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围绕孝敬写一篇作文三百字
弘扬中华美德,从小孝敬父母。”这句话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这句话是那么简单,那么的朴素,可是谁又能做到呢?
这次活动有很多组参加,但真正能打动我的还是赵名雪他们组朗诵的诗歌。其中一句话是“当你们渐渐长大,他们却越来越老时,请不要嫌他们罗嗦,因为他们都是为你们好。”
父母们永远都在为我们着想,而我们又在那一时为他们想过呢?我们还总是埋怨没为我们做这个做那个,而我们又为他们做过什么呢?
哪怕一杯水、一句问候?望着父母那驼起的背你想过为什么吗?看着父母脱落的牙和满头的白发你想过为什么吗?听到父母的喘咳声,拖地的脚步声你想过为什么吗?那是因为你小时候的哭闹,少年时的学习,青年时的叛逆。现在你已长大,是该孝敬他们的时候了,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不要在父母去世后你才能明白他们的话,你才要孝敬他们,那时已经晚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的想起了24孝中“卧冰求鲤”的故事-冬天时,王祥的后母病了,王祥衣不解带的照顾后母,后母想吃鲤鱼,他就用自己的体温把河上的冰融化了,找到了鱼,做好了给后母吃。读读完这篇故事我不禁有些惭愧,王祥对后母都能这样孝敬而我们对亲生父母呢?虽然我们不用像王祥那样卧冰求鲤了,但是我们起码也要知道孝敬父母啊。其实父母需要我们做的并不是很多,他们只需要我们学习好一点,不给他们添麻烦。难道我们连这点都做不好吗?
孝敬父母不是一种形式,它是一种情感,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他是我们儿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
㈡ 关于感恩从孝敬父母开始的作文,三百字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这是我们一切感恩的基础》。
一提到父母,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父爱如山,博大深沉;母爱似水,细腻温柔。是啊,自从父母用幸福的笑容迎接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父母就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养育我们。扶我们学走路,教我们学说话,送我们去学堂,伴我们一天一天渐渐长大。几多辛劳,几多爱心,几多叮咛,几多牵挂。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还有首歌这样唱道:“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这两首歌一首唱给母亲,一首歌唱父亲。都体现了儿女对父母之爱的依赖和父母对孩子成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呀,我们的成长哪一刻能离开父母的关爱呢?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父母!
我的妈妈是一个一心想着儿女温柔体贴的人。她为了我和弟弟天天和黑土地打交道,把我和弟弟养的白白胖胖,自己却单薄黑瘦。辛劳让她那双纤纤玉手已经布满了厚厚的茧子,劳作让她那乌黑的头发已经沾上了岁月的风霜。记得去年冬天,北风呼呼的刮着,刺骨的冷。妈妈在寒冷的院子里,用湿布擦拭辣椒上的尘土,然后装袋去卖。我说:“妈妈,我也帮您擦吧?”妈妈抬眼看了看我,微微笑了笑说:“不用,你帮我撑袋子就行了。”可是,撑口袋也不是个轻快活,一会儿就腰酸背痛,胳膊挺得生疼。看着妈妈轻快地擦着辣椒,我想坐着擦辣椒多舒坦啊!趁妈妈去拿袋子,我抓过湿抹布,攥起辣椒擦起来。哎呀!刚一碰手,我马上把辣椒、抹布扔出去了好远!两手像攥了冰块,好像有千万根钢针向手心里扎,钻心的疼!我望着妈妈冻得通红满是裂口的双手,想着妈妈刚才对我的微笑,泪水禁不住溢满了眼眶!妈妈呀!这是无言的爱啊,亲爱的妈妈!
进入高中,我这个对父母百依百顺的乖乖女,也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成了叛逆女,开始和爸爸、妈妈的想法逐渐发生分歧:妈妈喜欢的衣服我不喜欢,爸爸教育我两句我就嫌烦……时不时和爸妈发点小脾气。到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累死了!”。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啊,自己太不懂事了。一点也没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现在我体会到了,让我在这里代表天下的儿女说声:“谢谢您,亲爱的爸爸妈妈!”
父母的辛劳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给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但我们可以在学习上、生活上让父母为我们少操一点心。对父母来讲,学习上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极好的回报!生活上的自立自强都是对父母的最大的感恩!从小事做起吧,对爸爸妈妈说一句关心的话语,为他们做一碗面,洗一次脚,端一杯热茶,洗一件衣服,擦一把汗水,整理一次房间……对父母的感恩在举手投足间,对父母的感恩在一件一件的小事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首先做到感恩父母,我们才会去感恩长途路上给我们一碗水喝的大婶,才会感恩长途车上给我们让座的大哥,才会去感恩辛勤培育我们的亲爱的老师……是的,“百行孝为先”,感恩父母,这是我们一切感恩的基础。
同学们,都来吧!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感恩父母,从我们做起!回报社会,从我们开始!
选自你是天使论坛
㈢ 勤劳俭朴孝敬父母量三百字作文
勤劳俭朴,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中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一)养成勤劳俭朴的作风
勤劳俭朴包括努力工作的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勤劳是指勤奋工作,热爱劳动的品质和行为。勤劳表现为自觉积极地参加各种必要有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勤奋工作,吃苦耐劳,忠于职守,重视劳动效率和质量等等。俭朴是珍惜劳动成果,不铺张浪费,不追求奢侈享受,节俭朴朴实的生活作风的行为。
勤劳和俭朴是相辅相成的。勤劳意味着创造劳动成果,俭朴意味着爱惜劳动成果。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师临终时对两个儿子说:“我辛苦了一生,没什么留你们,我只能给你们兄弟俩留下一块匾。”这块匾分成两半,大儿子拿一块“勤”字,他起早贪黑,拼命劳动,确实收获不少,可他不知道节约,平时大吃大喝,结果家里没有一点积蓄,日子过得很艰苦。小儿子拿了”俭“的一半,他只知道节省,吃饭穿衣都尽量节俭,却不知道去劳动创造,没多久,家里东西用完了,日子过得同样很艰苦。后来,兄弟俩终于醒悟过来,把两块匾凑到一起,“勤俭”成了弟兄俩有致富法宝。这个故事说明勤劳和节俭是相互联系的。勤劳是开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节俭是节流,节约社会财富,积累财富,以利再生产和合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