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难得有几天假期,我决定带爸妈出去玩玩。爸爸临时有事去不了,我带妈妈去了山西平遥古城和晋祠。
我们的第一站是平遥古城,在古城走了整整一上午,我不停地回答妈妈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疑问,我基本上给她讲了整个的晋商史。问到最后,我有点累,所以,回答妈妈的问题就有点不耐烦,实际上那时候妈妈已经有点不高兴了,可我却没有看出来。下午,我带妈妈去晋祠,买完车票的时候,妈妈说:“我不想去了,我有点累。”我真的感觉妈妈是在无理取闹,车票已经买了,她却说不想去了。如果不想去,她为什么不早说?于是我没好气地说:“我们都买票了你却不去了,你这不是故意的吗?”我没想到,妈妈听到我这么说立刻哭了,边哭边说:“我最不愿意和你一起出来玩,还得看你的脸色??”
妈妈的那句话如针一般扎在我心里,我一下子感觉我很混蛋,真不是个东西(我不会骂人,可我真的想狠狠地骂自己一顿),妈妈这句话在心里压抑了多久,实在憋不住了,才说了出来?妈妈的心该有多痛?
长期起来,我给妈妈买好衣服、好鞋,妈妈穿的很多衣服品牌,有很多我自己都不舍得买;每次回家我都给她钱,她想买什么,我从来不会阻拦;我经常带她出去玩??我一直以为,我算得上孝敬。
可是,我对妈妈却从来没有耐性,我会给她脸色看,会不耐烦地打断她想说的话,会在每次离家时把她装到包里的特产拿出来说:“妈,我在外面什么买不到?那么远,我不带了,你们留着吃吧。”
诸如此类的事情,我做过很多很多??
可是,我却从来没想到,这些是我对妈妈最大的伤害。妈妈需要的并不是穿好衣服,并不需要我给她多少钱花,她需要自己的女儿理解她、尊重她,能在每一次回家时好好地陪她说说话。而我,自以为已经给了她很多,却惟独没有给她足够的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爱。最起码,妈妈没有感觉到我爱她,我的方式,的确不叫爱!
《论语》中有一段子夏和孔子关于孝的讨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不够,远远不够,这不是真正的孝,这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爱是自私的,这只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对父母少些愧疚??
每次我带一恒出来玩的时候,一恒也会问很多问题,每一次,我都会耐心地回答他提出的各种疑问。有时候,我已经很累了,不想再玩了,可只要一恒玩的很有兴致,我再累,也会耐心地陪着一恒玩,直到他不想玩了为止。每一次一恒吃饭的时候,我都会很有耐心地哄着他吃??
我小时候,妈妈又何尝不是这样对我的?
一恒走进我生命的时候已经四岁了,我没有经历他刚出生,拉屎拉尿都需要人去伺候的那个阶段,也就是说,我没有经历妈妈半夜要起来给孩子换尿布、喂奶,天天感觉自己睡不够觉的那个阶段。而我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操了多少心?她耐心地半夜爬起来给我喂奶、换尿布??听爸爸说,我小时候很闹人,一点也不让人省心,天天哭,妈妈始终抱着我,轻拍着我,希望我可以在她的怀抱中平静下来??无论我有多么无理取闹,妈妈都没有大声呵斥过我。
妈妈现在老了,成了孩子,我和她的角色发生了互换。是的,她成了孩子。有一次我和她去买菜,天很热,我给她买了块雪糕,妈妈吃着我给她买的那块雪糕,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妈妈会像孩子一样以她的方式在我面前撒娇,她会无理取闹,她会告诉我这里疼那里疼??直到妈妈在我面前哭,我才明白,原来妈妈这么做只是为了吸引我对她的关注,她希望我能对她多一些关心和呵护。而我,究竟对妈妈做了什么?我天天对恒爸说应该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难道妈妈就不需要理解和尊重了吗?
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不需要穿名牌、开好车、住豪宅,他们需要的只是孩子能常在他们身边陪陪他们,能陪他们说说话,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对他们和颜悦色,多些耐性!
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父母吧,因为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是那样爱我们的!
2. //、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孝顺父母 。
子女孝敬父母,就应深入理解、体会父母在养育自己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精力和血汗,以及他们表现出的最真诚、最伟大、最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怀着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敬爱之心,去关心、照顾、侍奉父母,使他们感到舒心、愉悦和满足。具体的说来就是:
首先关心、照顾父母的生活,尽赡养父母的义务。作子女的,对父母的起居、衣食、劳作都要悉心考虑,周到安排,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或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父母生病,应想法及时诊治,精心照料。逢年过节或父母诞辰,要买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食品,表达子女的一点孝心。如果父母有困难,子女应当全力帮助,宁肯自己困难些,也决不能让父母作难.在的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赡养。生活条件好了,经济不愁了,以前看到子女拿点钱带点东西回来总觉得开心的感觉也不复存在。宁可只是看看孩子有没有胖了瘦了,心甘情愿为他做顿饭,这些都会让老人们获得一种经济上无法获得的愉悦,来自心理的这种感受会更持久,也更真实。
以前并没有意识到父母对子女的需要,直到今年我的儿子去读了寄宿制中学,我的心里一下子失落了许多,我才明白父母对于我一定也有这样的失落。我们总是沉浸在“忙、忙、忙”的生活中,却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我们需要的不是再多的金钱、再多的世人认可,其实仅仅只是家人的那一个会心微笑而已。当把父母摆到和孩子一样的位子上时,来自父母的会心微笑也会给你带来愉悦。
3. 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怎样善待父母
把我以前的回答发到这里。
孝顺两个字做到不容易
1.经济上不要让他们有负担,要主动询问,父母不太可能用钱向子女开口的。你要主动询问。
2.老年人在儿女成家后,容易孤独,要多抽出时间看他们,陪他们。到家后不要让老人操心做饭,最好你买了菜去,如果去了还要老人做饭买菜,你就别去。如果实在离得远也必须定期打电话,比如三天五天,固定下来,别说没时间,如果说没时间打电话说明父母在你心里不重要。
3,遇到急事要顺着他们,即使他们要求不合理,也暂时答应,然后找合适机会化解或者说清楚,不要硬顶,不然容易出事。
4.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棘手的问题,不要轻易对父母讲,他们会很着急,吃睡不好。而且没有更多的办法。。。除非他们可以帮到你。
5对待双方父母要平等,不要有明显的不同。
6及时尽孝,不要想尽孝,老人不在了。哭都没地方。、
7,。以孝顺你父母的心来礼敬天下父母。
8 ,尽自己的孝道,不要强求别人。如果有兄弟姊妹你只可以提醒,但是不能强迫他们。
9.父母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婉言提醒,但是你没有权利指责父母。你尽你的儿女道。他们尽他们的父母道。
10.如果你有子女,一定要养成他们尽好孝道,不要把儿女当爹娘供养,这样乱了次序,就会招来灾祸。你孝顺父母,儿女就孝顺你,因为儿女都看着呢,如果你不孝,指望儿女孝顺,没这个道理。
尽好你的孝道,父母不在了 你也不会有太多遗憾。。
说了不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相信你会做的很好。
顶礼我们的父母及普天下的所有父母。。。
4.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不可否认,你母亲有许多令你不快的缺点:专制、武断、缺乏人情味。
假如你的眼中只看到这些缺点,而对她全盘否定,同样是有失偏颇的。
良好的愿望不等于良好的效果,你母亲虽然不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爱子女,但是她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你好,虽然你并不领情。
假如她不关心你的健康,就不会为你买麦片和营养品;她盘问你的行踪,是担心你误交损友;她让你爸爸送你上下学,显然是担心你的安全。试问:假如她根本不在乎你,她又何必这么做呢?
假如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能妥协,也不至于关系如此紧张,也不会沟通越来越难。你凭心而论,自己就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能真正思想成熟。
世上有不少抛弃子女、不负责任的父母。与这些父母比起来,你母亲的责任感或许太强了。
虽然她的一些做法不大妥当、甚至有些偏激,但是,你和她敞开心扉交谈过吗?你对她的养育之恩表示过感激吗?
不要等到亲人去世后,在坟墓前献花,应该在亲人生前就这么做。
也许,胆缉册垦夭旧差驯倡沫将来有一天你成为母亲,你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母亲。
5.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做父母喜欢的事!!
让他们高兴的生活是我们子女的责任!!!
他们真的为我们付出太多了啊!!
我欧姆要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让他们不绝的孤独!!~!
为了他们轻松幸福的微笑~!~我们应该努力的去了解,关怀他们!!~!~
6. 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应该怎样孝敬他们
多陪陪他们,另外要记得每年都要陪他们到大医院做个全面体检
7. 我们应当怎样孝顺父母
孝顺最简单的方式或许就是满足父母的期望.
孝顺或许就是一句简单的问候.
孝顺或许就是一句生日的祝福.
孝顺或许就是一个电话.
孝顺其实很简单,只要心中有爱.
8.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孝敬父母
读好书!要懂事!这些就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孝顺!
9.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