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风俗习惯

重阳节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2020-12-01 07:20:27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阴历九月九日,就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单奇为阳,九为阳之最大,九九就是重阳重九。重阳为节,战国时就有,如屈原在《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的句子,说明屈原生活的的代就习惯做重阳节了。

一、赏菊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鸢亦现在的风筝。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❷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1、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古人在重阳节前后几天制作的松糕称作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2、吃蟹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重阳时节捕捉的蟹最为上品,长得十分矫健,脂满膏肥,名扬天下。

3、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4、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5、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风俗习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投养老保险怎么办 浏览:733
孝顺志愿者服务队 浏览:305
山东省退休人员涨工资标准表 浏览:277
重庆长寿公交公司 浏览:965
老年人不能买火车票怎么办 浏览:73
为什么长寿花的叶子发干 浏览:173
60岁老人愿意听什么戏 浏览:806
老年痴呆为什么重复做一件事 浏览:724
让幼儿怎么知道什么是孝顺 浏览:555
金华孝顺初中好吗 浏览:919
重阳节陪你到老 浏览:125
嘉兴健康养生膏多少钱 浏览:871
公司养老金加医保每年交多少 浏览:660
九江哪里招养生技师 浏览:128
承德市养老保险怎么交费 浏览:452
父母嫌弃他家远怎么办 浏览:213
今年国企退休涨工资吗 浏览:871
征兵体检不合格项目有哪些 浏览:182
不妨克父母是什么意思 浏览:417
什么职业不易有老年痴呆症 浏览: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