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才能做到对父母孝顺
小辈不愿意与老人住在一起,这个并不代表不孝顺,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老人也是如此,有的老人不喜欢被打扰,那么两个人单独住也是很正常的。孝顺有很多方法:
一、时常抽出空来陪伴在父母身边。
正常情况下,就物质方面而言,父母对儿女们的要求基本上可以算是无欲无求的。但是在这方面无欲无求,并不代表他们在精神方面也能做到对儿女们无欲无求。尤其是对于那些年纪已经比较大的父母而言,他们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忙中抽空来陪伴一下自己。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接下来能够跟子女们相处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若是不给子女们施加些压力,好让他们能够时常抽出空来陪伴在自己身边。那等有一天他们不在人世了,他们担心真正为此感到惋惜和后悔的人,反倒会是他们的子女。因此,若是你能够做到时常抽出空来陪伴在父母身边,那起码能说明你很有孝心。
二、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父母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很多在他们看起来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可能父母早就已经做不到或者做得比较吃力了。比如说洗脚泡脚这件事,年轻人会觉得打盆水洗个脚是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但是在他们那些可能得了腰肌劳损等疾病的父母看来,打盆水其实就跟能要了他们的命似的困难。
若是父母有此情况的年轻人能够做到经常为父母洗洗脚,那即便他们再怎么不把此举当回事,在他们的父母心中,他们也算是尽了孝道了。当然了,除此之外,他们明显还可以为父母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或者为父母做上几次饭等。
三、关注父母的想法,并帮助他们达成心愿。
很多年轻人的父母,年纪越大,越不好意思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给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一些有关他们的心愿的想法,就更加不敢轻易让他们的孩子知道了。原因无他,就只是因为担心他们的孩子知道了他们的想法或者心愿后,会给他们的孩子添麻烦。
比如有的父母就特别希望能时常跟自己的孙子孙女待在一起,哪怕啥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笑和闹也好。可即便如此,有些为人子女者却很容易忽视父母的这一想法,或者对父母的这一想法表现出很抵触的样子来。若是你能做到关注父母的想法,并帮助他们达成心愿,那起码你的父母会觉得你很孝顺。
『贰』 怎么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孝顺
真正的孝顺,就是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成为爸妈眼中的骄傲,还有你的生活过的幸福,也是给予他们最好的孝顺。父母不求孩子能给他们带来多少钱财,只盼孩子健康平安,生活美满。
1、做到学业有成是孝顺。要是你还是在校的学生,不管你是高中还是大学,请认真努力的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学习知识,虽然知识的实用性没有那么的关键,但是你一定要努力的学习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个好的工作,父母高兴的就是你拿着录取通知书回来的那一刻,父母最高兴的就是你拿着毕业证书回来的那一刻。
4、早日让父母抱孙子是孝顺。孩子是家庭生活的催化剂,也是家庭生活和谐与否的关键产物,所以要是你们能够早日为父母生完孩子,让他们抱上孙子,那么父母的心就落地了,以后就等着享福啦。
『叁』 怎样做一个孝顺的人
第一:爱要说复出来,要是你制不在父母身边的话,记得常常打电话回家是很必要的.和家里人寒暄问暖一下,特别是在父母过生或者其他特别的日子,不能回到父母身边的话,一定要记得打电话回家.有时候不好意思说出口,不妨写信,在信中表达对父母的爱,是一件真诚而又自然的事情.
第二:多回家陪陪家人.放假有空的话最好还是回家多看看父母.顺便买几件小礼物,不要多贵,只是让老人觉得你心里惦记着他们就好.
第三:有事和父母多沟通.长大了,也许很多事情都能自己做主了,但有时候遇到事情能和父母商量一下,他们会觉得你很尊重他.
第四:回家后多体贴一下父母,比如说,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务活,帮父母锤锤背啊,等等..
我相信,做到以上几点,应该算比较好的孝敬父母了.
『肆』 如何做到孝顺
百善孝为先,之所以要孝顺,是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身,生身之恩以及养育之恩需要一辈子去回报。孝顺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尽量尊重父母的意见,要照顾他们的生活。
有一位老师是孝顺的典范,名为刘秀祥,新闻上有过对他的专门报道。他出身贫寒,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因为疾病不能独立生活,刘秀祥便带着母亲读书,在学校附近搭一个棚子,让母亲住在里面。他自己放学后就通过捡破烂打零工等方式赚钱,照顾母亲生活。
他带着母亲一直到了大学,后来毕业后做了老师,全程对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这是一位至孝之人,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
如果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那么也要定期打电话问候。如果父母健康不佳,要及时看病,全力看护,为此放弃事业在所不惜。
少一些叛逆,多跟父母沟通交流,因为年代的隔阂,观念上会有差异,这是很正常的事。对此要理性看待,多沟通交流,多一些对父母的理解,这便是孝了。
『伍』 孝敬父母的28种方式孝顺方法
孝顺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孝敬父母的28种方式资料,欢迎阅读。
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便轻而易举地换来了两个人对你一生的细心呵护。
然而,时光荏苒,转眼他们就两鬓斑白,于是,很多人会一边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边把孝顺这件事儿压到思维的某个角落,只在某个不经意间才会想起。
尽孝难道真的就很难吗?以下这28件事情都是回报父母的有效方式,纵使你一无所有,只要能做到其中的三条五句,也能赚得父母眉飞色舞、开怀大笑。
1、记住父母的生日,生日当天送上生日礼物,或亲口说我爱你、我想你。条件允许,给他/她开一个生日party。
2、常回家看看,如做不到,那就一周打二次以上电话吧!
3、每年或每两年带父母去做一次体检。
4、经常给父母拍照,尤其是带女朋友或者有宝宝时。
5、认真回父母的短信,不要因父母啰嗦而表现出烦躁。
6、带父母去旅游。
7、帮单身父母找一个老伴。
8、常和父母谈心,谈谈你的工作、新认识的朋友。
9、食物要炖得热的,软烂的,中老年人脾胃虚弱,不易消化。
10、寒湿省份,给父母常备暖宝宝、保暖鞋、羊绒裤等保暖用品。
11、学习一些养生之道,教会父母。家中常备常用中成药,如板蓝根、金匮补肾丸等。另备热水袋、刮痧板、拔火罐、按摩椅、足浴盆等保健产品。
12、常带爱人回家,如无,适龄男女给父母一个远期规划。
13、每年帮父母洗一次脚,或者捶一次背,梳一次头,剪一次指甲,回味父母曾经为我们所做的事情。
14、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亲手给他们做一二道菜。
15、解决父母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条件允许,给父母备足零花钱,每年亲手帮父母选一二套新衣,让他们穿的舒服体面。
16、准备录音笔或DV,聆听父母往昔的 故事 ,记录今日的笑容,给自己留点温馨的回忆。
17、父母若生病,须知亲情第一,工作事情第二,生病期间,凡事须亲力亲为,悉心照顾,切不可生嫌恶之心。疾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18、重要节假日在他们的身边,重要的决定要让他们知道。
19、中老年人都比较小气,倾听他们的牢骚,解开父母的心结。
20、不要对父母指手画脚,不要给父母脸色看,不顶撞父母,不辱骂父母。
21、如有婚嫁,夫妻相敬如宾,纵使吵架,也得避开父母,老人最忌家庭不和。
22、如有婚嫁,夫妻另一方须对老人包容、尊重和真心爱护,夫妻双方互相尊重,莫让老人担心,莫让老人生气,莫伤老人心。
23、给父母购买合适的 保险 。
24、帮助父母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哪怕是坐坐飞机,看看大海,爬爬长城这样的念头。
25、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锻炼身体。
26、带父母看一场电影,唱一次卡拉OK,带他们体验一次新时代的高科技。
27、无条件支持父母的业余 爱好 ,尊重父母的选择和决定。
28、爱所有的人。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此乃大孝。
孝顺父母 方法
一、听言受教,不做顶撞
子女对父母的教导应虚心接受,遵於他们的教导。所有的劝阻告示也应严谨看待,时时牢记心怀,不违背叛逆,不做顶撞,凡事与父母商讨,尊敬他们。
二、衣食住行,皆要齐全
父母衣物,三餐食物,房子住宿,交通车辆皆要安排齐全,不可让父母挨饿受冻,遭风雨侵袭,身为子女的应当时时关怀父母的基本要求,生存条件,不让他们担忧难过。
三、日常生活,当要照顾
父母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当要谨慎周全,一切应尽心尽力,马虎不得,让父母无忧无烦,安然舒适过享晚年,子女应体母意,时刻守候身旁,尽忠尽孝。
四、物质关爱,精神关爱,缺一不可
物质满足父母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关爱、呵护却远远超於这一切,父母至老年时,物资需求反为次要,心灵难免需要子女的慰问关心,所以两者路都有其重要性。
五、出门返家,都要交代
子女出门远行难免会使父母担惊害怕,所以在有事离家出门时,皆应礼貌知会父母一声,让其知道你的行踪,身在何方,不让他们为子女烦忧难过。
六、品性兼顾,父母不忧
子女在家孝顺,出外也必须自修个人品德,在待人接物方面更须时时提升自己,温文有礼,对人尽忠尽义,做个顶天立地之人,让父母引以为骄。
七、兄弟相爱,父母欢心
兄弟姐妹应相亲相爱,有事互相帮忙相助、不妒忌、不埋怨,时时以手足之恩而互待之,不争不闹,父母欢喜开心,一家也乐融融。
八、遵命办事,有商有量
父母之命应温色接受,万事都可与父母商讨,无命不可自专权,凡事要体谅父母的用意,遵父母之命,万事以父母为先,爱护他们。
九、已立立人,爱国爱众
子女应在适当时候向自己的孩子教导孝顺,自身做到后,进一步推广到社会,做他人的标杆榜样,并爱护自己的国家,为国尽忠,为世界的众生付出,达至万国一家,天下太平的理想。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财、物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1)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使之解脱生死轮回,离苦得乐,才是最无上的至孝。所以,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列三点:
(1)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
(2)孝顺必须有实质的,不是表面的,约有五样:一是饮食,二是衣服,三是起居,四是疾病,五是悦亲。孝顺父母必须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和乐,心理上的慰藉。
悦亲是养亲第一要诀。使父母常生欢喜心,可以增进他们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在父母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顺逆,总应该克制感情以悦亲为主。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这是孝父母应该有的态度,所以父母若是信佛的,儿女们更应当推父母的爱敬,而敬佛学佛,这才是好儿女啊!
故印光大师教导我们:‘汝已娶妻,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中庸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盖言夫妻,兄弟和睦,则父母心中顺悦也。现为人子,不久则又为人父。若不自行悦亲之道,必生忤逆不孝之儿女。譬如瓦屋檐前水,点点滴滴照样来。光老矣,不能常训示汝。汝肯努力尽子道,则便可以入圣贤之域。将来往生西方,乃汝所得之法利也。’(《(续)复周法利书二》)
就是家常的菜蔬,只要咸淡得宜,生熟中节,不敢潦草,然后敬奉,略有好食,先进父母;至于自己,粗粝俱不计较。要奉得父母欢喜,就是尽心。大约年老的人,脾胃自然虚薄,饮食难得消化,进的食物,须要炖得热的,软烂的,香美的,方才有益。凡是生冷粘腻坚实难化之物不可与食。食不可过饱。这饮食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衣服的事,只要冷暖合宜,奉得父母欢喜,就是尽心。大约年老的人,气血自然衰弱,身体未免不耐寒暑,未曾冷先就怕冷,未曾热先就怕热。冬月衣服内棉花,每年要换新的,去旧的。薄棉袄要做两件,秋冬来渐渐加添,春暖时渐渐减去。霜冷之月,若有暖气轻裘,固是上等,如不能的,就是布被布衣,只要温暖。至于晚间,宜将热水袋,放于被内。再如夏月夏衣,须要凉爽;凡有汗者,频频换洗。这衣服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疾病的事,为子女者,须要加意调摄小心扶持,请名医专家用药。病中煎制汤药,进奉饮食,切不可生一个懈怠的心。只想你在幼小的时候,有了疾病,为父母的,不知替你调理了多少,你今日可有不尽心的理!父母有病,万一弄污床褥,为子女者,俱要勤勤洗换,切不可生一个嫌恶的心。只想你在怀抱中,便溺粪污,为父母的,不知替你洁净了多少,你今日岂可有嫌恶的理!这疾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其行住坐卧,俱要照管扶持。只要得父母安稳自在,快活过日,就是尽心了。这起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3)孝顺必须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顺应从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众生,使之解脱生死轮回,离苦得乐。
世尊(2)在《无量寿经》里,恳切地告诉我们:‘人在世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又说:‘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又说:‘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又说:‘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世尊在《善生经》里又说:‘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寿以尽,舍故当受新。各追所作行,无际如车轮’ 。所以大慈悲的世尊,指示我们念佛,使我们到达极乐世界,解决这人生的缺憾。我们应该劝父母念佛,把父母从苦海里度到净土,这才是真正彻底的报恩啊!
我们只要记着:要知父母恩,只看自己怎样养儿育女;要求子女孝顺,必先自己做到孝顺父母。
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孝敬父母
当今社会谁都忙忙碌碌,可在忙碌之余我们总想着如何来孝敬自己的父母。由于社会的分工不同或是工作的特殊性所致,不能如愿天天守候在父母的身边,如何来孝敬父母便是摆在年轻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妨通过以下方面来完成我们的夙愿,让您的父母从此不再孤单、寂寞、忧愁!
定期打个电话:作为在外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年青人这个方式特别适用。
由于各自的情况不同,不能到家看望父母和亲朋好友,及时定期的打个电话和父母聊聊天,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担心什么,又有什么让他们不愉悦的事情。通过聊天得到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慰。进入老年阶段的父母由于家底薄,身体透支大,时不时会受病痛折磨。可是老人为了不让子女担心,却总在报着平安无事。有的甚至刚做了一个手术,子女都有不知到的情况,尤其是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及在大型企业工作的子女,还有难以请假的单位比较常见。父母怕子女分心,只能受着伤痛,带着年迈的心情度过日夜。设想,假如我们老了的那一天会有多么孤单?父母给孩子的爱和关心是无限的、真正的、无私的。可是作为子女给父母的却再有限不过了,父母无论在何种艰难困苦的环境都会把孩子放在第一,省给孩子吃、让给子女穿,为了子女的幸福不遗余力去争取。他们牺牲了自己的若干若干,也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大的幸福美满,然而孩子却有时为自己的一时幸福“瞒父骗母”。试想又有多少年青人在恋爱的初期甚至同居了会如实禀报父母呢?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爱情离家出走,离开日夜牵挂他们的父母,这些真的不应该出现。爸爸妈妈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真的很不容易,到了现在该让老人家有一个好的心情、好的身体,学会定期打个电话,让父母有一个心灵依靠,有一个诉说衷肠的机会,不再让老人在孤单和寂寞中度过余生。在我治疗的患者中有一位退休的外交官,老俩口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自理,吃饭都要有单位的老同事帮忙送,就是不愿意告诉在美国的儿子,说是怕孩子耽误学业,影响工作。自己的吃饭都成问题了,还考虑着孩子,都说养儿能防老,有这样的情况一怪父母,二怪子女。一不该父母不能让子女知道身体的不适,不给孩子的关心和孝敬机会,不让子女尽应有的义务;二不该作为子女不能太粗心大意,一定要学会关心父母的身体。还有一位军人的妈妈,她五十三岁的年龄从辽宁鞍山来北京看病,跑了五六家医院查出颈椎病、二尖瓣返流、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失眠、健忘症等疾病。健忘到刚说一句话就不知到是自己说的,刚告诉她干什么便会忘掉应该干什么,心身痛苦难当。就是这样的一位妈妈,她的儿子却是军队医院的一名军医。她说怕儿子知道了担心,害怕影响工作,还不如一个人来北京看病,不给儿子添麻烦。多么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妈妈啊!可是做子女的应该有所察觉妈妈的身体的健康状况及心理状况,有必要进行适当关心,尽一下应有的孝心。不能在父母不能动了再去尽孝,那时父母已经感觉不到这种幸福快乐,不能等父母不在的时候会伤心欲绝,因为尽孝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父母年年都在变老,我们每天都在成长,为了不留后悔和遗憾,一定养成定期打个电话聊聊天、叙叙旧。不让父母有孤单感、寂寞感,让他们安享晚年。
挤时间回家看看:无论是在外地创业工作或和父母同在一城的人们都会面临着这个问题。身在外地的年青人逢年过节尽量要挤时间回家看看父母。人们总在感叹一年的光景变得很快就会过去,父母就是在我们不断的感叹中变得衰老。趁着老人还能守望着这种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创造机会回家和父母团聚,和老人畅谈过去,展望未来,让父母永远带着快乐、满足、幸福的新去面对每一天,这应该是做子女的责任。千万不能以单位工作忙、脱不开身等理由错过每次与父母团聚的机会。或许有些爱面子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功不成名不就,回去了没啥说的。其实父母不在乎你挣多少钱,当多大官,只要孩子平安、幸福就是最大的心愿。回家时要回忆儿时父母对你的叮咛,投其所好买些小礼品以表心意。记得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妈妈曾几次和我说:“当你长大了出门时,回来什么不用买,给我买些点心就行了”。从儿时起我就想一定记住妈妈的这句话。现在每次回家除了买些 其它 必需品外还必定买些点心,就连妻子都主动去帮我做这项工作,以完成自己的心愿。爸爸喜欢茶叶,每次就给他带些特别喜欢喝的茶叶,也满足一下父亲的愿望,有吃有喝,老人很自在很满足。我们从儿时到现在,父母投入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一定要在老人家还清醒的时候让他们享受这种幸福。如果有一天他们生病了,躺在床上,你连一起围坐吃饭的机会都没有了,如果不能说话了,就连亲密交流的机会也尽无了。到那时候只能两眼含泪,那种辛酸,那种后悔,只有经历到的人才能体会到。所以说我们不能再留后悔和遗憾,把“尽孝在父母明白时”这句话始终记在心间,你做到了这一点就会感到比什么都幸福。另外,尽管回家几天,可有的人急于应酬也陪不了父母几时,尤其是作为儿子的比较普遍。试想回家整天喝的酩酊大醉后父母除了无奈还能有什么感慨呢?老人家既心痛又难受,无奈的是回家应酬不断不能清醒的交流;心痛的是不忍心你酒后对身体的伤害。所以回家后尽量多陪陪父母,少一次应酬,多一次交流。只要你和谁能说的开,周围的朋友都会理解的,会让你和父母多团聚的。女孩子在这方面做的很好,真正起到了“小棉袄”的作用。但奉劝未婚女孩不要为了自己的恋爱忽略了和父母的温存,找各种不回家的理由。一旦结婚就很难随愿过节回家了。因为有了双方的父母了,时间的冲突、两人的心理冲突交织在一起,无法订妥去谁家探亲。所以趁现在还方便时多创造机会去和父母交流、团聚,要对得起“小棉袄”这个尊称。
学会勤请示勤汇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越发觉得自己的头脑那么清晰。越是在这个关头,我们做儿女的更不应该让他们有失落感。有的父母总在说“我们老了,不中用了,孩子的事情都不和我们讲了,都长大了…”尽管是实话但也带着几分伤感。越是在这个时候,老人越是想听听儿女的心事,越想支支招,企业经营老人不懂,但可以在儿女情长之事请他们参与。假如你什么都不和老人说,交流的话便越来越少,距离越来越大,兴趣点越来越局限,老人就越发感觉到孤独。现在父母老了,当儿女的老的时候那种孤独感你还想尝试吗?所以平常和父母讲些有趣的事、家里的事、过去的事,不但能勾起老人的回忆,多几分温馨之余还防止老人患老年痴呆症,何乐而不为呢?我遇到一一位部队首长,年近九旬了大脑仍然事思维敏捷。原来是他的女儿有时间就给他读书读报,还把单位的事告诉他请老人分析并帮忙出个“注意”,其实女儿都处理好了,只不过是让老人锻炼思维能力,预防痴呆而故意做出的。我们也不妨在老人最需要关怀的时候用各自的聪明才智去尽一份应有的责任和孝心。愿普天下的父母永远幸福、安康!
『陆』 怎样才能做到孝
儒家在论著中关于孝的论述很多,那么,怎样做才可称得上是孝呢?
孔子在《论语》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父母健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这样的人就能算是孝了。”最后一句话说:“这样的人就能算是孝顺了”,也就是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正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孝顺的标准和原则。
父母还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心态,不一意孤行,事事向父母禀告,以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在许多事情上,父母认为是对的,就去遵从实践,父母认为是错的,就再三思考,再决定是否要去做;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父母有做错的地方,不要隐瞒,秉着“尊敬”和“礼”的态度,和颜地告诉他们,才是真正的礼。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我们可能会对这个“无违”产生误解,而“无违”的意思是指“无违于礼”,也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父母是对是错,我们都应该以礼相待,也含有顺从的意思,但并非事事顺从。
总的来说,不自作主张,不事事顺从,一切事情要做到以礼对待、无违于礼,才是做到了这第一条。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父没观其行”,父母去世了,就观察子女的行为,看看能不能“入则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办理丧事能够尽到礼节,祭拜是否真心诚意,对待死去的父母,是否像活着的时候一样。而事实上,父母去世后,“孝”的对象并非只指父母,还有对同族同宗的尊敬,祖宗父母去世后,他们的处事原则和对我们的约束仍旧在我们心中。
如果父母去世,做事的原则和态度改变了,那么,这样的孝顺就是虚假的。现在有很多家庭,父母刚刚去世,甚至在还没去世的时候,就想着财产如何分配的问题,实在可悲可叹;也有很多人,父母刚去世,他们就觉得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不存在了,约束自己的力量不存在了,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便是不孝不敬了。
所以,如果父母去世了,父母认为对的事情,他还继续做,父母认为错的,他仍然不去做,这就表明父母还在他的心中,永远没有消失。然而,时间一长,有很多人就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想法,背离了父母的原则。三年实际是虚指,泛指时间之久,甚至一生都不改变父母的为人之道,这是极其难做到的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孝。
『柒』 如何孝顺父母
如何孝顺父母
大家知不知道应该如何孝顺父母呢?对养育我们的父母尽一份孝道,是我们每一个做子女的责任,唯有孝敬父母才得福,那么如何孝顺父母呢?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吧。
一、悦亲
悦亲是养亲的第一要诀、使父母常生欢喜心、可以增进他们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在父母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是顺还是逆、都应该克制感情、以悦亲为主。对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 亦敬之、”这是孝顺父母应该有的态度。
二、帮父母做家务
佛说:孝顺父母是最大的福田、我们在为父母做家务、其实是在为自己培植福报。想要学业顺利、事业发展、婚姻幸福、都要先在父母这块福田上下功夫、努力耕作。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在外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那就更要珍惜这难能可贵的机会、多为父母做家务分担辛劳。
三、礼敬父母
佛经中常说:父母是家里的两尊佛、我们要向礼敬佛陀、那样礼敬父母、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要知道我们的每一次顶撞、不耐烦、都会极大的减损我们的福报。永远都不要和父母说:烦死了、真啰嗦、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等等这样的话。这种行为言气最伤父母的心、切记、在任何时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要礼敬父母、尊重父母体会他们的感受。
四、对父母常怀恭敬之心
在父母面前要常怀恭敬之心、做人懂得礼敬退让、也懂得心怀感恩、很多人觉得自己翅膀硬了、不需要父母照顾了、就不在理会父母、即使偶尔想起来、也只是象征性的给父母买点衣服、送点钱、觉得自己孝顺父母了、其实这种行为就是最大的不孝。真正的孝顺不在贫穷、不在物质、不论何时何地、贵在那颗心。
五、给父母磕头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改变命运的诀窍、那就是给父母磕头。曾经有一个人经常顶撞母亲、甚至和父母对打、结果生活上出现了各种不顺、头莫名其妙的剧痛、想尽各种办法治疗就是好不了。后来、一位得道高僧告诉他、这是不孝顺父母所造成的、让他改过自新、回去给父母磕头就好了。他知道错了、回去后给母亲磕了108个头、头痛的毛病立马就好了。父母就是我们的根、如果我们对根不好、自己肯定也不好、营养输送不上来。现在我们用跪拜的方式、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敬意、其实就是在维护我们做人的根。有些年轻人会觉得难为情、其实不能这么想、多想想父母生育养我们、从来无私的、不计回报的、付出了多少心血、而这一个头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大家觉得生活中有很多的不顺、名反省自己平日里对父母有没有做好、若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那更要赶紧忏悔给父母磕头、这便是咱们养德的开始。
一、给父母过生日
作为子女,如果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记得,那未免就有些尴尬了。如果你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子女,给自己的父母过生日是一定要做到的。不管你生活中有多么的'忙,在爸妈生日的时候一定要回去看看他们,给他们过一个美满的生日。
二、不能和父母吵架
我们的父母年纪大了,有时候会喜欢多唠叨几句,这个时候有些子女就会显得不耐烦,和父母吵起来。这种做法是不孝顺的表现,父母的唠叨都是为了我们好,父母年纪大了,我们更要顺着他们的意,让他们过得更舒心。
三、听父母的话
我这里说的,听父母的话,并不是说父母说的都是对的。我们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千万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至于你实际上按不按照他们说的做,那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了。
四、关心父母的身体
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在父母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如果情况有些严重的话,最好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按照医生的叮嘱去照顾自己的父母。
五、把父母交代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很多子女都是把父母的话放当做耳旁风。跟自己的父母也是说一套做一套,有时候自己父母交待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拖很长时间才做,这让父母很寒心。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他们交代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去做。
『捌』 怎样才算是做到孝顺父母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尊敬父母
尊敬父母就是要发自内心的敬爱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尊敬,那就根本谈不上孝顺。
尊敬父母那就要能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父慈而教,子孝而箴。父母的人生经历比我们肯定更加丰富,当我们的言行有所偏差的时候,只有他们才会真心教导,我们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反感的情绪,而是要反省自己是否正确。
尊敬父母那就要能听取父母合理的意见。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每个人成年后,有自己决定自己事务的自由。但我们要考虑父母的感受,父母的合理意见我们要认真去听取和考虑。
当然,现在的年代不是要我们事事顺从父母,那是“妈宝”。当自己的意见与父母不合的时候,就要耐心向父母解释,争取取得谅解和支持。如果父母实在不能接受的,也不能争吵和怨恨,而是要做更细致的工作。人之行,莫大于孝。绝对不能因意见不合,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二、感恩父母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连禽兽都知道感恩父母,如果我们为人子女的不知道感恩,那真是禽兽不如。
感恩父母是每个人内心的自然表达。要时刻牢记父母艰辛的养育之恩。也要经常在合适的时候,用语言向父母进行表达。而这点,是我们这些含蓄的中国人经常忽略的。有爱就要及时表达出来,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样。
感恩父母就要对年老的父母进行奉养。奉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遗弃父母那是猪狗不如。现在在城市里老人都有退休金,所以子女在经济上的赡养的压力就会少些。许多农村的老人没有参加社保,那就还需要子女赡养。
久病床前无孝子。对生病父母的照顾应该是现在赡养老人最大的问题,这也是最考验子女孝心的时候。那作为子女毫无疑问必须尽心尽力对生病的老人进行照顾,这才是真正的感恩。
三、关心父母
对父母的感恩,除了物质上的回馈,生活上的赡养,我想更多的是要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在精神上对父母进行抚慰。
在当下,由于生活的压力和为了事业的发展,子女大多在外打拼,而父母却成为了“空巢老人”。作为子女来讲,不管工作再忙,生活再累,也要时常与父母联系。关心父母的生活起居,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关心父母的精神状态。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安排父母与自己能够居住在一块,或者自己与父母相离不要太远。条件实在不允许的,要多去看望父母,陪伴父母。现在许多老人物质并不缺什么,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四、不扰父母
作为子女,孝顺父母,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能让父母操更多的操心,更不能打扰父母正常的生活。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作子女的功成名就,让父母脸上有光,那是让父母最高兴的事情。那怕子女没有大的成就,能衣食无忧过平常的生活,这也是父母希望看到的。让父母快乐,这就是孝道。
有一种人,自己无法自立,年纪一大把还要向父母伸手,这种“啃老族”时时让父母担忧,那肯定谈不上孝顺了。
有一种人,自己生活并不艰难,有的还生活得很好。但是对父母态度就是不好,甚至对父母呵斥打骂,那真是不当人子了。
有一种人,持身不正,干些违法乱纪的勾当。一朝事发,身陷囹圄。甚至送掉了性命,让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年迈的父母还要担惊受怕,甚至经受这种丧子之痛,这是最大的不孝。
五、家庭和睦
兄弟姊妹团结,互相友爱,这也是父母乐意看到的,也是行孝的一种方式。过去的“悌”,是专指弟弟对兄长的尊敬和顺从。现在来说,无需弟弟事事对兄长顺从,更多的是互相尊重,互相友爱。
兄弟姊妹团结友爱,在家里就要和睦相处。不要因为一些利益而争得你死我活,互相间都要能够退让。高一点,低一点,反正肉烂在锅里,不要过于计较。
兄弟姊妹团结友爱,在外面就要互相帮衬。兄弟姊妹各自成家后,都有自己的小家庭。先经营好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那是必须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要尽可能的帮助其他兄弟姊妹。当然,这种帮助是互相的,也是有底线的。如果因为帮助其他兄弟姊妹而拖垮自己的小家庭,那也是不可取的。
家庭成员之间,夫妻也好,兄弟姊妹也好,父母子女也好,更多的是互相的奉献而不是索取,这样才会家庭和睦,这样才会真正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做到以上五点,我想也就能够做到“孝顺“了,也就达到“孝道”的要求了,父母也能满意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慢慢老去,头发已经斑白,让我们起而行之,不要找这种那种理由,抓紧时间好好孝顺吧。记句一句话:你等得起,你父母等不起。
『玖』 如何做到对长辈的孝
要孝顺的对待长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待长辈的孝顺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父母用他们一生的岁月为我们辛苦无私的奉献,即使我们不能够终身在他们膝下承欢,但是也应该做到长期的供养,而不是三天两头的孝顺。
请点击输入
2、对待长辈的孝顺必须是实质的,不是做做表面工作就可以了。要从吃穿住用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各个当面出发。孝顺父母必须万解决父母的实际需要,不仅要衣食不缺,用行方便,还要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同时要给父母精神上的安慰和快乐,心理上的慰藉和舒畅。
3、对待长辈的孝顺必须是全面的,我们孝顺父母长辈不仅仅要从自己的亲人做起,还要扩充到亲戚朋友以及社会大众,让他们都能在孝敬各自的长辈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拾』 怎样才能孝
我们要尽孝道必须从内心开始,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报恩的心。我们之所以有这个身体,有现在的一切,都是母亲十月怀胎,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抚育成人。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只要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甚至 "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
可以从孝顺、孝敬和孝养这三个方面来理解孝道,能做到这三点,就算是尽孝了。第一要孝顺,不管父母讲什么都不要争辩,不要顶撞。第二要孝敬,对父母恭恭敬敬,就像敬一尊菩萨。第三孝养,每天都诚诚恳恳地孝养父母,这是为人子的天职。
生前我们要做到孝顺、孝敬、孝养,父母归天后,还要诚恳、恭敬地办好后事。从世间的孝道来讲,能做到这几点,也就算是尽善尽美了。从佛教意义来说,除了要尽到世间孝道之外,还要尽出世间的孝,慢慢引导父母信仰佛法,修学佛法,脱离轮回,获得解脱,那就是两全其美,可谓孝之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