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为什么要过重阳节重阳节

为什么要过重阳节重阳节

发布时间:2022-12-23 22:26:52

1. 为什么把老人节定在重阳节的原因

重阳节 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寓意“久久”,有祝愿老人长寿的含义在里面,所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为什么把老人节定在重阳节的原因”,欢迎阅读与借鉴!

我国为什么把老人节定在重阳

将重阳节的意义,从先人转向了今人,从历史转到了当下。重阳节成为老人家、敬老节是对“尊老、敬老、爱老”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是将重阳节所蕴含的深层内涵进行最大化地推而广之。总之,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但重阳节的意义,却是永恒的。现在每到重阳节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重阳节有关登高古诗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日登高》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唐/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唐/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登高,吃重阳糕,赏菊

登高

先有登高的习俗 , 金秋九月 , 天高气爽 ,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 制无定法 , 较为随意。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 , 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 口中念念有词 , 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赏菊

重阳日 , 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 , 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 , 节日举办菊花大会 , 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 , 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 , 菊花象征长寿。

重阳节赏菊的意义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为什么把老人节定在重阳节的原因相关 文章 :

★ 重阳节为什么是老人节

★ 老人节为什么是重阳节

★ 关于重阳节感恩老人作文5篇

★ 重阳节老年人活动方案

★ 重阳节有关于老人的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 重阳节晚会策划实施方案

★ 重阳节孝顺老人的作文精选5篇

★ 五年级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老人节

2. 为什么要过重阳节

节日起源:祭祀、自然崇拜
节日活动:插茱萸、赏秋、赏菊、登高、踏秋等
节日饮食:重阳糕、菊花酒、
节日意义:敬祖、敬老、感恩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为什么有重阳节

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2、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3、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4. 为什么要过重阳节

每一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这一天,人们人们登高望远,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思念亲人。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618-907)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方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菊花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阳赏菊外,还具有食疗价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酒。晋代菊花酒制法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在重阳节食用。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义。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5. 九月九日为什么人们要 过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 “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版 阴九阳。九是阳数,权固重九亦叫“重阳”。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 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 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 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 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 兰盆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 节日。明朝以前本来有登高看老人星的皇 室活动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 纬度过高看不到该星就演变成只登高不看 星了,随后人们也遗忘了看星的这个初衷 (纬度37度以下 才可见 北京 40度)。

为人们对老人的越来越推重,故此节日又 被称为老人节。

6. 过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1、重阳节的意义在于敬老、团圆。重阳节在每年的九月初九,在古代,九是非常尊贵的数字,它和“久”同音,表达了人们希望生命长久、长寿的美好愿望,而在现代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倡导人们敬老、爱老。

2、“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7. 我们为什么要过重阳节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过重阳节呢

我们为什么要过重阳节?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过重阳节呢?因为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所以过重阳节的很少。到了老年,人难免有些失落,所以感觉自己有点夕阳西下的感觉。老年人的重阳节,大家不想大肆的去庆祝。就是不想告诉自己已经老了。步入老年了。所以儿女为了不让老人伤感,也不会大肆的过重阳节。所以重阳节就很少有人过。陪伴是最好的孝敬,年老的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他们需要陪伴和呵护,他们跟小孩差不多,他们渴望儿女在身边,但又怕影响儿女的事业,处于两难的境地,所以儿女主动担负起陪伴的责任!

我不禁扪心自问,你多久回家看望一次父母?他们可曾有何变化?“女人花钱时在娘家,会挣钱时在婆家,小时候需要照顾时在娘家,会照顾别人时在婆家,给娘家花钱就得看男人,给婆家花钱就是应该,一辈子亏欠了娘家,却不一定感动婆家!”这是网上的一段话,却深深戳中了我的心。很开心,母亲能在她的下半生遇上父亲,即使我不在身边,在她痛苦时、衰老时,病痛时、孤独时、寂寞时,还有人给她讲笑话,还可以一起回忆年轻时的故事,我相信陪伴是最好的爱。最深的爱,是不说爱,爱一个人,不是得到多少,而是给他快乐,让他幸福。

8. 为什么要过九九重阳节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全国法定的“老年节”,为重阳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九九重阳”,即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要过重阳节重阳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说快乐还是说什么 浏览:45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吉祥敬老院 浏览:143
贵州哪个小镇养老好 浏览:820
全国的老年人 浏览:619
老人家胃痛吃什么药 浏览:630
体检怎么预防尿检不过 浏览:56
简述我国养老保险体系 浏览:336
40岁领取养老金 浏览:709
常州市金坛养老院 浏览:322
福州企业社保现有退休会拿到多少钱 浏览:204
养生堂喝什么茶最通络 浏览:702
老年人轮椅图片 浏览:855
孝顺不如嘴甜 浏览:61
云南普洱和个旧市哪个适合养老 浏览:448
超过退休年龄加班费 浏览:697
北京退休人员不够十五年社保怎么办 浏览:963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是什么 浏览:516
养老院经历 浏览:147
东莞哪里有狂犬抗体检测 浏览:162
老年大学秋季开学了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