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孝顺父母 。
子女孝敬父母,就应深入理解、体会父母在养育自己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精力和血汗,以及他们表现出的最真诚、最伟大、最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怀着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敬爱之心,去关心、照顾、侍奉父母,使他们感到舒心、愉悦和满足。具体的说来就是:
首先关心、照顾父母的生活,尽赡养父母的义务。作子女的,对父母的起居、衣食、劳作都要悉心考虑,周到安排,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或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父母生病,应想法及时诊治,精心照料。逢年过节或父母诞辰,要买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食品,表达子女的一点孝心。如果父母有困难,子女应当全力帮助,宁肯自己困难些,也决不能让父母作难.在的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赡养。生活条件好了,经济不愁了,以前看到子女拿点钱带点东西回来总觉得开心的感觉也不复存在。宁可只是看看孩子有没有胖了瘦了,心甘情愿为他做顿饭,这些都会让老人们获得一种经济上无法获得的愉悦,来自心理的这种感受会更持久,也更真实。
以前并没有意识到父母对子女的需要,直到今年我的儿子去读了寄宿制中学,我的心里一下子失落了许多,我才明白父母对于我一定也有这样的失落。我们总是沉浸在“忙、忙、忙”的生活中,却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我们需要的不是再多的金钱、再多的世人认可,其实仅仅只是家人的那一个会心微笑而已。当把父母摆到和孩子一样的位子上时,来自父母的会心微笑也会给你带来愉悦。
❷ 怎样孝敬父母的做法
1,从生活上要根据毎个人的实际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好的容易做到,就回是经济比较困难的在答生活上不要“吃出老人”(好东西背着老人吃),好东西要让老人多吃点。这么做的人是这样想的:“年青人好吃在后头”间常买点或做点老人喜欢吃的东西。
2,有兄弟的不要比这个看那个,要一门心事敬重父母,就当父母亲只有我这个儿子。如果兄弟一吵闹,父母就更心焦。
3,要和妻子联手孝敬,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妻子在家的时间多,接触老人的时间长,照顾老人的具体生活多。要做好这一点,你就要对岳父母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
4,莫让老人生气,莫让老人担心,自己要干好生产,搞好工作。经常检点“生活作风”……两口子商量办事,互相尊重,不要吵吵闹闹,家和万事兴,老人家最忌家庭不和。
如果不是老人,就多让家长放心。好好学习
❸ 怎样才算孝敬
怎样才算孝敬?孝敬是指,和颜悦色,常回家看看,善待老人,尊敬父母
❹ 该怎样孝顺父母
一、应当记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知道作父母的,无论是贫是富,是智是愚,也不管是飞黄腾达,或是一生潦倒,他们在养育儿女方面都一样地含辛茹苦,花费了一生宝贵的精力。从十月怀胎到婴儿呱呱落地,无不为生养儿女花尽心思,操劳过度。为了将儿女拉扯成人,父母吃苦受罪从来没有一声怨言。儿女的衣食住行无不时刻牵挂着父母的心。在我们中间年轻的弟兄姊妹,也有为人父母的,你们会深切地体验到:养育儿女实在不容易!所以说,父母的养育之恩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我们的生命是神籍着父母赐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当记念父母的生育之恩。提前5:4说:“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守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
然而世上有许多的儿女长大后,常常忘记父母的哺育之恩,不顾念亲情,对父母采取打骂、虐待、遗弃的态度,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玷污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旧约”《出埃及记》2章17节:“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新约时代保罗在《罗马书》1章30-31节也说“他们是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保罗不但教导作丈夫和作妻子的应该怎样相片,也劝戒作儿女的该如何对待父母,这也是我们当今教会面对的巨大挑战。
所以,我们孝敬父母首先要记念父母的生养之恩,让主恩典不断地激励我们,更新我们对父母之爱的回应,从而产生敬老之情,使一辈子为养育我们而受尽劳苦的父母,能得到安慰和满足。
二、听从和顺从父母:
当前大多数青年人都推崇“个性张扬”,让他们“听从”或“顺从”父母都很困难。自从神创造人以来,这成为一个问题。当初神赐给人类自由意志时,人们选择了“不听从”神的话,始祖亚当和夏娃的行为使整个世界陷在罪中,从那一天起,这种行为影响着每一个人,人类背逆神堕落之后,“不听从”变成一个严重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今世代,一些作儿女的,不听从父母的劝告,赌博、汹酒、早恋、偷窃、逃学……整天无所事事,不服父母管教。作父母的遇上这种情况是最可怜、最悲哀的。
神是在教导儿女对待父母的态度时说“戏笑父亲、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他的眼睛必为谷中的乌鸦啄出来,为鹰雏所吃”(箴言30:17)这些话告诫我们不听从和孝敬父母是神所憎恶的,为天地所不容,神的话真叫人胆战心惊。我们实在要敬畏神,听从他的教训。《以弗所书》6章1节:“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3章20节说得更清楚:“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他还说:因为你们现在是基督徒,在基督里有了新的智慧,不要错昧无知,不再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所以“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2~23)后面又说得更明确:“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4:31~32)。
总之,儿女要听从父母的理由是因为我们在基督里的地位,我们是在主里面的人,我们的生命不再发球自己,而是用主耶稣基督的宝血买赎回来的,所以,我们要荣耀神。在主里面听从父母,也就是在真理里听从父母,真孝还包括劝谏。《圣经》说:“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提前5:1)。“不可严责”就是要求人在劝责中有爱有敬。
古人在教导我们劝谏父母时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礼记·内则》)。意为:儿女在劝谏父母时,不能有生气的脸色,声音要柔和;若父母不听劝谏,要格外敬爱他们,待有机会时再劝谏。这是和《圣经》的教训相吻合的。我们要用不断的祷告祈求圣灵来光照我们的父母。使他们走在神恩典真理的正道上。这是神所喜悦的。
当神的爱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听从父母的榜样。《路加福音》2章41~51节记载了十二岁的耶稣在圣殿中的事情:当时少年的耶稣知道自己为什么到世上来,知道自己的使命,但仍听从父母,顺服父母。
三、要奉养父母
中国人讲“孝”,包括报答养恩,供奉父母需要。在《圣经》中讲孝道,也有奉养父母的记载,《马太福音》15章3~6节,记录了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借口将奉父母的钱(物)作供献给了神,就可以不孝敬父母了。主说,他们是借着人的遗传,废了神的诫命。《提摩太前书》5章8节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可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神的命令,也是神看为美好的事情。
一个家庭,有大有小,有老有幼,儿女孝敬父母,媳妇敬爱公婆,女婿尊敬岳父母,晚辈敬重前辈,一家人和和睦睦,相亲相爱,多么令人羡慕!有人认为供养父母是额外负担,这是错误的观点。“孝”和“教”是分不开的,涵盖了善待、供养、尊敬、爱慕的各个方向,并且禁止用言语和行为伤害父母。有人认为给年老的父母吃、穿就是有孝了。其实还不够,他们还需要更多的体贴、关心、尊重、呵护。使他们安享晚年。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衰老,当你眼睛昏花、耳朵失聪、牙齿脱落、头发落光、说话唠叨、语无伦次、弯腰驼背的时候,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子女来关爱啊!现在我们若不肯听从神的诫命,不孝敬父母,岂能盼望自己的儿女将来会孝敬我们呢?主耶稣教导我们:“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和先知的道理”(太7:12)。要孝敬父母,就必须顺从和奉养父母,这才是真正有孝,是基督徒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合神心意、蒙神喜悦的。神所赐的丰盛福乐不止是在世时的健康长寿,还有属天的产业得以长久,是今生与来世的恩福。这是何等宝贵、何等有福的应许。
❺ 怎样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
怎样才是孝敬父母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因此,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然而怎样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呢?
有的人的观点是:以顺为孝,凡事都该顺着老人,即使老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提出的要求是无理的,也要顺着,哪怕是伤害了其他亲人的感情、违背了社会的公德,也在所不辞。还说:“孝顺、孝顺,不顺怎么算孝“。
我的观点是:顺从父母是作子女应该做的,但决对不能一味的过分顺从。因为老人同年青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出生的年代也不同,势必会造成观念上的差异,若一味的顺从老年人,就等于在纵容自己的父母,把不是当成是、把无理当成理,表面上的孝顺反倒成了不肖。事事都顺从,若有一事不顺从,就为大逆不道。
一时违背了老人错误的意愿,慢慢的老人会想明白的;若盲目的不顾现实而一味的顺从,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以顺为孝,必然会伤害一些亲人的感情;以敬为孝,是在相对公正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后必然是皆大欢喜。
那么怎么样来孝敬自己的父母呢?
父母年迈体弱时,更需要子女在物质和精神上双方面的照料。因此,子女除保障父母的生活外,还应该在精神方面给父母更多的爱和热情。
1、要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经济上要有付出,毕竟“养儿防老”,有富同享,有苦尽量自己受着。
2、不让老人总为自己操心,让老人享享清福。
3、多关注父母的健康,引导父母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老人可是家中的宝啊!父母健康是子女最大的福气啊!
4、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是希望,要不断的努力工作,多出成绩,让老人为子女的成功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5、孝敬父母不在于多么“光宗耀祖”,老人需要儿女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不给父母脸上抹黑,不让父母为自己的儿女脸红。
6、“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帮父母做做家务、下下厨,多买些瓜、果、梨、桃等老人喜欢吃的食品。有钱没钱不是最关键的,有心有意才是最真挚的。。。。。。哪怕回家陪爸爸喝杯酒陪妈妈逛逛超市,也是儿女的一片心意
7、严寒酷暑,打个电话回家问问父母的身体状况;逢年过节,回家给父母报告一下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这都是在精神上对父母的孝敬。
8、要学会“哄”老人,俗话说:“小小孩,老小孩”。人老了性格上也跟小孩一样,是需要“哄”的,在精神上要安慰他们,不要让他们产生太多的失落感。要用一种宽容、理解、发自内心的爱。对老人进行“耐心细腻”的照顾。
9、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找些单为老年人举办的活动,让老人参加,有空多陪陪老人散散步、聊聊天,有条件的,带父母出去旅游一下。
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让老人想起你就感觉满足,满脸就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孝敬父母就在当下,在每时每刻,不要等到我们到了父母的年龄的时候,再去体味父母当时的感受,那将悔之晚已啊!
❻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做父母喜欢的事!!
让他们高兴的生活是我们子女的责任!!!
他们真的为我们付出太多了啊!!
我欧姆要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让他们不绝的孤独!!~!
为了他们轻松幸福的微笑~!~我们应该努力的去了解,关怀他们!!~!~
❼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难得有几天假期,我决定带爸妈出去玩玩。爸爸临时有事去不了,我带妈妈去了山西平遥古城和晋祠。
我们的第一站是平遥古城,在古城走了整整一上午,我不停地回答妈妈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疑问,我基本上给她讲了整个的晋商史。问到最后,我有点累,所以,回答妈妈的问题就有点不耐烦,实际上那时候妈妈已经有点不高兴了,可我却没有看出来。下午,我带妈妈去晋祠,买完车票的时候,妈妈说:“我不想去了,我有点累。”我真的感觉妈妈是在无理取闹,车票已经买了,她却说不想去了。如果不想去,她为什么不早说?于是我没好气地说:“我们都买票了你却不去了,你这不是故意的吗?”我没想到,妈妈听到我这么说立刻哭了,边哭边说:“我最不愿意和你一起出来玩,还得看你的脸色??”
妈妈的那句话如针一般扎在我心里,我一下子感觉我很混蛋,真不是个东西(我不会骂人,可我真的想狠狠地骂自己一顿),妈妈这句话在心里压抑了多久,实在憋不住了,才说了出来?妈妈的心该有多痛?
长期起来,我给妈妈买好衣服、好鞋,妈妈穿的很多衣服品牌,有很多我自己都不舍得买;每次回家我都给她钱,她想买什么,我从来不会阻拦;我经常带她出去玩??我一直以为,我算得上孝敬。
可是,我对妈妈却从来没有耐性,我会给她脸色看,会不耐烦地打断她想说的话,会在每次离家时把她装到包里的特产拿出来说:“妈,我在外面什么买不到?那么远,我不带了,你们留着吃吧。”
诸如此类的事情,我做过很多很多??
可是,我却从来没想到,这些是我对妈妈最大的伤害。妈妈需要的并不是穿好衣服,并不需要我给她多少钱花,她需要自己的女儿理解她、尊重她,能在每一次回家时好好地陪她说说话。而我,自以为已经给了她很多,却惟独没有给她足够的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爱。最起码,妈妈没有感觉到我爱她,我的方式,的确不叫爱!
《论语》中有一段子夏和孔子关于孝的讨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不够,远远不够,这不是真正的孝,这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爱是自私的,这只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对父母少些愧疚??
每次我带一恒出来玩的时候,一恒也会问很多问题,每一次,我都会耐心地回答他提出的各种疑问。有时候,我已经很累了,不想再玩了,可只要一恒玩的很有兴致,我再累,也会耐心地陪着一恒玩,直到他不想玩了为止。每一次一恒吃饭的时候,我都会很有耐心地哄着他吃??
我小时候,妈妈又何尝不是这样对我的?
一恒走进我生命的时候已经四岁了,我没有经历他刚出生,拉屎拉尿都需要人去伺候的那个阶段,也就是说,我没有经历妈妈半夜要起来给孩子换尿布、喂奶,天天感觉自己睡不够觉的那个阶段。而我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操了多少心?她耐心地半夜爬起来给我喂奶、换尿布??听爸爸说,我小时候很闹人,一点也不让人省心,天天哭,妈妈始终抱着我,轻拍着我,希望我可以在她的怀抱中平静下来??无论我有多么无理取闹,妈妈都没有大声呵斥过我。
妈妈现在老了,成了孩子,我和她的角色发生了互换。是的,她成了孩子。有一次我和她去买菜,天很热,我给她买了块雪糕,妈妈吃着我给她买的那块雪糕,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妈妈会像孩子一样以她的方式在我面前撒娇,她会无理取闹,她会告诉我这里疼那里疼??直到妈妈在我面前哭,我才明白,原来妈妈这么做只是为了吸引我对她的关注,她希望我能对她多一些关心和呵护。而我,究竟对妈妈做了什么?我天天对恒爸说应该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难道妈妈就不需要理解和尊重了吗?
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不需要穿名牌、开好车、住豪宅,他们需要的只是孩子能常在他们身边陪陪他们,能陪他们说说话,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对他们和颜悦色,多些耐性!
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父母吧,因为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是那样爱我们的!
❽ 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孝顺老人不在于钱多钱少,而是尽心照料,常回家看看爸妈,陪爸妈聊聊天,买些爸妈喜欢吃的食物,带着爸妈去旅游,买爸妈喜欢穿的衣服,教会爸妈上网聊天……
我母亲70岁了,我和她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居住,每天我们只能在微信上见面,我会教母亲如何使用微信聊天,如何转账,如何发红包等等。教会父母学会上网聊天也是一种孝顺的方式,不能让父母落伍,一定让他们学会这种时髦的交流方式,看着他们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❾ 怎样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孝顺是最基本的基础。
孝顺是一个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才把我们安全的抚养长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样高,如海水一样深,这一种恩情,我们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到底我们该怎样孝顺父母呢?现在我们还正在努力求学的阶段,还不能养活父母,所以还不能做到这种地步,那是长大的事情,现在你只能做一些孝顺父母的事就是:
第一:努力求学,不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功课、自己的课业、自己的成绩,尽到做学生的本份的话,那就不会让父母亲担心了。
第二: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感染了疾病,这样子,才不会使父母操心你的身体,晚上睡觉时,不要把父母帮你盖的被子踢掉,这样不仅回让自己受凉,还会让父母再起来帮你盖被子,这样会把父母累垮了。
第三:不要学坏,一些坏孩子教你抽烟、喝酒、杀人、放火,你绝对不能跟他们学,自己被警察抓是自己的事,更何况还要拖累自己的父母,让父母没面子,实在是太不孝顺了。
第四:要帮父母做家事,在家里的时候,要帮父母做一些事,分担父母的工作,例如:帮父母洗洗碗、拖拖地、扫扫地、擦一些家具……等,这事情不必等到以后在做,现在小学生时就可以做了,当然不只是这样几项而已,要当个孝顺的孩子不只是做这样的工作而已,还有很多事情你都要自己去做喔!
最后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做个孝顺的好孩子,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孩子,虽然我自己不是那么的孝顺,但是我想我只要在更孝顺父母,不再跟父母亲顶嘴,那就好了。
如何孝顺父母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是甘旨奉养,让父母在生活上获得适度的孝养,没有缺乏。第二是光宗耀祖,为人清白,事业成功,名利双收,道德令人敬重,让父母祖宗都得到荣耀,这是中品的孝顺。第三是上品的孝顺,就是引导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后,也能有好去处,这是最上品的孝顺。
所以如何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第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在生活上,物质所需,精神的关怀,要让父母满足,不虞久缺。
第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儿女无论要做什么事,要创哪一种事业,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要让父母感觉到你隐瞒他,让他感受到儿女对他有十足的信任。
第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想要做好事,想要有所作为,身为子女的就要顺从父母的意思,不要忤逆。我们一生受之于父母,怎忍心违逆他们呢?所以中国固有的孝道思想中,做到孝比较容易;顺的标准比较难,顺父母的心意难。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我们不要违背父母正当的命令,他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违背他。
第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假如父母创造了什么好的事业,比方说:父母办养老院、孤儿院,或者办学校,办一些对社会福利的事业机构,我不能让它中断,我要把父母的正业一直继承下去,这才是孝顺。
所以如何孝顺父母,就是:
第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
第二,凡有所为,必先禀白。
第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第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