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B. 要孝敬母亲的诗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3、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6、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8、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0、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1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13、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14、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15、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16、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1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18、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1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0、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21、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22、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23、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24、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25、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2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27、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28、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29、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30、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3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2、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3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34、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35、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36、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37、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1、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C.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D. 形容孝顺母亲母爱的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E. 孝顺父母的经典诗句
1.
父母者,人抄之本也。袭
2.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3.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4.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5.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6.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7.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8.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9.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F. 孝敬父母的优美诗句
表达孝敬父母的句子有: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 老舍
G.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或诗句
古人二十四孝
http://www.chinaunix.net 作者:zbdl 发表于:2003-06-30 20:02:50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版沉至绪,有一个独权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K
H. 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诗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赞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云》
千形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月儿弯弯照九州》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