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顺的本意是什么

孝顺的本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9 16:44:52

1. 孝字的本意是什么

上半部分为“老”字的简写 下半部分为子 意思就是一个孩子扶着(背着)自己的老人 抚养自己的老人即为“孝”

2. 孝的本意是什么

1、孝顺:孝子;尽孝。

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孝。

3、丧服:穿回孝;戴孝。

4、姓。

组词答:孝道、孝子、孝服、不孝、尽孝、孝女、吊孝、重孝、孝衣、热孝、谢孝、穿孝、挂孝、孝武、满孝、孝悌、孝陵。

(2)孝顺的本意是什么扩展阅读

孝笔画

部分词语解释:

1、孝子:[xiào zǐ]

对父母孝顺的儿子。

2、孝服:[xiào fú]

孝衣。

3、不孝:[bù xiào]

不孝顺。

4、尽孝:[jìn xiào]

(对父母和长辈)努力履行孝道。

5、孝女:[xiào nǚ]

对父母孝顺的女儿。

3. 孝的本意是什么

孝字目前只在甲骨文五期发现一例,(可参考《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字形从老省即“耂”,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

顺从侍奉老者长辈当为孝的本义。

4. 孝的本义是什么呢

顺从。

孝或孝道、孝顺,是儒教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应尊重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不至于行差踏错而使他们蒙羞,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是儒家家庭伦理的核心,且很多故事皆以“孝顺”为主图,《廿四孝》是这些故事中最为知名的其中之一。华人彼此间常常会很有不一样的宗教信仰,但孝顺的观念在华人之间是共通的,据史学者裴达礼所言,对家庭的尊重的观念,是各种信仰的华人间唯一的共通点。


释义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孝养、孝承等。孝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行事。但若父母行为有所偏差时,就应规劝,不可盲从父母的命令,以免陷父母于不义。



(4)孝顺的本意是什么扩展阅读:

孝道与政治利用

“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假托孔子之言,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常宣称“以孝治天下”;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

“孝”被古代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孝经》开篇即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阐明了通过“事君”而达到“立身”的孝道,才是宣扬孝道的真正目的。

《大学》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

统治者利用孝道来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过程。向广大民众宣扬孝行,就是希望以此影响人们,以齐其家。而这两项措施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但不少是泯灭人性,不尽情理的愚孝,且含有大量迷信色彩和佛教因果论的思想。汉朝以后开始强调“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梁元帝有《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梁元帝也写过《孝德传》。唐代贺知章也依此例撰写过《孝德传》,他提到过沈景筠一代孝子,“事亲至孝,其母畏雷,每潮雨至,则焚香拜祝,真诚格天,迅雷不作。”

后来他的母亲去世后,每雷发,则奔墓前号哭云:“景筠在此”。

5. 孝字的本义是什么

释义:

1、孝顺:孝子。尽孝。

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版俗:守孝。

3、丧服:权穿孝。戴孝。

4、姓。

组词:孝衣、守孝、挂孝、孝顺、孝女

(5)孝顺的本意是什么扩展阅读:

1、孝衣

居丧时穿的白色布衣或麻衣。《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你前日给我做的那件孝衣可还在手下?”亦称“ 孝衣裳 ”。

2、守孝

尊亲死后,服满以前,居住在家,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称“守孝”。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那时我的母亲刚死去不久,我的二哥正和我一起在家守孝。”

3、挂孝

亦作“挂孝”。戴孝。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瞅她,还挂孝呢!”

4、孝顺

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老舍 《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儿子也自然是要孝顺了,打吧!”

5、孝女

有孝行的女子。鲁迅 《彷徨·肥皂》:“一个是姑娘,看去该有十八九岁了……和一个六七十岁的老的,白头发,眼睛是瞎的,坐在布店的檐下求乞。大家多说她是孝女,那老的是祖母。”

6. 孝的本意是什么

我感觉是多点陪伴,多点时间,多点感恩。比金钱更大的回馈是我们平平安安,父母健健康康,开心快乐,

7. 孝的意义是什么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西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让人熟悉的就是——《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把孟子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也就是说,孟子的原话里,并不是大众所谬传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认为最不孝的,是对长辈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孟子原话中并没有说其它的两种不孝是什么。
后来汉代赵岐写了《十三经注》。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翻译成现代文: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可见赵歧也不是说断绝后代为最不孝。他认为最不孝的就是容忍父母去干不义之事,而作为后代不劝说。后又经过不明真像的群众以讹传讹,就有了如今的这种错误解释。翻看原文可以得知,我们的理解如同“秀才认字认半边”。
正因为这种误传,而使得封建社会中识字不多的老百姓都信以为真,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曲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为主题的封建时代,这句话就有了无上的魔力。老百姓为了不断后,无论世家还是贫民,都无所不用其极。随之产生的便有过继等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现象。
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儒家学者赵歧所说的不孝的第一条,即最不孝——“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而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不管父母说的对与错,都要全盘接受,不得反抗。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对人伦(人权)的压制。从现代的眼光看,儒家对孔子的修正、补充是一种进步。
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 《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与当时的政治利用也不无关系。所以现代社会看待孝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

8. 孝的本义是什么

孝(xiào)的本义是“顺从”。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对内心的内“敬”最好的表达容就是“顺”,“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孝顺”、“孝敬”。

9. 孝顺的意义是什么

我觉得这两个字各有其意义,顺是一个底线吧,比如不违逆长辈的意愿,别说人家不爱内听的话,人家让做什容么,你不愿意可以不吭声,但别招人生气。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好好理解这一层意思,当发生矛盾时,尽量委婉,温和地化解,尽量不触怒长辈。所谓上行下效,一个人的对父母亲友的言行,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孩子,这个是有继承的

阅读全文

与孝顺的本意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冬天怎么搞锻炼 浏览:635
养老院最低生活费是多少 浏览:289
老年痴呆查出血液里有癌细胞 浏览:97
外派养老是什么意思 浏览:264
老人重阳节爬山吧用英文怎么说 浏览:991
孝敬父母教育班队会 浏览:853
参公事业编的退休工资 浏览:934
鞍山社保退休登记认证 浏览:885
北京最低养老金多少钱 浏览:549
有女孩的父母老了过得怎么样 浏览:703
养生堂如何调理体寒 浏览:396
孝顺父母我能行作文 浏览:378
社保没交够十五年就到达退休年龄 浏览:365
老年人考虑事物钻牛角尖怎么办 浏览:434
为什么父母总是伤害孩子内心 浏览:605
如何缓解老年痴呆症早期症状 浏览:244
老年人颈肩 浏览:465
昆山有没有50岁的工作 浏览:112
怎么父母离异的孩子 浏览:561
老人头痛看什么科室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