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学校组织志愿者在老人节办些什么活动有创意啊
去敬老院福利院看望老人,慰问学校教职工的老人。节目表演,合唱,一起玩游戏。我们去敬老院做过了。他们很爱唱歌,下棋啊,身体好的还跳舞呢,和他们沟通就好了~
② 重阳节活动的主题有哪些
古时候的重阳节习俗,有哪些流传至今?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到宋代,赏菊成为一时盛举。届期,无论皇室贵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赏玩菊花。文人士子们还举办社交宴乐性的菊花会,赏菊吟诗。不过,其中规模最大,气象最盛的当数宫廷赏菊:“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节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有的地方重阳前后要举行菊花大会。人们来来往往倾城出动观看菊花,热闹空前。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过重阳节还有些独特的过节风俗。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各位看官,你说呢?
③ 公司举办重阳节活动新闻稿范文哪儿有
个人建议:如果自己没有写作的经验还不如找家新闻传播机构代笔,就像“
文芳阁传媒
”这样的网络公关公司,是按字数收费的,500字50元、1000字100元,写好后还可以付点费用让他们把你的软文广告发布在各大媒体上呢。
④ 敬老院公益活动主题的佐证材料
摘要 中国建设港口前黄船闸项目和潍坊枢纽项目的志愿者也加入了当地政府的行列,前往敬老院。公寓进行了慰问活动。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陪着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并亲自为老人煮腊八粥,使老人在节日期间感到更加温暖和热情。在
⑤ 有关重阳节感恩教育 200字左右
一、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构建,从认知层面上讲,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毫无功利的给予。教育学生应从珍惜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教师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 、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情景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引导学生知恩,并捕捉日常生活中自已受到的恩惠,从而使他们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二、培养感恩教育的意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儿童时期,您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将来他(她)就会长成什么样的“苗”。因此,趁孩子尚未成型之前要为他(她)的将来塑造一个良性的“自我”。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我们要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的故事会,观看感恩教育的录象影片,如:《背着父亲上学》、《洪战辉的故事》……还可以收集相关的公益广告,写感恩征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三、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从实践层面上讲,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师者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大树的养料,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具体可设计“为父母或长辈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弱势群体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学生的自然之举。 四、体验感恩教育的真实情感 结合节日开展活动,如国际“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庆祝“三、八妇女节”时,我班开展了“感谢妈妈”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学做父母,体验父母的辛劳。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学生们从真实的感知中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之心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感与欲望!在重阳节到来时可引导学生到社区福利院为老人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让学生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为弱势群体施恩的愉悦。 五、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光说不做是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生活中去活动、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道德的发展。爱就像口袋,往里装就有满足感,往外掏就有成就感。教育学生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
⑥ 公益活动软文的题目
这类软文要写得有煽动性,比如说节约用水的软文,你就可以从水资源的浪费说起,贴一些河流污染严重的图片,通过语句组合,给人一种警醒的作用,再引导别人参加活动。如果有活动奖品,也要写上。
⑦ 去敬老院敬老的公益活动总结
敬老院活动总结
为了丰富我们的周末生活,让同学们了解养老院中老人们的生活,我们国际部举行了一次以“关爱老人,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活动。9月17日,我们前往民众老年公寓为各位老人送爱心,送温暖。
在此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利用课余时间排练歌舞表演,集体购买慰问品,以及向负责人员询问地点、安排访问时间等等。
8点30分,两个班级的的三十几位同学到哈九中江南校区门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天朗气清,没有一丝秋天独有的萧瑟气息。温暖的阳光照得我们心里格外清爽。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中巴车前往民众老年公寓。经过了三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成功抵达目的地,在该老年公寓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走近院门。
在我们正前方的是一个院子,在门的左手旁是一栋住宿楼,老人们住在一楼和二楼。当我们到达时,有几位老人在园中散步,院方负责人告诉了我们这些老人的情况,他们大多是因为子女工作在外比较忙,没时间照顾他们才把他们送到这里,也有的是无儿无女,孤独一身的生活在这里。落寞的眼神、被岁月碾过的脸庞以及驼掉的脊背让我们的心不禁地揪紧。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轮椅上,所以我们的成员到他们房间里小心翼翼的把他们搀扶出来到一楼大厅,还搬来板凳让老人们坐好。我们和老人围坐在一起,内心是无比的温馨感动。
随后敬老院的负责人致辞,向大家介绍敬老院的情况,以及向老人们说明我们青协志愿者此次来的目的。在和老人们聊天拉家常的过程中,我们三十多位成员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有唱的、跳的,虽然有的节目排练的有些许瑕疵,但从老人们的脸上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喜悦的心情。小演员们唱了很多怀旧的歌曲以及几首红歌,老人们一边认真的听着一边为我们打拍喝着,融洽的氛围让我们都陶醉其中。老人的脸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乐的感觉在心中荡漾开来。在表演的结束后,我们和老人们一起聊天谈论日常生活,。大家的即兴表演不仅提高了老人的兴致,也使此次之行变得更加完美。活动结束时,我们一起祝老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长命百岁,答应老人我们以后会经常去看他们。随后成员们将老人一个一个搀扶回房间。在敬老院门口拍照留念后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同时我们也很开心此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但是仅靠我们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决社会上所有需要关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享晚年,构建我们的和谐大家庭。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我们还需要像这种实践活动,学校以外的另一种生活。不仅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⑧ 写一段保护环境的公益推广软文
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空间,我们的舒适有赖鱼环境的清新干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它不是要我们每天一本正经地去宣讲呼告,而是提醒我们把环境保护作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就像山岚里吹过的风,河海湖畔的草,安逸自在。
⑨ 求一篇公益相关的文章作为演讲稿!! 主题是爱与感动! 向公益靠近! 高分悬赏!!!!
最炫民族风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公益的节奏最给人力量,爱的歌声最动人心弦。当今社会,公益和爱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最炫民族风,给无数人以力量,拨动无数人的心弦,并将带动更多的人共同鼓动最炫民族风。
林秀贞,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想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份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邦,用一万份的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她的颁奖词是: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依,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洲动容。这就是最炫民族风。
张丽莉,是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没有编制的女教师。2012年5月8日20点38分,在失控的汽车即将撞向学生的危机关火,她挺身而出,奋力推开两名学生,自己却被汽车碾压,造成双腿截肢。出于爱与责任的惊天一推,张丽莉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中。“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当之无愧,我们难以忘记,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奖台上她那纯洁灿烂的笑容。29岁啊!正是年轻人享受花样年华,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时光,张丽莉却毅然拿这换取了人间大爱。谁能说这不是最炫民族风。
社会生活中还有无数这样的公益善举。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若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大叔阿里木靠烧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白名;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还有希望工程,1%工厂……这些又何尝不是最炫民族风?
公益爱心没有大小之分,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即使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也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献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传递,最炫民族风就在你我之间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