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一年级手抄报

重阳节一年级手抄报

发布时间:2023-01-25 12:39:49

Ⅰ 小学生版重阳节手抄报资料模板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简单的重阳节手抄报怎么做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版重阳节手抄报的图片模板

小学生版重阳节手抄报图1

小学生版重阳节手抄报图2

小学生版重阳节手抄报图3

小学生版重阳节手抄报图4

小学生版重阳节手抄报图5

小学生版重阳节手抄报图6

小学生版重阳节手抄报的资料

一、重阳节的古诗

1、《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唐·张登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

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

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2、《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二、重阳节的习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溼,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乾,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Ⅱ 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内容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如下:

1、朋友,重阳节到了,愿你把我的问候当成剪刀,剪断烦恼;把我的祝福当成蜂蜜,甜到心底。祝福你身体健康,事业腾达,家庭美满,幸福平安,节日快乐!

2、沧海一粟,九九回归;天涯浪子,黯然伤神;亲朋满座,只差一人;快马一鞭,欢喜满心;终踏乡路,静听乡音;疾见亲友,顿感温馨!

3、人生是场旅行,总有些难忘的风景;相逢是那样美妙,相知是那样美好;工作固然重要,心情也要调好;偶尔发个祝福短信,算是给你重阳问好!

4、又是重阳九月九,几杯薄酒送问候:一杯福临门,二杯乐悠悠;三倍好运伴,四杯事业优;五杯爱情好,六杯烦恼休;七杯合家乐,八杯解烦忧,九杯情久久!

5、九九重阳去登高,遍插茱萸在身旁。满眼都是菊花香,心中思念更绵长。只愿亲朋都安康,幸福岁月万年长。祝福声声随风扬,一直送到你身旁。祝重阳节幸福安康!

6、怀念,是亲情的眷恋;思念,是亲情的羁绊,登高思亲,九月九日重阳节,祝家人身体安康,幸福合乐!

7、重阳节,心情好,忧愁抛,幸福绕,收入高,事业好,饮食巧,不变老,烦恼消,困难少,九九重阳,快乐吉祥!

8、无论天涯海角,总有一条牵挂的线,始终围绕在你身边,逢年过节就出现在你眼前,重阳节到了,祝愿我的朋友幸福健康,平安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9、蓝天作信封,白云作信纸,流星是我的特快专递。送你清风让你心旷神怡,送你细雨洗去你疲劳的汗迹,送你彩虹通向梦想之旅,祝你重阳节快乐!

10、生活是那么美好;工作固然重要,心情也要调好;总有些事无法忘掉,总有些人在身边萦绕;相逢是那样奇妙,偶尔发个祝福短信,算是给你重阳问好!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思念殷切。重阳登高望明月,风高云白,繁星似雪。问候永不停歇,祝福连绵不绝。提前祝你重阳节愉快合家欢乐!

Ⅲ 重阳节的手抄报怎么做

工具/原料:纸张、笔。

1、首先在手抄报的中间画上一个圆形,并在圆形边缘画上花朵装饰,中间写上主题文字。


Ⅳ 1一9岁重阳节手抄报简单

Ⅳ 重阳节手抄报

要绘制优秀的重阳节手抄报,需要适合主题的文字内容进行填充,像比较简短的重阳节来历,重阳节故事,重阳节谚语等等都是和不错的选择,下面和我一起来看重阳节手抄报,希望有所帮助!

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故事

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古诗词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登巴台 唐 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题涂溪 唐 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醉吟 唐 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 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 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齐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登山 唐 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重阳节古诗词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此联本为元代文学家马祖常的诗句。马氏《石田山居》八首之最末一首曰:“淮南穷僻地,先世有林庐。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朋辈如相觅,休嗔礼法疏。”平仄相谐,对仗工稳,心绪清旷者多喜此联。

孰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上联事关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点化黄巢的《不第后赐菊》,其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联妙在两个字:“孰”与“徒”。一“孰”字尽显了满腔豪气,当仁不让的情怀隐然可见。至于“徒”字则讥讽了浮华虚饰之徒。两联对仗工稳,意绪相反相成,颇为不易。

三径归时岁月在;满城近日风雨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句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上联用之。下联用著名的“一句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宋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此事想来不禁令人唏嘘。

重阳节谚语

1、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京)

2、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苏)

3、重阳无雨一冬晴(苏、浙、鄂等)

4、重阳无雨,九月无霜(皖)

5、重阳无雨,冬至多雨(湘)

6、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7、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8、重阳有雨,下年雨缺(陕)

9、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

Ⅵ 重阳节的手抄报

重阳节的手抄报如下:

准备工具:纸张,笔。

1、首先在手抄报的左上角画上一位老奶奶,注意画出人物的表情、皱纹等细节,在人物的下方画上一个不规则边框,并在左下角画上小草。

Ⅶ 重阳节又简单又漂亮的手抄报怎么做

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同学想知道重阳节又简单又漂亮的手抄报怎么做,一起来看一下!

重阳节简单漂亮的手抄报怎么做

1、 在左上角画四分之一的圆,画上高低起伏的地面,上面有两棵树,两位老人背对着并肩站在一起,上方有“重阳”两个字。

2、 右上角画一支桂花树的枝条,上面有桂花和树叶。

3、 月亮与地面为金黄色的,“重阳”两字是深黄渐变成浅黄色,树叶为深黄色,树干是褐色,桂花是黄色,树叶为绿色。

4、 背景是黄色渐变成白色,老人穿着深蓝和深绿色的衣服。

5、 空白处画上深黄色的横线,方便写字,这样,九九重阳节手抄报就完成了。

重阳节简单漂亮的手抄报参考

Ⅷ 重阳节手抄报一年级简单又漂亮

重阳节手抄报:

重阳节的禁忌

九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相传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有理由相信,节日喜庆的外表是为了完成奇月奇日由凶转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战胜凶气而设立。所以在这个辟邪的日子里,不适合说节日快乐,而是说身体健康或者家人平安。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传承至今除了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外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等内涵,已经成为中国敬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全国各地群众特别是老年朋友的喜爱。

营造尊老爱幼社会氛围。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来受到人民群众重视,始终是社会的主流文化,每逢重阳佳节全国各地群众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对老年朋友的尊敬和关爱。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一年级手抄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老年人喝什么麦片 浏览:682
兰州市退休职工怎么调整工资 浏览:810
老年痴呆症西医治疗 浏览:905
八十岁老年人血糖173 浏览:302
湖北女性养生茶价位多少 浏览:259
孝顺讲解 浏览:729
双腿截肢老年人赔多少钱 浏览:267
享受特殊津贴退休年龄 浏览:460
到达退休年龄公司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么 浏览:136
80岁透析的风险 浏览:2
上海闸北之星养老院 浏览:360
五月十几号退休当月有没有工资 浏览:871
中国省部级领导退休年龄多少 浏览:302
给老人家包红包多少寓意好 浏览:143
养老机构心理咨询服务包括 浏览:709
网购花光积蓄怎么跟父母交代 浏览:643
敬老院十四孝 浏览:893
老人用的护膝多少钱一个 浏览:56
老年痴呆多久去世 浏览:113
南京养老院招聘 浏览: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