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念佛,行善一生,为何儿女这么不孝顺
念佛行善一生是为了给自己积阴德,更好的能够轮回到天堂,其实行念佛和行善是与你自己有关,跟儿女没有任何关系。儿女的阴德需要他们自己去积累。通过你的描述,你的佛缘可能不是来自于你的儿女,而是来自于社会的照顾。
㈡ 佛学怎么解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后,不一定是血缘上的后代,儿女没有继承父母的优秀智慧,不能算是真后代,而学生真的学到了老师的精神,即使这个老师没有子女,他也有真后代。
节选净空法师佛学讲座 http://www.amtb.tw/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三一集) 2001/8/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34-131
中国有一句谚语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诸位要记住,不是说你有后代,不是这个意思,后代要超过我们这一代,这叫「后」,这是大事。所以对於后代全心全力去教导、去辅助,他们的成就超过我们自己这一代,这是做父母的心、做师长的心。所以为什麼师长大家那麼尊敬,尊师重道,把师长的恩跟父母的恩看成平等,道理就在此地。
可是今天的社会,念圣贤书的人少,做父母很可能希望儿女超过自己,荣宗耀祖,一般老师未必有这一个心量,师道没有了,非常非常可悲!师道要是没有了,一切众生慧命就断绝了。佛门里面讲经说法是续佛慧命,不是续释迦牟尼佛的慧命,不是续阿弥陀佛的慧命,是续我们自己的佛慧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做佛!所以续佛慧命是有双关的意思,最重要的意思,续我自己的佛性慧命,唯有我自己佛性慧命得续,诸佛如来的慧命才真正继续下去;我的慧命要断了,我有什麼能力续释迦牟尼佛的慧命?这个道埋大家要好好想想,要把它想通。我们这一生认真努力真干,决定不要让这一生空过,那就太可惜了!
㈢ 什么因果子女会不孝
如果一个家庭里,父母没有创造一个好的安全的家庭氛围,经常在吵闹打斗中度过,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容易有不孝顺的心理。
㈣ 佛教都不孝敬母亲,打骂爹妈,那儿子是否遭报应呢
孩子做恶事可能会累及父母,同样父母做恶事也会累及子孙。您说的佛教都。。专。。。,这和佛教没啥关系。因属果谁都有报。作为晚辈敬劝也是应当做的。既然你到了这家说明你和这家一定存在着累世的因果。自暴自弃只会增加果报概率。平时多劝解多做善事慢慢的会好起来的。
㈤ 如果按照因果说的话,不孝顺父母的人终究被子女不孝顺,那么这个曾经不孝敬父母的父母是否也曾不孝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多的是榜样。
㈥ 不孝顺父母的因果报应句子
1、儿子死在老子前面,便是不孝!
2、对于不忠不孝之人有什么自尊可言?可版笑!
3、爱情是生活最权不孝的孩子,可他毕竟是生活的孩子。
4、老人健康,儿女福;儿女不孝,苍天报!
5、没有不忠不孝的佛,没有不仁不义的神。
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7、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8、我可以是个不孝顺的儿子,但我不能做一个薄情的男人。
9、父母生而不孝。既死,则焚香贡果,是益大不孝也。
10、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他拿什么让我们相信?
11、生者父母,若才者不孝,智者冷心,归结起来,便是"恶心"!
12、不孝顺的儿子到处都有,不爱惜自己子女的母亲世所罕见。
13、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㈦ 佛法中子女对父母不好不孝顺会有报应,那父母对子女不好又会有什么
佛的广大教义应是众生平等,所以同样有报;父母和子女好比是鸡和蛋的关系,你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㈧ 儿女不孝顺是什么因果
不孝拿来的顺啊
㈨ 孩子不孝顺要怎么办,佛教网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老居士也遇到了同样的逆缘,严重时会障碍自己的修行。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可以用佛法中因果和无常两个观念来解决:
首先,要以因果的观点来看待家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修行人还是普通人,都应该养成一种好习惯——“遇事反省自己、不看对方的缺点。”这样才能使矛盾得到真正的化解。从因果的角度看,你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和睦还是矛盾,并不都取决于子女,而是由你往昔的业力导致的,也就是“自作自受”。
以佛法观点来改变自己(资料图)
具体来说,从今生的因果看,当子女不孝顺时,先不要着急批评他们,先要静下心反省自己:自己年轻时,对父母是否孝顺?如果发现自己当年并不孝顺,那就不要再抱怨子女了,很可能是自己给子女做出了坏榜样,根源在于自己。这时应该在佛菩萨面前真诚忏悔。
从三世因果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何,并不仅仅取决于今生的所作所为,而是源自多生累劫的因缘。即使你年轻时很孝顺,但无法知道你在前世和父母结下的是善缘还是恶缘,是你欠父母的,还是父母欠你的。
《观无量寿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印度有个摩揭陀国,国王叫频婆裟罗。频婆裟罗因年老无子,担心没有王位继承人,于是请来相师占卜。相师说:“山中有一位道人,三年后将死去,会来投胎为太子”。国王大喜,但是因为求子心切,他等不及三年,竟然派人杀死了道人。不久,王后韦提希夫人果然怀孕,生下一位太子,名叫阿阇世,阿阇世王子正是道人的转世。他长大后,受奸臣挑拨,举兵政变,篡夺了王位,囚禁了父亲,并断绝食物,想饿死父亲。韦提希夫人要求去探望老国王,得到儿子的同意后,就偷偷把蜂蜜和炒面混在一起涂在身上,给老国王充饥。过了一段时间,阿阇世见父亲仍然健在,很奇怪,当他得知是母亲偷偷带去了食物,就把母亲也囚禁起来,甚至还想杀害母亲。韦提希夫人非常伤心,向佛陀虔诚祈祷,于是佛陀现身在她面前,告诉她与王子的前世因缘,并开示了净土法门。
从这个公案可以得知,假如我们过去世与子女结下了恶缘,今生就会遇到不孝的子女。反过来看,如果我们过去世与子女结下了善缘,加上这一世与子女之间能保持善心,那么,此生不仅能得到孝顺的子女,来世还能生于天界。
《涅槃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从前,有一对母女同渡恒河,不幸被河水所溺。这时母亲想:“我的女儿如果不淹死,我死亦无妨。”
㈩ 从佛学上讲,孩子对父母不孝在学业上会有因果吗
孩子不孝根源在父母 孝为百善之首 不孝父母的确是消福报 对以后的人生家庭事业都会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