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儿女不孝顺,父母该怎么做
别怪儿女不孝顺,其实很多都是父母教育的问题?父母不以身作则的。经常打骂孩子,包办溺爱.....
那我们的父母该怎么做呢?
第一:父母得以身作则。
家长多对父母孝顺点,好一点,多花时间来陪父母,不求给老人们最好的,也得多抽时间陪陪父母,儿女们生长在一个和谐其乐融融的家庭里,自然会耳融目染,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秀的品德。
第二:父母应该学会“装”。
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第三:培养孩子对弱者的怜悯之心。
怜悯弱者与孝顺父母其实是一回事。当孩子长大后,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对社会来说,弱者是索取少、奉献多的一群人,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奉献多的人。
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孝顺父母。很多人喜欢在孩子面前吹嘘自己官大、钱多、关系硬,这样的人不仅绝对培养不出孝子,还会培养孩子的非道德行为。
第四: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体验感。
如果你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送他去医院,并受到了别人的称赞,这时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道德体验感,今后还会不断地做好事。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同样如此。所以,父母平时要试着让孩子为家里做点事,并及时称赞孩子,这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儿女不孝顺或者儿女缺乏。
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父母要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给儿女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为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②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或不孝的实例,最近发生的!灰常急!
近日,记者在农村采访时,部分村民反映,有的子女拿了征地补偿款后,自己在市区购买了高档住宅,而让老人住在破旧不堪的旧屋子里。有些子女平时对父母百般殷勤,只要一涉及到钱,则个个成了困难户,连父母生病都不肯拿出钱来治疗。这些不孝子女的行为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
实例一
儿子用补偿款购新房 父母成了“空巢老人”
今年上半年,石门镇一名姓张的村干部在一次村民走访中发现,有一户以前人丁兴旺的家庭,老屋里突然之间只剩下了两位70多岁的老人。原来,子女在拿了征地补偿款后,自己在市区购买了一套住房,而将年迈的父母丢在了家里。“一开始,我们以为老人的子女会经常来看看他们,但现在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儿子和媳妇才来过两次,有时老人想看看孙子,多次打电话去,但这个小小的愿望也很难实现。”这名村干部说,老人儿媳的口碑在村子里不太好,跟婆婆之间经常会有小矛盾发生,“但是不管怎样,父母已经70多岁了,经常回来照顾照顾也是人之常情。”但事与愿违,儿子、媳妇搬出去住后,没有重大事情,他们是不会回老家的,这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另一名村干部说,儿子、媳妇搬出去住后,老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两位老人来做。今年夏天,一场雷阵雨将老屋内的保险丝烧断了,为了能尽快用上电,老人只好去找村里的电工,不幸在路上被一条野狗咬了一口,几个懂些医学常识的村民建议他连夜赶到市区打狂犬疫苗,于是老人赶紧给儿子打电话,想让儿子来带他去市区治疗,没想到儿子称自己在外面吃饭,过会再打电话,结果老人等了一个晚上,也没等到儿子的电话。邻居沈老伯说,自从老人的儿子、媳妇搬出去住之后,两位老人十分孤独,以前还会到邻居家串串门、聊聊天,现在晚上7时不到就关门睡觉。不少村民气愤地说,儿子、媳妇买房的钱,很大一部分是老人的征地补偿款,在买房时前一个“爸”后一个“妈”,一旦买好了房,就对老人不闻不问,就连节假日,家里也只有老两口。
实例二:
生了3个子女 父母生病时谁都不肯出钱
崇福镇一户农家,三代同堂,平时关系也算融洽。这个家庭的当家人是一名姓朱的60多岁的老人,他与老伴共育有一子两女。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朱老伯夫妇一直以来都是做蔬菜批发生意的,每天几乎天不亮就要出门了,10多年下来老两口疾病缠身,但是为了能给儿子攒钱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他们的病能熬则熬、一拖再拖。村委会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96年两个女儿出嫁时,朱老伯夫妇准备的嫁妆在村里算得上很体面了,拿出了老人一半的积蓄。2000年春节过后,二十七八岁的儿子跟女朋友又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农村地区的规矩是娶媳妇必须造房子或是买房子,为此老两口用剩下的一半积蓄造了一幢婚房。女儿、儿子都成家后,老两口也算是了却了心事,一家人之间倒也融洽,儿子、媳妇待他们还算不错,两个女儿也会隔一段时间来看望一下,每次过来,老两口都会给两个外孙一些零花钱。然而,不幸的是,正当心头大事都已完成时,老两口长年积累下来的病像是“决了堤”一样一下子爆发了出来。“看病花的钱都是老两口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前几次住院,儿子女儿倒都来看望,但当老人自己的钱花完时,女儿和儿子都很少来看他们了。”
一村民告诉记者,老人的钱花完后,曾几次向子女提起过“借”点钱将病彻底治愈,但没有一个子女肯“借”钱给父母。村民们认为,以前子女这么“孝顺”,是因为老人身上有“钱赚”。一村民透露,朱家养的宠物狗生病时,老人的儿子还带它去镇上看病,现在老人的地位连狗都不如。
虽然疾病缠身,但为了生存为了维持家庭的开销,老两口仍然在做蔬菜生意,老朱生病时,老太太出去卖菜赚钱,老太太生病时,老朱出去卖菜赚钱,老两口艰辛地过着日子。
问题症结
清官难断家务事 舆论缺乏约束力
“这只是两个比较典型的不孝事例,其实不管在农村地区还是城市里,子女不孝的情况都存在。从这两个事例来看,它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两个家庭的老人都不是因为贫困导致吃不饱,够不上困难户、贫困户,所以一些政策上的优惠措施很难享受到;二是两个家庭的老人都有子女,他们之间产生的问题只是‘不孝’引发的,没有达到虐待的程度,虽然知情人对这些不孝子女的行为议论纷纷,但这种舆论往往没有多大的约束力,而村委会或政府部门也只能采取教育的方式来唤起子女的良知。”崇福镇一名从事多年调解工作的资深调解员认为,像这样的家庭问题,政府部门其实很难插手,清官难断家务事,政府部门所能做的也是教育工作,但这种方式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记者感言:近些年来,在我市农村地区经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关于子女虐待老人、不愿赡养老人的事例,有些子女甚至拿了征地补偿款自己购买了新房,让老人住在破旧不堪的旧屋里。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如何保障这部分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全社会共同探讨。
其实,子女不孝只不过是道德观念上产生了偏差,要想子女今后善待自己,就一定在子女小的时候做好他们的道德教育工作,一个对别人有爱心负责任的人,相信对自己的父母也是同样如此,孝就是一种爱与责任的表现。
③ 儿女不孝敬老人怎么办
孝顺老人,赡养老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公民义务。但是,有些儿女不孝敬老人该怎么办呢?(1)思想教育。教育青年人应该把尊敬、赡养老人,当做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崇高的品德。不能把繁重的家务全推给老人;不能把体弱多病的老人拒之门外;不能把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撵这儿赶那儿,兄弟间互相推脱,谁也不管;更不能虐待、打骂老人。
(2)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有些年轻人不尊敬老人,忘记了老人当年把自己养育成人,一口水,一口饭,又怕冷,又怕热,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自己成家立业,忘掉年迈的父母,甚至嫌弃老人,这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
(3)兄弟多人的,要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不能你推我、我推你,像踢皮球似的,踢来踢去,谁也不管,老人愿意住在谁家,就让他住在谁家,然后,其他兄弟姐妹出钱供养,让老人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4)依法办事:《婚姻法》明文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以保证老有所养。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刑法》还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年轻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自觉地履行孝敬、赡养老人的义务。
(5)给下一代做出表率。在一个家庭里,对待老人的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年轻的夫妇,要关心、体贴老人,孝敬老人,给下一代做出表率,使敬养老人的家风一代传一代,这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也会起到重大作用。
④ 孩子不孝顺父母的故事
一位老人老伴去世,只剩自己一个孤老爷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在农村务农,老婆有点傻,过的不富裕,二儿子在外做生意,有些富裕,女儿经济条件也不错。
10年前老人得了肾炎,险些去世,是大儿子出钱到县医院治好的病,其他两个分文未出,而且也不赡养老人,就这样老大在经济及其不好的条件下,大儿子独自承担了老人的赡养。
今年老人去世,其他的一个儿子和女儿去了,要大操大办丧事,老大说不办了,也不许可其他两个人戴孝,自己找车到火葬场把老爸火化了,也没买骨灰盒,拿一个塑料袋把骨灰装回来,到自己的地里埋了,回来就串门去了,就当没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⑤ 关于不孝顺父母的故事
子女赡养父母,那是无可争议的事,但在淄博就有这么两位老人,虽说是儿女不少,可真是尽孝道的却没有一个,万般无奈之下,两位老人将自己的亲生骨肉告上了法庭。考虑到两位老人年迈行动不便和使村民受到教育的目的,法院还特意将法庭开进了当事人的村头。
今年76岁的向兆刚和81岁的邢兰英夫妇,是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大寨村村民,两位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如今人也老了,该是享享轻福的的时候了,可让老两口没
想到的是,几个孩子是个顶个的不孝顺。
他们老两口,吃不上,穿不上,就连喝水也成了问题,房子破了还得自己修。可这忍忍倒也罢了,可这几个儿子隔三差五就对他们又打又骂的,他们实在是受够这个气了。从1986年到现在,两位老人先后四次将五个儿子告上法庭,要求支付生活费,可大儿子向希福一直少给甚至不给,结果其他几个儿子都跟着学。眼看岁数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可儿子们丝毫没有悔悟的意思,两位老人只好第五次状告自己的亲生骨肉。
可大儿子向希福却提出了这样的推脱理由:我从小落上了腰腿痛病,腰肌劳损,脚部骨折,多发部位骨折,现在更加严重,一直治疗不好,就这样为我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现在不是不想养老人,但是我实在是没能力了。
话是这样说,但大儿子又不能提供有效的病历证据,于是法庭对他提出的理由不予采纳,合议庭当庭宣判,结果如下:
自2006年5月起,被告向希福、向希贵、向希荣、向希涛、向希胜、向希美每人每月付给两原告赡养费50元,每月20日前付清。
除了支付相应的赡养费外,法庭还就六个子女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向老人缴纳小麦、生活用煤、医疗费等方面作了详细要求。
对于这样的判决,大儿子向希福现在还是那句话:我就是没有能力,我能力有限。
法庭判也判了,如果两位老人的孩子不在规定时间内履行义务,两位老人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还有一件事
《湖南茶陵6个不孝子女竟叫母亲住猪圈》,居住在茶陵县舲舫乡中洲村的共和国将军谭家述的嫡亲侄媳妇,虽有六个儿女,但却常年居住在猪圈。几个儿女都有闲置的房屋,而谭奶奶却被儿女们安置在猪圈改造的小屋内,靠捡垃圾独居
今年76岁的向兆刚和81岁的邢兰英夫妇,是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大寨村村民,两位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如今人也老了,该是享享轻福的的时候了,可让老两口没想到的是,几个孩子是个顶个的不孝顺他们老两口,吃不上,穿不上,就连喝水也成了问题,房子破了还得自己修。可这忍忍倒也罢了,可这几个儿子隔三差五就对他们又打又骂的,他们实在是受够这个气了。从1986年到现在,两位老人先后四次将五个儿子告上法庭,要求支付生活费,可大儿子向希福一直少给甚至不给,结果其他几个儿子都跟着学。眼看岁数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可儿子们丝毫没有悔悟的意思,两位老人只好第五次状告自己的亲生骨肉。
山西永济八旬老人王秀英儿孙满堂却孤苦离世,死前6天老人被7名儿女扔在医院,无人过问。2006年12月8日,当地媒体报道了老人的遭遇,7子女仍没人到医院。此事,村传乡、乡传县,引起当地舆论的一致谴责。2007年1月17日,山西永济纪委对老人4个有党籍和公职的子女分别给予处分
⑥ 对不孝顺的子女老人应该怎么应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老人理应受到尊敬和照顾,他们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供养父母,一而且要尊敬和关心父母,使他们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
但有些中青年子女对父母冷若冰霜,只管自己享乐,不管父母温饱,有的甚至遗弃和虐待老人。对此类子女,老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他们提出批评,并要求有关方面对其子女进行教育,在批评教育无效时,可以诉诸法院,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
对虐待、遗弃老人,情节严重的,或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⑦ 不孝顺的孩子的例子
昨天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报:就在上海某城郊,有六十多岁的兄妹俩将七十九内岁的老母亲赶出家门,容老人被遗弃五日后由于饥寒交迫不幸身亡。灭绝人性的行为激起民愤,当地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以分别以《遗弃罪》判处儿子有期徒刑六年半,女儿有期徒刑一年半,缓期二年执行。人的道德缺失,法律的惩处力度如隔皮挠痒是整个社会虐待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根本原因,家庭暴力何时了,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还任重而道远。你认为这算不算一个不善待父母的例子呢?
⑧ 关于不孝的故事
家长杨某,自己吃过不少苦,现在生活好了,不愿孩子再受苦,因此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不但使孩子缺少必要的磨练,且使孩子渐渐变得自私和无情。后果是什么呢?请看发生在这家的一件真实的事:奶奶庆贺60大寿,全家欢欢喜喜,这时孩子急着想吃蛋糕,爸爸说:“等一等,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应该让奶奶先吃。”孩子不满意,犯了横:“不让我先吃,你们谁也别想吃”,说着一巴掌把蛋糕从桌上打翻在地。奶奶见状伤心地哭了,说:“我爱你十几年,难到你爱我一天也不行吗?”这样的孩子继续惯下去,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会格在自私自利、冷配无情上,很难指望这孩子能够孝顺父母,甚至可能与父母对着干。
⑨ 中国有那子女不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还好,近代爆发
⑩ 儿女不孝顺!老人该怎么办
告上法庭是不对的
儿女现在都长大了都爱面子
这一告上法庭面子一下子就没了
儿女们不恨【老人】才怪
但是您最好回想一下
您以前是不是做的什么地方让你的儿女伤心或怨恨
如果是其中一个理由的话
你就想办法让他们理解一下您做的都是为了他们着想
每个父母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
每个父母不涂个老了有个靠山
希望您好好跟您的儿女谈谈
没必要的时候不要上法庭将来就是陌生人
但是天下有父母的朋友们你们要知道父母不会伤害到你
即使父母对你怎么样
都是为了你
你父母用错了什么方法你都不要恨
父母是爱你的不会伤害你的 人老了总有一天要离开你的再不尽孝心哭也来不及
只要你好好对待老人即使不在了也对得起你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