,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细心地照顾着我们、保护着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当我们取得成功时而高兴时,父母亲也在为我们高兴,当我们难过时,父母亲却比我们还难过。

唱给父母的歌,不需要华丽乐章,因为—真心似金;唱给父母的歌,不需要加以诠释,因为—自己读懂,唱给父母的歌,不需要慢慢加热,因为—早已温存
10件孝敬父母的一句话
1、《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孝顺经不起等待,别等有钱才说孝顺;

3、最贴心的孝顺,就是多陪陪看成的父母,这才是他们最想得到的;

4、送父母一件衣服、一顶帽子,其实他们已经非常甜蜜了;

再多的想不起了,建议你去孝子心查找下,里面有些孝顺好文章
帮我找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不超过300字的一段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儿子不忘父母恩。我家四口人,父亲母亲,弟弟和我。父亲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母亲既要上班又要带弟弟,还得搞家务。忙的她经常夜里12点以后才睡觉。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在节假日我回到家里后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就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早上帮妈妈买菜,摘菜,洗菜然后再帮妈妈拖地板,擦桌子,照看弟弟。有一次,妈妈感冒了,头痛的不得了,躺在床上,不想动,急的我赶紧跑到大街上的药店里买了感冒药和消炎药,回到家里按药盒上的说明,让妈妈吃下去,并且让妈妈喝了大量的水,然后给妈妈盖上被子,妈妈睡了半天起来以后,她的感冒好憨了。我记得从我5岁时,凡遇到妈妈的生日和母亲节,我总要给妈妈制作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写着祝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或者是“祝妈妈生日快乐”“节日愉快”!
写一份美满家庭孝敬父母教育子女一段话
先有爹娘后儿孙

后来样子看前身

您要想使儿孙孝

好样原来在自身

苦没有白吃的!

栽下菩提树,

收获吉祥花

春天不播种

秋天收获啥

您一定是在栽福根!

老人像树根,要想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就一定培根浇水,根深蒂固

您如果不信,您看看身边哪有一个不孝儿孙兴业发财的!?

一定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想开看淡:鲁迅说:我赞同佛家的观点: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要不天下的婴儿生下来都大声啼哭。中国的字音通理,字形藏意。享受---就是享完就受;受了---甘愿受了罪,吃了苦就了帐了!否则---

恨怨恼怒烦

人生五毒丸

半丸就得病

一丸就送命-----------以上是听国学大师潘守宇的讲座笔记

⑷ 国学经典故事情景剧小剧本

国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灿烂的 文化 精华,国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多 国学经典 中的 故事 被引用到课堂教学中。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国学经 典故 事剧本,希望大家喜欢!

国学经典故事剧本 范文 篇1
曾参养志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称乡里。孔子将“孝道”的学问传述给他,在《孝经》当中,与曾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开解无遗。孔子嘱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发扬光大,可见曾子的孝心孝行非同一般。

有一次,曾子到山里头去砍柴,只有母亲在家。不巧,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母亲一时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礼,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头,希望曾子在山里头心能有所感应,赶快回家。果然,母子连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突然感觉一阵心痛,他马上就想到了母亲,于是就赶紧背着木柴赶回家中。

又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给年迈的婆婆吃。当时梨蒸得还不熟,她就端给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气,也很懊恼,就把妻子休出家门。从此,曾子父兼母职,也没有再娶。

还有一次,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爱惜物力,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参刚睁开眼睛,就想到了父亲。为让父亲安心,他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向父亲问道:“父亲大人,刚才孩儿犯了大错,使得父亲费了很大的力气来 教育 我,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问候完父亲,父亲见曾参似乎没有什么大碍,稍放了心,曾参于是退回了房间,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欢乐的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耳中,让父亲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可以安心。

听到这件事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孔子很不高兴,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弟子们有些奇怪。曾参知道后,内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师如此生气,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细检点反省,却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于是,就请其他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夫子此时便向前来请教的弟子说道:“舜在侍奉他的父亲瞽瞍(ɡǔsǒu)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如果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曾参感叹地说:“我真是犯了大错呀!”于是就很诚恳地向孔夫子拜谢并悔过。

智慧小语:曾子一生秉承孔老夫子的教诲,依教奉行,专心致力于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来告诉我们,如何顺承亲意,如何将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的孝道,不只是表面的顺从。除了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全父母之德。
国学经典故事剧本范文篇2
上行下效

有一天,齐景公宴请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举杯助兴,高谈阔论,直到下午才散。酒后,君臣余兴未尽,大家一起 射箭 比武。轮到齐景公,他举起弓箭,一支箭也没射中靶子,然而大臣们却在那里大声喝彩道:“好箭!好箭!”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他沉下脸来,把手中的弓箭重重地摔在地上,深深叹了一口气。

正巧,弦章从外面回来。景公伤感地对弦章说:“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晏子死了已经17年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当面指出我的过失。刚才我射箭,明明没有射中,可他们却异口同声一个劲地喝彩,真让我难过呀!”

弦章听了,深有感触。他回答景公说:“这是大臣们不贤。论智慧,他们不能发现您的过失;谈勇气,他们不敢向您提意见,唯恐冒犯了您。不过呢,有句话说'上行下效’。国君喜欢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学着穿什么衣服;国君喜欢吃什么东西,臣子也学着吃什么东西。有一种叫尺蠖(huò)的小虫子,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吃了蓝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又变成蓝色。刚才您说,17年来没有人再指出过您的过失,这是否是因为晏子去世后,您就听不进批评而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呢?”

齐景公闻言豁然开朗。

智慧小语: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评,才会经常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建议。如果总是听到别人恭维自己,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
国学经典故事剧本范文篇3
孺子可教

《史记·留侯世家》中讲了一个张良敬老的故事。张良,原姓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公元前230年,秦国灭掉韩国,张良因此与秦国结下深仇大恨。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没有成功,遭到通缉,于是张良就改名换姓,逃到下邳(pī)躲藏。

一天,张良悠闲地在下邳桥上散步,有一位穿着粗麻衣服的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张良心下纳闷,紧接着听到老人喊他:“小子,去给我把鞋子捡上来!”张良非常恼怒,但他念及老者年纪大了,便忍气吞声地到桥下捡鞋。鞋捡上来了,没想到老人又冲着张良伸出脚,说:“给我穿上鞋!”张良心想:好人做到底,既然已帮他把鞋捡上来了,也就跪着替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站起身大笑而去。张良感到惊讶,目送老人离去。老人离开了约一里远,又返回来说:“真是孺子可教啊!五天后天一亮在此地等我。”张良心想这老者是个奇人,必有来历,于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下来。

五天后的黎明,张良依约前往。但老人已先等在那里了,他生气地说:“跟老人家有约,却迟到了,五天后同一时间,你再来这里。”又过了五天,公鸡刚啼叫,张良就赶紧穿衣出发,等到桥头一看,老人还是先到了。老者十分气愤,对张良说:“又迟到了,五天后你再来。”五天后,还没到半夜张良就到桥头等候。不久,老人也来了,见张良早他到达,很高兴,说:“年轻人就该这样。”随即拿出一本书,说:“这本书读了就可以做君王的老师。十年后就可以发迹。十三年后,年轻人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没有再说 其它 话就离开了,从此以后张良没有再见过这位老人。等天亮一看,原来老人送的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就常常研读它。

相传《太公兵法》是姜子牙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后所写的兵书。张良后来果真利用书中的兵法,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

智慧小语:张良的敬老尊贤与持之以恒的态度,为自己赢得了信任与赏识,也正因为他怀着恭敬之心去研读老者所授之书,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精髓,并因此受益。

看了国学经典故事剧本还看:

1. 国学经典小故事演讲稿精选

2. 国学经典励志故事

3. 小学国学经典故事演讲稿

4. 国学经典故事十则

5. 关于国学经典小故事

⑸ 经典小品剧本国学

国学课本剧 国学小剧本 《我们的国学冬令营》 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书院2012年冬令营第一期推出第一幕:第一天—厨房 【齐声】(欢快地……)我们的国学冬令营,我们的快乐大本营。【王】话说,我们的国学冬令营啊,先从这做饭开始——(做出“请”的动作)【赵】(疑问)做饭?我可从来没有做过什么饭啊。【邢】那就让我们走进厨房吧:厨房清灶台净案板洁油锅正。(做出相应动作)【史】好吧,那就让我们走进厨房吧:刀握偏很危险洗不净 易生病。(做出相应动作) 【齐声】(欢快地……)我们的国学冬令营,我们的快乐大本营。【王】对饮食勿拣择。看看,这是我做的芹菜肉丝。(做出相应动作)【史】食适可勿过则。瞧瞧,这是我做的糖拌西红柿。(做出相应动作)【赵】我说小史同学,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西红柿可是我切的啊。【邢】我说你们两个啊,兄道友弟道恭,这西红柿还是你们两个共同买的吧。(大家笑声响起来,《相亲相爱一家人》音乐响起来……) 第二幕:第二天—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 【齐声】(欢快地……)我们的国学冬令营,我们的快乐大本营。【王】话说,我们的国学冬令营啊,第二天来到了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做出“请”的动作)【赵】(惊喜地)啊,这里是书的海洋啊。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做出相应动作)【史】(求助状)姐姐,我看这本《论语》,属于“圣书”吧?【邢】(指点状)of course。你可要好好读书啊。【史】Thank you 。我会好好按照邓老师和《弟子规》上教给我们的方法去读的。【齐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做出相应动作) 第三幕:第三天—孝 【齐声】(欢快地……)我们的国学冬令营,我们的快乐大本营。【赵】话说,我们的国学冬令营啊,第三天我们都哭了——(做出相应动作)【贾王邓】父母呼【齐声】应勿缓(做出相应动作)【贾王邓】父母命【齐声】行勿懒(做出相应动作)【贾王邓】父母教【齐声】须敬听(做出相应动作)【贾王邓】父母责【齐声】须顺承(做出相应动作) 【王】冬则温夏则凊。感恩父母给予我以生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做出相应动作)【史】晨则省昏则定。感恩父母给予我以生命,让我每一天都能够健康成长。(做出相应动作)【邢】(感激地倾述状)出必告反必面。感恩父母给予我以生命,这一次回家后,我一定要亲口对爸妈说:爸爸,我爱您;妈妈,我爱您。【赵】(感激地决心状)居有常业无变。感恩父母给予我以生命,这一次回家后,我一定要更加好好学习,不能让学业荒废。【齐声】亲爱我孝何难。感恩父母给予我以生命,谢谢爸爸,谢谢妈妈,您们辛苦啦。(鞠躬) 第四幕:第四天—悌 【齐声】(欢快地……)我们的国学冬令营,我们的快乐大本营。【赵】话说,我们的国学冬令营啊,第四天我们笑得好开心——(做出相应动作)【王】凡出言信为先。我感恩邢姐姐,扶着我走过了那么艰难的道路。(做出相应动作)【邢】诈与妄奚可焉。能够作为王妹妹的领路人,我是多么幸福啊。(做出相应动作)【史】话说多不如少。我感恩赵姐姐,扶着我也走过了那么艰难的道路。(做出相应动作)【王】惟其是勿佞巧。能够作为史弟弟的领路人,我也是多么幸福啊。(做出相应动作)【齐声】还有我们一起运送气球的环节,感恩大家陪伴我以成长。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互相握手或者拥抱) 【第五幕】第五天——告别 【齐声】(欢快地……)我们的国学冬令营,我们的快乐大本营。【邢】话说,我们的国学冬令营啊,今天我们就要分手了——(难过地) 【齐声】弟子规圣人训,感恩老师启迪我以智慧。(鞠躬)【王】(坚定决心)老师放心吧,首孝悌,我一定会做好。【史】(坚定决心)老师放心吧,次谨信,我也一定会做好。【邢】(坚定决心)老师放心吧,泛爱众而亲仁,我一定一定会做好。【赵】(坚定决心)老师放心吧,有余力则学文,我也一定一定会做好。 【贾王邓】谢谢,谢谢同学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齐声】(鞠躬)谢谢,谢谢老师。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热烈鼓掌)(《同一首歌》或者《难忘今宵》音乐响起……) 【全剧终】 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书院2012年冬令营第一期推出

阅读全文

与国学孝敬父母情景剧剧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神龙养生精华液怎么样 浏览:857
农民工养老怎么办 浏览:312
上海退休金查询 浏览:889
60岁以上赌博 浏览:590
潮汕地区重阳节吃补品 浏览:864
老人电信手机屏摔了怎么回事 浏览:421
闵行韩湘水博园70岁老人票价 浏览:457
广元去年平均养老金多少 浏览:3
老年人无颌 浏览:319
50岁了月经没来怎么回事 浏览:216
陕西农村养老保险计算 浏览:229
办理健康险做什么体检 浏览:823
江宁老年大学怎么入学 浏览:99
夫妻房间让父母住犯什么忌讳 浏览:948
企业退休和公务员退休年龄 浏览:550
根据学生写的孝敬老人写的总结 浏览:670
补缴养老保险抵扣个人所得税 浏览:1000
男士全面体检与常规体检哪个全面 浏览:843
宁波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浏览:354
老年红歌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