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的篆刻字

重阳节的篆刻字

发布时间:2022-01-14 05:02:05

重阳节送老人礼物印什么字好

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即然是老人节就写祝老人健康长寿,身体康泰之类的祝福语

❷ 重阳节繁体字

这就是重阳节的繁体字。

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❸ 描写篆刻的 词句

我与新中国同龄,这是一件非常巧合而值得自豪的事情。在60岁这个人生的年龄节点上,应该有许多生活感慨。回顾我这60年,大概做了两件事情,就是“写”与“刻”。这是我的两大生活乐趣,也是我这大半辈子的主要工作经历和精神寄托。为此,我总结了8个字:躬耕写真,印海寻梦。这是我的人生感悟,这是我的岁月心得。我愿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和共勉。
躬耕写真,我向往的是“诗情”。印海寻梦,我追求的是“画意”。“诗情画意”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我觉得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有这种“诗情画意”的感觉。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过得平安快乐,这其实就已经生活在“诗情画意”之中了。为了加深这种印象,我请安阳市书法家王崇先生,把“躬耕写真,印海寻梦”这8个字,写成书法条幅,挂于房中。安阳县靳建明先生也为我写了同样内容的书法条幅。两件作品,一件稳健端庄,一件潇洒流畅,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彰显异曲同工之妙。看来,生活如果能与艺术相结合,俗中见雅,雅中求趣,雅俗互补,那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呢。
先说躬耕写真。这里重在一个“写”字,只有勤奋地“写”,才能逐步“悟”出点文采。由于多年从事办公室工作,所以我对文字写作从未懈怠。除了撰写不可缺少的应用公文之外,还忙里偷闲,躬耕不辍,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那颗真诚的心,记录下我的真情实感,我的酸甜苦辣,我的喜怒哀乐,我的峥嵘岁月。
谈到写作,不妨从我的60岁生日讲起。2009年5月14日,是我的生日。此前,我笔耕数月,写了一篇类似回忆录的文章,作为自己生日的礼物,我初步定名为《激情人生之歌》。这篇文稿,洋洋万字,除了“引子”和“尾声”之外,共由九个部分组成。即:人生之初,求学时期,军旅生涯,食品岁月,商业步履,结缘林业,篆刻情趣,家庭往事,生活感言。我觉得这是对我60岁生日的最好祝福和纪念。
在我的人生旅途上,我写过新闻报道,写过人物通讯,写过生活散记,写过篆刻论文,还写过一些说不出体裁的小品文。这些文章虽然算不上什么“文学作品”,但对我来说显得十分重要。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字资料,凝聚着我的心血,蕴含着我的情感,记录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是我激情人生的历史见证。1996年因新闻报道成绩突出,我被《安阳日报》社评为市级优秀通讯员,除通报表彰外,还奖给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纪念,我如今仍在使用,使我终身受益,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很高的荣誉了。
我写过的人物通讯也有一些,其实就是宣传我所熟悉的对社会有一定贡献的人物的事迹。1987年6月24日和1999年4月6日,《安阳日报》分别发表了《熔秦铸汉神韵来》和《德艺双馨有其人》两篇小通讯,写的都是我的书法篆刻老师徐学平先生。徐老师2005年12月31日病逝后,我又写了纪念他的文章《永远的思念》,分别发表在2006年1月6日《今日安报 豫北新闻》和1月12日《中国书画报》第三版上。当年3月1日,河南《书法导报》又以同样的标题对徐学平老师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在徐学平老师逝世三周年时,我又写了一篇《书精印妙启后人》的纪念文章,发表在2009年1月18日《夕阳红》报上。徐学平老师,生前是我学习书法篆刻的领路人,我们的师友关系持续有20多年,我怎么能不铭记在心呢!
在安阳县林业局工作时,我与董洁合作,写了一篇《十年磨一剑 荒山变果园》的人物通讯,写的是安阳市劳动模范卜小生绿化荒山的事迹,分别发表在2004年11月3日《中国特产报》和2005年第四期《国土绿化》杂志上。2009年第一期《邺神》杂志,发表了《健笔翰墨写春秋》的人物通讯,写的是滑县公安局“警营书法家”张发世的先进事迹。我还写过安阳书画界郝宪章、康献军、张国令、靳建明、刘秀红等人物的事迹介绍,并在相关报刊上发表。
关于我写的生活散记,内容更加广泛,有家庭亲情方面的,有旅游纪事方面的,还有各种征文方面的。这些文稿的写作和发表,对丰富家庭生活,调节人际关系,提高人文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是我写作比较旺盛的时期,大概发表了此类文章50多篇。1995年5月4日,《安阳日报》,发表了《迎接新世纪的曙光》。1995年11月17日,《河南经济信息报》,发表了《让生活充满情趣》。1996年2月9日,《安阳日报》发表了《清晨 跳动的风景》。1996年5月1日,《检察日报》在第三版头条,发表了《爱情之树常青》。当年的“九九”重阳节,《大河报》的前身《大河文化报》,举办了一次征文比赛,我写的《晨舞伴我度重阳》获得优秀奖。不仅文章见报,而且收到了获奖荣誉证书。2000年8月31日,《经济日报》发表了《我藏我报》。同年12月9日,《中国商报》发表了《我藏我印》。这两篇文稿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我收藏自己“样报样刊”的喜悦之情。
新的世纪,伴随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孕育新的生命。迎着新世纪的灿烂阳光,2001年10月8日和10月26日,我儿子的儿子杨哲文和我女儿的女儿薛梦,先后喜降人间。他们的出生,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欢乐、甜蜜和温馨。我从此当了爷爷和姥爷,自然也感到年轻了许多。高兴之余,我写了《祝福新生命》和《新的生命 我为你祝福》两篇文字,记录下了当时的心情,分别发表在2001年10月16日和2002年1月25日的《安阳日报》上。
2008年,是河南安阳超越集团成立20周年的喜庆年份。为此,该企业面向社会发出了“改革伴我成长, 我与超越同行”的征文启事。我和儿子同时参加了征文比赛。评奖结果在《安阳日报》刊出了名单,我们双双获得了优秀奖。2009年11月3日,该企业向我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这件事虽然很平常,却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愉快和浪漫的色彩。
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活之路上,我写过的文稿,虽没有作过精确统计,但至少也有600多篇,约有80多万字,相当于两部长篇小说的份量。
再说印海寻梦。这里隐含一个“刻”字。只有勤奋地“刻”,才能逐步“篆”出点情趣。长期以来,是篆刻艺术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以至退休后我仍然在篆刻之路上行走。
1984年夏,我参加了安阳市群艺馆举办的书法篆刻培训班,篆刻老师徐学萍先生的现场治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与篆刻结缘。于是刻刀成了我的朋友,治印充实了我的业余生活。1985年12月至1987年1月,在河南书法函授院学习篆刻专业,受到李刚田、査仲林等老师的函授指导,并取得了毕业证书。
初学刻印时,为了节省篆刻材料,每块印石我都刻了磨,磨了刻,有的磨成了薄片,有的刻成了多面印,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那时,我家住房紧张,一家4口人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的职工宿舍。只有到了夜深人静时,才有我治印的自由空间。往往一拿起刻刀,我就忘记了时间和劳累,经常通宵达旦地遨游在印海之中,从那古老的篆书、汉印中寻求乐趣,振奋精神。在此基础上,我还长期订阅《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不断获取新的篆刻信息,努力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把自己的篆刻内容融入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在充实自我的同时,为社会服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春华带来硕果香。近30年来,9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与篆刻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带来了篆刻艺术的百花齐放。幸勤的劳动,刻苦的追求,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欢乐。自1985年至今,我的篆刻作品已在全国680多家报刊上发表7200多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各类报刊。我的作品、照片和传略先后被收录到《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印坛大全》、《安阳县志》续集、《安阳日报社志》等上百部辞典之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宣传殷商文化,提高安阳的知名度,我与刘延美合作,完成了《甲骨文千字千印》篆刻长卷,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国内多家媒体报道。2004年8月30日,安阳电视台《人生广角》栏目,以《老哥俩的甲骨情缘》为题进行了专题深度报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幅长卷的创作经过。2005年,为支持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篆刻了一幅长约10.8米的《三字经·安阳好》,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深情。想起这些往事,我深刻的体会到“成如容易却艰辛”。学习篆刻艺术,虽然花费了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却换来了我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充实的艺术享受。我常常在想,这可能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改善了大家的物质
2008年北京奥运前夕,我和儿子杨庆春,以及全家人共同努力,经过六年多的精心创作,完成了一幅宽60厘米、长2008厘米的《喜迎奥运》篆刻长卷。当年6月2日,这幅《喜迎奥运》篆刻长卷,被中国体育博物馆永久收藏,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北京奥运的真情祝福,也实现了我们全家人的共同心愿。
我的篆刻作品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是服务大局,服务大众。上至党和国家的大事,下至普通百姓生活,都可以提炼出精彩的词句,体现在篆刻作品的印文之中,给人以教育和启迪。我的治印原则是“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行。”因为我的篆刻作品大都是发表在报刊上,供读者品味欣赏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办好报刊的基本理念,也是一个篆刻艺术爱好者不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009年8月,我与儿子杨庆春合作,用了近两年时间,创作完成了一幅长3600厘米、宽60厘米的篆刻长卷《爱我中华》。该作品的主题图案,由60方不同篆刻印章组合成60个大红灯笼,连接起来,恰似一条蔚为壮观的“灯笼”长龙,寓意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全卷共盖有14000多方大小印章,由红、蓝、黑三色印泥构成各种文字或图案,好像一首无声的“万印之歌”,赞颂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用“福”、“寿”两方篆字小印,组合成文,表现出了我们对祖国最想说的三句心里话。其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其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三,祖国母亲,我们永远热爱您!
我与伟大祖国一起成长,工作生活在河南安阳。我们要像爱祖国那样,爱河南,爱安阳。因为,爱家乡和爱祖国是一致的。2009年,也是安阳解放60周年,我们倍感自豪和兴奋。为此,在《爱我中华》篆刻长卷中,我们用“吉”、“祥”两方小印组成了河南和安阳的地图,标明安阳所处的位置。在国庆60周年之际,同时祝愿我们河南和安阳明天更美好!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安阳日报》、《夕阳红》报均以《“万印之歌”颂中华》为题,进行了报道,并配发了新闻图片。河南电视台、安阳电视台先后在新闻频道作了宣传,表达了中原儿女对新中国60华诞的美好祝愿。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我总计治印10000方以上,家藏石印2000多方,朋友戏称我为“千印富翁”。刀石寄情,篆刻之魂。我为自己治印的地方,起名叫“一草斋”,我也就成了“一草斋主”。其实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作室,仅仅是我家南侧的阳台而已。我把自己比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山间小草,顽强地在风雨中生活、成长。篆生活之美,刻精神之愉,已经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躬耕写真,其乐无穷。印海寻梦,情趣横生。在我与文字“对话”,与印章“交流”的漫长过程中,很幸运地得到了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勤奋带来了情趣,丰富了业余生活。二是忙碌带来了喜悦,陶冶了心灵性情。三是乐观带来了健康,增强了身体素质。我爱写作,静心修身养性。我爱篆刻,健脑壮体快乐。我想,这也许就是我生命不息,写作、刻印不止的真正原因。那就继续前行,在人生旅途中“躬耕写真,印海寻梦”吧。
躬耕写真,“真”在哪里?“真”在每时每刻的日常生活中。印海寻梦,“梦”在哪里?“梦”在岁月如歌的精神世界里。写真、寻梦,我的向往,我的期待。“写”与“刻”,平平常常两件事,如同“江河湖海”,托起了我的“生命之舟”,唱响了我的《激情人生之歌》!

❹ “重阳节”小篆字体怎么写

❺ 重阳节纪念品刻什么字好

同学会纪念品可以在赠送的纪念品上面刻有同学的名字以及毕业的时候学校的建筑物以及校徽等会有纪念意义的文字和图案。

❻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上面的字

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的美好寓意主要是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两方面。古时候人们认为九九重阳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民间在重阳节期间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插茱萸、拜神祭祖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的含义,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1、重阳节的传说

相传东汉汝南县境内有个瘟魔,每逢九月初九都会出来作恶。瘟魔夺去了恒景的父母,于是他决心防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强的仙长。他拜师练功,终于学成降妖剑术。

恒景回到家乡,按照仙长的嘱咐,在九月初九这天,发给每位乡亲一片茱萸和一盅菊花酒,并带着乡亲到山上避险。当瘟魔出现时,突然闻到茱萸和菊花酒的味道,便不敢前进。恒景此时手持宝剑,斩杀了瘟魔自此,每逢重阳,插茱萸、饮菊花酒成为重阳节的风俗。



2、重阳节习俗

我国重阳节的风俗有很多,在有些地方选择登高,也就是登山或者登高塔。有些地方还选择吃重阳糕,也就是一些糕点。有的还会跟亲朋好友一起赏菊花、饮菊花酒。或者是插茱萸、簪菊花,总之各地的风俗不一样。

在中国古代很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因为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意义所在,或者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为了纪念那个日子。

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搅拌,加红板糖,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

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星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❼ 5O个字怎么写重阳节

描写重阳节的句子
1.重阳节到了,愿你开心重重,好梦重重,财运重重,健康重重,福气重重,喜事重重,收到的祝福一重又一重!祝你重阳节开心,天天开心!
2.九月九,走一走,大自然中来享受;九月九,笑一笑,吉祥如意把你抱;九月九,看一看,工作顺利赚大钱;九月九,乐一乐,重阳佳节多快乐!
3.二九相逢,重阳来临。秋高气爽,登高健身。结伴赏菊,好运同行。醇酒入口,壮志豪情。遍插茱萸,驱邪避凶。九九归一,人生太平。
4.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朝着家乡望,九月九日望乡台,望来望去眼泪汪汪,敬礼挥手祈福祝福。
5.缕缕清风弥漫着芳香,片片落叶飘落着祝福,重阳齐聚的温馨在招手,节日假期的激情在喷薄。我愿化作清风、阳光、白云,给你载来如意、健康、财富。重阳节快乐!
6.又是一年九月九,舍弃一毛祝福你,晴空万里好时节,赏菊乃是最美景,发条短信祝福你,愿你早早回家,万事事事顺利,重阳快快乐乐!
7.别样重阳夜,皓月当空挂,黑夜一点明,灯火阑珊处,愿与君共醉!亲爱的朋友,我已经准备了菊花茶,重阳糕,茱萸香,这样的重阳夜就等你与我共赏共尝!
8.重阳节,每逢这一天,我已渐渐的向菊花靠拢。观菊花展,赏菊花诗,喝菊花茶,饮菊花酒,如此亲近菊花,只因她是一年四季最后争芳斗艳的“傲霜花”。
9.九九重阳登高望,遍地黄菊满目秋。家人齐聚高山顶,登高避疫祈福寿。远方亲人相遥望,祝愿安康幸福长。一条短信寄相思,来年相聚九月九。祝重阳节快乐!
10.还小的时候喜欢过儿童节,长大了开始过青年节,结婚之后开始过父亲节母亲节,上了年纪之后害怕过重阳节,之后每年都要过清明节。

❽ 重阳节有关的字谜

1、九九重阳日,蜻蜓点点心(猜果实名)

答案:苹果

2、不妨风雨到重阳(回猜四字常言)

答案:答有点过节

3、秋到重阳人重聚(猜商品)

答案:香烟

4、待到重阳日(猜古代科举名词)

答案:探花及第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猜四字礼貌用语)

答案:后会有期

6、重阳节前,门口邂逅(猜植物)

答案:芦荟

7、重阳时节与君逢(猜香港导演)

答案:王晶

8、独在异乡为异客(北京地名)

答案:西单

9、二度重阳连夜归(猜一字)

答案:梦

10、广寒宫上度重阳(猜一字)

答案:胃

11、佳节又重阳(猜一字)

答案:畦

12、今又重阳(猜一成语)

答案:九九归一

13、日日省钱(猜一节日)

答案:重阳节

❾ 重阳节连笔字怎么写

想要写连笔字的话,可以练习行楷,经过自己的练习,自然能够写出比较优美好看的连笔字了。

❿ 重阳节的来历简写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

重阳节

在古代,古人对火总有莫名的恐惧,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并认为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的篆刻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漳州长寿 浏览:506
滁州社保基数和养老金 浏览:601
网上能交社会养老保险 浏览:96
父母和男朋友之间的矛盾怎么处理 浏览:83
丰盛路哪个小区适合老年人养老 浏览:69
孩子独立户口怎么转回父母处 浏览:394
美国体检多少美元 浏览:555
衢州老年大学位置 浏览:63
高唐退休金 浏览:436
75岁透析老人走路无力怎么办 浏览:771
长寿到江北机场怎么去 浏览:484
威海60周岁招聘 浏览:418
孝敬爷爷奶奶作文450字 浏览:413
宁波市老年大学二胡班 浏览:984
免收养老保险 浏览:228
70岁老人记性不好是怎么回事 浏览:37
it男进养老院证明什么 浏览:267
老年大学入学合同 浏览:354
老人总拉肚子怎么回事 浏览:516
工行理财养老产品的利率是多少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