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阳节的诗句图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贰』 重阳佳节的诗句与图片
1)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4)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5)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 潘希白《大有•九日》
6)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7)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8)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9) 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 —— 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10)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 王逊《西夏重阳》
11)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 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2)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3) 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 —— 戴复古《醉落魄》
14)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15) 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 —— 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16)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7)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 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8)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19) 凤城歌管有新音。 ——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20)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 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1)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22) 倒照秦眉天镜古。 ——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3)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4) 初见雁,已闻砧。 ——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25)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 —— 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26)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 ——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7) 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28)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 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9)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 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30) 风光政要人酬酢。 —— 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叁』 重阳节古诗
古时重阳聚友饮酒赋诗,曾经留下很多很多好诗,本文就来分享几首在重阳节写出来的好诗:
接下来一首诗就是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肆』 有关写重阳节的诗歌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内菊花杯。 —容—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少年自负凌云笔。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对青山强整乌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九日悲秋不到心。 ——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王勃(唐代)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李白(唐代)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唐代)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李白(唐代)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李白(唐代)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朱生豪(明代)
『伍』 重阳节的诗句和画
重阳节的诗句和画: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陆』 三年重阳节古诗配画
你可以把几个简笔画组合,例如你去皮蓬简笔画,可以搜节日简笔画、重阳节简笔画、老人简笔画后把这些图组合一下就可以了。
『柒』 重阳节敬老诗词
1、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译文:万物更替常变化,人生在世亦复如此,岂能不劳累呢?万物变迁,自古皆有灭亡,想念起来心中有如焦焚。
2、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译文: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译文:刚刚过了重阳节,天气渐渐冷了,庭院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
4、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译文:偏偏是临近重阳风雨越多,今日如此温暖明丽特别叫人爱惜。试问秋花的芳香是否浓郁?我欲携同朋友走出西城游历。我正自飘泊羁旅,满怀着无限愁绪,就怕登上荒台的高处,更是难以承受悲戚。面对着酒宴,又将滤酒、插花的友人回忆,只是座席上已没有昔日的旧侣。
我感到悲楚凄清,微酒入肠浅醉又醒。积郁的愁情,比诗篇抒写的更加沉重。记得沿着楸树茂盛的大道乘马奔行,手持雕弓,施展百步穿杨的技能,这些往事休再论评。重阳节朝廷传赐下一枝紫萸,有谁的梦魂曾到故国园陵?任凭着乌纱帽随风吹去,要让老天知道,斑白的华发已如此丛生,我感慨长歌呵涕泪交进。
5、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译文: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捌』 关于重阳节的诗这么编
一般都围绕风俗,思乡来言志的,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风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踏秋、敬老、感恩、怀旧等等,这些都是重阳节的以节言志的载体,如果写好诗,还是寄物言志为好。
自作一首,谨供参考:
此来重阳日,
正是赏菊时。
同邀异乡客,
却为一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