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尊师重道的诗句或名言
一、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二、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三、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四、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
五、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六、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七、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八、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九、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十、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十一、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十二、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十三、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十四、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十五、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十六、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十七、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十八、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十九、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二十、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二十一、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二十二、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二十三、圣人无常师。——韩愈
二十四、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二十五、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二十六、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二十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二十八、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二十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三十、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三十一、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夸美纽斯
三十二、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㈡ 关于“尊重老师”的古诗句有哪些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落红不是无情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容。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____郑燮《新竹》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___杜甫《春夜喜雨》
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____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7、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㈢ 尊师重道的诗词
1、《听颖师弹琴》
唐代: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译文:
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
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
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
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3、《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答祖择之书》
北宋:欧阳修
修启。秀才人至,蒙示书一通,并诗赋杂文两策,谕之曰:「一览以为如何?」某既陋,不足以辱好学者之问,又甚少贱而长穷,其素所为未有足称以取信於人;亦尝有人问者。
以不问之愚,而未尝答人之问。足下卒然及之,是以愧惧不知所言。虽然,不远数百里走使者以及门,意厚礼勤,何敢不报。
某闻古之学者必严(尊崇、尊敬)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果於用,果於用然后不畏而不迁。
三代之衰,学校废。至两汉,师道尚存,故其学者各守其经以自用。是以汉之政理文章与其当时之事,后世莫及者,其所从来深矣。后世师法渐坏,而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
轻之则不能至,不至则不能笃信,信不笃则不知所守,守不固则有所畏而物可移。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迎合、追求当代的潮流),以希禄利为急,至於忘本趋本,流而不返。
夫以不信不固之心,守不至之学,虽欲果於自用,而莫知其所以用之之道,又况有禄利之诱,刑祸之惧以迁之哉。此足下所谓志古知道之士所鲜(稀少),而未有合者,由此也。
足下所为文,用意甚高,卓然有不顾世俗之心,直欲自到於古人。今世之人用心如足下者有几?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
学不师则守不一,议论不博则无所发明而究其深。足下之言高趣远,甚善,然所守未一而议论未精,此其病也。
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及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
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经书),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於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於世者果致。三代、两汉之学,不过此也。
足下患世未有合者,而不弃其愚,将某以为合,故敢道此。未知足下之意合否?
译文:
欧阳修禀告。秀才派的人已到,承蒙你托他带来书信一封和诗赋两册,告诉我说:“看一看,写得怎么样?”我自己既孤陋寡闻,不值得承蒙爱好学问的人的下问;
又因为我少年时卑贱,成年后不得志,我向来的所作所为,没有值得称誉来获取人们依赖(的地方)。也曾经有人向我请教,因为有了不值得人问的想法,因而从来没有给予答复。
足下突然之间寄来书信,因此惶愧畏惧不知道说什么好。尽管这样,(你)不远数百里派人亲自找上门来,情意深厚,礼节殷勤,怎敢不作答复。
我听说,古代求学的人必先敬重老师,老师受到敬重,他传授的学问道理才受尊崇;学问处理受到尊崇,学习的人才会深怀敬意;深怀敬意,才会坚守不移;坚守不移,才能敢于施行;
敢于施行,才无所畏惧而不改变操守;(当)夏商周三代衰落(的时候),学校(也就)被废弃了。到了两汉,尊师之道还能够保存。
因此当时求学的人还能坚守老师传授的经学来供自己运用。因此,汉代的政治、文章及当时的各种措施,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的,它的原因是很深远的。
后世尊师的风气逐渐败坏,现在可以说没有老师了。求学的人不尊重老师,所以往往自己轻视自己所学的道。轻视自己所学的道,就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就不能深信不疑;不能深信不疑,就不知道有所坚守;所守不稳固,就容易有所畏惧,为外物所动摇。
因为这样,做学问的人只好随波逐流,追随时俗,把追求利禄作为当务之急,以至于忘本逐末,像水之趋下而不知回头。
以不坚定的信仰,不稳固的心志,抱着并未透彻了解的所谓学问,即使敢于有所作为,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行动,何况还有利禄的引诱,刑罚的威胁在动摇他的意志呢?
这就是你所说的立志效法古人,并懂得道的读书人现在太少,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原因就在于此。你写的文章,用意很高,卓然独立而不顾世俗的成见,简直要径直达到古人的高度。
现在的人像你这样用心的能有几个?那么乡下的人能称作你的老师的又有谁呢?交往的朋友中能引发你的议论的又有谁呢?
做学问没有老师,所坚持的见解就不专一,议论不广博,就无所发现和阐明,达到一定的深度。你的言论高雅,志趣远大,很好,但是见解还不专一,议论还未精辟,这是你的不足。
私下想,你的朋友中能为你称扬赞誉的人一定不少,现在丰你不找他们,远道找到我,可见你一定是要寻求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是古代君子的用心,所以我便直说而不敢隐瞒。
既然社会上没有老师,做学问 的人就应当(直接)学习经书,学习经书首先要探求它的真意。领会了它真意,自己的心才会踏实坚定。
心里踏实,所追求的学问道理就能纯粹专一,学问道理纯粹专一,那么心胸就会充实,心胸充实写成文章就能光彩绚烂,运用于社会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夏商周三代以及两汉的学术。
也不过如此。你忧虑社会上没有志同道合的人,而不嫌弃我的愚笨,把我当作同道,所以才敢说这些。不知道是否合你的心意?
5、《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朝: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㈣ 尊师重道的诗
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清代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译文: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
2、为学莫重于尊师。——清代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译文: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3、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战国荀子《荀子·大略》
译文:国家将要兴盛,必然要尊师重教,尊师重教,国家的法度就得到了保存。
4、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战国荀子《荀子》
译文:君子学习,谈论学问必须要按照老师所教导的去说,对于老师的学问必须尽力去发扬光大。
5、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译文: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 其次那就是崇尚礼仪了。
㈤ 尊敬师长古诗
1、《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2、《远师》——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译文: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什么时候能再相见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没有世俗之事的时候吧。
3、《新竹》——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 一作:明年)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4、《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5、《寻雍尊师隐居》——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奇树听那涂涂的流泉。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与雍尊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㈥ 关于“尊敬老师”的诗有哪些
1、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感恩老师的诗句中,最为经典的一句了,上小学的时候,就是通过这一句诗句,来了解到师恩的深重的。)—— 李商隐
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4、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白居易
5、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刘商《酬问师》
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7、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8、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9、圣人无常师。——韩愈。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古代,人们把恩师视如父亲一样重要,入了师门,即有形同父子的深情。那么,感恩老师,也就如同感恩父母一样!)——关汉卿。
1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13、事师之犹事父也。
14、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15、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一生之中,能遇到一位恩师,那是多大的造化!好的老师,一生难遇,遇到了就请珍惜,并学会感恩吧。)——司马光
16、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7、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19、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2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1、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4、同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㈦ 尊敬师长的古诗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㈧ 尊师重道的古诗有哪些
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4、《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未知作者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5、《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6、《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㈨ 关于“尊敬师长”的古诗有哪些图考虑考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㈩ 尊师重道的古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尊师重道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4、《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未知作者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5、《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6、《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