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阳节活动名称是什么
1、黄花染双鬓,重阳寄深情。
2、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3、喜迎新时代,欢乐度重阳。
4、九九重阳欢欢乐乐互贺添福寿,年年相逢健健康康共赏夕阳红。
5、老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
6、情暖重阳,送给节爷奶奶的礼物”制作活动。
7、感恩重阳,老幼同乐。
8、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环境。
9、尊老、敬老、养老、爱老、助老。
10、关心老年人是全社会的职责。
11、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我。
12、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13、扬尊老中华之风,护老人合法权益。
Ⅱ 九九重阳节敬老活动主题有哪些
九九重阳节敬老活动主题有:
1、喜迎新时代,欢乐度重阳。
2、夕阳晚情,重温甜蜜。
3、宽老人心,养老人身,急老人想,报老人恩。
15、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才有所教。
16、九九重阳欢欢乐乐互贺添福寿,年年相逢健健康康共赏夕阳红。
17、老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
18、给老年人温暖和亲情。
19、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Ⅲ 重阳节都有什么好的活动吗
我这有个活动不错,参与人说很多,得奖方便,你可以看看,活动主题是【重阳“登楼“夺好礼,关爱老人送吉祥】在此微博活动主题下用9或9的谐音字组成词、句、诗来表达对老人的祝福,就可获得由泰康提供的爱家无忧卡一份,被转评回复最多的祝福还有机会获得U盘、卓越现金卡等奖品。如果有新浪微博找到泰康人寿新浪微博加为粉丝就能参与了,很不错呢。这个是链接:http://t.sina.com.cn/taikang/profile你进去找活动主题参与就行了。
Ⅳ 重阳节活动主题八个字的名称有哪些
重阳节活动主题八个字的名称有:
1、夕阳晚情,重温甜蜜。
2、敬老传统,代代相传。
3、养老,敬老,爱老,助老。
4、敬老恤贫,阖家团圆。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
简介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Ⅳ 重阳节活动主题名称有哪些
喜迎新时代,欢乐度重阳、夕阳晚情,重温甜蜜、社区“雏鹰爱心“行动、重阳爬山比赛。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
简介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Ⅵ 重阳节主题活动有哪些
重阳节主题活动名称有:
1、喜迎新时代,欢乐度重阳。
2、夕阳晚情,重温甜蜜。
3、社区“雏鹰爱心“行动。
4、重阳爬山比赛。
5、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6、情暖重阳——"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制作活动。
7、感恩重阳,老幼同乐——"我和爷爷奶奶共渡重阳佳节"。
8、黄花染双鬓重阳寄深情。
9、关爱老人送温暖。
10、最美夕阳。
11、重视老龄问题,提高社会意识。
12、尊老,敬老,养老,爱老,助老。
Ⅶ 重阳节活动的主题有哪些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Ⅷ 重阳节我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设计的过节方案,有哪些
活动名称:九九重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了解中国文化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2、能用实际行为表达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关爱。
活动准备:与重阳节相关图书和音像,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动内容:
1、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讲一下重阳节的由来
2、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唱歌
3、帮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洗个脚
(8)超市重阳节活动主题名称大全扩展阅读:
重阳节习俗: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Ⅸ 重阳节创意活动名称有哪些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10]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