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华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的作文
儿行千里母担忧 母行千里儿不愁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十版四回:“你这个权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示例: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40回:“逢年过节,老太太时常想念,不过是~。”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母子关系,常与“母行千里儿不愁”连用。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成亲不在!
!!!
自己多运用 实例 成语 箴言!!自己的父母就是一个很好例子
中华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的作文
这文章很好写
感情真挚就行!!
文章舒畅
开头引人入胜
结尾意味深长 就 能打高分!!
相信你行的 !!
㈡ 关于孝顺作文的结尾
1.孝敬父母并非一定要有金钱才能做到,有时候,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杯热茶,父母就心满意足了。现在,趁着父母都健康时,赶紧孝敬我们的父母吧!
2.
如果孝敬变为传统,世界将更美好。你会发现,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会知道,孝敬是满足,付出是快乐。选择孝敬老人吧!行动就是证明!
孝敬老人、孝顺父母…开始行动吧!
3.我知道,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远远报答不了父母伟大的恩情。
4.
“孝顺”是忘不了的情,“孝顺”是无法重演的幸福,“孝顺”是生命与生命的重逢口,但“孝”断裂了之后,永无连接。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定要把握,因为他们经不起等待……
5.原来,孝顺没想象得那么难。我们不必像董永那样卖身葬父,也用不着像仲由那样百里负米。我们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长辈多一点关心和体贴,就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了。
6.
孝,真的如此重要吗?
可是,我们自己是由妈妈肚子里出来的!
做人真的要孝顺!
毕竟,人不能忘本!
7.
在我们中国,孝顺是我的一种美德。我们不能让我们的祖国失望!我们要发扬这种美德就要从生活中的种种孝顺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最后,大家一定要记得孝顺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去弘扬、发扬我国的美德哦!
8.
感恩父母,是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是世界上最感人的风景!岁月的年轮无休止的转动着,牵扯出轮回,父母也会因此而逐渐衰老,但用一生来孝顺父母是最唯美的印记!孝顺父母,从现在做起!!!
9.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尊父母、爱父母、孝父母的中国人,作为祖国的未来的大雁子,此时的我们必须做好一个小雁子本分,将来才会成大雁。
10.我也要像刘翔一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回报父母,善待家人。
㈢ 孝敬父母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健康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㈣ 孝顺父母作文一件事情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寒假中,“孝心作业”让我懂得了很多,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
当我给爸爸妈妈端茶倒水、垂腿梳头的时候,爸爸妈妈是那么的高兴,心里的喜悦都从脸上写了出来。尽管他们知道这是学校留的我必做的作业,仍然感到很欣慰。回想起来,我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却无私的为我奉献着他们的一切。顿时,我感到十分的惭愧。
在为爸爸妈妈服务的那一天时,我想爸爸妈妈是多么希望那一时刻能够停留片刻,吃着我蒸的饭,都赞不绝口,说:“我女儿真行!!~是啊,我吃着自己做的饭都那么香,何况是父母呢?
和爸爸妈妈的亲情谈话时,爸爸妈妈给了我很多鼓励,是啊,我应该努力奋斗,考上我理想的大学,完成我做一个著名导演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希望在哪几部电视连续剧上能看到我的名字,让爸爸妈妈高兴。长大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将来就算工作再忙,也要三天两次的多陪陪爸爸妈妈聊聊天,因为我知道这是天下间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儿女成功之后最想要的,也是最渴望的。总之我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快乐,让他们为我自豪。
人人都知道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地学会了感恩这至亲的亲人。在这个世界,父母是最疼爱我的人,是父母赋予我血肉之躯,养育我长大,又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做一个有用的人。父爱是山,伟大坚实而又广博,他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母爱是海,温暖无私而又细腻。你教会了我们如何用爱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点滴。爸爸讲完题后,我仍不明白时,老冲着自己发火和妈妈的唠叨,这些都是他们赐予我的爱!!!
从今以后我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孝敬父母,不是像以前一样享受着父母带来的爱,而是我给他们带来的关怀。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的体验,我们感激;母亲使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感激;母亲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开导,使我们获取知识和力量,我们感激;在我们的生命里,总会有困难和曲折,是母亲给予我们关怀和帮助,我们更应感激。
我是独生子女,和很多同龄人的观点一样,父母为我们做事是应该的!但有一件事却像一盆凉水,倾刻间扑醒了我。
有一天早上,正好是放假。我便很晚才起来,看看钟,九点多了。便穿好衣服,胡乱吃了一点东西,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其实我只想着玩,写作业是装的。妈妈去上班了,我便约了同学来家里玩。不一会儿,就齐了。我和同学打牌,玩游戏,把地上弄得很脏很乱,沙发上也满是脚印。正在玩得开心时,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陌生人的声音,他告诉我,我妈妈出了车祸,快到医院去!我听了话二话不说拿了钱向医院跑去,心里太担心妈妈了,诊断出来了,妈妈右腿骨折了,要休息几个月。但妈妈却坚决不住院,要回家休养。医生告诉妈妈不能多活动,否则腿会永远坏掉。
回到家后,妈妈看到一片零乱,忍不住拿起扫把开始扫地,妈妈的脸白得像一张纸,每移动一下都要费很大的力气,汗水顺着脸面流,滴滴落在地上。啊呀!不好,妈妈在洗拖把时水弄湿了绷带,可是她像没察觉一样在劳动……看到这一切,我不禁悔恨自己为何让妈妈受这样大的痛苦,自己不就像冷血动物一样吗?我走到了妈妈面前,拿起了拖把,让妈妈睡在床上,看着妈妈一跛一跛地走路,我不禁泪流满面。
从此,我懂得了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
㈤ 弘扬传统美德,从小孝敬父母500字作文,连标点符号也算上
我是姐姐,不谢
同学们,当你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聆听老师讲课时,当你坐在餐桌前吃着美味的饭菜时,当你吃着可口的冰淇淋,嚼着香喷喷的鸡翅时,你可曾想到这一切的幸福都愿自于父母,你可曾想到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今天的你,父母要付出多少心血?你是否想过有一天要用你的努力来回报他们呢?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礼仪之首便是尊敬父母孝顺父母。“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大家都读过《三字经》,里面有一则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汉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他九岁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寒冬腊月,他为父母热暖被窝再挑灯夜读;炎炎夏日,父亲在外纳凉,他就在父亲的身旁摇着扇子驱赶蚊虫。他对父亲说:“父亲养育之恩孩儿应当终身相报。”长大后黄香当了官,遇上灾年,他拿出自己的俸禄救济灾民。同学们!黄香如果没有对父亲的挚爱,又怎么会有对黎民百姓的爱呢?!-
曾听过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境十分贫寒的他,父亲早逝,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坚持要读研究生,逼着母亲要钱,母亲只得去卖血……这个故事让我的心情很沉重,我认为这是一个自私的孩子,他的成长,需要母亲的鲜血去浇灌!还有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一位同学在家一直娇生惯养,一次,妈妈因生病耽误了做饭,他竟然大发雷霆。妈妈躺在病床上泪水涟涟,伤心不已。同学们,这位妈妈当时是多么痛心啊!自己对孩子的拳拳爱心换来了什么呢?大家请想一想:一个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爱谁呢?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这样丧失了爱心的话,老人将流落街头,孩子将被遗弃荒野……那将是一副副多么可怕的场景啊!-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乌鸦尚懂得反哺,羔羊懂得跪乳,我们做人更应该感谢父母!父母之爱,深如大海。正是有了父母一天天的养育,我们才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才使我们能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享受人生。儿女有了快乐,最快乐的就是父母;儿女有了烦恼,最牵挂的也是父母。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他们!从古至今,孝敬父母都是一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过“孝”的宏愿,希望长大后为父母挣大钱,让父母享清福。可是,大家是否计算过,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中,我们让母亲流过多少泪,让父亲生过多少气呢?时间在无情地流逝,父母会一天天老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用一言一行来温暖父母,用一举一动来孝敬父母:父母下班了,帮他们接过包,为他们递上一杯清茶;学习之余,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当自己犯了错,父母批评教育自己时耐心倾听,不要再嫌父母唠叨……只要你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你回报父母的机会真是太多太多。
同学们,让我们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生一世牢记父母的恩情吧!我爱我的父母,愿普天下的子女都热爱自己的父母!
㈥ 孝敬父母作文800字
孝敬父母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流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以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㈦ 关于孝顺作文400字
【孝顺我的父母:把孝心献给父母】
也许,我们过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义,却淡忘甚至忽视了“回报”的分量,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几乎都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对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话不假,可是,父母何尝不详在忙碌一天后,接过孩子递过来的一杯热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在枕边发现一张孩子留的温馨字条;再或者为孩子削个苹果后,听到一声真诚的“谢谢”……
有时,认真想想,我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在学校,得到同学细小的帮助,我回感激半天;在路上,一个陌生人冲我微微一笑,我会受宠若惊,报以同样友善的微笑。可是,这一切若是放在出国留学网父母身上,我们也许会视若无睹……“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而父母就具有这样的胸怀,即使你犯了更大的错误,他们依然爱你。 猛然间,我想起了毕淑敏的那篇《孝心无价》:“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直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把孝心献给父母,从今天开始!
㈧ 我是这样孝顺父母的作文乡村800百字
今天,我看见爸爸因劳累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爸爸这么关心我——由于家离校较远,他怕我累着,就每天四趟把我送来接去.他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心血,长发都白了许多,妈妈也是这样,我一定要好好孝顺他们.
以前,我孝顺的方法是勤学,省吃俭用和不挑吃不挑穿.说真的,从上学到现在为止,每次作业我从来不需要父母指导,而且每次作业几乎都能拿到满分,因为我不想让劳累的爸爸妈妈再为我操心.对了,还记得上四年级时,我为了省钱,连上学用的新文具都不买了,连包的书皮都是一些广告纸.那时很多同学都围在一起纷纷拿出新买的文具沾沾自喜.可我就是不敢围过去,因为我怕同学们笑话我,笑话我那文具还是一年级用下的.不过我想就算我被嘲笑了,我也不难过,因为我知道爸爸妈妈赚钱不易.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不但要节俭还要学会赚钱.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不了几天,我的作文《兔子的尾巴》就发表了,那时我拿到了8元稿费.不过这钱我舍不得花,于是,我就攒下5元准备订杂志,还有3元买了笔.平日里,不到迫不得已时我决不花爸爸妈妈的一分钱.
可只这么孝顺怎么够呢?我应再多关心父母,多孝顺父母.于是,望着累得不堪而坐在椅子上打盹的爸爸,我轻轻地走向他,学着妈妈给我盖被子的样子,把衣服给爸爸小心翼翼地盖上.接着,我走向了妈妈,只见妈妈在洗拖把.我说:“妈妈,您干了那么久,该歇歇了,让我来干吧!”妈妈望望我,爱怜地说:“我怕你这小东西越帮越忙.”这时我使出了看家本领大喊:“妈——妈
㈨ 弘扬传统美德从小孝敬父母主题的活动的作文
二十四孝_孝感继母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
后人赞曰;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二十四孝_劝姑孝祖
明朝时候,浙江绍兴山阴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娶了一个童养媳名叫刘兰姐,年仅十二岁,却很明事理,对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动不动就冒犯长辈,经常骂祖母“老不死”,将其视为“包袱”,言辞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刘兰姐来到王氏的闺房长跪不起。王氏大吃一惊,问其缘故。刘兰姐答道: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后媳妇将视为榜样,待您老了,也把您视为“包袱”,那时您会多么伤心啊!太婆母长命百岁是我家的大幸,恳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听后恍然大悟,边流泪边叹气说:良言使我收益不浅啊!于是痛改前非,对待祖母温柔恭顺。而刘兰姐对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
二六女儿明大义,看姑骂祖逆亲意;入房跪劝悔前非,示范儿孙行孝字。
二十四孝 孝感动天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生母在舜十几岁时故去了,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据说很有音乐天才。他娶了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长大后变得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选几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