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顺父母的孩子

孝顺父母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3-01-17 11:38:04

A. 怎么能教育出孝顺的孩子

怎么能教育出孝顺的孩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百德孝为先,讲的就是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孝敬老人,孝顺老人。

孝顺的孩子,不是单靠说教能够教育出来。而是要靠你给孩子做出的榜样,从小带领孩子参加孝顺老人的实践活动。在孩子的内心处打上深深的烙印,成为孩子的行为道德规范。

要培养孝顺的孩子,还要让孩子感受生活的艰难。该孩子自己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吃的苦让孩子去品尝一下苦难的滋味。从小要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做一些生活自理的事项。只有孩子自己体会到了为人处事的艰难,才能更深刻的感悟到做父母的不易。

其三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让孩子了解婴幼时期父母为自己的奉献。学生时代为自己做出的牺牲。成人以后,为自己成家立业付出的心血。甚至自己有了孩子以后,父母对子孙的关爱和付出的辛劳。

其四要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要为父母做出孝顺的行动。生活上要赡养老人,关照老人。精神上要让老人得到慰藉。在一些生活具体事项中,只要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要顺从老人。孝更多的是赡养,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心,尊重和感恩。

培养孝顺的孩子,要从娃娃抓起。在6岁以前的教育是最容易见效的。有很多事例说明,如果错失了这个阶段的教育黄金期。孩子不仅不孝顺父母,甚至于加害父母,这都是在孝道教育上失败的案例。

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顺的孩子谁不爱,但是教育培养出孝顺的孩子不易。

首先,要从小进行教育。孩子就像小树苗一样,从栽植下去之日起,就得按时浇水,修理枝叉,不至于长歪。现代家庭都是独苗,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怕磕怕碰,对长辈没有尊敬的意思,就像小祖宗。这和平时的教育分不开的,父母只重视灌输知识,而忽略了道德教育。所以对孩子要从小进行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教育,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

其次,父母要以身示范,起到表率作用。若父母对自己的老人不孝顺,孩子一定会跟着学。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对老人的态度,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作为家长一定要对自己老人尽到孝心,父母养我们从小到大不容易,孝敬老人是应该的。

最后,学校开展孝敬长辈活动。孝顺也要从尊敬长辈做起,学校的平台要比家庭平台丰富的多,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比如关于孝顺的主题班队会,征文比赛,文艺节目等等。

我认为孝顺不是教育出来的,而应该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生活中、从阅历中、从课本、从家长的为人处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孩子会慢慢领悟家长的不容易,也会从父母的对待爷爷奶奶,对待外公外婆的方式中,感悟孝顺。

换言之,如果我们大人从小对自己的父母孝顺,那么孩子也模仿大人的行为,当我们老人,孩子也会像我们孝敬爸妈一样,孝顺我们。

家长并不是天天把孝顺挂在嘴巴,孩子就孝顺了。而要是要以身作则,听父母话,多陪伴老人,给自己的爸妈洗脚,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职责。这样,孩子才会以你为榜样,孝敬你!


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家长们教育孩子长大了一定要孝顺家里的长辈,一个孩子因为孝顺这项美德,也会被长辈们夸奖。

孝顺并不是孩子天生就能明白,就能去做的行为。教育孩子要孝顺没错,但是一定要选对方法,不要光靠讲道理。那么怎么让孩子学会孝顺才是正确的呢?

1. 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教育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成长环境是父母造就的,年纪还小的孩子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爸爸妈妈,孩子也会学习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去孝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2. 家长通过讲故事、观看影片教育

很多的孝敬父母的故事都是我们从书上看来的,比如“卧冰求鲤”、“彩衣娱亲”还有“黄香温席”等等。一些教育片段也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孝顺,比如曾经很火的“妈妈洗脚”。

家长小时候能从这些故事中学习,并且变的孝顺,那么给孩子讲这些故事,孩子也会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关爱老人。

3. 家长通过适当的奖励教育

当孩子做出了一些孝顺的举动,家长应该马上夸奖并给予奖励。奖励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是拥抱亲吻等,目的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举动是正确的。

孩子得到奖励,下次还会去这样做,慢慢养成习惯,孝顺就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4. 家长通过适当的惩罚教育

当孩子作出对长辈不礼貌的举动,家长应该马上制止并给孩子小小的惩罚。比如孩子比较活泼,就让他安静的罚站一会。

等孩子冷静下来就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不应该对长辈不礼貌,这样孩子才会明白道理,对待长辈应该尊重并且有礼。

5. 家长通过公开收支教育

把孩子当成家里的一员,平等的对待他。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赚钱养家的辛苦,并且让孩子了解养一个孩子要付出的精力和金钱。

但是这里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教育孩子赚钱辛苦但是要以平和轻松的口吻叙述,不要带有抱怨。

许多家长带有抱怨的对孩子说自己的辛苦不易,孩子就为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时间长了就会变的不自信、做事畏手畏脚起来,所以这里要注意态度。

家长教育孩子孝顺没有错,首先是自己先做到孝顺长辈。教育本身就是一件长久且复杂的事情,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有耐心、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怎么能教育出孝顺的孩子?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但有些遗憾的是,我的回答可能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因为我压根就没想着让我的孩子对我“孝顺”。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如下:

一、 父母与子女是平等的

作为父母的,将子女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义务将子女养大成人。 孩子出生的一刹那,最快乐的一定是父母,这快乐是谁给的?是孩子给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所有为人父母的人都晓得,养孩子不易,倾注了多少心血只有自已知道,对子女的付出是一种多么快乐的事情。是孩子,给了父母释放爱心的机会。 善良的人都有一种感觉:付出爱心的快乐远远大于得到的快乐。


二、“你不孝顺父母,你的孩子将来也不孝顺你”。——这种教育是错误的!

这是赤裸裸地将感情商业化,且有威胁的意味。

我孝顺父母,不仅是我的义务,更重要的是父母对我有恩。而且自私地讲,孝顺我的父母,我可以从中获得快乐。我为什么不孝顺呢?

话说回来,如果我孝顺父母是为了换取我的子女对我的孝顺,那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有谁敢确定地讲,你孝顺你的父母,那么你的子女一定会孝顺你?

如果这个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在一个宗族中,只要有一个孝顺的,那么一定可以推出,上下几十代都是孝顺的。可能么?

三、 我只教育我的子女,让子女爱身边的人,爱这个世界。

《弟子规》有讲道:“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前

半句“亲爱我,孝何难”很容易理解,但后半句“亲憎我,孝方贤”就显得很扯淡了:父母可以很憎恶孩子,孩子仍以孝示贤。

这是有悖于人性。因为现实中我见过多个这样的例子。我就想问一下句,父母憎恶孩子的行为算什么行为?还要求孩子“孝方贤”?有平等的意识吗? 没有平等就不有文明, 你养孩子难到是在是蓄奴?


三、“养儿防老”有错吗?没错!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历程,谁也绕不过去的。

含辛茹苦将孩子拉扯大,无欲无求,就为了老有所依,不该将孩子孝顺吗?应该的。但凡对孩子好的父母,孩子一般都对父母好,这是大概率事件。经常对子女说“我是为了你好”的父母,你确定不是为了自已?

我们也许见过,对孩子娇生惯养,就差没将生命给孩子了,但最终孩子非常不孝,是何因?也许,你对子女所有的爱归根结蒂还是为了你自已。 表象可以用眼睛看,但内心的想法只能用心去感受。


四、“孝顺”的边界很模糊。

什么是对父母的孝?

让父母吃饱穿暖?让父母快快乐乐?让父母 旅游 休闲? 但没有心与心交流的“孝”是没有灵魂的,但心与心怎么交流?至少要两个同样用心的人,缺一便是残缺的。

所以,“孝顺”难吗?易吗?自在人心。

五、 或许,“爱”的教育比“孝”的教育更有意义。

最后,祝愿天下所有老人快乐度晚年,希望天下所有子女有一颗爱父母的心。所有的人都成为一个有爱的人,让世界更美。

你好,我是燕子伊人,孩子孝不孝顺,这跟他的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做父母平时对待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孝顺。就不要期待孩子以后会有多孝顺!正所谓言传身教,父母光知道说要孝顺,但行动上却没有体现出孝顺,言行不一,在孩子心里难免会有一种想法,你们自己对老人都不顺,凭什么就要我孝顺?

经常参加这样的一些活动,能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洗礼,这样的环境更能让孩子体会孝的意义,明白孝的重要,更懂得感恩。

言传身教最重要!

前两去去朋友家里玩,发现他刚上一年级的儿子,突然懂事了许多——这个7岁的男孩,看到爸爸下班回来,很累的样子,立即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冷饮,递给爸爸,还说:“爸外面很热吧,你赶快喝瓶饮料吧!”

“咦,你家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懂事啊?”我说。

“哈哈,你不知道吧。我儿子就是变懂事了,因为这段时间我们经常带他去看望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于是他也跟我们学会体贴人了。”

“哦,明白了。你这叫以身作则培养孝顺孩子啊!”我说。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养儿不知道父母恩。”作为年轻的父母,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才大后能孝顺我们,体贴我们,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体谅自己父母的对自己的辛苦付出,然后尊重他们、孝顺他们,才能换来孩子对自己的孝顺与尊重。虽然父母不要求我们回报,但孝顺双亲却是我们做人的良知。可是现在 社会 ,涌现出的“啃老族”,却越来越多,让很多老人欲哭无泪,一辈子辛辛苦苦,到老了孩子还知道感恩。其实,发生这种“啃老“情况,多与小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关。


有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表现怎样全在家长的教育。想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父母还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平时多做出一些感恩的行为给孩子看。比如,经常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如果老人不在身边要经常打电话,有时间就常去探望,逢年过节多给老人送礼物等。父母对上一辈的孝顺行为,就是孩子心中的一盏明灯,会引导着孩子也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只要做好这5点,不怕孩子不孝顺:


1、从小让孩子分担家务

家是我们和父母共同的,爱护它、美化它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所以,做家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这种责任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虽然平时父母总是不让我们做那些又脏又累的家务活,因为他们对我们总是非常的疼惜和爱护,但是只要我们力所能及就应该孝顺父母,尽量替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样才是父母的好孩子。


2、加强孩子道德行为

当孩子意识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会得到成人的称赞时,他往往会积极的履行这种行为,做做出更多有道德的事迹。所以,当孩子做好事时,爸爸要及时的称赞,以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准,比如,你能把好吃的给爸爸吃,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如此,孩子往往会更乐意表现这种行为。


3、培养感恩之心

一个人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心中有爱,才能照顾他人,关心 社会 ,关爱国家。所以,那些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才能心中有爱,才能知恩图报,才能孝顺父母,尊重他人。也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与人为善、才能乐于助人,才能形成 健康 的人格,才能活得更 健康 更快乐。


4、不要溺爱

溺爱的孩子往往没有感恩之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将会孤独而寂寞的。因为他不知道孝顺父母,不知道尊敬老人,不知道关心朋友,更不知道感恩于 社会 ,报效于祖国。试想一个连亲爱的父母也不知道关爱的人,他还会关心什么呢?


5、大人以身作则

作为家长,平时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爸爸妈妈既要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平时,自己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关爱家里每个人的需求。而不要把孝敬老人,变成了孝敬孩子。要知道,感恩的心是一种美好的心理能力,它不仅让孩子懂得回报,也让孩子在感激他人的时候获得了自我幸福感的提升。

一句话,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就是最好的教育!再多的说教都没用,如果家长嘴上说孩子要孝顺,自己却对父母却是天壤之别,那恐怕是没任何用处,还会让孩子混乱:爸爸妈妈说的跟做的怎么不一样?

我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说教育的话,不如说以身作则,自己去给孩子做榜样,

因为就我来说,小时候我妈妈做的一些事,我现在都还记得,对姥姥姥爷怎么样?对爷爷奶奶怎么样?

长大了以后,孩子会有他自己的一个判断,

说教育孩子不如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孩子

B. 如何培养孝顺家长的孩子呢

孩子不管聪不聪明,但必须要孝顺,懂得感恩!

怎么才能教育出孝顺的孩子呢?不知父母或者老师告诉他(她):孩子,你必须要孝顺啊!这样,孩子也许听话,知道要孝顺,但具体怎么做才是孝顺并不知道。

多给孩子讲一些尊老孝亲的故事,从小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孝顺的种子,从故事中学习孝顺的方法,明白道理,也在给小孩子提供孝顺的行为方向,让小孩子懂得如何用行动去表达自己对家长孝的情感。

父母对长辈的态度决定宝宝是否有孝心,父母对长辈不好,那么宝宝长大了可能对父母也不是很好,孩子从父母的行动中形成的认知很难改掉,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

C. 百善孝为先,孝顺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功劳

如题,中国人对"孝"非常重视,从《弟子规》里就可以看出,古代时候的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给孩子进行教育孝顺思想了。

随着现代化 社会 的发展,"孝顺"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依旧很靠前,但貌似没有古代时候那么重视了。

不重视孝顺教育的家庭,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就任其自由发展了,有的孩子从小就听话直到成年之后依旧尊重长辈,但不乏有的孩子小时候听话,但成年之后就把父母养育之恩抛之脑后。

"孝顺"的教育,在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早早教给孩子的。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教孩子呢?这成为了家长们的一个大问题。那么今天本人就自己经历,来浅谈孝顺教育,供大家参考!

古代因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出现了"长幼有别"一类词汇,但如今的"长幼有别"并不同往日。

长幼有别要建立在合理的前提下,什么又是合理?也就是整个家庭成员之间一定是民主平等的。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不会因为自己是长辈,就断然替孩子下决定,不听取孩子的意见,而是尽可能合理的顺从孩子的要求进行安排。

同时,家庭是一个整体,不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否则会支离破碎,整日争吵不断。

父母因为比孩子有更多的生活经验,也有能力挣钱,因此父母是家庭的领导者,管理家庭成员的生活。孩子作为生活经验最少的一方,应当在父母的帮助下生活。

现在很多家庭却形成了比较畸形的关系,那就是孩子是最明亮的那个月亮,整日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这样的家庭关系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更不用谈"孝顺"了。

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很少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工作有多不容易,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钱父母就给了。如此一来,很多孩子就从心里觉得,自己被父母养着,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就是应该的。

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从心底里孝顺父母呢?

让孩子感受父母挣钱的不易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明确的告诉孩子两人的具体工作是什么,每个月的工资能够支持孩子过什么样的生活。让孩子从心里明白钱来之不易,进而对父母产生感激和敬重之心。

孝敬父母的一般准则是:听家长的话,孩子关心爸妈的 健康 ,帮爸妈分担忧愁和焦虑,参与家庭劳动任务,不给爸妈添乱。

把这些当做对孩子的要求,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比如每次爸妈下班后问候一下;爸妈身体劳累的时候帮他们捶捶背或者做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关注每日天气预报,当爸妈出门的时候提醒一下他们注意天气等等。

另外,孩子对父母有什么态度,其实受父母对长辈的态度影响最深。很多夫妻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之后,对自己的老人的关心渐渐变少。有的父母,不仅不照顾身体不好的老人,甚至在老人生病住院的时候,想方设法的刮走老人的财产。

孩子虽然不说,但也都看在眼里。孩子的三观在进入 社会 之前没有完全建立,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当父母的同时,也要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长久下来,孩子也会耳濡目染,被逐渐培养成为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人。

D. 孝顺父母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孝顺父母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孝顺父母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要知道中华传统美德中,孝为第一,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给予我们生命,父母对我们来说是人生很重要的存在,以下孝顺父母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孝顺父母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1

我打小就比一般人敏感,天生就会那么一点望气(也只会这么一点),那时我最爱往一家人家里跑,我什么也不干,我就去那呆着。

为什么呢?这家人的家里祥瑞气旋绕,只呆在里面,就非常舒服,就像蒸气浴,瑞气包裹着自己实在太舒服,虽然还不大通光,但是从无晦暗之感。

我当时诧异的想:我看这家人,丝毫特殊的地方都没有,两个退休老人(干净,脾气好),工资微薄,两个子女没读多少书,早早辍学在家,还没找到工作,那么这些祥瑞气到底是什么缘故——

过了三年,这两个子女成家了,配偶虽然普通,各方面都非常一般,但是生下两个孩子,我一看,两颗明珠,一个如日光,一个如月光,光华灿烂。原来那瑞气旋绕三年不绝,是为这两个孩子。我感叹的是:原来一个人有福报要来,三年前就有预兆了!

子女的配偶因为非常孝顺父母师长,我娘说这人非常孝顺父母师长,绝不会久居人下,本来没有读大学,但是婚后几年就成为地方大官长,从此这家人是富贵得很。我娘告诉我,一个人如果从小不曾抵触顶撞父母师长,他是必定做大官的,因为打小孝顺父母,每天积的福德别人根本比不上,他不做官谁做官。

所以你见到这样的人,要好好对待,不能轻视,因为就算没读过书,还没找到工作,后面上天也会推他上去的。我家里好几个做大官的,无一不是如此。但一个人日常生活若好抵触顶撞父母,是绝对不能做大官的,连基本的日常工作都不会顺利,一生挫折连连,重要时刻无不败北。

原因很简单,抵触顶撞父母,就是把父母抵顶到对面去了,父母为生我,助我,没有父母生助,无法强大,就凭一己之力,当然压不住厄运,并且周匝鬼神会代你父母教训你,这个就是书上说的:不孝父母,天怒鬼神怨。如果要比喻,父母好比两大福德山,孝顺父母能镇一切恶(不顺),父母又是两大福德海,孝顺父母能济一切渴(匮乏)。

然后这家人搬走了,换一家人搬进来,我特意跑去看。

摆设还是照旧,但是气象完全不同了,那是寒得很,暗得很,我一会就走了,再也不去,我一眼就看出气流对穿(后来知道这叫无情,破格)——但是从前前一家人也是这个样子摆设的,从前我并不觉得。

之后我才领悟到:这风水是福人居福地,你要是个福人,你住的地方就一定是福地。如果你住的地方不是福地,你也能住成福地,大家知道风水养人,却不知道是人也要养风水,人一住进去,周身气流就会逐渐充斥整个住地,把地养得福德兼备,就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住地就是你的形,这就是俗话说的“物是主人形”。你要住福地,先要好好积德,你积下福德,自己很自然的就能养风水。

而且千万不要怨天尤人了,怨尤生出来,好风水也烂掉的,它会不高兴你说它坏话,嫌弃它,我平时是好地我恭敬,坏地我恭敬,天地间的一切我恭恭敬敬。万物都有灵性的,不可轻视,我打小时草木沙石都不敢轻视的。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去看千年古建筑,虽然是些石头木头,它气质就是不一样,这是因为它就像人一样,智慧可以随着时间成长,它懂得的也会增长,年月久了,它也把自己的修养和气质修出来了。

我们佛家说:看一切众生是佛。就算是恶风水,我看恶风水是福,容纳我,提供我避风雨的地方,我感激,我用这样慈悲柔和心气神养它,它不好意思不好,它不好意思作恶。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帝王将相,都找最好的风水,但是他们还是败了,为什么呢?

因为福德气数一尽,风水会自动变掉,你要是福德养不起这个好风水,它自己就会破掉的。好比你的资财养不起一头大象,大象岂不饿死?你若是换养一只小狗,也许还养得活蹦乱跳。所以你没福分,还要住福地,这更糟糕!你不是皇帝福德,镇不住江山,却要穿上龙袍,要万民臣服,这不自寻死路么?没福德,你镇不住风水,反成凶像.

所以,大家住在非福地,也要感激,这是上天给你生路呢,赶快趁这个时间积累福德,福德增长了,你不搬家,风水都要变化,因为被你每天的人气养好了。

如果要积累大福德,积累现世就可以享受的福德(如顺利好姻缘,工作顺利,资财积聚,重要考试发挥出色,各种申请不被拒,乃至现实生活一切福德顺意),只要不抵触顶撞父母,面容柔和笑对父母,和父母说话柔声软语快快乐乐,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拥有是没有阻碍的,鬼神看你孝顺父母,他非常尊敬你,丝毫不敢障碍你,这么好的改命方法,大家却不知道,太可惜了。

如果想要仕途顺意,通常是从小就不抵触父母的人,因为他从小每天都受父母印气生助,非常强大,别人比不过。还有就是注意不要说中国古代圣贤如老子,孔子,高僧大德的坏话,一说就完蛋,别想升迁,除非大忏大悔。

你想想,父母圣贤你都不恭敬,父母圣贤你都轻贱,还有哪一个众生你不轻贱?你的贡高我慢大到无边际了,鬼神看你这个狂妄就讨厌。我们佛家对此有一句话:你要贵,你就不能轻贱他人。连基督都说:那把自己升高的必被降低。把自己降低的必被升高。

毕恭毕敬的对父母,让父母高兴喜悦,有一点好东西,都要拿来供养父母.

毕恭毕敬对父母,这是增长官禄最快的,没有比这更快的,你尊长,那自然你也要成为长,受人尊。

供养父母,则是增长资财最快的。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不管一个人怎样说自己的心地孝顺,一个人不供养父母,他这个穷字非常大的写在脸上。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一念孝顺,一念孝顺之后还有一句是:些许微物供养父母,你不能光有一念孝顺,念完就没有供养的下文啊。

平时多少都要拿出财物供养父母,不要抱那么紧,不要找借口说老婆孩子房子需要钱,你这个样子,以后你老了,你孩子一样不会供养你,连借口都和你一样,这叫:父形子肖。

我一朋友父亲,从小到大不顶父母,怕父母气上加气,挨打跪下不跑,挨骂不吭一句声 —— 虽然出身是下水道工人,但是后来得到读书机会,做到总裁。

我一朋友表哥,从小到大不顶父母,还幽默逗父母笑 —— 中专学历,年薪没有五十万不可能请得到的。

我一同学的父亲,地方局长,对奶奶是至孝的,以致奶奶一点不顺意,就会不理睬他,耍脾气,然后他就百般孝顺恭敬认错道歉。

我一好友父亲,特孝顺,地方四大银行之一的行长。

我认识的一个,虽没考上大学,从来不抵触顶撞父母,年年带物品探望老师,却是个局长。

我所知道的,孝顺父母的人,都是有大出息的。

佛说: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丁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超过你供养一百位高僧百千万亿年。这是真实的话,并不是比喻。

孝顺供养父母,这个福报是现世报,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

孝顺供养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一年不抵触顶撞父母,能灭尽三十年戾气,之后你缺少的,一齐到来,不顺的都自动顺遂。你就算拿一个月孝顺供养父母,让父母高高兴兴,你手头上的这件烦恼事都会自动化解的.。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

如果你做不到,你根本不可能改命,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

孝顺父母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2

什么样的孩子最孝顺父母?

关于什么样的孩子将来会孝顺父母,有人说最大的孩子最孝顺,因为从小就承担责任,将来肯定最有担当,也有人认为长大以后最会挣钱的孩子最孝顺,因为有钱才会出力。其实不管家里有几个孩子,将来能不能够成为有钱人,最会孝顺父母的孩子都是这一个。

小常是一个很能吃苦耐劳的人,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还要给弟弟妹妹赚学费,她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因为没有学历,这些年她在外面吃了很多的苦,但即使再苦再累,小常都会定期往家里寄钱。后来成了家,小常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但为了让自己的爸妈过得舒服一点,小常在老家给爸妈买了一套房子,而且对弟弟妹妹也尽心尽力。

在外人看来,都觉得小常在这个家里太吃亏了,孝顺父母也就罢了,还要帮衬弟弟妹妹,她的父母也太偏心了些,但小常心里清楚,父母对她一直都比对弟弟妹妹好,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常觉得,父母将自己养大,已经恩情深似海了,自己孝顺他们是应该的。所以说,等父母老了以后,真正会孝顺他们的,不一定是最有钱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家里的老大,而是最有感恩之心的孩子。

有一些孩子,家长对他有无数次的好,但只要有一次对他不好,他就会忘记所有的好,只记得那一次的不好,觉得父母对不起他,这样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将来也不会多孝顺父母,因为根本没有感恩之心。而有的孩子,总是念着父母的好,即使父母偶尔会责备他,孩子也不会记恨在心里,将来父母需要他的时候,都能及时出现。

所以,做父母的与其纠结生男生女、生多生少,不如教会孩子感恩,这比什么都重要。

孝顺父母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3

如何做个孝顺父母的孩子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你连最基本的孝顺之心都没有,以后怎么做大事,叫人怎么信任你,所以,内心要有个信念,那就是,我一定要做个孝顺的人,好好孝顺父母。

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要主动问候他们最近怎么样,记得一点的是,在外面,尽量报喜不报忧,没有哪个人希望这么大了还需要父母老是担心挂念。

常回家看看,多回家看看父母,知道他们最近过的怎么样,并且要多喝他们说说话,不要玩手机,也不要忙着其他事,只要记得,现在,你在做的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回家的时候,多和父母出去走走,去买一次菜,去公园走走,散散步,相信这时候父母还像小时候习惯牵着你的手,这时候你应该紧握他们的手,对他们温柔一笑,让他们感受到你已经长大了,可以给他们安全感了。

回家的时候,多和父母说说话,谈谈最近开心的事,并且给他们按按摩,捶捶背,是用心去做的那种。

有时候父母说哪里痛,哪里不舒服,这时候要带他们去医院看看,检查一下身体,最好是每年一次。

记住他们的生日,并且在每一年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这点是重要的,每个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可以过得很好,我们可以在成绩上,我们一生的伴侣,和自己的未来这些方面对父母孝顺,努力吧,朋友们。

注意事项

我们心中要怀着感恩,时时刻刻都要感恩,感谢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要回报

E. 如何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首先我们应该把父母真正的放在心上,想到父母的时候就抽个时间回到家里看看父母,陪父母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如果长时间没有打电话联系父母的话,父母容易感到担心和孤独。因此要经常主动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父母,至少可以让他们放心。

F. 怎样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我想要成为一个孝顺孩子,首先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让父母替你操心回,记得经常锻炼身体答,身体健康第一位,工作上尽心尽力,不与同事吵架,生活上该谈恋爱就谈恋爱,别做大龄青年。另外,最好能经常回家陪父母聊聊天,吃吃饭,玩玩名胜古迹。

G. 爱父母的孩子,日常细节里都藏着温暖,这些信号你收到了吗

相比父母来说,实际上孩子的爱更单纯,也更方便。她们不懂人情世故,没有那么多规定,只是简单的想要爱着爸爸妈妈罢了。

孝顺父母的小孩,他们也会体现在一些细节

1、有好吃的,一直先惦记着爸爸妈妈

在孩子们内心,好吃的食物和喜欢的物品一样重要,因此许多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好习惯。可倘若察觉孩子出手大方,他愿意把自己觉得好吃的,都用心地转发给爸爸妈妈,那就说明他甜腻腻。

这一刻,爸爸妈妈小孩心里,和好吃的食物一样重要。正因如此,他才会毫不犹豫地共享,就是想让父母也品尝到特色美食的味道。因而,当自己要想让爸爸妈妈品味食物时,不要拒绝她们好意。

2、喜爱缠着爸爸妈妈,不想分开

一直被孩子缠着,有些父母就会感觉心烦,而且还会发音斥责。却不知道,被孩子缠着也是一种幸福,这是大家都向往的亲子时光。聪明的爸妈,现在开始抓住机会,和孩子增进感情。

试想一下:小孩紧紧围绕在身旁去,亲子间一起做想做的事情,不但亲子互动情感能够拉入,并且孩子也会的成长更快速。倘若直接把她们拉开,那孩子的内心一定会负伤,乃至不愿意再和父母亲密。

3、亲子关系,一直说不完的话

很多家长表明:很久都没有和孩子闲聊,每一次只需一开口,她们就会感觉心烦。这样的画面,很多家长正面临着,心里的无助显而易见。但要是换一个情景,孩子跟父母总是说不完的话,那般的情景多舒心啊。

的确,亲子关系最温暖,是许多家庭都很羡慕的模样。毕竟在交流过程中,孩子就会悄悄的变得优秀,随后变成更好的自己。而父母,还会学会放下心里的焦虑,不会再和孩子兵戎相见。

结语:爱,是有张有弛的黑恶势力,能让孩子自由的飞翔,并且也可以让他们做更好的自己。余生太悠长,仅有锻炼孩子变成更优秀的人,学生的余生才会更加幸福快乐。因此,爱是掌握分寸,要恰如其分。

H. 孩子孝不孝顺从小就能看出来,来看看哪几种孩子最孝顺

孩子孝不孝顺从小就能看出来,来看看哪几种孩子最孝顺?

1.明白心痛父母的孩子

都觉得“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多半是因为这种孩子可以看见父母生活的无奈和挣钱的不容易,她们自然也就明白了生活不容易,明白了克勤克俭。有些孩子只能跟父母闹脾气,要这个要哪个,一不符合就闹的天翻地覆。

而有些孩子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可以在父母工作中回家送上一杯热茶,给父母端水清洗脚,捶腿揉肩,在父母不在家里帮助做做家务等。这类孩子心理状态一般都比较成熟,都是之后很容易孝顺父母的种类。

I. 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我们总说家是避风的港湾,总谈论父母对我们的无微不至,总说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什么,总说母爱的伟大,父爱的伟大。但是但接受这些的同时,我们又曾给予过父母什么?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如果一个人连孝顺父母,尊重长辈都做不到,那么道德品质会好吗?在社会上又能有多大作为呢
家长在不断给予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孝心,教孩子怎样为人处世。让孩子做一个善良正直,自信自强,有孝心的人。

1、以身作则,带孩子一起孝顺老人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你对老人不尊重,长时间不去看望老人,当孩子面还说老人坏,那么以后,孩子对你的态度可能也会是这样。

家长要以身作则,孝敬老人。在孝敬老人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在与老人相处时一定要用心的去体贴照顾老人,耳濡目染,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孝顺。

2、从生活细节开始培养孩子的孝心

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孝顺的小故事,然后让孩子去评判故事中的人物谁做得对。久而久之,孩子对孝顺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和孩子分享食物,很多人在孩子分享食物时会说:我不吃,你吃吧!这种时候不要去拒绝,次数久了,会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习惯。和孩子一起分享,让孩子学会谦让,帮助孩子养成尊重长辈的习惯。
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下班回来,告诉孩子自己很累,能不能帮妈妈倒杯水,过后对孩子说声谢谢;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每次玩完玩具自己收拾好;多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这些简单的事情不仅能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分担。

3、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让孩子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中。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在给予的同时要让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及家庭的收入支出,让孩子知道赚钱的不易,家长的辛苦。可以带孩子做一些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自然而然,孩子会更加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加深对父母的爱,会更加感激、孝顺自己的父母
4、表扬鼓励孩子的孝心行为,

很多父母是孩子做错了就批评,做对了却很少表扬。其实这样做是不好的,在孩子做对的时候,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知道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孩子会继续这种正确的行为
在孩子向你表达孝心的时候,不要拒绝,孩子做的对,一定要及时对孩子提出表扬,你的鼓励和表扬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孩子会很乐意继续去做这种事情。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伟大无私的,深沉而不求回报,但是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让孩子拥有“孝顺”的美好品质。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是一个人的道德之根,根深蒂固才有枝繁叶茂,花果飘香。

J. 如何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人人都知道,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用他们无私的奉献,把我们抚养成人,让我们学知识、学本领、学做人,所以,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就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每天,我都会坚持做家务,为妈妈减轻负担;晚上,我都会为他们准备好洗脚水,让工作了一天的父母舒舒服服的泡个脚,并和他们谈谈心;每当父母过生日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礼物;每当父母给我吃好东西时,我都会给他们留一点;每当他们下班回到家,疲倦地躺在沙发上时,我都会给他们捶捶背、捏捏肩,让他们放松一下;每当爸爸妈妈为我们操劳过度而病倒时,我都会端一杯热水,给他们服药。并陪爸妈聊聊天、给他们讲笑话。我想:只要送上最真挚、最温暖的祝福,爸爸妈妈一定会感受到的。为了不让父母操心我的学习,在学校时,我专心听课;在家,我会自觉完成作业,到考试时,取得好成绩,让父母感到欣慰,为我骄傲、自豪。
在我脑海里,也储存着我孝顺父母的记忆珍珠: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布满阴霾,纷纷扬扬下起了小雪,洁白的雪花伴随着呼呼的北风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飞舞着,组成了一首别具一格的“冬天交响曲”。我刚放学踏进家门,看到了正在洗衣服的妈妈,再走近一看,注意到了妈妈的手,原来,妈妈为了让我穿上暖和、干净的棉衣,不辞辛苦地为我洗衣服,可妈妈的手却冻得像红萝卜似的,通红通红的,我心中很是心疼。于是,从那天起,每当妈妈给我零花钱时,我都省着花,为的就是能在妇女节那天送给妈妈一副橡胶手套,不让妈妈受到半点冷。那一天,终于来到了,当我把那副橡胶手套送给妈妈时,妈妈感动地流下了热泪,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嘴唇紧贴着我的额头,情不自禁地对我说:“谢谢你,妈妈的好宝贝!”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虽然这只是一副普普通通的橡胶手套,但却饱含了我对妈妈深深的爱和浓浓的情。
还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发着高烧,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我非常心疼,突然,脑海里闪现出了在我生病时妈妈照顾我的情景。我便急忙拿一块浸了凉水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的额头上,然后,到厨房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到房间里,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筷子,挑起面条,轻轻吹一口气,一口一口地喂妈妈,有时,会感到手很酸,脚很麻,可一想到妈妈关心我、呵护我的情景,我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浑身都充满了爱的力量。过了一会,烧渐渐退了,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妈妈看到我陪在她身旁,非常感动,抱着我,在我的耳旁说道:“我的宝贝终于长大了!”。听着妈妈那温暖的话语,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从古到今,有着很多孝顺父母的事例。在古代,已有二十四孝为我们做典范,在现代,孝顺父母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不顾劳累、昼夜兼程,回到家时,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痛哭,悲痛之中写下着名的《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全国人民爱戴的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坟前,饮泣不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顺父母,就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吧。

阅读全文

与孝顺父母的孩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唐太宗孝敬父母的故事 浏览:976
老年人血液长斑 浏览:882
长江养老理财怎么能抢到 浏览:643
中老年人女式短袖 浏览:289
曲靖养老冬季怎么办 浏览:895
完善的养老院一月多少钱 浏览:338
怎么才能做到不和父母较真 浏览:303
70岁男性脸浮肿 浏览:926
重阳节的来历600字作文 浏览:928
每年给岳父母过节过生日多少钱 浏览:608
寿昌养老怎么样 浏览:898
癫痫病人平时如何养生 浏览:876
上了岁数父母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612
老年人腰疼腿疼吃什么药管用 浏览:713
孝顺敬老的名句 浏览:155
政法机关重阳节 浏览:642
本命年父母送什么好呢 浏览:689
2016年聊城养老保险交多少钱 浏览:989
麦饭石养生锅网上多少钱一个 浏览:120
男生体检为阳性是什么原因 浏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