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孝顺的不解
1 难道媳妇对婆婆的某些思想和行为不能苟同而对其丈夫诉苦就叫不孝顺?
答:不是不孝顺,媳妇是在丈夫的带领下走进这个家庭的,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肯定和这个新的环境有所冲突。作妻子的把这种差异带来的内心感受讲给丈夫听,是对丈夫依赖和信任的表现,不能用来作为孝顺与否的评判标准。但是,借你这个题目,却看到你的丈夫的孝顺,他向着他的母亲,不是因为不爱你,没有任何人会比他更着急,更渴盼妻子和母亲能相处融洽,所以你的丈夫把你带进家门的时候就把你定位在生活在这里多年的再熟悉不过,再亲不过的爱人了,他想你一定也能和他一样去理解母亲。虽然丈夫忽略了妻子的在环境变化中的不适宜,我们做妻子的是不是应该自己解决,寻找一个调整的方法呢?婆婆养育和教育出的孩子就是你的丈夫,你能容忍你的丈夫,接纳你的丈夫,就试着去接纳他的母亲,天下母亲无数,教子的方法无数,为人处世的方法各有不同,茫茫人海你和丈夫牵手,就说明你们还是有能融合的地方,你的母亲和你的婆婆其实在你和丈夫结合的时候就达成了共识,因为她们各自教育出来的孩子,美满地生活在了一起。生活中,不要戴着显微镜去观察,很多细微的你无法理解的行为,就让它细微再细微吧,你说呢?
2 难道丈夫孝顺必须是事事向着他妈?
答:孝顺就是顺父母的意,但仅仅孝顺不能算是完整意义的“孝”,除了孝顺以外我们还应该做到孝敬。我们不能去评判老人的对错,老人生养儿女,历经艰辛,饱尝艰难,老人不可能没有错,做儿女的应该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顺从,做到了恭敬,做到了理解。孝是百德之首百善之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子就有真爱,不孝的人你嫁给他,你可就惨了。你的爱人那样孝顺他的母亲,你要为他感到骄傲。
3 难道媳妇对婆婆再过分的做法除了忍之外没别的办法??
答:当然有别的办法,忍不是最佳的选择。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摆在女儿的位置,当你用女儿的心去看婆婆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婆婆对你也是百般疼爱。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犯过多少次错误?父母能一次次的包容我们,教导我们,不因我们的错误而遗弃我们,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接纳父母的那些让我们“看不惯”的行为呢?孝是为人第一,虽然眼前这个老人没有养育过你,但是她却为你养育了你深爱的丈夫,你和丈夫甜蜜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她啊,当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你的婆婆,你的丈夫会更爱你,家庭会一天天和睦起来。
⑵ 不孝敬父母的人会有报应吗
百善孝为先,父母对我们有养育,培养之恩,想想我们养育孩子为啥?为孩子付出多少?为人父母心都一样,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今天你不孝顺父母,明天就是你下场,做父母一定给孩子做榜样,愿天下孩子都存一颗感恩父母的心
⑶ 警示不孝顺的经典语录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
3、父不慈则子不孝。
4、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5、最大的悲哀是父母跟着受委屈,女儿不孝。
6、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
7、不孝顺的女儿,必然是难以驾驭的妻子。
8、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9、他很孝顺,只孝下,不孝上。
10、孩子是母亲的支柱,不能做不孝子女。
11、儿子死在老子前面,便是不孝!
12、对于不忠不孝之人有什么自尊可言?可笑!
13、爱情是生活最不孝的孩子,可他毕竟是生活的孩子。
14、老人健康,儿女福;儿女不孝,苍天报!
15、没有不忠不孝的佛,没有不仁不义的神。
1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17、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18、我可以是个不孝顺的儿子,但我不能做一个薄情的男人。
19、父母生而不孝。既死,则焚香贡果,是益大不孝也。
20、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他拿什么让我们相信?
21、生者父母,若才者不孝,智者冷心,归结起来,便是"恶心"!
22、不孝顺的儿子到处都有,不爱惜自己子女的母亲世所罕见。
23、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24、不孝子!你不慈,别怪我不孝。老子养大你已经仁至义尽。
25、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天生天养的,浪费粮食是第二大损福行为,不孝第一。
26、银丝渐渐染白了鬓角,皱纹悄悄爬上了额头。母亲啊!不孝的我才是您白发的缔造者。
27、我特别不孝每次跟我妈打电话我都在哭,我一点点都不强大,我就想躲谁胳膊底下睡懒觉。
28、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9、我最见不得两种人的眼泪:女孩儿的眼泪、老人的眼泪。前者说明我们无能,后者控诉我们不孝。
30、不忠之人,杀!不孝之人,杀!不仁之人,杀!不义之人,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奉天之命杀杀杀!
31、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32、所谓不孝。不过是你在那边看着我走,我不回头。同时祈愿,世间没有灵魂,我的眼角,你看不见。
⑷ 不孝顺父母会产生什么后果
其实如果来你是叛逆的话自,很多孩子都顶嘴啥的,不过这都没关系啦,如果你和父母吵架了,就先说对不起。如果你年纪大一些,多留些时间陪陪父母就好,他们可能会唠叨,不过就当老人言吧。如果你的父母已经过世了,也不要太难过,因为如果他们在世的话也不希望你伤心。
其实后果的话,会反映在你儿女身上噢
⑸ 不孝敬父母会受到什么报应
凡不尊敬他人,不孝敬父母,不正直,歪门邪道之人,死后将打入血池地狱。投入血池中受苦。我也不大明白,这里说凡难产,吐血,流血而死之人,死后也投入血池中受苦。
⑹ 放生与孝顺父母师长功德都是最大的有多少
1 佛说:孝养父母,比供养三贤十圣的功德还要大。
2 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孝养父母是觉悟的行为,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孝养父母的。孝顺是随顺性德,不是随顺烦恼,不是随顺无理的要求。懂得孝道,懂得孝养父母,佛法才有根。佛法是师道,在佛法里面有没有成就,实在说要看他对于这个师道做到了多少。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懂得孝亲,而后才知道尊师,所以至善圆满的教育还是要从孝亲尊师上去扎根。
3 人不知道孝顺父母,就不会懂得尊师重道,这是一定之理。“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师,所以“孝亲尊师”常常是相提并论。
4 “孝亲”非常重要,从孝亲这才能够“尊师”。我们对老师真正能够尊敬,老师的“道”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做师长的,要教学生孝养父母;做父母的,要教子女尊师重道。佛法教学的目的,是教我们开发性德,教我们明心见性的。我们的心地,本具无量智慧、德能、才艺;孝道与师道,是开发心地宝藏的钥匙。性德是你自己本有的,本有,哪有不能开发的道理?这开发的工具,就是“孝敬”。
5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孝敬”这两个字摆在第一。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不孝顺父母的,没有不尊敬师长的。学佛的人不晓得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你这个佛法决定是不得其门而入。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这是违背性德,去搞六道轮回。一个人,如果不孝养父母、不奉事师长,什么成就都谈不上。
6 真能行孝的人,佛菩萨都降临他家里呵护保佑。佛经上说,照顾自己的父母,这个功德等于供养佛。佛常讲,你家里有两尊活佛,那就是你的父母。不孝养父母,而去供养佛,佛不会接受。我们要以孝顺父母的心,来服务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萨的心,来恭敬每位老人。大乘佛法,是以孝道为基础;孝道到极处,就圆满成佛。要帮助父母破迷开悟,常生欢喜心。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志做到圆满,孝道才圆满。
7 佛门讲,能够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叫父母从此以后永远不再受轮回的苦报,这是大孝。家教,是根;圣贤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人,如果具有孝悌之心,就一定会守礼。把父子、夫妇、长幼的关系处理好,是孝。喜欢成就别人,把人事关系处理好,是悌。孝,是圆满的性德。五伦八德,做得圆满,才算是真孝。好好地念佛、学经教,就是孝养父母。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乃佛门中之罪人。
8 真正的善根,是孝道;真正的福德,是念佛。“净业三福”第一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基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修行要从这里开始。不孝顺父母,怎么能成佛作祖?
9“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尽心尽力去做?你要不能尽心尽力孝养父母,你那阿弥陀佛白念了,不能往生。佛家讲的“孝养父母”,是指修行有了成就,这与世间讲的有所不同。你能够如教修行,修得有成就,你就是“孝养父母”。
10 所谓“一子成佛,九代的祖宗都享天福”,这是“孝养父母”到了极处。真正孝子念佛,往生净土,不但报今生父母之恩,也报累劫父母之恩。如果你学佛,修行得不好,就是大不孝。我们念佛要得一心不乱,要得功夫成片,要往生决定有把握,要从孝敬修起。
⑺ 自己想每天都放生 但是父亲不让 想偷偷去放生 算不孝父母吗 哪部经有开示
随喜赞叹,你这个每天想去放生的想法!
如果你真想放生,任何人都阻止版不了呀?
在路上看到一权条在烈日之下,挣扎的蚯蚓,你把它捡起放在阴凉之处,随手之劳的放生,谁会不让?
佛法是方便慈悲之法,往往不要把原因,推在别人身上,首先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干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