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孝有三,有哪三大不孝
不孝有三,三大不孝如下:
第一个不孝,是对父母阿谀奉承,也就是说,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不顾是非,总是一味地顺从。因为这样做,会陷父母于不义。
第二个不孝,用现在的话说,意思是父母年龄大了,家里生活穷困,可是自己也不出去找工作挣钱,谋生活,只知道啃老。这是第二种不孝。
第三个不孝,就是刚开始说的,没有后人,没有人来祭祀祖先,也没有传承。
出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思是说:天底下不孝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没有子嗣,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舜帝背着父母娶妻,是因为害怕没有后代。君子认为舜帝不告而娶,实际上是符合孝道的。
⑵ 人世有三大不孝,是那三个
不孝有三中第一件不孝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第二不孝则是指家境贫穷,父母双亲都已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不孝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父母有错也不指出来劝说,陷入父母于不义之中。
第三条,意思很清楚,父母有时也会犯错,对待父母的错误要指出来,不能愚孝,愚孝陷家人于不义,也是不孝的行为。孝要以身作则,要付诸于行动,不能光用嘴去说,要理解父母、能多陪家人,用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孝道。
⑶ 古代的十大不孝是什么
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妄毁自身也是
我就找到9个
十大罪是
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⑷ 形容不孝顺的词语有哪些
不孝之子,逆子贰臣,逆子贼臣,无后为大,鸮鸟生翼,衣冠枭獍.
⑸ 三不孝分别是什么
三不孝分别是:
1、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2、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3、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出自汉代经学家赵歧所做的《十三经疏》,对孟子的话进行了注释。
释义:
1、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2、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3、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5)不孝顺的说法扩展阅读:
1、不孝有三出自《孟子·离娄上》,常用的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传说中,舜帝的父母不贤,导致舜帝一直没能娶妻,舜帝最后只好不告知父母,自行娶妻。
2、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
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3、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孟子》《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⑹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分别指哪三个不孝为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出自《孟子·离娄上》。
意思是说:天底下不孝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没有子嗣,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舜帝背着父母娶妻,是因为害怕没有后代。君子认为舜帝不告而娶,实际上是符合孝道的。
但是,这一句话的意思,在学术界一直有着比较大的争议。从“不孝有三”的“三”字,是虚数还是实数,到“为无后也”到底讲的是什么,都没个统一答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本义是:不孝有很多种,无后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而不是说不孝的情况只有“三种”,其中最为不孝的是无后。
自从东汉的赵歧注释《孟子》之后,“不孝有三”正确的理解就变成了:一、明知父母亲做了不正确的事,而不阻止;二、明知家中贫困,还不思上进,不肯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环境;三、不结婚生子,导致家中祭祀无人主持。家族后继无人。
⑺ 表示不孝顺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不孝顺的成语有:六亲不认、逆子贰臣、逆子贼臣、无情无义、大逆不道。
1、六亲不认[liù qīn bù rèn]: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 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
2、逆子贰臣[nì zǐ èr chén ]:贰臣: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忤逆不孝的儿子,不忠的大臣。
[出处]瞿秋白《鲁迅的精神》:“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战士。”
3、逆子贼臣[nì zǐ zéi chén]: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4、无情无义[wú qíng wú yì]: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好!宝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了!”
5、大逆不道[dà nì bù dào]: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 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⑻ 什么叫不孝顺呢!
一不孝是不能事亲,就是说不能孝养父母,不爱护家人;二不孝是不能事君,就是说自身不能做到恪守本分,忠义行事;三不孝是不能立身行道,就是说自身不能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
但一直被大众熟知的一句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普遍地被认为是没有生育后代是最大的不孝。但这句话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其本意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舜没有告知父母就自行结婚了。
⑼ 古话常说不孝有三,这三个分别为哪三个不孝呢
过分顺从父母,任他们随心所欲,最终犯错)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入仕为官以俸禄养父母),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些都会导致绝了后代。是属无后为大,就是最的不孝。这样理解不一定不对。如果孟子还活着,不妨打个电话问一下,就能得出结论。我们平时所说的多是没有后代的意思,很多文学作品中的“无后”也是没有后代之意。不为禄仕(入仕为官以俸禄养父母),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其后,北宋孙奭与南宋朱熹等人都有注释,但后人多从赵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