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理解孝顺父母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Ⅱ 你如何理解百善孝为先这句话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中的“先”有“首先”的意思,也有“最重要”的意思。这句话是说
“孝”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所有良好品质的基础;在一个人所具有的品质中,“孝”是最重要的品质。
古人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话,“孝”是忠的基础,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怎么可能会忠于国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爱,又如何能做到敬爱别的老人呢?孔子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打牢固基础,“孝”就是社会井然有序,和谐发展的基础。
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得孔子真传的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在孔门中,孝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教育,皇帝的圣旨也常以“胜朝以孝道治天下”来开始,足见“孝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句话包含了“孝”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好品质两重意思。
儒家讲孝是有等级层次的:“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我们平时所谈的“孝”多是最低层次的孝,只是赡养父母,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这是最基本的,最低层次的孝;不给父母惹麻烦,不给家庭添乱,不让父母因自己而蒙羞丢人这是第二个层面的孝;最高的“孝”是为父母增光,就是光宗耀祖,这就要求能建功立业,让父母很有尊严。现代社会中依然如此,你事业有成就是最大的孝了,如果属于肯老一族的话,那有何“孝”可谈。
Ⅲ 如何正确看待和理解孝顺
你先搞清楚什么是孝什么是顺,孝是你替你父母活着就是孝,顺是你父版母要求他们替你活着权。概念不一样,这俩字你怎么组合到一起的我就没明白,自古你听说过孝道,你听说有人讲孝顺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话是某种禽兽的语言,并不是人类的语言,所以说不要去理解你父母的想法,你的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要你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你活着。所以说只要你能想办法生存下来就是最大的孝,否则一切免谈
Ⅳ 平时孝顺父母点 不用什么节日 搞一些没用的
赞,顶。孝顺父母,应该是平时一点一事,一钱一物来对待。而不要等到什伏芦铅么节再来做样子的。
我罗嗦说一个缺好典故
某对夫妻,平时对父母极为不孝哗好。等到他父母故了,祭祀等节,菜肴丰盛,大鱼大肉,他自己说,这样大孝。
所以说,孝在平时。
Ⅳ 结合《孝经》谈谈你如何理解“孝敬父母”的内涵
作为人,孝顺父母祖宗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请问大家做过哪些好事,积累过多少阴德?只有积累过多的阴德,今生才能得到善终,子孙才能兴旺,来世才能幸福。孝敬父母祖宗是积累最大的阴德。相反的行为便是损伤最大的阴德,也是最触犯天心的。愿所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人都能将之谨记在心并且理解其意传教他人。
Ⅵ 你是怎么理解孝顺这个问题的
并不是所有父母都值得孝顺的,有的混蛋父母就不能孝顺。我们只能孝顺合格的父母。
Ⅶ 阅读短文《亲情》 为什么“其实母亲无节日”
孝顺母亲要体现在每时每刻,与节日无关。孝顺重在一个“顺”上,顺者为孝,要让母亲感觉到你“顺”她才会心情舒畅,才会心满意足。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平时,对母亲必须孝顺有加,不是到了母亲节才表示对母亲的感恩,平常日子也要体现对母亲的敬重和抚慰。
Ⅷ 如何孝顺母亲呢
孝顺母亲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你身在何处 无论你有多忙
希望你坚持天天给妈妈打一通电话 说说心里话 妈妈不图你有多少钱 妈妈只希
望自己的儿女健康 幸福 平安
父母上了年龄 就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身边 但是做父母的是绝对不会说出来他们的
想法的他们心里都知道 子女大了 应该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不像小时候想抱着妈
妈睡觉 想听妈妈讲故事之类的事情了
要给父母多一点的关心 和关爱 就是对他们的孝顺了 真的
Ⅸ 有关孝顺的节日
★孝顺节
“拗九节”又称孝顺节、后九节、送穷节。
自2005年3月9日(农历正月二十九)承载这一美德内涵的福州民间“拗九节”,被当地有关机构正式命名为“孝顺节”。
福州市文明办等多个部门与当地企业联合发起,在全市举行“孝顺节”系列活动,并把活动的这一天定为全市的“孝顺节”。在这一天,当地许多社区支起大锅,当街煮甜粥(这是福州市民间“拗九节”的传统做法),免费送给过往的每一位老人。许多当地青年男女积极响应这一设节号召,纷纷行动起来,专门为父母或其他长辈煮上一碗粥,敬上一杯荣;或为父亲捶捶背,帮母亲梳梳头……“孝顺节”现已成为该市一个永久性的地方节日。
★孝顺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家家户户用糯米和红糖煮拗九粥,内有红枣、花生、豇豆、芝麻、荸荠等各种配料,用来祭祀祖先,馈赠亲友。凡已嫁女儿,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拗九粥来源
民间传说不一:一说是相传目连母亲凶悍,死后被送进地狱受苦。目连长大后,每天送饭给母亲,都被小鬼吃掉,不得已煮了一碗颜色拗黑的粥,小鬼不敢食,故名拗九粥,目连送饭的日子即为拗颂派九节、孝顺节。
一说源出送穷,明代学者谢肇制说:“高阳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弃破及街巷口,除贫鬼。”
清代学者多赞成此说,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诗:“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闽俗正月初九称上九,十九称中九,廿九称下九或后九,所以又叫后九节。此俗至今仍消李在民间流行 。
★意义
至少有三点:第一,通过尽孝之举使人们普遍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要善待给予自己生命及抚育自己成人的父母,而且要善待自己身边所有的人,关照一切需要帮助的他人;第二,通过尽孝之举体现亲人间的亲情,可以促进家庭和美和社会和谐;第三,通过培育代与代之间的孝道,有拿樱迟助于广大晚辈儿孙养成对家庭的忠诚、对他人的无私奉献和对事业、对社会的责任。
★国外“孝顺节”
在美国,有两个人情味极浓的节日:母亲节和父亲节。
Ⅹ 请谈谈你对“孝顺”的理解
世界上无论是谁,都应该人人平等,无论你是父母或是子女,你们只存在义务和责任的关系,并不存在特权和强权的关系,因为子女不是父母的奴隶,父母也不是子女的奴隶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道理可讲,才有是非可分
首先,子女来到这个世界,其决定权并不在于子女,而在于父母本人。子女并没有强求父母把他(她)带到这个世界上,而是父母强行把他的子女带到这个世界。当你来到世界后,你就幸福吗?当然不是,人生有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甚至有很多人为了这个家庭去做牛做马,劳累终身。既然你没有给你子女带来什么幸福,这恩重如山又从何说起?人类的生死循环本是一种自然界本能。今天有人把母亲头上的白发,父亲身体的弯曲归罪于为子女操劳的结果,这是多么可笑和无知,试问:就算你不去养育子女,当你到了一定的年龄,难道你就不会衰老吗?如果你不去生儿育女,人类就能长生不老吗?不分青红皂白的孝道就是子女紧箍咒。义务和责任的关系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后实际决定,有些父母小赌大赌,甚至家徒四壁,有的父母吸毒家徒四壁,有的犯罪双双入狱,孩子由他人照看长大,有的父母暴力倾向,随意殴打谩骂,有的父母顾着玩手机,孩子溺水死亡,有的父母做一些个人事情导致孩子死亡不计其数,有的父母司机开车看手机接打电话碾压孩子的案例数不胜数,故意杀害子女案例:1名17岁的女初中生把刚生下的孩子从8楼高高抛下,婴儿因此一命呜呼、另1名19岁的女工生下孩子后立刻用连衣裙带把婴儿勒死,然后抛尸垃圾筐,还有的成年女性生下孩子丢到垃圾堆或者其他地方的,有的父母生下孩子杀子的,有的生下送给他人的,有的生下拿去换钱的,还有2015年4月2日 母亲梁某为管教8岁女儿,将其捆绑在树上用木棍抽打。数小时后,女儿气绝身亡,还有个案例:郑博,一个3岁的孩子,只因为不肯识数认字,郑博的母亲秦某打了儿子两个耳光,又操起一根木棍,父亲拿着木棍朝儿子的脑袋打了两棍,然后打在脸上、手上、屁股上,最后孩子死亡。某些人口中的:一定要孝顺,百善孝为先等等之词,你们教育好孩子了,做孩子的父母亲合格了?合格标准能否一一说出,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