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失独家庭补贴政策
在上海,共有7000余户无再生育可能的失独家庭。这些失独老人的补助、扶助,是上海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项目。2016年上海市失独家庭补助有哪些新政策?上海市失独家庭补助标准是多少呢?下文将为您介绍。
2016年上海失独家庭补助新政策
一、上海市失独家庭补助标准
1.上海市失独家庭补助标准: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标准从每人每月400元;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标准从每人每月500元。
2. 上海市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上海户籍且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伤残父母发放一次性补助3000元,独生子女死亡父母发放一次性补助5000元。
二、上海市失独家庭养老扶助
1.60周岁以上失独老人照护服务:对于上海市60周岁以上且需要生活照护的失独老人进行登记评估,照护等级为1级、2-3级、4-6级的,给予每月30单位、40单位、50单位的居家养老生活照护服务。
2.优先安排:有入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意向的失独老人,经评估给予优先安排。
3.失独老人优先入驻养老机构:符合入住养老机构照护等级的,给予优先轮候入住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机构。
三、上海市失独家庭生活扶助
1.助餐服务:有助餐服务需求的失独老人,可优先提供助餐服务。
2.免费家政服务:上海市60周岁以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及55周岁——60周岁单身的独生子女死亡父母,可获得每月4小时的免费家政服务、结对关爱和精神慰籍活动;70岁以上老人,可获得每月8小时家政服务。
3. “生育关怀·情暖夕阳”服务:上海市60岁以上失独家庭,可通过久久关爱为老服务平台(962899)免费安装救援关爱一键通话机一台,提供“紧急救助”电话服务;7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增加“信息查询”、“牵线搭桥”、“关爱服务”三类电话服务。
4.保险保障服务:上海市60岁以上失独老人可获赠 “银发无忧”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5.最低生活保障:上海市失独老人可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三、上海市失独家庭医疗扶助
1.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上海市失独家庭可享受医疗救助。
2. 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符合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评估的75周岁以上失独老人,可享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
3. 医疗保健服务:失独家庭老人,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享受依靠医疗保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慢性病享受基药外用药;健康咨询服务;家庭健康评估;门诊服务;家庭病床或上门服务;转诊服务;肺炎疫苗免费接种;大肠癌免费筛查;心理咨询;家庭健康礼包1份;每月一次上门健康指导服务;常规体检服务;其他个性化服务项目。
4.再生育支持:对于有再生育意向的家庭,提供提供取出宫内节育器、实施输卵(精)管复通等计划生育手术(治疗)服务。
5.住院护工补贴保障机制: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因病或因意外伤害入住二级及以上医院者,一般住院护工补贴费60元/天,重症住院护工补贴费120元/天。
四、上海市失独家庭社会关怀活动
1.开展各类失独家庭社会关怀活动;
2.失独家庭可获得租金补贴或安排廉租房、公租房入驻;
3.为失独家庭提供房地产登记机构提供绿色通道便捷服务,实行优先受理;
4.放宽失独家庭领养、收养儿童的渠道;
5.失独家庭中成员至少有一方是上海市老年人或医学认定身患危重疾病不能逆转的,可授权上海市殡仪单位对身后事进行安排和处理。
6. 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联系人制度,包括与失独家庭适当沟通、心理疏导等。
7.将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的失独家庭家庭成员纳入国家成年监护制度安排中,及时沟通情况、了解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
8.上海市失独家庭中有残疾人的,可优先安排技能培训;
9.失独家庭中有残疾独生子女,年龄在0-16周岁以下,有康复需求的,可优先安排至指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10. 对家里有0-7岁脑瘫残疾独生子女的家庭,可提供无偿租赁形式的辅助器具;
11.春节期间上海市各街道开展送温暖工作,走访失独家庭。
仅供参考!
② 重阳节要做什么事好了
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9月初9日,重阳节这天历来都要吃重阳糕的风俗习惯,还有的地方会开展登高活动。登高望远。可以给人以深远的意义。新中国以后把重阳节确定为老人节,旨意号召人们回家看看自己的老人。孝敬一下老年人,社会要对老人于关爱,社区组织义工或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孤寡老人进行送温暖、送关爱活动。
③ 老年人重阳节活动策划
重阳节是传统佳节,慰问老人活动需要准备什么呢?这里有老年人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是传统佳节,慰问老人活动需要准备什么呢?这里有老年人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一起来看看吧。④ 如何关注得到失独老人,获得失独老人的信息
独居孤寡老人不仅子女离家,而且丧偶,还独自一人居住。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势的群体。据《201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重庆全市60周岁及以上达604.61万人,占比19.8%。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因人口流动带来的独居孤寡现象愈发显现,独居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并不乐观,能得到来自社区、公共部门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独居孤寡老人的现状:
1、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加上一些家庭中儿女外出谋生或迁徙他处,而老人们由于故土难移而依然留在原籍,导致不少老人常年独居家中。独居孤寡老人不仅缺乏来自子女的经济资助、生活照料,还会陷入精神空虚、心理障碍的泥沼。如何保障老年人积极健康的生活,减轻青壮年人的负担,这又成为社会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2、安全保护不足。独居孤寡老人安全已成为牵动全社会的问题,一旦生病或发生意外,很难及时救助;有些老人因突发意外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导致身体的伤残甚至死亡,有的即便去世一段时间可能也没人知道。
3、自理能力有限。独居老人虽然大部分还有自理能力,扫扫地擦擦桌子这种轻活老人们还可以自己完成,可是像一些擦窗户等爬上爬下的体力活,老人们已无能为力了。
4、亟待社会关爱。独居孤寡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时间的延长,身体、心理、精神的患病率上升,健康状况,越来越需要社会关注并提供帮助。
关爱独居孤寡老人的建议:
1、全方位摸底调查。由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开展摸底调查独居老人基本信息,分类建立档案掌握老人们的生活情况及健康状况。建立60岁以上独居孤寡老人数据库,设立安全等级,按照等级高低,制定入户照料、探访频次。通过对社区独居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掌握,有针对的制定护理措施,提振人文关怀,老人尤其是独居孤寡老人的生存生态,才会得到根本改善。确保独居孤寡老人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病时有人管。
2、完善特殊智能养老服务设施。建议划拨专项经费,逐步为60岁以上独居孤寡老人们安装应急铃或者联接社区服务中心的紧急求助呼叫器,老人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及时获得邻居或社区服务人员的救助。针对卧床、行动不便、疾病独居老人,有针对性的配备急救药品的“贴心小药箱”,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发挥关键作用。
3、筹建“独居孤寡老人关爱团”。由社区征集志愿者,利用给老人投递报纸、杂志等的同
⑤ 在北京重阳节有哪些活动
10月24日,弋江区心暖花开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支部、善行团芜湖网络分会、志华爱心团队在儒林西苑社居委三楼团队办公室举办了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关爱三无和失独老人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5位老人得到了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于温暖,现场为老人送上重阳节礼物和生日蛋糕,表达对老人的关爱之情。
关注
#我和我的家乡# 【情满重阳,爱在美丽周至哑兴村】年年过#重阳# 今又重阳。一年一重阳,镜头里从来就没有错过,家乡的每个重阳节。秋风送爽,丹桂飘香。10月25日,“情满重阳 爱在哑兴”2020哑柏镇哑兴村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活动在村委会隆重举行。早上九点,锣鼓喧天,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暖阳下村里老人陆续来到村部活动现场体检,看节目,聚餐。
⑥ 如何关爱失独老人
1.
子女关爱最为重要:
①经常对老人问寒问暖。
②尽量多陪陪老人。
③多和老人聊他回(她)答爱听的衣、食、住、行、天下新闻等话题。让他(她)开心
④小夫妻忙吃忙喝。千万别忘记老人!让他(她)感到不孤单。
⑤抽时间帮助老人解解闷:在可能的情况下,双休日带老人出去走走。亦可去老人的亲朋好友家串串门。让老人舒心。
⑥尽量能够把老人接到身边来:这样能够随时随地对他(她)加以呵护。
2.
左邻右舍多做好事:对失独老人多加关心。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
社区侧重对失独老人的调查建档。加强对他们的慰问和关爱。让他们感到温暖。
祝全天下所有失独老人都能够摆脱寂寞开开心心颐养天年!
⑦ 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养老问题该怎样解决
端午期间,三里街街道组织失独老人去岸上草原游玩。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养老大潮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因为疾病或意外,中年以后他们遭遇了失去唯一孩子的厄运。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失独家庭的老人由于孩子的离去,更面临着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现状:生病无人照顾备感孤独
爱邻社工服务社李红龙为失独老人服务多年,他坦言,失独老人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养老和生病问题。7月28日,他去所扶助的东七里站一户老人家走访得知,年近七旬的周先生因为障碍性贫血和糖尿病刚出院,老伴又住院了。身体原因,周先生没有办法去医院照顾,老伴只能一个人在医院,而周先生在家,吃饭都成问题。
家住三里街50多岁的王女士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失去爱女后,她很多年都无法走出来,一直与社会脱节。早已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夫妻又双双下岗,他们根本没有条件再养育一个孩子,“最初那几年,我的眼睛都哭疼了,只能不停地滴眼药水。生病了,120急救车来了都没人帮忙往楼下抬。到医院看病,没有子女排队挂号拿药,没人陪床,只能自己硬扛着。”
21年前,年仅13岁的独生女儿被洪水冲走;去年,陪伴她一起承受失独之痛的老伴又因病离世,年过六旬的鲍传勇目前靠低保和社区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微薄的收入生活。经济状况不好,老人家并不放在心上,她担忧的是,家里的重体力活没有人做,以后如果生了重病该怎么办。鲍传勇的担心其实也是大多数失独老人的心结。因为没有子女,失独老人在生活中诸多事情都面临困境:进养老院、上手术台,没有儿女签字负责;办理信用卡、贷款,因无人担保而遭到拒绝。“这还没什么,哪一天如果突然生了急病,没人在身边,那才真的可怕呢。”和王女士有着相似遭遇的赵女士说起这些很是伤感。
诉求:渴望社会提供更多关爱
失独老人是一个极度敏感的群体,一些失独老人甚至称自己为精神残疾者。记者采访发现,失独老人对周围的人群有种本能的戒备,即便是亲戚朋友,他们也不愿意别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情况,但同时,在养老问题上又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周先生说,平时生活自己可以不依靠他人,就是生病的时候希望有个人(志愿者)能在他身边。老人说得很中肯,也不需要志愿者做太多,只要能帮他们打打水、拿药、打饭就行了。他们没有钱去请保姆,所以希望政府能给志愿者一定补助,让志愿者可以在身边照顾他们。
王女士对志愿者却是又爱又怕。理智一点说,她也明白志愿者们是为了帮助他们,但看到这些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志愿者,她又会忍不住想起平时刻意不去回忆的痛苦。王女士平时身体不错,她比较能接受邻里间的互助。赵女士则希望政府能给予他们这个特殊群体更多的政策倾斜,年纪大了难免生病,如果可以为他们定期体检,某种程度上也是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失去了子女对于失独老人而言,意味着失去最温暖的感情交流对象,他们拒绝跟外界进行接触和交流。但与相同境遇的群体在一起,他们则愿意打开心扉。采访中,很多老人建议是否能建立失独人群的养老院。普通老人入住养老院时,儿女要签字做监护人,并时常探望,这会加重失独老人的不安情绪和孤独感。而普通老人聊天的时候基本都是孩子话题,而这恰恰是失独老人们的软肋。
互助:融入社区团体有归属感
国家卫计委一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目前全国失独家庭已超过100万个。
为解决日渐凸显的失独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广州首次设立“失独养老专区”, 广州市老人院目前共开放50个床位接收失独老人入住,让老人失独不“孤”。据记者了解,合肥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机构。但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这一问题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3年和2014年,爱邻社工服务社曾经申请了中央财政支持的社会工作示范项目怡养家园,为失独老人提供服务,许多社区也建立了失独群体之间的互助平台,帮助老人走出家门,走出封闭自己的精神世界。
今年3月,三里街街道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引进专业人员给予辖区失独老人以公益性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时间不长,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将老人们组织起来,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引导他们敞开心扉,参与社交活动。爱心手工坊负责人徐霞玲介绍说,每天下午3点到5点,他们都安排了不同的活动项目,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前段时间,他们组织了部分老人去新建成的岸上草原游玩,很多老人第一次露出了笑脸。王女士感叹,和社会脱节这么多年,那天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心情也放松多了,融入这样的大家庭,找到了归属感。鲍传勇则将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为对他人的爱,每天做一些好事,让自己充实快乐地过下去。这里我向您推荐小能伴10寸老人平板,完全根据老人的需求开发,更搭载亲情陪伴,娱乐生活,健康管理多种丰富功能,和适配的健康硬件套装一道,给老人朋友以幸福晚年。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保障越来越完善,能有更多的面向失独群体的服务平台出现,让失独老人们能够老有所依,充满希望,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不再有后顾之忧。
⑧ 2018政府对失独家庭有啥新政策我是哈尔滨市的
可以到当地民政局和政府了解,因为各地政策不同。
一般从5个方面补助:
1、经济扶助;
2、养老保障;
3、医疗保障;
4、生活帮扶;
5、社会关怀。
失独家庭指的是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对15个省(区、市)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
尽管国家和地方采取了许多措施和办法,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仍然面临生活保障、养老照料、大病医疗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困难,有80%的调查对象担心养老问题。
(8)重阳节社区走访失独老人扩展阅读:
失独家庭的扶助制度
2001年12月份出台的《中国计划生育条例》第27条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对于这个“必要的帮助”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且如何实施并没有明确说明。
2007年,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当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工作。
根据这一通知,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符合相应条件的,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和1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
随后,各地制定不同的扶助实施标准。宁波从2008年开始对这一群体进行补助,规定每人每月补助150元,待满60周岁以后,享受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对象仍发给每人每月150元,其他对象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
在北京,这项补贴自2008年开始发放,数额为每人每月200元,直至亡故。
此外,根据北京各区县情况,独生女子亡故后,女方年满55周岁,男方年满60周岁,可一次性领取5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补贴。
2012年起,郑州符合条件的失独者扶助金,从100元调整到270元。
杭州失独家庭关怀政策
1、鼓励失独家庭再生育或领养。对于有再生育意愿和能力的失独家庭,计生部门要及时告知相关政策,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对有领养意愿的失独家庭,民政部门要优先提供收养机会,并提供相关便捷服务。
2、适度提高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金标准。考虑到经济发展、物价上涨等因素,建议特别扶助金标准可由现行的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300—400元,并实行全市统一标准。
3、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建议出台相关规定,对失独老人要求入住养老机构的,各类养老机构特别是公办养老机构要给予优先入住。
对选择居家养老的失独老人,民政部门要确保他们优先进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评估范围,并通过发放家政服务券形式,提供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
4、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心理疏导工作。以社区为平台,组织或引导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关心关爱失独家庭,给予科学的心理干预,加强心理疏导服务。
⑨ 敬老爱老活动有哪些
1、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在全社会倡导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利用多种形式,重点开展人口老龄化形势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孝亲敬老文化教育、积极老龄观教育。
2、开展惠老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动员各级医疗机构通过义诊、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组织开展老年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组织志愿者为老干部提供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精神关怀等公益服务,引导老干部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3、开展老年维权优待系列活动
开展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集中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点以及“老年维权示范岗”“老年优待服务窗口”作用,积极开展老年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及志愿者活动。
4、组织尊老敬老宣传活动
发挥主流媒体、老年媒体、老干部工作部门等各类新媒体作用,开设“敬老月”活动专题、专栏、专版,讲好敬老爱老助老新故事,唱好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5、开展走访慰问老干部活动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引导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走进老干部家庭、老年人社区、养老机构、老年组织等,倾听老干部心声,关心老干部生活,重点深入高龄、留守、失能失智、失独老干部家庭,送关怀、解难事、办实事。
⑩ 社区重阳节活动方案
社区重阳节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夕阳晚情重温甜蜜
活动目的:
1. 帮助老人回忆过去的往事,从而引导老人重温过去的快乐生活
2.丰富老人的生活,使老人摆脱无聊,孤独,从心灵上得到满足和快乐
3.让老人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自己和年老的消极认识情绪
4.给老人一个展示自己,结交朋友的平台,拓宽老人的社交渠道和朋友圈。
活动对象:
1.社区结婚60年老年人
2.社区全体居干
3.街道相关领导
活动人数:参加活动40余人
活动场地:社区计生人口文化活动室
活动经费:活动所用的横幅、矿泉水、生日蛋糕、鲜花、贺卡和纪念品等,需要经费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