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重阳节的词语有哪些
1、《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2、《谢新恩 》——(后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3、《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㈡ 描写重阳节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有“满城风雨”、“明日黄花”、“过时黄花”、“必里迟离”、“遍插茱萸”
㈢ 描写“重阳节”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醉花荫——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谢新恩——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沉醉东风重九——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㈣ 形容重阳节的词语
过时黄花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满城风雨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宋·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㈤ 描写重阳节的词语
必里迟离来 阴历九月九日自。
出处:《辽史·嘉仪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国语谓是日为‘必里迟离’,九月九日也。”
过时黄花 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满城风雨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宋·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㈥ 关于重阳节的成语有哪些
1、满城风雨[mǎn chéng fēng yǔ]
2、明日黄花[míng rìhuáng huā]
3、过时黄花[guò shí huáng huā]
4、必里迟离[bì lǐ chí lí]
5、老当益壮[lǎo dāng yì zhuàng]
㈦ 形容重阳节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抄重阳节的词语有:
必里迟离。
每逢佳节倍思亲。
满城风雨。
明日黄花。
过时黄花。
㈧ 形容重阳节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重阳节的成语只有满城风雨、明日黄花 。具体解释如下:
1、满城风雨 mǎn chéng fēng yǔ
解释: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零食》:“ 为什么倒弄得闹闹攘攘,满城风雨的呢?”
2、明日黄花 míng rì huáng huā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迟暮不遇
解释: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出处: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8)形容重阳节的词语扩展阅读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㈨ 重阳节的四字词语
阖家团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阖家美满、
灯火通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皓月当空
㈩ 关于重阳节敬老诗词
1、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6、九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7、醉花荫(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沉醉东风 重九(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9、九日(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0.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1.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12.九日登高【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13.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14.九日题涂溪【唐】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15.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16.闰九月九日独饮【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17.九日登山【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18.重九日宴江阴【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