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乾隆母亲。圣孝宪皇后。钮祜禄氏。
圣孝宪皇后是她的谥号
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死后摄六宫事。
雍正十三年儿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
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皇后肯定是不能由儿子追封的!
❷ 钮钴禄氏熹妃是甄嬛吗
甄嬛的原型就是钮祜禄氏熹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圣宪皇后。
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十三岁时入侍雍和宫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下皇四子弘历。雍正元年封为熹妃,居景仁宫,地位次于乌拉那拉皇后、年贵妃、齐妃,但后来随着年妃、皇后相继逝世,齐妃之子弘时失帝意,地位日渐升高。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去世后摄六宫事。
(2)孝敬宪皇后熹妃扩展阅读:
孝圣宪皇后的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钮钴禄·凌柱。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她的曾祖,而大清王朝的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是她的高祖。
额亦都(1562年~1621年)自幼归附努尔哈赤,太祖建立八旗制度后,隶属满洲镶黄旗,在清初参加了讨尼堪外兰、取色克济等城、取巴尔达城、败萨克察人入扰、拿尼玛兰、章嘉、索尔瑚等城寨、击败叶赫九部联军、破扈伦四部等等重大战役,可谓是身经百战,累立战功,先后授一等大臣、总兵官等。
额亦都的儿子是遏必隆,此人与康熙朝的鳌拜、索尼、苏克萨哈同是四大辅臣,遏必隆一生没有自己的主见,属于墙头草的类型,但是他的官运最长,随着其他三大辅臣死后,他更是百官之首了。
而到了凌柱这里就没什么官位了,所以钮祜禄氏当时是被作为秀女指婚给当时的胤禛的,钮祜禄氏刚到藩府的时候地位不是很高,只是格格身份。但是钮祜禄氏为人贤惠勤劳,康熙对这个儿媳妇很是夸赞,到了后来她为雍正生了一个弘历这个皇孙之后更是专门召见了她。弘历深受康熙的宠爱,被接到了皇宫抚养,自此钮祜禄氏的地位也大为提升。
❸ 雍正的第一个皇后孝敬宪皇后结局怎样
雍正只有两位皇后原配:孝敬宪皇后 乌拉那拉氏,,原为四阿哥的嫡福晋,即宫锁心玉里的金枝,追封:孝圣宪皇后 钮钴禄氏,原为熹妃,即宫锁珠帘里的怜儿素言原为侧福晋,后为年贵妃至于宫锁珠帘里的皇后,好像不对,她说自己是给皇上续弦,但她应是孝敬宪皇后 乌拉那拉氏,她弟弟札兰泰应是乌雅氏,也不太对劲
❹ 清朝皇后什么时候能被封为孝……皇后,如雍正熹妃被封为孝圣宪皇后
孝是古代皇家的自我标榜,意思是以孝为本,以孝治天下,是赞美。庄是代表孝庄文皇后一生庄重自持,是夸她的德行。
孝庄是康熙追封的谥号,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后来雍正和乾隆两朝又追加了谥号,全称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❺ 甄嬛传的熹妃是谁
熹妃就是甄嬛,甄嬛的位分经历是莞常在→莞贵人→莞嫔→莞妃(未封成)→莫愁师太→熹妃→熹贵妃→圣母皇太后。
甄嬛,雍正宠臣甄远道长女,雍正元年,十七岁的甄嬛与好姐妹眉庄、陵容参加选秀,她本抱着来充个数的念头,可皇帝偏相中了她的智慧、气节与端庄,最后三人一同入选。
但因华妃嚣张,步步紧逼,眉庄被冤,陵容变心,天真的甄嬛慢慢变成了后宫精明的女子。皇帝发现年羹尧的野心,令甄父剪除年氏一族,甄嬛终于斗倒了华妃。
但不久又遭人暗算,父亲也被文字狱牵连而遭牢狱之灾,生下女儿后,心灰意冷的甄嬛选择出宫修行。在宫外幸得十七爷悉心照顾,二人相亲相爱,只等有机会远走高飞。
后因误传十七爷死讯,甄嬛为保全腹中骨肉,设计与皇帝相遇,重回宫中。因生下双生子,甄父的冤案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一族再度崛起。
甄嬛多次躲过皇后的陷害,最终扳倒皇后。可造化弄人,享尽荣宠的甄嬛,最终却只能看着心上人十七爷死在自己怀中。皇帝驾崩后,弘历登基,甄嬛被尊为太后。
(5)孝敬宪皇后熹妃扩展阅读:
历史原型:
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康熙三十一年九月廿七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十三岁时入侍雍和宫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下皇四子弘历。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去世后摄六宫事。
雍正十三年儿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最初在雍亲王府邸为妾,号格格,为低阶侍妾。十余年间皆号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看来并不受宠。直到弘历降生才得以改变。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庚午,生雍亲王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雍正即位初,封为熹妃,居景仁宫。地位次于乌拉那拉皇后、年贵妃、齐妃。
但后来随着年妃、皇后相继逝世,齐妃之子弘时失帝意,地位日渐升高。八年(1730年),晋封为熹贵妃,为雍正朝后期后宫统摄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甄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孝圣宪皇后
❻ 有的说雍正在那拉氏之后再没有封后、那竺香玉 孝仪皇后。和熹妃 孝圣宪皇后 呢熹妃是在历史上真正存在啊
① 雍正在那拉氏之后确实再也没有封后,熹妃在雍正年间的最高地位是熹贵妃。
② 熹妃确实是皇后,她的谥号就是孝圣宪皇后,这个是乾隆在即位后尊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皇太后死后谥号自然就是皇后,这些都是她的儿子乾隆做的,跟雍正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就是死了以后又被儿子给塞了一个老婆而已。
③ 竺香玉是红学某派一厢情愿的说法,认为红楼梦中女性的原型都是竺香玉,说这个人做过公主伴读,又说她同时被雍正和乾隆枪,说什么雍正妃行乐图里的汉装女子就是她什么的……这爷俩真倒霉,不但要被小说作者YY,还有被某些学者编排……
④ 孝仪皇后,即乾隆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她有一个更为常见的称呼,那就是令妃,嘉庆的生母,雍正的儿媳妇。
❼ 孝圣宪皇后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乾隆皇帝的母亲人物简介 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熹妃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七年),满洲镶黄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13岁入侍雍王府邸,名号为格格。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1723年(雍正元年二月),册为熹妃;1730年(雍正八年),晋熹贵妃;1735年(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封为崇庆皇太后,移居慈宁宫。 史籍记载 《裕陵神功圣德碑文》中言乾隆帝“事孝圣宪皇后四十二年,晨昏问侍,扶掖安辇,极尊养之,隆祝厘让,善至于终身”。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八十六岁的太后驾薨,举国致哀,尊徽谥号定为“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孝圣宪皇后”,葬于泰东陵。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后妃中有记载,全文如下: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进熹贵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遗命,尊为皇太后,居慈宁宫。高宗事太后 孝圣宪皇后画像 孝,以天下养,惟亦兢兢守家法,重国体。太后偶言顺天府东有废寺当重修,上从之。即召宫监,谕:“汝等尝侍圣祖,几曾见昭圣太后当日令圣祖修盖庙宇?嗣后当奏止!”宫监引悟真庵尼入内,导太后弟入苍震门谢恩,上屡诫之。上每出巡幸,辄奉太后以行,南巡者三,东巡者三,幸五台山者三,幸中州者一。谒孝陵,狝木兰,岁必至焉。遇万寿,率王大臣奉觞称庆。 乾隆十六年,六十寿;二十六年,七十寿;三十六年,八十寿:庆典以次加隆。先期,日进寿礼九九。先以上亲制诗文、书画,次则如意、佛像、冠服、簪饰、金玉、犀象、玛瑙、水晶、玻璃、珐琅、彝鼎、赩器、书画、绮绣、币帛、花果,诸外国珍品,靡不具备。太后为天下母四十馀年,国家全盛,亲见曾玄。 四十二年正月庚寅,崩,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初尊太后,上徽号。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子一,高宗。” [1]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出身名门 孝圣宪皇后的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她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一个曾祖。而大 孝圣宪皇后 清王朝的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是她的曾祖父。额亦都(1562年~1621年)自幼归附努尔哈赤,太祖建立八旗制度后,隶属满洲镶黄旗,在清初参加了讨尼堪外兰、取色克济等城、取巴尔达城、败萨克察人入扰、拿尼玛兰、章嘉、索尔瑚等城寨、击败叶赫九部联军、破扈伦四部等等重大战役,可谓是身经百战,累立战功,先后授一等大臣、总兵官等。额亦都的儿子是遏必隆,此人与康熙朝的 清雍正帝皇后钮祜禄氏 鳌拜、索尼、苏克萨哈同是四大辅臣,遏必隆一生没有自己的主见,属于墙头草的类型,但是他的官运最长,随着其他三大辅臣死后,他更是百官之首了。 而到了凌柱这里就没什么官位了,所以钮祜禄氏当时是被作为秀女指婚给当时的胤禛的,钮祜禄氏刚到藩府的时候地位不是很高,只是格格身份。但是钮祜禄氏为人贤惠勤劳,康熙对这个儿媳妇很是夸赞,到了后来她为康熙生了一个弘历这个皇孙之后更是专门召见了她。弘历身受康熙的宠爱,被接到了皇宫抚养,自此钮祜禄氏的地位也大为提升。 但是从她一生只生育了乾隆帝一个孩子的情况来看,她并不受雍正帝所宠爱,虽然位阶尊贵,但是却备受冷落。 钮祜禄氏家族在大清朝可是大姓,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钮祜禄,满语“狼”。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满语“钮祜禄”汉译“狼”之意。“狼”是满族先世女真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元代称“亦气烈氏”,明代称“钮祜禄氏”。满洲氏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称“钮”姓,也有的冠以汉字姓称“郎”姓。“钮祜禄”氏是典型的"一氏冠两姓"的满洲氏族。详见《满族八大姓》。钮祜禄氏家族出了很多的人才,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军事家、政治家、翻译家、理财家、文学家和珅了。
❽ 《甄_传》中的熹妃的历史原型是谁
《甄嬛传》中熹妃一般指的是清世宗孝圣宪皇后,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钮祜禄氏,为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熹妃身体一直不错,于即乾隆四十二年寿终正寝,安葬在泰东陵,谥号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纵观其一生,孝圣皇后的一辈子享尽了世间的各种荣华富贵,其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罕见的,在她去世后,乾隆帝为了纪念母亲,用3000多两黄金铸造了一座发塔来存放供奉母亲梳头时掉下来的白发,名曰金发塔,可见其对她的怀念之情,而熹妃本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历代后宫中高寿有福之人。
❾ 雍正的熹妃真是乾隆的亲生母亲吗
是的,熹妃一般指孝圣宪皇后。
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
钮祜禄氏在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被指婚给当时26岁的胤禛,由于其父亲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当时胤禛的封爵是贝勒,所以当时钮祜禄氏是格格身份,也没有因生下弘历提升地位,十余年间皆号格格。
康熙年间,雍正患上了时疫,病情非常严重,几乎丧命,钮枯禄氏侍奉殷勤,煎汤熬药,无不周到。雍正康复后,对其尤有钟爱。后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历于雍和宫邸。
弘历十岁时,随父雍正初侍康熙帝,宴于圆明园牡丹台,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便接至皇宫去读书,亲自抚养,并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为此,钮枯禄氏更得雍正的恩宠。
(9)孝敬宪皇后熹妃扩展阅读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出生于康熙二十年,五月三十日,父为内大臣费扬古,生母多罗格格觉罗氏(觉罗氏为努尔哈赤玄孙),清世宗原配皇后。
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赐封那拉氏为当时的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的嫡福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乌喇那拉氏生下雍贝勒嫡长子弘晖。但在四十三年(1704年),弘晖夭折,年八岁,此后那拉氏再无生育。
雍正初,封为熹妃。地位次于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齐妃。但后来随着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逝世、齐妃之子弘时失帝意,地位日渐升高。八年,进封贵妃,为雍正朝后宫后期统摄者。
钮钴禄氏的长寿,一般认为跟其出身不高,早年从事劳动有关。这种体质也遗传给乾隆皇帝,使乾隆皇帝一样成为高寿者。
❿ 雍正年间,最后的皇后是熹妃还是乌拉那拉氏
雍正有皇后两位: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元配嫡后。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十年九月己丑崩。谥孝敬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祔葬泰陵。子一,皇长子弘晖,殇。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三岁入胤禛贝勒府,号格格。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子一,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