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敬村小岩

孝敬村小岩

发布时间:2020-11-28 19:01:52

① 司马卬的故里考证

魏美智
博爱县孝敬镇地驻孝敬村,是楚汉相争时殷王司马卬出生、成长的地方,司马卬是晋宣帝司马懿的十三世祖,是项羽分封的十八个分封王之一(即殷王)。他被封为殷王后在孝敬村不远的内都村建立了内都城,现在尚有部分城墙遗存。司马卬是一个以孝为本,以孝治军的典型人物,他的事迹在博爱县流传很广,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古人的高尚品质在新时期发扬光大,笔者今年秋天,便专程到司马卬的故里孝敬村,司马卬的王都内都村进行了考察。
一、司马卬出生的地方。到了孝敬村,一听说来考证司马卬的故里,许多行人驻了足。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汉将我带到原博爱沁河段的门口,指着一株不大的杨树说:“那棵小树靠北一点,原是一座破庙。当年司马卬的母亲讨饭到这里,在破庙的舞楼下生了他。生他的时候是冬天,好心人在破庙门前放了半包(袋)面,才没把他母子二人饿死。靠讨饭,他的母亲把他拉扯大,后来参加了赵国的军队。楚汉战争时,被项羽封为殷王。”《项羽本纪》载:“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卬为殷王,王河内”。这段历史与史书的记载相合,说明了民间传说的可信性。
二、司马卬出生时的信物--石羊。在孝敬村的四个大十字街口,古时有四个石羊,群众称为“石狮”,传说为司马卬诞生的信物。一听说寻找司马卬的石羊,马上聚拢了四五个人,指指点点将我带到一个十字街口的电线杆旁。这只石羊掉在电线杆下的河沟里。不是说有四个石羊吗?怎么才一只?四五个老年人七嘴八舌告诉我:“孝敬村与张村相连,很早以前,张村有个年青人叫牛虎,膀大腰圆,力大无穷,他将石羊掂回家一只,练武功用了,现在还在张村。另外两只在大岩村。说是与牛虎同时,孝敬村有个年青人叫王楞,也是力大无穷。有一年,大岩村人不知为何要和孝敬村人打架,于是王楞两手提了两只石羊到了大岩村。大岩村的年轻人看孝敬村有能人,再也不敢提打架的事了。这两只石羊还放在大岩村。
司马卬为什么要用羊作出生的信物呢?据群众他分析:1.很可能司马卬出生肖肖羊。十二生肖,六十花甲在我国周朝已有了。秦汉之际,司马卬用羊来作出生的信物,很可能其肖羊。司马卬被封为殷王时,为公元前206年,其干支为乙未,为羊年,据此推断,司马卬很可能出生于公元前170年,或公元前158年。2.司马卬对母至孝,在村内四个大字街口放上四只石羊,即用石羊来代表他自己,让母亲走到哪里都看得到他,使他时时与母亲相伴。
三、博爱县有十一个村名、地名的来历与司马卬有关。其中孝敬镇七个、张茹集乡二个,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二个。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司马卬高尚品质产生的地名有两个;孝敬村、扒庄村。因司马卬对母亲至孝,他在赵国当兵以及被封为殷王后,仍不忘母亲生育养育之恩,特别是母亲去世葬于孝敬后,利用战斗间隙他常回家祭祀母亲,每次回去,便在距孝敬村东5里远的扒庄下马,跪在地上叩三个头(一说一步一叩头),便步行到母亲的陵寝处祭奠。为了张扬司马卬的美德,人们便将生养司马卬的村庄更名为孝敬村,将他每次开始叩头的地方命名为爬庄(后人因因爬字不雅,又将爬庄改为扒庄)。二是由司马卬王河内产生的地名共七处。据孝敬镇内都村村志记载,司马卬王河内后,在内都建立了内都城(有别于殷都河内——朝歌)。司马卬所建的内都城,周长九里十三步,于解放初仍保持完好。到了一九五八年,县里组织修沁河堤,便将南城墙作为堤基,东、西、北三面城墙被拆去,将土复到了沁河堤上。目前,唯存西城墙约三十米左右,被焦作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卬被封为殷王后,许多官员前来朝贺。朝贺官员的驻跸点形成了二个村庄,叫东王贺、西王贺。王都的粮仓建在王都的东边,后来形成了两个村庄,叫东粮食,西粮食。后人因这两个名称太土气,便更名为西良仕、东良仕。
四、孝敬村--司马氏的家园。《晋书》《宣帝纪》载:“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伯休父,周宣王时,以此官克年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卬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王立为殷王,都河内。后以其地为郡,子孙遂家焉。自卬八世,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变。量生颍川太守儁,字元异。儁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二子也”。这段记载表明:1.司马懿是司马卬的十三世孙。2.孝敬村是司马卬的家园,也是其子孙的家园--“子孙遂家焉”。到司马懿时,司马氏家园仍在孝敬里,即现在的孝敬村。毛传:“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怀庆府志》:“每里十甲,每甲五户”。从孝敬里到孝敬村是村庄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五、温县孝敬里与博爱县孝敬村,系同一个村庄。据考,博爱县这片地方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和温县同属一县。据东方朔所撰《金伞山万寿观自然先生赞》碑载西汉元朔三年博爱县地属安昌;东魏《武德于府君等义桥石像碑》载,博爱县地属武德县;《唐故青州副使裴府君墓志铭》载,裴休的儿子裴滈葬于“河内武德县酒封村”,即现在的博爱酒奉村。武德县即今温县武德镇,建于秦始皇东巡时,金时始废县为镇。安昌县旧址也在武德镇附近。以上史料证明,在这些历史时期博爱县与温县隶属相同。那么,为什么史载温县孝敬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沁河改道,孝敬村原在沁河南岸,与温县土地连片,因之,为温县孝敬里。经沁河改道后,孝敬村便到沁河北岸,与博爱县(原河内)连成一片,这可能是孝敬村划归博爱县的一个重要原因。司马懿虽然为了招纳贤士,谋大事举大业,搬到远在黄河之滨招贤镇,但其故里仍为孝敬里即孝敬村。据《怀庆府志》中的碑铭记载:“孝敬村地接张村,烟火千家”。张村位于孝敬村西侧,与孝敬村相连。这证明:孝敬村与张村均在博爱县,而不在温县。
六、司马氏的祖籍--柏壁寨。柏壁寨即现在的博爱县唐村。过去,柏壁寨全村共姓一个姓:司马氏。明洪武四年,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柏壁寨,才打破了司马氏的一统天下。据村中的李姓长者言,过去常听司马家族的人说,司马卬的母亲就是从柏壁寨(唐村)出去,讨饭到孝敬村,在那里生下了司马卬。司马氏的祖坟在唐村西头博爱内都公路旁,有好几十亩大。

② 人类在原始人的时候,有孝敬父母一说吗孝敬一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传说战国时,有一妇女从柏壁寨(现在的唐村)讨饭到该村师祖庙的舞楼下(即今孝敬村沁河段院内)生下一子,取名司马昂。昂母死后,葬于庙后。司马昂长大成人后,成为赵国的将军。楚汉战争时,司马昂因为数有功绩,被项羽立为殷王。司马昂被封为殷王后,常去祭祀他的母亲。每次祭祀,行至今扒庄(爬庄)所在地,即行下马叩头,徒步走到孝敬村祭奠母亲。后人为张扬其高贵品德,将他下马叩头的地方命名为扒庄(爬庄);将他出生、成长的地方命名为孝敬。孝敬村的四个十字街口,古有四个石羊,群众称其为石狮,传说是司马昂诞生于孝敬的信物。据此推断,司马昂可能肖羊。

《史记》载:汉高祖元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赵将司马昂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项羽本纪》载:“赵将司马昂定河内数有功,故立昂为殷王,王河内。”

《怀庆府志》载:“项羽立司马昂为殷王王河内”《覃怀志》载,“高祖既定魏,魏王豹将兵徙下河内,虏殷王昂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洛阳。”《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河内郡,汉置。今河南之河北道大部分地方皆是。胡渭云,古者河北之地皆谓河内,自战国魏始有河内河东之名。而秦汉因以置郡……汉时郡治怀县,在河南武陟县西南。”《辞海》释:怀,古邑名,春秋郑邑,战国属魏,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武陟县地名志》载:“怀县治所在今阳城乡土城村。”

《晋书.宣帝纪》载:“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子重黎,为夏官祝融。……楚汉间,司马昂为赵将,与诸候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后以其地为郡,子孙遂家焉。自昂八世,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变。量生颖川太守隽,字元异,隽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三子也。”这段记载说明,司马懿是司马昂的第十三世孙。孝敬村是后人颂扬司马昂孝敬母亲得名无疑。

《怀庆府志》载:“里,每里十甲。”孝敬里,应是个不太大的村子。从孝敬里到孝敬村,是孝敬从里发展到村逐渐壮大的过程。孝敬里原属温县,后因沁河改道和行政区划变迁,孝敬村划归博爱县至今,司马昂及其子孙历来都认为司马氏都是孝敬里,即今孝敬村人。

③ 孝敬到上海飞机多少钱

FM9330
17:40 - 19:20
全程约: 6小时50分钟
孝敬
5小时10分钟
从孝敬村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1小时41分钟
乘坐FM9330航班, 在虹桥机场降落
上海

④ 调查报告农村孝敬父母的一件事

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从何而谈孝敬父母

⑤ 焦作市修武县小岩村人民南街19号邮编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县的邮编是:454350 ;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县 孝敬镇 小岩村的邮编是:454450 。

阅读全文

与孝敬村小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自己一个人说话是咋回事啊 浏览:670
普宁哪里养生 浏览:973
昨天长寿新闻 浏览:945
老年人77岁低热是什么原因 浏览:425
男人80岁生育 浏览:912
小朋友重阳节祝福语老人 浏览:815
90岁牙都掉了 浏览:766
你家有什么样的老人 浏览:397
信阳养老保险交多少钱 浏览:714
永新县农村养老保险缴费 浏览:554
领取干部养老金有什么影响 浏览:354
老人发烧不退是什么原因 浏览:260
成都市武侯区老年活动中心 浏览:185
农村每人一年200的养老保险 浏览:186
父母想移民怎么办 浏览:815
长沙新型养老产业有哪些 浏览:828
村级老年活动室墙上制度 浏览:77
适合老年人的营销活动策划 浏览:672
学校填写父母学历成人大专怎么填 浏览:294
80岁大寿送啥礼物 浏览: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