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教育孩子孝顺老人
孩子有许多的性格、为人都是受到父母言行举止的影响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要让孩子孝敬长辈的话,那么首先得保证我们本事可以做到这一点。自己可以做到的话,孩子或多或少也是会受影响的。 而平时我们要多与孩子讲讲孝敬老人的典型人物这些。 这样的话我相信孩子是会成为一个孝敬长辈的人的!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祝愉快!
⑵ 对母亲突击秀孝顺的作文
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您吧,让我亲亲您吧,我的好妈妈。”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上幼儿园时,老师教我们唱这首歌。回到家后,我看见一身疲惫的妈妈满头大汗,就连忙给妈妈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一步三晃地端到妈妈的面前,嘴里还哼着这首歌。妈妈笑颜如花地接过茶,“咕噜咕噜”地一喝而尽。那时的我第一次体会到孝顺父母带给自己的快乐。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第一次给妈妈过“三八妇女节”了。那一天,我绞尽脑汁地想着该给妈妈买什么礼物。忽然,我急中生智:每次我过生日时,妈妈总会给我好多“生日奖金”,不如,我今天给妈妈发“妇女金?”真是个不错的创意,我在心里暗暗赞许自己
那一天,我打碎了我心爱的小猪储蓄罐,把里面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接着我用纸做了一颗“心”,然后我满怀喜悦地把钱塞进“心”里,并封上口。做完这一切后,我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一颗沉甸甸的“心”来到妈妈房间,郑重其事地对妈妈说:“妈妈,节日快乐!这是我给您发的妇女金!以后我每年都会给您的。”说完这句话时,我看见妈妈的眼眶里滚动着晶莹的泪花。哦,天下最容易满足的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妈妈了。我只不过做了小小的一件事,就让她感动成这样了。我又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孝顺带来的快乐。
这以后,每年的“三八节”来临时,我总会倾我所有,给妈妈送上一份“奖金”。尽管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发生变化,但我会把这一举动进行到底。
⑶ 父母对儿女慈祥,儿女对父母孝顺“这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表现之一,那么
那么我们很多人都必须要学习怎么样对待自己的长辈好。所以父母对自己这么好自己也应该对他们更加好一点。
⑷ 古代思想品德优秀、孝顺父母的人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
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
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
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
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
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
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
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
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
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
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
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
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
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
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
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
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
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二十四孝_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
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
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
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
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
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不给你复制啦,到网络找二十四孝故事,讲得很清楚,这里有少量的故事不太真实,过于做作!
⑸ 预测2017年高考作文题:母亲节“秀”一把又有何妨
母亲节前后,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中扎堆,突击“秀孝顺”。有的网友晒出为母亲购买的价值不菲的化妆品、首饰、包、电子产品;有的人请母亲去高档餐厅,并将菜式拍照上传;有的人转发“母爱”主题文章,抒发对母亲的讴歌。对此,有人赞赏,也有人提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此题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要求对母亲节前后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中扎堆、突击“秀孝顺”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角度一:对“秀孝顺”的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秀孝顺”虽然有炫耀的色彩,但毕竟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与祝福,而且很多是有实际行为的。角度二:别把母亲节过成一场“秀”。对母亲的感恩与孝顺,更多的应是一种日常行为,一种生活常态,不应用来满足虚荣心和表现欲。角度三:对“秀孝顺”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在今天这样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有可能作出各种各样的“秀”,“秀孝顺”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对此我们应给予多一点理解。
⑹ 如何看待母亲节在朋友圈秀孝心这一现象
平常心
人和人对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一些人是思想派 说几句暖心窝的话,买点东西就完了 这是以前 现在手机都用软件了 动动手指发几条就觉得心意到了就行了 谁知道他老爹老妈会不会社交软件啊? 第二种是行动派 过节了很早的回家 买礼物 做好吃的 陪着聊天 如果相比较来说都会觉得后者更好 但是现实中像第一种那么办的却很多
不管谁属于哪一种都没有错误 只要你觉得做的有意义就可以了 意义在于父母收到你的关心 至于如何看待别人在朋友圈里秀我觉得有何意义呢 自己做好又何必去想别人这样做的用意? 也许有感而发、发自内心的 也许就是为了留给朋友一个孝顺的好印象 不管是已何目的在秀又何妨 不管真情还是假意 都当真的看就好了
⑺ 母亲节微信秀孝顺的看法
只有父母也有微信的才能看到,不过现在父母等老人使用微信也很普遍。
⑻ 作文800字 不要在微信里“秀孝顺”
5月10日是母亲节,这个本来是洋节的节日近年在中国也很“火”。今年的母亲节,最火的应该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了,不少人晒出母亲的照片并配以感恩话语,各种“祝福遥寄”的话语更是充斥屏幕,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歌曲也被热转。一些人甚至调侃,问:“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答:“朋友圈。”试问,你的母亲玩微博吗?她能看到你的微信朋友圈吗?如果答案是“不会”,那么这些秀在网上的爱,是否仅仅是秀给自己看、秀给朋友看的,这类发生在特定节日的秀,总让人感觉流于表面,少了一些“味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认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去孝敬,那就丧失了人的良心,没有道德可言。虽说只要出于真心,任何一种爱的表达都值得尊重,但在笔者看来,孝顺应重在平时的陪伴和关爱,做远比说更重要,回家给妈妈做顿饭,平时多陪妈妈聊聊天,比起隔空“秀”在网上的爱,付诸实际行动更能让母亲知道你的感恩,行动远比形式重要,也更能打动人心。
大道至简,大爱至细。有人总结何为孝:贫穷的父母,钱到为孝;体弱的父母,健康为孝;孤单的父母,相守为孝;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病患的父母,照顾为孝……毋庸置疑,每年能有这样一天表达对于母亲的歉疚和爱,晒出自己的“亲情欠账单”,用感动和感恩回报母亲,是件好事,至少说明你心里还装着母亲。但是对母亲的感恩,不必拘泥于形式,更不必局限于节日。孝顺母亲,不是非要在这一天走到母亲身边,给母亲打个电话,轻轻地告诉她“我爱你”,而是重在平时。孝心更在平时,虽然我们都很忙,关心父母,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健康状况更重要,陪伴和侍奉不仅需要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忙中偷闲,多回家看看。孝顺母亲的事儿不仅母亲节这天要说,更应该天天做,千万别只在朋友圈里秀孝顺。
⑼ 为什么孝顺是最优秀的品质
孝顺一般特指对父母或长辈,可想如果对自己父母不孝顺的话,那么还能从内心遵从谁呢,这样的人谁会重用。孝顺是最优秀的品质的含义就在其中。
⑽ 表现人优秀 勇敢孝敬父母好品质短文例子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一直有许多孝敬父母的典范,让人们津津乐道,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位居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中外古今,都有孝敬父母的典范。早在我国东汉末年便有“黄香孝亲”这一历史佳话,黄香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到了夏天,十分闷热,使人难以入睡,于是黄香每到睡前就给他的父亲扇凉,直到父亲睡着,他强顶着困意为父亲扇凉爽,不正是孝敬父母的体现吗?不错,孝敬父母歧视说易也易,主动做些自己能做的事,不让父母们烦心和过度劳累,不就是很好的“孝”吗?古人用他们的行动指引了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下面我就讲二个孝敬父母的故事。子路借米孝敬父母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文明,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穷,常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1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通过事例,我们要做到以下这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爱我们。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从点滴做起吧,孝敬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三井子镇职业中学九年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