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阳节文化发源地是哪里呢
2003年月4日
首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3年10月4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古城上蔡迎来了国家重阳节特种邮票上蔡首发式及“最美不过夕阳红”文化活动,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集体舞《欢乐的节日》在上蔡县重阳广场拉开了“最美不过夕阳红”文化活动的序幕。
2004年10月22日
第二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4年10月22日10时,中国上蔡第二届重阳文化节暨河南省文化厅送文化下乡活动在上蔡县重阳广场隆重开幕。开幕式上,省直有关厅(局)领导和市、县有关领导为上蔡县评选出的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先进典型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随后又为90岁以上的老人代表发放了补助金。
2005年10月11日
第三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5年10月11日,中国·上蔡第三届重阳节在上蔡县重阳广场开幕。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文艺演出、文化研讨、书画展览、诗歌朗诵、重阳登高等,为上蔡县9名90岁以上老人代表、9名100岁以上的老寿星颁发了长寿金。9个好家庭代表、9名好儿女和9名好媳妇代表受到隆重表彰。
2006年10月29日
第四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6年10月29日,中国·上蔡第四届重阳文化节暨河南省新闻出版局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活动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包括文艺演出、老年艺术表演、召开蔡氏文化暨经济发展联谊会、邀请省市知名医疗专家为老人义诊、开展尊老敬老主题教育等内容。
2007年10月19日
第五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7年10月19日,中国·上蔡第五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举行。该县对百岁寿星每年颁发1200元“长寿金”,对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2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农村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先后投资3043万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6所,开通闭路电视,建起了卫生保健室、娱乐室、洗浴室等。
2008年10月7日
第六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8年10月7日,中国·上蔡第六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开幕。159名尊老敬老模范和尊老敬老先进集体、好家庭、好儿女、好媳妇受到表彰,16名90岁以上“老寿星”领到长寿金。举行了“金秋重阳”诗歌朗诵会、“夕阳红”老年文艺会演等重阳节系列活动。
2009年10月26日
第七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9年10月26日,中国·上蔡第七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蔡明园广场举行。开幕式上,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第二届省十大敬老楷模、省敬老之星、敬老功勋单位受到隆重表彰,老寿星们领到了长寿金。河南省广播电台为欢度重阳节的老人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2010年10月16日
第八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0年10月16日,中国·上蔡第八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开幕。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为全市“十佳”尊老敬老模范和上蔡县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尊老敬老标兵、尊老敬老好媳妇颁奖,并为上蔡县的老寿星代表颁发了长寿金。开幕式结束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艺术团进行了慰问演出。
2011年9月30日 第九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1年9月30日,中国·上蔡第九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开幕。与会领导向上蔡县颁发“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奖牌,40名尊老敬老模范和尊老敬老先进集体、好家庭、好儿女、好媳妇受到表彰,13名90岁以上“老寿星”领到了长寿金。
2012年10月22日 第十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2年10月22日,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上蔡第十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拉开帷幕。组织了“金秋重阳”摄影大赛及展出,对全县孝心模范、孝道家庭进行评选,为全县长寿老人免费照相赠送“长寿照”,为全县五保老人和计划生育奖扶对象开展义诊活动等。
2013年10月12日 第十一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3年10月12日,上蔡县蔡明园广场人潮如海、嘉宾如云,中国·上蔡2013“九九重阳”群众文化活动以及以“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主题的《我的长辈》微视屏作品大赛颁奖公益活动在此举行,受表彰的尊老敬老模范、孝心模范、孝道家庭代表为来自祖国各地的获奖者颁奖。
2014年9月29日 第十二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4年9月29日,中国·上蔡2014“九九重阳”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暨《我的长辈》微视屏大赛获奖作品展播活动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举行。活动突出“传播孝文化、醉美重阳情”主题,旨在将上蔡打造成全国重阳文化的节庆盛典地和孝文化传承中心。
2015年10月20日 第十三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5年10月20日,“爱佑中华善孝同行”中国·上蔡第十三届重阳文化节群众文化活动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开幕。活动期间,上蔡县举办了中老年人健身才艺大赛、“重阳孝老情”戏曲文艺演出、“重阳寿星”及全县孝心模范孝道家庭评选表彰等8项活动。
2016年10月9日 第十四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6年10月9日,中国·上蔡第十四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举行。此次重阳文化节以“重阳节·敬老情”为主题,以群众类广场文化演出为主体,共演出歌曲、舞蹈、脱口秀、器乐演奏、相声、诗朗诵等节目16个。
B. 九九重阳节会纳入国家法定假日吗
未来可能会。来
为了使重阳节更好的源发挥尊老敬老的功能,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孙丰源建议:将重阳节定为法定假日。他表示,将重阳节定为法定假日,甚至和周末一起拼成小长假,可以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使中华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2007年,我国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但增设法定节假日中并未包含重阳节。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把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的呼声就已此起彼伏。
C. 九九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因 “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其中,可能就有你我白发苍苍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今天重阳,一起许个愿,祝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外出游玩,防雨防冻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但是今天出门游玩可要注意,受台风“艾利”外围环流及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福建中南部、广东东部和台湾等地有中雨或大雨,其中,福建东南沿海、广东东部、台湾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局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12日之前,北方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气温偏低3~6℃。
重阳习俗,不只登高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敬老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
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重阳美食,传统地道
饮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中医证明,菊花药性甘寒微苦,有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之功。菊花酒虽达不到“令人不老”的奇效,但它确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疏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此外,上海的松糕、蜜糕,福州的九重稞等,也是重阳节时人们品尝享用的佳品。
吃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羊肉性温,益气补虚、温中暖下,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五劳七伤。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秋冬食用,可收进补防寒的双重效果。
陕北有不少以荞面羊肉为主料的著名小吃,比如羊肉臊子饸饹、羊肉荞麦面等。而陕北人过重阳节更是要在晚上享用荞面羊肉。
重阳时节,这样养生
当心秋燥
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避风而卧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适当进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心情开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重阳佳节,吟诗抒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D. 敬老院
京郊有个回族敬老院
早就听说北京通州卫星城南有个于家务回族乡,三年前那儿建起了一座相模相样的回族敬老院。有的回族老人为躲开城市的喧闹,放弃城里的敬老院不去,偏偏选择了它。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饶有兴趣地驱车来到于家务回族乡福泰敬老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独特的穆斯林建筑:宽敞的大门、幽深的廊道、合抱的石柱、穹窿型的屋顶造型,还有醒目的经文标志,使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老人的住所一律平房,全部向阳。前后共有三排,一排一个小院,栽种各种花草。根据不同需求设有普通间、高档间和夫妻间,每个房间都有电视和日常生活用品,高档间还设有浴室和卫生间,十分舒适。为了方便可以自理的老人,园内设有食堂、餐厅、浴室、洗衣房、棋牌室、阅览室,最具特色的是还设置了男女礼拜室,以满足穆民作礼拜的需求。据邵秀珍主任介绍,福泰敬老院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可提供床位100多个。
笔者欣然漫步,这里鲜花绿草,竟显生机;瓜果蔬豆,点缀生辉。更让人惊喜的是三排住所的后面是一个果园,由一个姓何的师傅精心管理。果园生产出的香甜的玉米、鲜美的瓜果、可口的红薯等绿色食品全部供给园内的老人享用。这里的空气清新透明,氛围和谐自然。老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真是一种享受!
(一)丁爷爷的夸奖
走进办公室,墙壁上挂满了一面面锦旗,有家属敬赠的,也有单位送来的,异口同声颂扬福泰敬老院服务周到,“不是儿女胜似儿女。”笔者被一面于家务西垡村党支部、村委会送来的锦旗吸引住了。只见旗面写着“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孤寡老人送终。”这面锦旗的后面叙写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于家务回族乡有六位孤寡老人,2003年福泰敬老院开办时,六位老人就进园了。六位老人情况各有不同,共同的一点是生活不能自理。
笔者走访了其中的一位叫“丁爷爷”的老人。丁爷爷今年73岁,双目自幼失明,一辈子没有结过婚,别看他是位盲人,头脑清晰、说话风趣,是个非常爽快的老人。当问起“吃的怎么样?身体还好吗?”时,他竟然像背食谱一样告诉笔者“周一早上吃油条,周二到周日每天一个鸡蛋,每周两次包子或饺子,炒菜从来不重样。”为说明他按时吃降糖药,他打开抽屉让笔者看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两排黄色药片的小碗。当提到为老人服务的话题时,老人更是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隔壁屋里有个姓马的老人患脑瘫、半身不遂,拉屎撒尿全得用人,“邵三姐”(即邵秀珍主任的官称)总是带头把老人从床上抱上抱下。去年夏天,她还为这个姓马的老人洗澡,“一个妇女为他洗上洗下的,太难得了!”
丁爷爷说,这里的服务员不管年纪大的还是年轻的,全部能做到为老人洗脚、洗脏衣服, 甚至为老人擦屁股,从不嫌脏怕累,对待每一个老人都像亲人一样。
临别时,丁爷爷指着身上穿的蓝色“唐装”服说:“这是邵三姐送我的,”又摸索着从柜子里拿出一件半新的羽绒服,说这也是邵三姐送的,老人十分感慨地说:“你说,邵三姐和我不沾亲不带顾,人家为谁啊,我知足了!”
(二)戴乡佬的心愿
笔者接着走访的是一位姓戴的88岁的高龄老人。老人精神矍铄、满面慈祥,头戴白色礼拜帽。互道“阿色俩目”问候语,便攀谈起来。
老人是从商业退休下来的职工,有退休金,儿女也孝顺,在市内的晚辈常来看他。他说,他来福泰敬老院为的是不给儿女添负担,是他自己的意愿。他说,在这里生活安定、舒适,有服务员周到的服务、细心的体贴,起居很有规律,所以顺心舒畅。最让他满意地是园里的领导特别重视穆民的信仰和生活习惯。他说:“一个人整天过饭来张口的日子,没意思。”所以他每天在园里虔诚地做五次礼,每逢主麻服务员小李准保蹬三轮车送他到附近(也就一里地)的于家务清真寺作礼拜,听阿訇讲卧尔滋,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三)白奶奶的故事
“穆民连心安居所,颐养天年福泰园”这是白秀茹老人暨子女最近送来的锦旗赠语。白奶奶今年97岁,患老年痴呆、重度白内障,身体却还很硬朗,能吃能喝。老人一阵明白一阵糊涂,经常失控骂人,让子女束手无策。
去年3月老人来到福泰敬老院,住进了高档间,得到了一对一的护理。陪白奶奶住的护理员也姓白,她照顾老人很有耐心,吃喝拉撒睡,寸步不离老人。无论白奶奶怎么嚷怎么骂,她从不嫌弃、厌烦。每次白奶奶的子女安慰她时,她总是说:“没什么,白奶奶这是病闹得,不骂人时好着呢。”
九月初,白奶奶意外得病,园里领导格外重视,派车派人,两次转院,找最好的医生,派最得力的服务员二十四小时精心护理。老人便血止住了,血色素上去了,奇迹般地转危为安。在一个多月的治疗中,白奶奶的子女被园里领导和服务员的真情打动了。正如白奶奶的三儿子在赠锦旗时所说:“我们把老人送到福泰敬老院送对了!”
(四)董事长的情怀
笔者在零七年元月二日专访了董事长邵秀荣。这位年仅39岁的“一把手”着装得体、举止大方。她的直率和自信,从始至终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后代,她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于家务回族乡度过的。她天性好强,擅长体育,中学时代曾获通州区中学运动会中长跑冠军,体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上了中学体育老师。
伴随着改革大潮,她不甘寂寞,断然舍弃了她热爱的工作,白手起家、自筹资金,先后办起了“北机贝乐康”等四所幼儿园,入托幼儿达七百多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办公益事业既服务社会又能挣钱,“人不能白活一世。”当她得知于家务回族乡政府要办回族敬老院的消息时,她又先声夺人,断然投标。资金不足怎么办?求助!她的行动得到了哥嫂的大力支持,同意拿出住房作贷款,加上她办幼儿园的资金积累,共筹集资金70多万。2003年8月8日,这所民办公助的回民敬老院开业了。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掀开了造福一方,造福广大回族老人的新篇章。
邵董事长告诉笔者,回族乡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福泰敬老院的工作,经常深入考察;每逢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总要为敬老院老人送油送面,还有水果、牛羊肉。
采访结束了,笔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由得想起了老子在两千多年前说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家务回族敬老院的全体工作人员用他们眷眷爱心、殷殷付出,服务老人、创造和谐,这不正是老子名言的真实写照吗?
E. 2015重阳节放假吗
根据国务院假日通知表可知,2015年重阳节不是法定节假日,2015年重阳节不放假回!
2015法定放假安排:
元旦答1月1日-3日放假调休,4日(星期日)上班
春节:2月18日(除夕)-24日放假调休
清明节:4月5日放假,6日(星期一)补休
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端午节:6月20日-22日
中秋节:9月27日放假
国庆节:10月1日-7日放假,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F. 重阳节在10月20日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但对应的公历日期每一年都不同,2015年重阳节的公历日期是10月20日,重阳节在10月20日的其他年份还有1901年、1920年、1996年、2034年、2053年、2072年等。
G. 重阳节起源,习俗有哪些 盘点重阳节经典诗句
重阳节起源、习俗有哪些 盘点重阳节经典诗句
来源:新华网 2015-10-21 08:39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九九重阳节起源
重阳节
今日是重阳佳节。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表示,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主要有三种主流说法。
其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初步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及祭祀酒业神等。在之后的流传演变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其二: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风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
其三: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记者周润健)
九九重阳节习俗
重阳佳节,登高、赏花、游园、放纸鹞这些恒古久远的传统活动依旧是市民最喜欢的过节方式。
重阳节这天,各地风俗不同:①佩茱萸,簪菊花;②吃重阳糕;③喝菊花酒;④放风筝。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提倡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九月九 是重阳1
九月九 是重阳2
九月九 是重阳3
九月九 是重阳4
九月九 是重阳5
九月九 是重阳6
九月九 是重阳7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荫》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沉醉东风重九》
【唐】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唐】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