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风是百善孝为先作文600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将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的佳话。对于青年来说,孝可能不能那么完美的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要尽我们最大努力去诠释它,让他变得更具意义,而不是徒有虚名。
孝,是父母干完活回到家后我们送上的那一杯热茶;孝,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后我们端上的洗脚水;孝,是让父母看到我们成绩进步,孝。是父母从犯=我们嘴里得到那一句让人感动得话;孝,是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他们来说也已是对他们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们能够给他们买多少东西,不奢求我们有多有钱,而是我们能够在伤心的时候给他们打一个电话,是我们在外上学对他们报的那一句平安,使我们期中,末考试成绩单上的前几名,即使没考好,父母还是会鼓励我们,让我们努力,让我们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挣钱,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能够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能够有个好的学习坏境,能够让我们有出息,能够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为了父母,为了我们这个家。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顺我们的父母。不要求我们给他们买多少东西,就只请我们,在学习上努力地进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后,给父母洗上一次脚,给他们捶捶背,说说这段时间的进步,聊聊这星期发生的事。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孝了。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历史的佳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感化父母,孝顺父母:端上一杯热茶,对父母嘘寒问暖,洗洗脚,捶捶背,报上一句平安,学习上的进步。
虽然我们不能够把孝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地去诠释它,不要让它从我们这里不再是佳话。
孝,是我们永不会忘记的传统美德,是感化心灵的名词。
『贰』 高中作文孝顺家风结尾
在中国,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训家风,当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训就只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
从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顺,要懂得尊老爱幼,在这同时他们自己也在用实际行动给我做榜样:
有一回,我家因为入保险起了一点小小的争执。大家的意见也都不同。就在这时,爸爸决定听爷爷奶奶的。为什么呢?用爸爸的话来说,这就是百孝顺为先,意思就是要适当的顺着老人,让他们顺心。如果没有顺,又哪来的孝呢?
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难免有时会有些小矛盾,一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总是耐心的劝说,从不顶撞爷爷奶奶。尽管他们有时说的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丝毫没有要责怪他们的意思。
『叁』 作文:立家规,正家风,父母的一封信
家风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好家风?其实家风就是妈妈的一句唠叨,爸爸的一次嘱咐,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是一句可以使人幡然悔悟的叮咛。
自放了暑假,我的心早已沉迷于暑假无穷无尽的魅力中,“懒惰鬼”又占用了我的身体,慢慢的我就形成了一个特别“传统”的概念:早睡晚起。我懒惰的性质伴随着我的体重快速的增加着。妈妈意识到事情严重的后果,于是对我说:“不要再懒惰了,你读书的那股劲儿哪里去了?”可我属于那种吃软不吃硬的人,所以自然无动于衷。
于是,妈妈给我制定了一份《作息时间安排表》,并要求不得违反其中的规定,如有违反,那就把它抄五百遍。什么?我心里一震:“妈妈居然软硬兼施?”我不得不向妈妈屈服:“每天六点半起来看书……”整得我叫苦连天,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每天严格按照上面的来做。开学后,我立即回到学习中,上课时,我组织好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那巧妙而又精彩的语言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当同学们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时,甭提我多高兴了。看,这就是一个好家风的重要性。
我家的家风当然不止这些。比如:别人说话时不插嘴,自觉干自己的事……
好的家风足以改变人的思想,它就如与世长存,必不可少的空气,“教”我生活的道理,自然的哲理,让我们更出色,更健康的在蓝天下慢慢成长。
如何立家规正家风征文二
家风家规是什么,这个春节期间中央台推出的系列报道在寒假期间我们和孩子一起反复观看学习,从农村到城市,从大人到小孩,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我们是每看完一期,全家人就会在一起讨探。感受颇多,受益非浅。
说起我们的家风家训,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外公,他是我们的一家之长,一个老转业军人,至今骨子里还是充满正气,所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跟他绝缘。"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也是他每次准备开家庭会议或者教育晚辈时的开场白。
家风就是一家子的风气,我们的家规并没有成文的条列,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的外公教育我们,荷花虽好还要靠绿叶扶持,一家虽好,还须左右邻居都好,生活才能相安无事。因此与邻里的相处要和和睦睦,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要有好名声才有人愿意与我们来往,才能广交天下朋友。如果这一家人的品德败坏、经常做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坏名声也会在邻里之前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与你来往。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家风之一。孩子的祖母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医院度过的,期间我们经常带着他去医院看望老人。医院里老人身边经常是儿孙成群,五岁的孩子就会问为什么每天都有这么多人来医院照顾祖母,大家还都做这么多好吃的拿给她,大家都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我告诉他孝敬老人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做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才有我们今天这个大家庭。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老师,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让他觉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从小做起。
孩子外公还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正直,不贪小便宜,不能怕吃亏。这些生活习惯我也身体力行,经常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我们小区门口有一对卖手工馒头的夫妻,丈夫言语不多,一看就是老实人,妻子右手残疾。他们的绿豆芽、豆制品都是无添加的绿色食品,小两口用诚信经营着他们的小生意。
我们也经常光顾,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他们的馒头呢。我说因为"诚信",纯手工的馒头、无污染的绿豆芽,他们做到了,所以生意原来原好。还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买馒头,2块钱的馒头我给了她10块钱,可能是人多的原因,他找了我13块,我把5元钱递到她手里时,她惊讶的说还是好人多,我卖50个馒头也赚不了这五块钱。孩子问我,妈妈,阿姨为什么那样说呢我笑了,我说阿姨挣的是辛苦钱,起早贪黑的不容易,我们要做正直的人,不贪小便宜。孩子重重的点了点头,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不贪小便宜,做一个正直的人。
为人父母,我们只能从身边的事做起,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信、正直让他们受益一生!
『肆』 团结友爱,孝师长辈的家风作文
我的家与许许多多家庭一样,都传递着爱和感动,是家庭的和谐,也是社会的文明,有文明的家庭才有文明的城市。
环境塑造人,影响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的培养,品德、世界观的形成与他生长的家庭密不可分。
我们的家庭文明守则、家训是:重家和、讲孝道、严教幼、懂礼节、邻里亲……我的家是一个和睦的家庭,是我生活的乐园。爸爸是个大孝子,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问寒问暖,有好吃的东西首先孝敬爷爷奶奶。家里有客人来,或是过年过节,爸爸都主动下厨,爷爷奶奶都夸爸爸做的饭好吃。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大部分时间,我都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所以爷爷奶奶对我的影响最大。它们既对我关爱无比,又对我严格要求,不像有些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孙子那样溺爱、娇惯、放纵。我从懂事开始奶奶就给我讲《孔融让梨》、《香九龄替父温床》、《诚实的列宁》等故事。后来又教我读背《弟子规》、《论语》中的诗句。从这些故事中,我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懂得了正确对待长辈与父母的批评教育;懂得了对人要讲礼节;懂得了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些教育与熏陶,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在学校里我勤奋学习,严格守纪,尊敬师长,和同学团结友爱,所以我一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家里我从不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生气,遇到邻居的叔叔阿姨我都主动打招呼。他们都夸我是乖孩子。
另外爷爷的身体力行,对我来说也有榜样的作用。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但对公共的事情仍然非常关心。冬天下雪,他主动帮助物业扫雪。看见楼梯破损,主动找胶粘好。我在爷爷的影响下,也从不在小区院里乱扔垃圾,从不破坏花草树木。
家庭的和谐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城市是大社会。文明家庭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
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社会。
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我相信社会因文明而更加进步!
『伍』 书写传统传承家风尊敬父母的作文二年级
1.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做事不可马虎,不可依赖父母。
2.不可挑食厌食,不乱吃零食。
3.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见而避之。
4.要团结同学,有爱心有同情心,不能以大欺小,不可嘲笑残疾人或者成绩差的人。
5.要真诚待人,为人要谦虚,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林泽凯:欲成其事,先知做人。
薛雨嘉:以德立家,以德治家
徐昭容:爱国守法,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吴菲钒:
第一条〃尊敬老师,与同学团结和睦,上课认真听讲。
第二条〃对人要有礼貌,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父母。
第三条〃做事应认真,有责任心,凡事有始有终。
第四条〃不能说谎,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待人要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不可骄傲自大。
第五条〃要有爱心〃同情心,不可欺负弱小,不可嘲笑别人,不可歧视弱者。
第六条〃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不能铺张浪费。
第七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独立自主。
第八条〃对生活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有目标,有理想,但不能为达到目的弄虚作假伤害他人。
第九条〃遵守交通规则,不可闯红灯。
第十条〃学会自我保护,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
陈伟杰:
做人要自立、自强,勇于拼搏,学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林思彤:
1、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2、父母不要当着孩子面吵架,要相亲相爱;
3、父母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4、家庭成员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
5、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热情的欢迎;
6、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7、父母要开朗、乐观,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愁苦、抑郁情绪;
8、家庭成员对客人要热情、诚恳;
9、对有困难的人要同情、关心和帮助;
10、对任何人都不能漠不关心,要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事。
陈家豪:
1、尊老爱幼,礼貌待人;
2、诚实守信,知错就改;
3、讲究卫生,爱护公物;
4、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5、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6、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给的东西;
7、不与陌生人说话;
8、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林铮:诚实守信 守时 吃亏是福 宽以待人 尊老爱幼 吴雨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总是依赖别人,要学会独立自主。
2、每天放学回家要先写作业,写完了才能做别的事。
3、不许说谎,不许做事偷偷摸摸,做错事要有勇气承认,并且要有改正的决心和改天的行动。
4、看电视要有节制,不可以超过一个小时。
5、不许乱吃零食及那些垃圾食品,以免吃坏了肚子。
6、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
7、做任何事情,要及时回应,及时完成。
8、多劳动、多运动、多活动。
9、不伤害、不妨碍、不抱怨、不依赖
黄浩轩:东好,西好,不如家庭和睦好。
钱多,钱少,不如身体健康好。
叶巍澄:
孝敬至亲,勤学修德,豁达坚韧;力戒骄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立自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王宇筝:
1、孝顺父母,遵从父母教导。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3、做人要诚实,待人要真诚,讲话算数,不说谎,知错就改。
4、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
5、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并做好详细笔记,课后认真温习,
6、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
7、学习要不耻下问,及时消化老师讲授的所有知识。
8、多阅读各种课外书籍,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9、就餐应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不可浪费粮食。
10、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翁卓成:
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讲文明,懂礼让;勤俭节约
何骞:
守四戒: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规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言。
郑丛飞:
1、敬尊长
2、正心术
3、端人品
4、勤读书
5、交朋友
6、尊师长
7、笃勤俭
『陆』 家风家训家规感恩父母的作文
感恩父母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远渡重洋、留学海外,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正如世纪老人巴金所说:“我是春蚕吃的桑叶就要吐丝。”春蚕付出了,也获得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赞美与钦佩。
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
父母为子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当你受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你可以随时回到这里,享受父母的爱。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我记得央视曾播过的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 “妈妈,洗脚!”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时至今日,仍在热播,它的感情动人心腑,不知感染了多少人。很多人为其流泪,不止为了可爱的男孩,也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对母亲的感恩。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学会感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吧!
『柒』 作文父母向我传家风怎么写
“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道“家风是内什么?你家有什容么家风?”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一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这个坏名声会一下子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捌』 晒晒好家风作文父母篇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磨牙(亳州俗语,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
现在,我已经步入高中,成为一名高中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玖』 书写传统传承家风尊敬父母的作文二年级
谈家风,写家史,立家训 “你家的家风是什么?”被问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觉得迷茫,因为大部分人很少接触到“家风”这一词汇。但是听了爸爸的讲解和平时的日常生活我懂得了我的家风家训是:“孝顺”和“勤劳”。 我回想长大的这些年,家里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都要很晚才回来,家里的家务都是妈妈打扫,放学回来总能看到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上学了,妈妈接送我的,平日里经常聊天的对象是爸爸妈妈,妈妈常常告诉我要听话,不要老是说一句话半天都不听。我已经长大了,应该懂得照顾爸爸妈妈了,平日里,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用爸爸妈妈操心,在学习方面要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尽量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 我想孝顺就是爱护自己的爸妈,这样做我想就是一个“孝顺”字吧,这应该就是我们家的家风之一。我也将像大人们学习,以“孝顺”为本,让这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勤又勤,不受贫”这句话也是我们家的家训,也是爷爷的父亲——我的太爷爷说过的话.爷爷经常的提起这句话,要求我们在学习上,也谨记这句话.坚持勤学勤练,勤写勤算,勤读勤看,勤思勤鉴.这样才能学精学好,学业才会有成就.在生活方面也要求我们自己多动手,多做事,培养多种兴趣,学习多种知识,掌握多种本领.爷爷已经是个老人了,是公务员退休了.他喜欢讲一些过去家里的事儿,告戒我们,要不忘本,不忘过去,不忘勤劳、不忘俭朴,时刻保持勤劳敬业,艰苦朴素的好家风.原来,我们的祖上是世代为农的,先祖们是安徽,那个时候,
沈阳的浑河南岸还是很荒凉的地方,经过几代人的勤奋劳动,变成了鱼米之乡.爷爷说,祖上都是种地的农民,但是,他们的手可巧了,不光会种地,还会多种手艺,爷爷说,他的父亲,还是糊风筝的高手呢!风筝能放得比燕子飞得还高呢! 我们的家人总是喜欢劳动,有空余的地方,爷爷总会种上各种常吃蔬菜和娇艳的鲜花,家里人都说吃自己种的果实,总是格外的香甜.清晨,每当我走进园子,总能嗅到清甜的果香,和淡淡的花香,从我懂事起便也爱上了这些花花草草,喜欢上了大自然的气息. 奶奶则喜欢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每天早晨擦地、扫尘、做饭、洗碗,便成了她的习惯,每当我起床的时候她早已经把地板擦得通亮,早饭也早已摆上了桌.奶奶说以前住平房的时候,我们家就一直为村里评为“五好家庭”!原因之一就是村主任每天到我家,我们家都是最干净的,而且不论什么时间,总是保持的整洁干净! 我要谨记“勤又勤,不受贫!”的家训,向我和祖辈那样永远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因为,劳动是光荣的!
『拾』 百孝顺为先——我的家风家训作文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