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关于孝顺的读后感

关于孝顺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11-28 21:00:33

『壹』 孝敬父母读后感

[孝敬父母读后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孝敬父母读后感.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孝敬父母》这篇文章.文章主要讲了少年时的陈毅很孝敬父母,常帮妈妈做事,从来不惹父母生气.后来陈毅投身革命,由于工作很繁忙,长期在外,很少有机会能回家探望母亲,总感到未尽做儿子的责任.一次,陈毅从国外访问归来,途径家乡,顺道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他母亲得知儿子马上要回来了,就忙叫人把那条尿湿的裤子塞到床下,不愿让儿子知道,以免使儿子的尊严受到影响.后来,陈毅发现了那条尿湿的裤子,执意要帮母亲去洗.当我读到:母亲坚决不让,可陈毅却说不管我当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儿子,您都是我的母亲.您就把裤子拿出来,让那个我替您洗吧!这句话时,我不禁想起平时的自己.别说要我帮父母洗衣服了,我就连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妈妈洗,想起来,可真是惭愧啊!读完全文,我对陈毅孝敬父母的精神品质肃然起敬.《三字经》里曾提到过:孝于亲,所当执.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这样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多辛苦啊!我们这些后代子孙难道就不应该好好回报他们吗?!黄香从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热时,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严寒时,以身为父亲温暖被子.大家想想,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况我们这些少先队员呢?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做他们的榜样啊!可我们,一个个,都是娇贵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爸爸妈妈含我们在嘴里怕化了,捧我们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们都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多不好啊!爸爸妈妈煮了白米饭,而我们却偏要吃膨化食品;看到了别人有了漂亮的东西,我们就吵着要买,爸爸妈妈拗不过我们,只好依着我们;家里的活用不着我们亲自动手,爸爸妈妈自己会干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的,爸爸妈妈也会帮我们收拾干净;每逢周末,吵着让家长带我们上公园玩,丝毫不顾他们的感受,家长只好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陪我们,我们简直成了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们怎么能跟陈毅比呢?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读后感《孝敬父母读后感》.陈毅爷爷那么关心、体贴、孝顺父母,而我们呢,又要这个又要那个,从来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时候,我们心情一不好还跟爸爸妈妈吵架、顶嘴,真是不应该啊!我们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后在家再也不跟父母发脾气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就自己做,帮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再也不劳烦他们,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应该好好报答他们,是吗?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和关心长辈的乖孩子,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做他们的得意小帮手,好吗?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阅读了《孝敬父母》这篇文章.文章主要讲了少年时的陈毅很孝敬父母,常常帮妈妈做事,从来不惹父母生气.后来陈毅投身革命,由于工作繁忙,长期在外,很少能回家探望父母,总感到未尽到儿子的责任.一次陈毅从国外访问归来,途径家乡,顺道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他母亲得知儿子要回来时,忙叫人把那条尿湿的裤子塞到床下,不想让陈毅知道.陈毅发现后,执意要去洗裤子.当我读到不管当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儿子,您就把裤子拿出来,让我来替您洗吧.这句话时,我不禁想起来平时的我.莫说帮父母洗衣服了,就连自己的衣服都要妈妈洗,想起来真惭愧.读玩全文,我对陈毅孝敬父母的品质肃然起敬.我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是他们的掌上明珠,所以我在家里经常撒娇.妈妈煮了米饭,我却要吃点心;看见别人穿漂亮的衣服,就要爸爸妈妈买,他们奈何我不得,只好给我买;家里的活儿用不着我动手,自己的房间乱七八糟,都是妈妈帮我收拾干净的;每逢星期六、日,我总吵着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简直是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小公主.我的心受到极大的震动.陈毅爷爷那么关心、体贴父母,而我呢?却要这、要那,从不体贴、关心一下父母,现在想起来真后悔.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撒娇了,再也不做小公主了.我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尊重和关心长辈的、懂事的孩子,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贰』 谁又有关于孝的读后感(1200字)

孝是什麽东西?孝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笑话。达利说过一句话:“我喜欢往我母亲的肖像上吐痰。”这话聼起来是很过分,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我并不会责怪他,因为他说这话自有他的道理,我不明白现在的人,动不动就喜欢愤怒,愤怒有什麽用呢?为什麽不能冷静地思考一下呢?

王梵志写过一首诗,叫“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这首诗,看似浅显,却一语道破了天机,你说父母干点什麽不好呢,把我们生下来干什麽呢?你们用你们愚蠢的行为,把我们强行生到这个世界上,受尽沉沦,殊不知这是一个肮脏、堕落、颓废、黑暗、绝望的世界,谁稀罕来到这个世界上?这都不是我们自愿的,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我们是被动的,我们是被迫的,这一切都是不公平的,我们是被强迫来到这个世界上来接受苦难和感受痛苦的,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我们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

我刚刚会说话,你就逼我去上学,我刚刚上完学,你又逼我去工作,我刚刚才工作,你又逼我娶老婆。二十几年来,父母什麽时候做过一件顺从我们意愿的事情?我们能说什麽?我们能做什麽?我们只能做的只有默默地顺从,无言以对。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习惯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三年无改於父之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立身形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荒谬的,父母选择生下我们,他们理应为他们的选择负责,抚养我们是他们的义务;我们没有主动选择被生下来,我们也就没有义务来效忠于他们。

『叁』 孝顺父母观后感。

孝敬父母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回育我们成长。是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以前,看到妈妈打扫卫生时的劳累,我总是无动于衷。从4年级升5年级的暑假里,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
那次,妈妈正在打扫卫生,忽然坐在了沙发上,在旁边看书的我赶忙走过去,问道:“妈妈,你怎么了?”“我没事。”妈妈边说边捂住腰站起来,继续打扫卫生。我见状,想一定是妈妈整天打扫卫生,打扫的腰都痛了吧,我来帮妈妈打扫卫生吧!说干就干,我向妈妈请求我帮她打扫卫生,妈妈答应了,并指点我从哪扫起。
等我把所有的家务活干完后,我感到腰酸背痛,这次我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妈妈每天都要干这些家务活,从来没有向谁抱怨过腰痛,我呢,只帮妈妈扫了一次地,洗了一次碗就叫苦连天。
通过这次劳动,我终于知道了妈妈这些年来是多么的辛苦,同时我也明白了妈妈腰酸腿痛的原因。
从此,我经常帮妈妈打扫卫生,妈妈夸我长大了。

『肆』 于丹论语心得之孝敬之道读后感500字左右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脚下朴素的起点. 孝敬之道就是这样朴素的起点. 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群臣关系的对应,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 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很笨了呢? 一本《论语》捧在手里,我们说它是朴素的,是温暖的,那么它的朴素和温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脚下朴素的起点. 也就是说,《论语》告诉我们修身养心的道理,并且还会给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很多的问答.有一天,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聊天.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车马这些好东西,与朋友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这就是我的愿望.” 颜回说:“我的愿望呢,就是一个人不经常夸耀自己,也不经常宣扬自己的功劳,能够做到谦逊也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学生们发现老师还没有说话.子路对老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说出对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我们想一想,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跟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我们的长辈--- 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的平辈--- 一生相伴的朋友,我们的晚辈--- 自己的儿女. 孔子先不去谈我们怎样建设家国社稷,怎样建立多少功勋,而是说让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顿了,让我的朋友对我可以信任、托付,让孩子们觉得我是个值得追慕、缅怀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够让这三种人心中有这样的种种寄托,也就够了. 这里满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之安”. 我们都在说,中华民族一种美德叫孝敬,但是,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吗? 一个“安”字容易做到吗?让老人外在得其安身,内在得其安心,可能每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真正能够做好却很不容易.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 在孝顺这件事上,民间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叫做“论心不论迹”.我们知道,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足的钱财和高贵的地位,能够按照他的梦想把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们的父母.有时候一个深刻的心愿,但是做起来却只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对老人的这种安顿,也许我们有种种标准,比如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带老人到什么地方旅游,让他穿什么样的衣裳,有什么样的饮食,但是这些能让老人真正安心吗? 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做“孝”.“自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做孝啊 ?老师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这真的就是孝了吗? 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个动物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孔子又是一个反问句:“曾是以为孝乎?”你竟然认为这是“孝”吗? 子夏问老师什么叫孝.孔子又说了一种现象,他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谓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们都会去抢着去干;在一个物质条件不很丰富的条件下,尽量让长辈做到有吃有喝.但是,这样竟然可以算“孝”吗?

『伍』 与孝敬父母有关的观后感或文章

孝敬父母观后感
孝敬父母观后感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孝敬父母》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了少年时的陈毅很孝敬父母,常帮妈妈做事,从来不惹父母生气。后来陈毅投身革命,由于工作很繁忙,长期在外,很少有机会能回家探望母亲,总感到未尽做儿子的责任。一次,陈毅从国外访问归来,途径家乡,顺道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他母亲得知儿子要回来了,就忙叫人把那条尿湿的裤子塞到床下,不愿让儿子知道。陈毅发现了,执意要去洗裤子。当我读到“不管当了多大的官,我都是您的儿子。您就把裤子拿出来,让我来替您洗吧!”这句话时,我不禁想起平时的我,别说要我帮父母洗衣服了,我就连自己的衣服也都要爸爸妈妈洗,想起来,可真是惭愧啊!
读完全文,我对陈毅孝敬父母的品质肃然起敬。《三字经》里曾提到过:“孝于亲,所当执。”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这样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多辛苦啊!我们这些后代子孙难道就不应该好好回报他们吗?!黄香从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热时,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严寒时,以身为父亲温暖被子。大家想想,一个只有就九岁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况我们这些少先队员呢?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做他们的榜样啊!可我们,一个个,都是娇贵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爸爸妈妈含我们在嘴里怕化了,捧我们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们都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多不好啊!爸爸妈妈煮了白米饭,我们却偏要吃零食;看到了别人有了漂亮的东西,我们就吵着要买,爸爸妈妈拗不过我们,只好依着我们;家里的活用不着我们亲自动手,爸爸妈妈们自己会干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的,爸爸妈妈也会帮我们收拾干净;每逢周末,吵着让家长带我们上公园玩,丝毫不顾他们的感受,家长只好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陪我们,我们简直成了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们怎么能跟陈毅比呢?
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陈毅爷爷那么关心、体贴、孝顺父母,而我们呢,又要这个又要那个,从来不想想父母有多辛苦。有时候,我们心情一不好还跟爸爸妈妈吵架、顶嘴,真是不应该啊!我们要自我反省一下:以后在家再也不跟父母发脾气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就自己做,帮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再也不劳烦他们,再也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应该好好报答他们,是吗?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和关心长辈的乖孩子,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做他们的“得意小帮手”,好吗?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陆』 孝顺父母读后感100字

篇一:孝敬父母

今天我给妈妈洗了脚我到了半盆热水,半盆冷水。当妈妈把脚伸进盆里时我又仔细的摸了摸水温,不冷不热。

妈妈很高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也很高兴,这一定是孝敬父母的快乐吧。妈妈的脚上都是冻伤的痕迹,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都碎了,我知道了妈妈有多么的辛苦,以后我要多孝敬父母。

篇二:孝敬父母

星期日,我帮爸爸擦皮鞋,我先拿了一片抹布,再把抹布放到清洁的清水里,我又把湿抹布的给爸爸的皮鞋上擦了擦,再抹上鞋膏,到了晚上爸爸皮鞋干了,我一看见爸爸的鞋子就像又干净又美丽的皮鞋。

我的爸爸还说我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真高兴。

篇三:孝敬父母

今天,我看了一个电视剧。讲的是有两个亲兄弟,他们的母亲得了重病,这两个亲兄弟不但不给他的母亲看病,更狠心的把他的母亲扔到了森林里。

我看了之后,非常气愤,他们太不关心父母了,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应该孝敬我们的爸爸妈妈,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好好学习。不让爸爸妈妈为我们操心。

篇四:孝敬父母

一天,妈妈在洗衣服,脏兮兮的衣服被妈妈洗来洗去,终于干净了。

衣服还剩下许多,可妈妈已经累坏了,在外面玩的小明看见了,急忙跑回家,帮妈妈到了一杯水,拿去给妈妈喝,妈妈高兴的说:“小明真懂事,会帮助妈妈了!‘’小明真是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们要向他学习孝敬父母的好品质。

篇五:孝敬父母

最近我们学习好多关于孝敬父母长辈的知识,他们很值得我学习,我决定也要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我每天回到家里帮妈妈扫地拖地洗碗,帮爸爸倒茶水等,通过做这些家务我终于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我还要好好的学习,不让爸爸妈妈为我操心,我一定要每天坚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我要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柒』 有关孝顺与人生的读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看完《活着》这电影,从内心早就想写点什么,但颇感苦涩,很难落笔。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徐富贵,妻子家珍。纨绔子弟福贵由于嗜赌如命从解放前的富家子弟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经历解放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一家人的经历。
说实话,电影一开始,看着家珍的眼泪和富贵的嗜赌的鲜明对比,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我是恨富贵的,心里一直在祈祷他转身离开那个喧闹的赌场,可他没有,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国民党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我在看到家珍流泪时心就开始痛,手牵着小孩,肚子还怀着小孩,在那里苦苦的哀劝那个不珍惜自己的所谓的丈夫,希望她转身离开那个爱她还不如赌博、不顾家的富贵,希望她遇到一个上进的、疼她、惜她的男人……那也是只是我的“希望”,她兵没有这样。家珍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多少人能承受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不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啊,可富贵和家珍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
令我感动的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对福贵的真诚的生死与共的爱情,在福贵家庭没落时,不离不弃,同呼吸共患难,以及对老人和孩子真诚的爱,有福同享,有难同担,这看似伟大的爱情其实同我们的父辈所经历过的和所拥有的爱情没有区别。想想今天,生活富足了,可能一起吃苦一起奋斗的年轻夫妻有多少。我在一个婚姻节目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妻子(年轻貌美)因为与丈夫吵架离开,丈夫没有追出去而要求离婚,原因是因为觉得丈夫不够在乎自己。对比的多么鲜明,讽刺的多么有力。可笑,可悲!
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盲目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嗯,忍受,只是两个字,可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之重啊。现在这个社会,不说远处,就拿身边的故事说事吧。才在这不久前,重庆大学的一女博士就这样从高楼上从身一跃结束了她的“痛苦”,结束了她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国家和她家里人拿重金培养出来的人。她懂得道理和知识不比一般的百姓少吧。她还尚且这样轻生,不能承受生活压力之重,那还有的芸芸众生呢?悲啊,叹啊!
故事平淡真实,福贵两口子悲凄的大半生,伴随着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场景。但不知不觉地被他们的“悲惨”命运感动了,品味到了什么叫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不能说这部作品多么伟大,只说他真切地告诉了什么叫活着……命运如此,福贵有得选择吗?人在命运面前显然渺小、茫然和脆弱。
累,悦纳!
苦,接受!
痛,生并努力幸福!
活着就是幸福!
活着就是修行!

希望能够帮助你,望采纳!

『捌』 读后感孔子文章孝敬父母感言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几本课外读物,其中一本是《孔子》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教育了我。
在书中,我了解到:孔丘的父亲叔梁纥有9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叫做孟皮,可他的脚有些毛病,所以叔梁纥不太满意,他决定再去外求亲。后来他父亲和颜大人的女儿颜征结婚生下了孔子,渐渐的孔丘到了三岁,他聪慧过人,又活泼机灵。可就在这年十月,叔梁纥离开了人世。颜征对孔丘说:“孩子,娘是为你而活着的。”说罢,向曲阜城走去。在曼夫娘的帮助下,他们在曼夫娘家旁边住下了。曼夫经常带孔丘去教堂看祭祀,孔丘一回来就向妈妈问这问那,颜征看孔丘如此好学,就说:“孔丘,娘一天给你讲一个故事,你要记住才行,好不好。”孔丘高兴地直拍手。一天中午,孔丘要求妈妈教他读书写字,颜征十分高兴,只用了半天的工夫就学会了200个生字。又爱上了ㄍ易》学,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成为了大学问家。可孔丘觉得依然不够,就驾起马车,来到了洛阳,找到了老子,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学富一车,回到了家乡,并开了一家私塾,专门教学。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孔丘虽然丑,可他却并不自卑,甚至比正常人更好学;更勤奋;更加的聪慧,并且他还十分的谦虚,虽然他聪慧过人,还满腹经纶,可他依然要千里迢迢的去洛阳拜师学艺。小时候在家里就帮妈妈烧火,洗衣,做饭,到了晚上,还和妈妈一起编草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向孔丘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学习多动脑筋,回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多读书多学习做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

『玖』 读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或传说有感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不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拾』 孝顺女儿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和妈妈,一同观看了荣获安锡、奥斯卡等动画大奖的电影【父亲和女儿】。

这个电影给我们显现的是这样的情节:在秋日的一个温暖的傍晚,父亲带着他可爱的女儿一起,骑着脚踏车,穿过小小的树林,绿绿的草地,骑过了高高的小坡,来到了靛蓝的小湖边。父亲想到自己还有事情要到湖对岸,便抱抱女儿,划起湖边的小船。女儿一直等着,直到太阳落下来,月亮挂上了夜空,这才骑着脚踏车离去。第二天,女儿又来到了湖边,可是父亲还是没有回来。就这样,女孩等待了一年又一年,变成了大姑娘,每天都在“痴痴”地等待,为此,她不和同学玩耍,只是等。小女孩变成了人妻,人母,可是,父亲,没有回来。当六十几岁的女儿再次来到湖边的时候,湖水却已经干涸,变成了一片草地,女儿奔向草地,看到了沉没的小船,啊!躺在小船里,就像躺在父亲温暖的怀抱......

电影结束了,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向下滴着,为这对父女的亲情鼓掌!你们看,女孩竟然为了等爸爸回来,就放弃了玩耍的时间,哦!他们的亲情深如海!女孩慢慢老去,可她依然忘不了迟迟未归的父亲,啊!他们的亲情高如山!这部电影让我突然感到有些羞耻,我爱我的父母吗?不爱的,我就像一只娇惯的懒猫,父母把他们最好的东西给了我,而我呢?留下了什么?我回报过他们吗?没有的,我剩下的,只是一堆我享用“奢侈”生活的残渣!爸爸妈妈,对不起!我在这里,也要祝愿那善良、孝顺、懂事的女孩生活幸福!让我们一起把中国的传统—孝顺的种子播撒到全世界吧!!

阅读全文

与关于孝顺的读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和父母沟通不吵架 浏览:845
老年人吐不出痰 浏览:595
父母儿女音节怎么写 浏览:41
重阳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98
长寿赶集招聘 浏览:415
祝老人家生日礼物 浏览:116
沂水老年大学办公室 浏览:436
如何邀请兵哥哥来家里见父母 浏览:176
2014年天津今年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吗 浏览:899
未婚夫太听父母话了怎么办 浏览:112
老人吃什么中药丸最好补气 浏览:294
九九重阳节我为奶奶洗脚写一段话 浏览:315
孝敬父母心得的句子 浏览:532
春天体检哪些项目最好 浏览:929
父母结婚30周年纪念送什么礼物 浏览:349
广安至长寿 浏览:385
体检两肺上叶结节是什么意思 浏览:106
没交过养老保险的可以补交吗 浏览:224
工资卡怎么交给父母 浏览:405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 浏览: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