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父母什么样孝是真正的孝心
孝顺,可分为二种,一种是世间的孝顺,另一种为出世间的孝顺.所谓世间的孝顺,即是儿女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长大之后侍奉父母,让他们快快乐乐.也有六亲之间后辈对长辈的孝顺.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中首先说的第一条就是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以,孝顺是我们为人的基本,孝顺之人得到众人称赞,反之,忤逆之人众人指责;天地鬼神敬重孝顺父母之人,而惩罚不孝之辈!
世间孝顺之中,也有真孝与假孝之分.何为真孝?发自内心的尊重报答,并从行动上落实者称之为真孝;而假孝虽然从外表上看则和真孝无异,但其内心若是只为了别人的评议,实际上并不想这样去做,但为了不遭到众人的指责而伪做孝顺,此则称之为假孝.真孝之人有大福报,而假孝之人虽辛苦一场,但由于只是逢场作戏,发心不真,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福报.如果外面之人不明其中原因,对假孝之人称赞不绝,那假孝之人由于受不起这种名声,便会有不祥的事情发生.因此,我们对于父母以及长辈,要发自内心真正的报恩,恭敬供养承侍,做名副其实的孝顺之人.
只是世间之孝顺,已得到很大的福报,何况出世间的孝顺呢?何谓出世间的孝顺?所谓出世间的孝顺,则是为了帮助一切父母众生出离六道生死轮回,而毅然舍家离眷出家修行,成就之后回来度化他们的伟大行为.与世间孝顺相比较,出世间的孝顺方可真正报得父母恩情.《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记载:尔时,如来即以八种深重梵音,告诸大众:『汝等当知,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於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於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吞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由佛所说之经文我们可以知道,父母之深恩非是世间的孝顺可以报答的.然而,孝心却是可贵的,虽然只是世间的孝顺,也已获得很大的果报,得以人天之善趣福报!那出世间的孝顺则是真正的报答父母深恩.以佛法来铙益于他们,让他们也都可以脱离三界苦宅,证得涅槃盘之乐!
世间之人为无明所覆,颠倒黑白,他们赞叹世间的孝顺行为,而对于去出家求道以出世间的法来报答亲情并饶益一切众生的行为则百般指责.说他们不孝不顺,自私自利等等,目的是想阻止其的出家之念.我们须知,世间之孝顺是短暂的,给不了亲人永久的快乐,而出世间的孝顺则可让他们到达涅槃之乐.因此,我们有缘的佛弟子应当实行出世间的孝顺,不仅是让亲人,并让所有众生都得到永远的快乐.
孝顺,并不止于外表的尊重,内心的恭敬才是最为重要的.有了发自内心的这份孝顺,我们从而对一切如母如父之众生发起悲心,为了让他们得到解脱,先得出家苦行成就自己,再回来以佛法之甘露润酝报答众生.这,就是真正的孝顺!
B. 对父母的百依百顺,迁就一切就是孝顺吗
孝顺并不是对父母百依百顺,这种观念是一种腐朽的思想,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被人们所质疑了,而我们现在所奉行的孝道应该是与父母一同去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综上所述,对于父母的孝顺并不就是百依百顺。
C. 百善孝为先,对父母来说真正的孝顺是什么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是古人说出来的,除了这句话古人还说一句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认为这两句话不管是百孝为先还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两句话,古人说出来和他们当时的民族文化和政治环境什么的都有关系。
对于不同的父母来说,肯定希望孩子,都是能够健康成长的,因为孝顺首先是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健健康康的。孩子能够快乐的过完这一生是父母的期盼,但是孩子的快乐幸福却始终对父母来讲是最重要的,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幸福。
所以我认为,对于父母来说,真正的孝顺应该是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逐自己的生活,学会爱,学会如何表达爱,让父母明白他们在孩子的心中占有的那一席地位的特别。孩子长大了要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什么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没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可能会想着这是我父母替我决定的,这样我就不要用承担责任,但是你想过没有人生是你的,不管你怎么想,事情都是你自己担责,为什么不能有点自己的想法呢。在一个就是你想过没有父母只是给你建议罢了,其实听不听只是你自己的事情,没有人可以真正的逼着你做什么事情的。
D. 对父母真正的孝顺是什么
真正的孝顺是什么?有人说是物质的供给,也有人说是床前的陪伴,但在我看来这些都只是表达孝顺的一种方式,并不代表就是发自内心的孝顺,我认为真正的孝顺应该是“不嫌弃”。有很多人可能不会承认自己有嫌弃父母的心态,对,肯定不是所有人,但我还是看到有很多嫌弃自己父母的报道,比如不让自己的父母去学校看自己,不让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农村等等,其实这都是对父母的一种嫌弃。在释梵琮的偈颂九十三首中就有这么一句话:“犬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无论我们的父母什么样子,她们始终是我们的父母,孝顺其实就是从不嫌弃开始的。我们只有在不嫌弃的前提下,再去给予她们物质上的需求才是真的孝顺,如果只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需求,但内心还是对她们有所嫌弃,那其实只是一种伪孝顺。同理,陪伴其实和给予她们物质上的需求是一个道理,是否真的孝顺,还是要看自己内心是否真的没有嫌弃他们。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一个孝顺的人,不嫌弃他们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去改变这一心态。这个改变就要从说服自己开始,从内心深处认为父母是值得自己去尊敬的人,而并不是将赡养当成一种责任,如果你能发自内心的尊敬自己的父母,自然就不会再去嫌弃他们。说服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回忆他们为你付出的种种,想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你会认为所有的嫌弃都是那么的可笑。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孝顺是以不嫌弃为基础,陪伴与物质只是锦上添花,多带他们去了解自己的圈子,当你做到这一切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是一个孝顺的人了。
E. 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
1、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好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漂亮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
2、感谢你们生下我这小生命,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你们辛苦了。多谢你们这八年来对我的抚养和培育,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怎样对待人的一生而发奋。
3、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已。小时候父母用手牵着我们,长大以后,父母用心牵着我们,多谢你们,爸爸妈妈。
4、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小时候觉得,你们是我的世界。长大之后才发现,原来你们一直都把我当作是你们的世界。小时候的呵护,长大之后的陪伴一直都是你们陪伴着我。
5、父亲母亲对你多年来的付出,却没有想得到什么回报。他们只希望你能快快乐乐成长、学习如果他对你只有一点点的恩情,你也应当回报他,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就是这样,感恩是我们中华美德,是我们与生俱来拥有的,感恩他人。
F. 怎样对父母为孝心.
我们要学会感恩,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义务!感内恩是我们民容族的美德。百善孝为先.首先要善待老人.我认为,只有精神物质两方面都让老人满足,做儿女的才是真正尽到了孝心。因此,在生活中,子女要尽量顺从老人,与老人交心,使老人精神得到抚慰。在物质上也要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让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保障.老人们都希望子女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年人在子女的孝心需求方面,其精神层面的需求更胜于物质的需求,所谓精神需求就是希望子女多与自己沟通、交流,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亲情。此外,老年人还需要子女的尊重和善待。在生活中,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能充分尊重自己的生活选择。所以说,做子女的要处处尊重老人,甚至是老人的一些缺点,子女也要多宽容和谅解。
G. 对父母真正的孝顺是什么
不啃老!
H. 对父母怎么样才叫做孝顺
听从父母的正确指导,努力做
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作为儿女的,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满足,更要在精神上瞻仰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