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茅台酒每年生产多少吨
2万吨左右 保留三分之一作为基酒来勾兑年份酒 始酒(酒引子)
实际每年到市场上才有15000吨左右(2550000箱左右---一吨170箱)
但是茅台的市场需求量是产量的50倍
大家买茅台一定要慎重。
⑵ 为什么茅台每年投放市场的酒都要限量
茅台酒供不应求,近年来已成为市场常态。其中,茅台酒的产能关系到终端市场的供应,也是关注的焦点。对于市场营销不足的问题,该公司总经理解释说,今年上半年,茅台酒数量偏少的原因是酒类专卖店的酒不到使用年限。下半年,酒类专卖店的茅台酒已经到了投放市场的年龄,投放市场的量每天都会增加。”2.6万吨的年供应量只会超过但不会减少。”那有什么原因导致茅台市场投放限量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最后一点,由于环境有限,茅台酒的产能不能不加限制地提高,才会长期存在供需不足的问题。为缓解这一局面,茅台酒加大了物流挖掘力度,完善了销售环节。改善对经销商的服务。
⑶ 茅台酒一年产量是多少瓶
茅台酒一年产量是6000万瓶。
“茅台酒属于稀缺资源,每年的产量只有6000万瓶,能满足6000多万家庭喝一次,而且不是你想喝就可以多生产。”茅台董事长李保芳如是说道。
2016年,茅台酒及系列酒基酒共生产约为6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约为3.9万吨,系列酒基酒约为2.1万吨。茅台酒实现销售量同比增长37.6%,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40.6%。
2017年,茅台酒基酒产量达42771吨,完成年计划的130.9%,入库合格率为99.96%。
(3)茅台每年重阳节出酒吗扩展阅读
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茅台酒之所以被誉为“国酒”,是由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是三代伟人的厚爱和长期市场风雨考验、培育的结果。亦得到人民群众在实际的生活品味和体验中的赞誉之声。
⑷ 茅台一年的产量多少瓶
2016年,茅台酒及系列酒基酒共生产约为6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约为3.9万吨,系列酒基酒约为2.1万吨。茅台酒实现销售量同比增长37.6%,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40.6%。
2017年,茅台酒基酒产量达42771吨,完成年计划的130.9%,入库合格率为99.96%。
2020年1月13日,茅台入选2020胡润至尚优品获奖名单。
2020年5月10日,“2020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发布,贵州茅台排名第24位。
2020年5月13日,贵州茅台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342位。
(4)茅台每年重阳节出酒吗扩展阅读
茅台酒之所以被誉为“国酒”,是由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是三代伟人的厚爱和长期市场风雨考验、培育的结果。亦得到人民群众在实际的生活品味和体验中的赞誉之声,因而当之无愧。
贵州茅台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于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
⑸ 茅台酒每年什么时间开窖
茅台酒不能快速根据需求扩张产能,这也造就茅台酒一直以来,价格居高的原由,物以稀为贵嘛。茅台的工艺特点可以总结为:“九次加曲,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三年窖藏,五年出厂”。
⑹ 请问茅台酒每年产量具体是多少
截止2018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年生产量四万吨。
43°、38°、33°茅台酒拓展了茅台酒家族低度酒的发展空间;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满足了中低档消费者的需求。
15年、30年、50年、80年陈年茅台酒填补了我国极品酒、年份酒、陈年老窖的空白;在国内独创年代梯级式的产品开发模式。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档、极品三大系列200多个规格品种。
⑺ 中国茅台酒什么时候出的
茅台酒的传奇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拉开帷幕,据司马迁《史记》载:剑安六年,即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刘彻出使夜郎,夜郎国敬献美酒枸酱,汉武帝饮后赞不绝口,枸酱酒也就是茅台酒的前身。1704年,以茅台命名的白酒品牌开始出现,到了清末,茅台地区白酒的年产量已达170余吨。
1915年,在茅台镇有三大著名酿酒作坊“成义”“荣和”“恒兴”,“成义”“荣和”联名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誉将茅台酒送到了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因为不小心酒瓶被摔破,香气四溢,瞬间征服了在场人的心,茅台酒也因此获得博览会最高荣誉。与科涅克白兰地和苏克兰威士忌成为世界三大蒸馏酒品牌,这也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少有的扬眉之举。
1951年,贵州省将三大作坊合并,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茅台酒从此开始了现代商品的生产历史。
1963年全国第二次评酒会上,茅台从冠军位上落选,这一变化引起了周总理的关注,周恩来亲自指示科学研究小组到茅台酒厂总结传统工艺,有关部门立即向无锡轻工业学院提出求援信息。
⑻ 正宗的茅台酒一年产量大约是多少
2016年,茅台酒及系列酒基酒共生产约为6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约为3.9万吨,系列酒基酒约为2.1万吨。茅台酒实现销售量同比增长37.6%,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40.6%。 [19]
2017年,茅台酒基酒产量达42771吨,完成年计划的130.9%,入库合格率为99.96%。
茅台酒,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3]
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贵州茅台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于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
1996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机密加以保护。2001年,茅台酒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茅台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1-2] 。2013年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调整“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
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称为“国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细腻、入口柔绵、清冽甘爽、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的典型。 [5-7]
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茅台酒香气成分众多,有人赞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茅台酒香而不艳,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曾长期是全国名白酒中度数最低的。具有喉咙不痛、也不上头、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等特点。” [7]
茅台酒
茅台酒
生产工艺
茅台酒的酒窖建设也颇有讲究。从窖址选地、窖区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温湿度控制、透气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术等,都极为严格。这些都是关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气纯度再提高的关键。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检查,开关透气孔,控制温湿度。 [7]
茅台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茅台酒有不同于其它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7个月。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再装瓶出厂销售。 [7]
茅台酒以本地优质糯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加曲(发酵七次)、七次取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厂第一车间
茅台酒厂第一车间
在此期间,要经历重阳下沙、端午踩曲、长期贮存等工艺环节的淬炼,制酒生产一年一个生产周期,顺应季节变换,历经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酿制而成的基酒还需在陶坛中经过三年以上的贮存,最后,采用酒勾酒的方式将一百余种不同酒龄、不同香型、不同轮次、不同酒度等各有特色的基酒进行组合,形成了茅台酒的典型风格。 [1] [8]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茅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比其它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10-15℃;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它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但茅台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与其它白酒完全不同。
⑼ 茅台酒存放时间越长的自己会不会蒸发
当然要蒸发。
白酒贮存必须密封,白酒主要成分就是酒精、水,不然白酒质量降低,酒度降低,口感也不好。
茅台酒放越久越好喝吗?
常言道:酒是陈的香。实际上,白酒界权威专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白酒都能达到如此境界,而只是茅台酒等极少数真正靠纯天然酿造、绝无任何添加剂的极品酱香白酒所拥有的专利。日本人曾动用气象色谱仪对陈年老茅台酒进行全面分析,竟惊奇地发现其中包含二百三十余种香气成份,三分之二至今无法辨别属于何种物质。
相比较而言,一般白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成份会逐渐挥发,相应,香气与价值也就会逐渐降低、这就是为为什么有 时候我们打开一瓶上了年头的一些白酒 ,会有“敞气”、不够味儿的感觉的缘故。 茅台酒能够名副其实、真正作到越老越好、越陈越香,归根结底,恰恰就在于其在所有的白酒中,是不添加任何易挥发的香味成分、全靠自然发酵的纯天然产品。 茅台酒的传统工艺是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就是一年陈酿,加上原料进厂、勾兑存放的时间,平均酒龄至少五年才能出产品,而即使陈酿贮存,酒液自身的 氧化还原和脂化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就是有效地排出了酒的低沸点杂质,使乙醛缩合,辛辣味减少,变得柔和。绵软、增加了芳香。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还增加了水分子和酒分子的自然触会。
茅台酒的勾兑环节堪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为达到色、香、味俱全的效果,陈酿结束后,还需有不同浓度、不同轮次、不同酒龄的酱香、窑底香醇甜香等三类香型的单型酒来调配融汇,才能勾兑出最后的成品茅台酒。
此外,所有的白酒都忌紫外线直接照射,茅台酒选用的不透光乳白瓷瓶,有效地避免了这一点。
茅台酒越老越好、越陈越香,使得其具有了极大收藏价值,也为“茅台年份酒”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⑽ 中国酒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
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最初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
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以此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另据《说文解字》记载:“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自古以来,文人学士多爱饮酒,因;而给酒起了许多雅名,如“金浆”、“琬液”、“琼苏”等,有些直接进入诗中。酒成为文人生活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在这里已成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了。
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酒也不是作为一种单纯的饮料来看待的,而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个人性格的“壮胆剂”,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培养和促激人们性格的作用。
中国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席”,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从古到今,中国人一向敦于友谊,友人相逢,无论是久别重逢,还是应邀而逢,都要把酒叙情,喝个痛快。
中国人把婚礼的筵席称“喜酒”,生了孩子办满月称“满月酒”,重阳节要喝“重阳酒”,端午节要喝“菖蒲酒”,祝捷要喝“庆功酒”,情人喝“交杯酒”,交朋友喝“拜把子”酒,此外,敬神、祭祖、开业等等都要喝酒,酒已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0)茅台每年重阳节出酒吗扩展阅读:
中国酒种类以及酒文化
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传说当时的夏王朝国君少康,发明了酿酒工艺。
于是,酒这一充满诗情画意、充满传奇色彩、充满江湖豪情、充满边关悲壮的饮料开始伴随所有中国人。或许大家忽略了少康的另一个功绩:率领华夏百姓战胜残暴的寒浞,实现夏王朝的中兴。。
其实按照考古发现,中国古代酒作为饮料的出现要早于少康所在的夏王朝。除了少康造酒之外,中国古代还有“猿猴酿酒”、“仪狄造酒”、“酒星造酒”的说法,充分说明中国酒文化具有久远的历史。
隋唐,唐朝诗词的繁荣,对酒文化有着促进作用,出现了辉煌的“酒章文化”,酒与诗词、酒与音乐、酒与书法、酒与美术、酒与绘画等,相融相兴,沸沸扬扬。唐代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度发达时期,唐代酒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辉煌璀璨。
“酒催诗兴”是唐朝文化最凝炼最高度的体现,酒催发了诗人的诗兴,从而内化在其诗作里,酒也就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酒文化在唐诗中酝酿充分,品醇味久。唐朝酒肆日益增多,酒令战风行,酒文化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此时,陶瓷制的酒具逐步取代了青铜质地酒具,成为日常应用最广泛的饮酒器。而且唐代人们开始使用桌子饮酒,不再“坐床”。
宋朝酒文化是唐朝酒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比唐朝的酒文化更丰富,更接近我们现今的酒文化。酒业繁盛、酒店遍布,宋代酒店强调名牌的文化个性。
金代北方民族素有豪饮之风,有着浓厚的酒文化底蕴,金代有着烧锅酒文化。而元代出现了烧酒(阿剌吉酒)。此外,宋代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宋代的制瓷业空前繁荣,大量色泽温润、绚丽、晶莹如玉的瓷器成为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