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为老人节

重阳节为老人节

发布时间:2021-03-15 09:53:15

① 为什么九九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回“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答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② 重阳节在哪一年被定为老人节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专:“集重属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③ 重阳节为什么也是老人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专“九”定为阳属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④ 重阳节是老人节吗

是。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就是老人节,在外工作的人们都会回家陪版伴家中的老权人度过这个节日,还会带着老人出门游玩一番,让老人们的心情更加的开心。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只不过古时候的重阳节并不是老人节,而是和亲朋好友登高望远,佩戴茱萸躲避灾祸的日子。

(4)重阳节为老人节扩展阅读

登高旅游

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形如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现代重阳糕,没有固定样式。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许多人效仿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一直到明清,饮菊花酒都非常流行

佩茱萸

插茱萸、戴菊花的风俗,在唐代已经普遍流行。

射箭

从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在重阳节当天,帝王官僚们除了登高作诗,举行宴会欢乐外,还有了射箭、纵马、围猎等活动。像陈后主就是沉迷于声色之外,还喜爱走马射箭,亡国时还要再猎一圈。到了唐代,重阳射箭围猎活动依然盛行。

⑤ 为什么要把重阳节定为中国老人节

因为重阳节为农历的九月九日,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饮菊酒等习俗是与老人有关的。

1、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2、插茱萸。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越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3、饮菊酒。在古代,菊花酒被看作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5)重阳节为老人节扩展阅读:

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对不少老人来说,重阳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刻,可以尽享天伦之乐;对很多子女而言,重阳是一个知感恩、尽孝道的美好时节,可以表达款款心意;对更多忙碌的人来说,重阳是一个休憩的片刻,出游赏秋、登高远眺、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重阳节,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描绘着新时代的文化图层。

⑥ 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吗

中国老年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据此风俗习惯,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年节",使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年节。

⑦ 为什么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据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在三国时代,人们就已经有了过重阳节的习俗。而最早专提到九九重属阳的,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人们选在初九这一天登高吃糕点,赏菊花,插茱萸,意为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古代,菊花象征长寿,茱萸也可以入药,而九这个数字也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有些地方也习惯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⑧ 重阳节为什么被称为老人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因“九九”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为老人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瑞安市养老金多少 浏览:637
扬州烟台湛江惠州哪个养老更好 浏览:926
厚道孝顺 浏览:299
父母名字的房改房如何转给子女 浏览:219
中国现存最长寿 浏览:853
空乘有退休金吗 浏览:739
中山社区老年大学地址 浏览:310
事业单位买养老保险 浏览:800
ve能长寿 浏览:234
深圳行政拘留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474
大庆哪家养老院最好 浏览:84
南阳养老保险最低交多少 浏览:650
上海松江大众养老院 浏览:304
旅行社要老年人的体检项目 浏览:972
陕西养老保险怎么验证个人信息 浏览:192
丽园路43弄老人住哪里好 浏览:300
徐州社保不够退休 浏览:910
南江民政局2016年养老院招标 浏览:161
安徽社会养老保险 浏览:115
敬老院短语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