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李密陈情表中申诉了孝敬祖母

李密陈情表中申诉了孝敬祖母

发布时间:2023-01-10 04:18:23

㈠ 李密侍奉祖母的文言文阅读

1. 李密侍奉祖母 文言文翻译

【原文】晋李密,犍为人,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仕蜀为郎,蜀平,泰始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上疏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私情区区,不敢弃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氏之日短也。乌鸟私情,乞愿终养。”武帝矜而许之。

【译述】西晋的李密,犍为人,父亲早死,母亲何氏改嫁。这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性情淳厚,恋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他后来在蜀汉做郎官。蜀中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他上书武帝说:“我如果没有祖母,也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就不能安度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为我的区区私情,我不敢离开祖母而远行。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我为陛下效劳的时日还很长,可是我报恩于祖母的日子却很短。因奉养老人的私情,我请求皇上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武帝同情他,并同意了他的请求。

2. 文言文:李密侍奉祖母的翻译

臣 密 言 ∶ 臣 以 险 衅 , 夙 遭 闵 凶 , 生 孩 六 月 , 慈 父 见 背, 行 年 四 岁 , 舅 夺 母 志 . 祖 母 刘 愍 臣 孤 弱 , 躬 亲 抚 养 .臣 少 多 疾 病 , 九 岁 不 行 , 零 丁 辛 苦 , 至 于 成 立 . 既 无 伯叔 , 终 鲜 兄 弟 , 门 衰 祚 薄 , 晚 有 儿 息 . 外 无 期 功 强 近 之亲 , 内 无 应 门 五 尺 之 童 , 茕 茕 孑 立 , 形 影 相 吊 . 而 刘 早婴 疾 病 , 常 在 床 蓐 , 臣 侍 汤 药 , 未 尝 废 离 . 逮 奉 圣 朝 , 沐 浴 清 化 , 前 太 守 臣 逵 察 臣 孝 廉 , 后 刺 史臣 荣 举 臣 秀 才 . 臣 以 供 养 无 主 , 辞 不 赴 命 . 明 诏 特 下 ,拜 臣 郎 中 , 寻 蒙 国 恩 , 除 臣 洗 马 . 猥 以 微 贱 , 当 侍 东 宫, 非 臣 陨 首 所 能 上 报 . 臣 具 以 表 闻 , 辞 不 就 职 . 诏 书 切峻 , 责 臣 逋 慢 , 郡 县 逼 迫 , 催 臣 上 道 , 州 司 临 门 , 急 於星 火 . 臣 欲 奉 诏 奔 驰 , 则 刘 病 日 笃 ; 苟 徇 私 情 , 则 告 诉不 许 . 臣 之 进 退 , 实 为 狼 狈 . 伏 惟 圣 朝 以 孝 治 天 下 , 凡 在 故 老 , 犹 蒙 矜 恤 , 况 臣 孤苦 , 特 为 尤 甚 . 且 臣 少 仕 伪 朝 , 历 职 郎 署 , 本 图 宦 达 , 不 矜 名 节 . 今臣 亡 国 贱 俘 , 至 微 至 陋 , 猥 蒙 拔 擢 , 宠 命 殊 私 , 岂 敢 盘桓 有 所 希 冀 ! 但 以 刘 日 薄 西 山 , 气 息 奄 奄 , 人 命 危 浅 ,朝 不 虑 夕 . 臣 无 祖 母 , 无 以 至 今 日 ; 祖 母 无 臣 , 无 以 终余 年 . 母 孙 二 人 更 相 为 命 , 是 以 私 情 区 区 不 敢 弃 远 . 臣密 今 年 四 十 有 四 , 祖 母 刘 今 年 九 十 有 六 , 是 臣 尽 节 於 陛下 之 日 长 , 而 报 养 刘 之 日 短 也 . 乌 鸟 私 情 , 愿 乞 终 养 . 臣 之 辛 苦 , 非 但 蜀 之 人 士 , 及 二 州 牧 伯 之 所 明 知 , 皇天 后 土 实 所 鉴 见 . 伏 愿 陛 下 矜 愍 愚 诚 , 听 臣 微 志 , 庶 刘侥 幸 , 保 卒 余 年 . 臣 生 当 陨 身 , 死 当 结 草 . 不 胜 犬 马 怖惧 之 情 , 谨 拜 表 以 闻 . 翻译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

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李密 名虔,字令伯(224—287年),犍为武阳(今彭山)人。西晋文学家。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

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

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

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晋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

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小题1:D小题2:A小题3:C小题4:(10分)(1)臣小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行1分;零丁1分;成立1分;大意2分)(2)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白”1分;“书”1分;“弗之劾”宾语前置1分;大意2分) 小题1:疾,憎恨,厌恶小题2:A“以”,介词,因为;B“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动词/这,此;C“而”转折连词,但是/表修饰;D于是,就/却,竟然小题3:“他想调回内地,朝廷也不加干涉,于是就去汉中做了太守,从此因失宠心怀怨恨。”错小题4:无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

他另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

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

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文学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

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就上奏章说:臣子李密陈言:臣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了不幸。

刚出 用户 2017-09-30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5317u4eac", userProvince = "u5317u4eac", zuowenSmall = "0";。

4. 李密侍奉祖母的原文

李密,西晋武阳人,字令伯。早孤,母再适,祖母刘氏养之.少仕蜀,蜀亡,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不受命,或疑其不欲归晋,武帝遣人再三趣之,乃上书,其文曰: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氏之日短.其言诚而凄.帝悯之.刘氏卒,遂至京师任职。

(选自《晋书·孝友列传·李密》)

5. 【《李密辞官报祖母》读后感150字~200字

一腔挚孝诉衷肠 读“陈情表”有感 虽然时隔了千年之久,再读“陈情表”,李密当时那种矛盾两难的境遇却仿佛仍旧历历在目,那种毅然决然尽孝的拳拳之心依旧让人感怀不已.违背皇帝意旨,固辞而不就职在古代是逆君大罪.李密为侍祖母刘,敢冒陨首之险,上“陈情表”于晋武帝本已是凶多吉少,而“陈情表”全篇更是没有编造冠冕堂皇的理由,没有添加矫揉造作的粉饰,也没有隐瞒侍母之心.李密丝毫不怕龙颜大怒,丝毫不惧悖君之罪,把自己所想所感和盘托出.但也正是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才打动了晋武帝,使他赦免了李密且加刺封赏.“陈情表”全文400余字,字字如金.无一字之多余,无一言之赘述.祖母的恩情,州司的催逼,对名节的淡薄,对皇帝的忠心,环环相扣,言之凿凿.祖母的病情始终贯穿其中,却丝毫不显拖沓. 文章第一段,李密写他自小的悲伤,无人可亲近的痛苦,而祖母则是唯一照顾他,把他抚养长大的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突显了作者的孤单无援,我们或许无法想象,当一个人连可侍养的人都没有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因此,如今,当祖母韶华不再,只能病卧床塌之时,侍奉祖母就成了他必尽的责任. 第二段写朝廷多次封官于李密,而他以祖母卧床以辞,然诏书已下,催逼不断.几欲赴命,然祖母病情加剧,是以陷入两难之境.作者表达出了自己两难的斗争,一面是尽孝道,一面是尽忠,孰舍孰留,依次摆开来好似让皇上也来做个评判. 在第三段,李密笔锋一转,开始写自己不矜名节,至微至陋,这实是指汉朝人才济济不缺李密一人.而“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乃祖母唯一可依靠之人,“臣无祖母,亦无以至今日.”况且,“圣朝以孝治天下”,若弃祖母而去,天理难容. 最后一段中,作者表明了对皇朝的忠心,并非不想报效,而是有不得已之苦衷.且阐述了自己进退维谷的境地:祖母不得不守护,皇命不得不遵守,两难之下,两相对比,“陈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乌鸦尚知反哺,况乎人哉.若能侍奉祖母刘,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6. 《李密待奉祖母》译文

【原文】晋李密,犍为人,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仕蜀为郎,蜀平,泰始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上疏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私情区区,不敢弃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氏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乞愿终养。”武帝矜而许之。

【译述】西晋的李密,犍为人,父亲早死,母亲何氏改嫁。这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性情淳厚,恋母情深,思念成疾。

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

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他后来在蜀汉做郎官。

蜀中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他上书武帝说:“我如果没有祖母,也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就不能安度晚年。

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为我的区区私情,我不敢离开祖母而远行。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我为陛下效劳的时日还很长,可是我报恩于祖母的日子却很短。

因奉养老人的私情,我请求皇上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武帝同情他,并同意了他的请求。

㈡ 李密的《陈情表》仅仅是为了尽孝吗

李密的《陈情表》并不仅仅是为了尽孝,还有对已经亡国的蜀汉政权的思念之情和对司马氏新政权的排斥心情在内,只是因为不敢表达出这种复杂的心情,就以尽孝为名拒绝司马炎的任命诏书。

李密上这篇奏表后一年多,他的祖母去世,李密再无推脱之词,于是应征为太子洗马,两年后辞官,后终老家中,公元287年去世,享年64岁。

㈢ <<陈情表>>中,李密是为自己找借口,还是真的孝

个人认为,这两方面来原因都有源,既是借口,也是真孝。
首先李密这个人还是有骨气的,但却还是想要保住脑袋吧。司马氏的天下得来名不正言不顺,是以臣子篡上夺位的方式取得,所以有骨气的读书人,或者说一些不愿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污点的人都是不愿意出仕做官为司马氏服务的。但是,皇帝老儿一再邀请你丫出来当官,一方面是给你面子,另一方面是给天下读书人都出礼贤下士的样子,好笼络人心,你总不好直接拒绝吧,所以总得找个借口。司马氏大讲以孝治天下,好了,这正是李密的最佳借口。
再者,李密自身景况也应确如他自己所称,自幼失怙,舅夺母志,是年迈的祖母一手将他带大并培养成才,这其中的感激和眷恋之情自不待言,在文中也有很真挚的表达。而且,他所宣称的这些内容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编造的,试想那些州牧人士哪有不会打探清楚向上汇报的?试想,以司马家族的猜忌刻薄,残暴好杀是不可能不对这些了解清楚的。
因此,首先应是真孝,然后才有了借口的可能。

㈣ 《陈情表》文言文

《陈情表》,西晋人李密所著,是他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下面是我整理,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shē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子 李密 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作者仕途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224—287年),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

李密的祖父 李光 ,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魏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xiǎn)马(官名,太子的老师)。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

《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表到朝廷,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文中的一些词句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直至今天人们还经常引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刚正见称。过去,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进过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争,使诸王过境不敢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因作诗抱怨得罪晋武帝,被罢官归田。后病卒,终年六十四岁。

㈤ 李密上奏《陈情表》的结果是什么他是否得以侍奉祖母

李密上奏《陈情表》之后的结果是,晋武帝同意李密回到家乡去侍奉他的祖母,他的祖母去世之窗,他在家乡守孝一年,后来又到洛阳任职。李密所写的《陈情表》在后世有很高的评价,人们常说:读李密的《陈情表》不流泪的人,就是不笑,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说法,人们不会按照这样的说法,来评判一个人是否孝顺。《陈情表》这篇文章也是高中生必背的古文之一,出题的几率也很大。

李密写《陈情令》的原因有很多

李密写《陈情令》那原因有很多,一个原因是:李密本人并不想要到晋朝担任官职,他是蜀汉的旧臣,自然只认汉主刘禅一个君王;一个原因是:他的祖母已经有90多岁的高龄,燕霞她与他祖母的感情非常好,所以他并不想去担任官职,害怕失去祖母相处;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由于晋朝刚刚建立,他对晋武晋的性格并非十分了解。当然,这仅仅是我们的一些猜测。

㈥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如果皇帝准许自己终养祖母后定当报恩的语句是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如果皇帝准许自己终养祖母后定当报恩的语句是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的《陈情表》情真意切,在文章最后他希望皇帝能够满足他奉养祖母的心愿,并用“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表示自己生死都要报答皇上的大恩。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陈情表

朝代:魏晋
作者:李密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阅读全文

与李密陈情表中申诉了孝敬祖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老年人俱乐部 浏览:346
老人仰卧腹部起伏快是什么原因 浏览:843
腾讯体检检查哪些 浏览:465
简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7 浏览:456
一般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浏览:348
有多少人不给亲生父母联系 浏览:352
水源管理员80元体检都查什么呢 浏览:439
广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浏览:656
江西女退休年龄 浏览:294
年轻父母应该怎么选择婴儿床 浏览:799
退休金2018月人均 浏览:238
基督教十诫讲章孝敬父母 浏览:278
多久体检一次比较好有副作用吗 浏览:902
唯一的长寿市 浏览:722
2020年许昌养老金什么时候补发 浏览:707
九九重阳节开展旱教活动 浏览:1000
2019丰台老年大学招生简章 浏览:295
不在户口地交社保退休 浏览:5
河北省石家庄老年大学地址 浏览:872
广陵区体检中心怎么走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