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快板

重阳节快板

发布时间:2020-11-28 10:44:06

『壹』 跪求快板小段

快板小段:酒迷 说有一个酒迷爱喝酒,

他是天天酒瓶不离手,

还专门爱喝高粱酒,

是一喝醉了就现丑,

有一次一个人喝多了犯胡涂,

在那洗手间里睡了一宿,

他老婆天天把他劝:

“哎呀!我说你能不能别喝酒啦!”

这个酒迷说了:“倒不是我呀非得要喝酒,

就因为你经常提起这个酒字儿,

勾起我立刻想喝酒,

你要是不提这个酒字儿,

我就永远不喝酒。

是喝酒的酒、

九月的九、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鸠韭酒旧就揪酒。

你说话沾点儿九字的边儿我就要喝酒。”

她老婆说:“好吧!今后我永远不提这样的字儿!

你就甭想喝一口啦!”

眼看着一天一天过了一周,

他老婆说话一个酒字也没有。

可把这个酒迷馋坏了,

去到大街找酒友,

碰见了张九和李九,

问酒谜:“哎!这两天怎么没见酒迷大哥去喝酒哇?”

这个酒迷说:“唉!别提了,

我跟我老婆打了赌,

她不说酒字儿我不喝酒。

我跟她说了有那么千句话,

她一个酒字儿也没说出口。

二位贤弟把我救,

快让我把那美酒喝到口。”

张九李九齐夸口:

“哎!酒迷大哥莫发愁,

您如此如此这么办,

管保你美酒喝到口。”

酒迷一听喜心头,

转身就往家里走。

进门就对他老婆讲:

“哎!我到我舅舅家里去拿酒,

回头要是有人来找我,

你听清了姓名再让走,

是拿着东西,是空着手,

你都依依记心头,

等回来你可得告诉我,

不准撒谎瞎胡诌。”

他老婆说:“好吧!”

酒迷说罢转身走。

不一会儿来了酒迷的朋友叫张九,

怀里头抱着个大酒篓!

说:“我跟酒迷大哥是朋友,

请他九月九,

到我家里去喝酒。”

张九说罢了转身走,

又来了酒迷的朋友叫李九,

手里边提拉着一捆儿宽叶的韭菜马莲韭。

说:“我跟酒迷大哥也是朋友,

也请他九月九,

到我家里喝韭菜馅儿的饺子酒儿。”

李九说罢了转身走。

酒迷他拿着一瓶酒,

从外边走进了屋里头。

进门就把他老婆问:

“哎!是不是有人来找我?

他姓字名谁什么朋友?

手里头拿着什么东西?

你赶快对我说出口。”

他老婆说:“好吧!

头一个来的呀叫张三六。”

“张三六?”

“啊!怀里抱着个大个儿的二七篓。”

“二七篓哇!”

“二一个来的呀叫李四五,

手里还提拉着一捆儿扁叶葱,

他俩人都是你的老朋友!

请你重阳节到那儿喝去呢 ”

“哎,喝什么呀?”

“喝四喜财加五魁手!“

“啊?!”酒迷一听发了愁;

“我这辈子甭想再喝酒!”

『贰』 重阳节的作文400字

[重阳节的作文字]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作文400字。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一个岁时节日。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7个重复月日数字,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习俗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中学生作文《重阳节的作文400字》。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我准备帮奶奶洗一次脚,因为从小到大都是奶奶给我洗脚的。我记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脚盆拿到我面前,轻轻地揉着我的脚,那感觉真是太舒服了。晚饭刚吃过,我早就把洗脚盆和毛巾准备好了,准备给奶奶一个惊喜。这时奶奶走进来了,我立即把洗脚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说:奶奶,我想为你洗脚。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开心地说: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孙女!我先让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满满一盆热水,用手试试,水温差不多了。然后蹲下来轻轻地把奶奶的鞋子、袜子脱下来放在一边。奶奶把脚放进来吧!我会好好伺候你的。我开心地朝奶奶一笑。当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脚时,不禁心里一颤,原来奶奶的脚是那么粗糙。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劳累了一辈子,到现在还要天天给我洗脚,我心里真是惭愧啊!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脚洗了一遍,然后轻轻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认真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以后天天给您洗脚。奶奶开心地笑了。今天是农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我们小记者去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 我们先看了敬老院的楼房:一共有三栋楼,第一栋楼是两室一厅的房间,第二栋楼是一室一厅的房间,第三栋楼是单间。我们参观了爷爷奶奶的房间,里面设施齐全,有:床、电视、电灯。。。。。。 我们观看了敬老院的院子,种了许多植物,有大树、花草;菜地里有菠菜、白菜等。 我们最后观看了表演,有敬老院的阿姨们的表演,表演的京剧和舞蹈;也有我们小记者的表演,表演的节目很多,表演的什么呢?表演的葫芦丝、单口相声、快板。。。。。。,在观看表演时我们看到了爷爷奶奶的笑容。 老人也是需要关怀的,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老从我做起!

『叁』 广西河池壮乡小山村怎么喜迎重阳节呢

河池10月24日电 “我很开心拿出自己的2万元积蓄,把全村的老人都召集到一起,观看文艺演出,集体聚餐,分享我晚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喜迎重阳节。”10月23日,金城江区六甲镇坡维村77岁退休教师莫元二满面笑容地说。

莫元二由于双眼深度近视,无法继续在教师岗位上工作,1996年7月,莫元二在坡维村小学退休,当时的退休费只有几百元。为了养家,他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中医知识,在村里做起了“土医”,使周边村邻有了小病,都请他来医治,并在村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自己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莫建国被老人的爱心感动了,立即与村委会成员协商,以莫元二老师善举为契机,在村民中开展敬老、爱老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孝老、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10月23日上午10时,由莫元二老师出资承办的“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六甲镇坡维村重阳敬老节”活动隆重举行,周边乡镇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宜州区等地的文艺爱好者闻讯赶来,自编自导自演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舞龙舞狮、腰鼓舞、群体快板、山歌对唱等文艺节目,喜迎重阳敬老节。

下午16时,重阳敬老节的“重头戏”重阳宴开始,40张桌子整齐地排列在村委会前的球场上,每张桌子上摆满当地的美味佳肴,村里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共叙天伦。

『肆』 求快板书《万家灯火放光明》台词

中华传统节日灯谜
应怜屐齿印苍苔
(传统节日)踏青节
一身正气日月鉴,两袖来风镜高悬
(传统节日)清明
巧夺天工,独具一格
(传统节日)人日
摘穷帽,挖穷根,放胆改革观念新
(传统节日)腊八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时尚名词)明星见面会
许仙端午掀罗帐,犹如雪水当头倾
(节气二)白露、大寒
一缕月光洒窗前
(传统节日)元宵
昨夜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电脑名词)断点续传
埋头搞改革,旧貌变了样
(传统节日)重阳
园里俏声笑,笑声渐消,人隐星桥
(传统节日)元宵
园中月露初觉寒
(传统节日)元宵
山枕夕阳回归日,窗前时待别离天
(习俗)守岁
折柳独寄阵前人,枝头连理圆好梦
(传统节日)除夕
日月潭边春色满
(传统节日)清明
皂白不分,为非作歹
(传统节日)七夕
月落天明一一别
(传统节日)人日
金顶显现明月隐
(传统节日)人日
铁扇子隐姓,霹雳火扬名
(传统节日)清明
春风送暖入屠苏
(乐曲)新年进行曲
晴转阴后有零星小雨
(传统节日)清明
爆竹声中一岁除
(质检名词)过载震动
他乡寒食远堪悲
(病症)关节酸痛
百花园中百花开,春景晴明四处同
(传统节日)元日
登山得第一,射击拿金牌,象棋获冠军
(传统节日三)上元、中元、下元
七夕仰看牛女渡
(电视用语)节目上星
雾中点点露,画里乱云堆
(传统节日)冬至
为人要一日三省
(传统节日)春节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传统节日)重阳节
苑上倾心人,湖中倒影月
(传统节日)花朝
玉札到后前梦碎
(传统节日)七夕
王允先后于布、卓之前一一许之
(传统节日)上元
为儿三迁,居处终定
(传统节日)下元
轻舟远去猿声起,空高月下传箫音
(传统节日)元宵
对联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喜看三春花千树 笑饮丰年酒一杯 (春节)
万家灯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元宵)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端午)
入酒菊香由我醉
向秋山色带云看 (重阳)
话中秋,年年岁岁庆团圆。
迎佳节,神州处处笑声浓。 (中秋)
清明节:
桐花吐艳
榆火分新
痛心伤永逝
挥泪忆深情
英雄万民尊敬
烈士百世流芳
先烈功垂千古
英明留传万年
燕子来时新春
梨花落后清明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清明丽日怀先烈
亮月新天念故人
继往开来追壮志
光前裕后慰英灵
槐火光明春替换
杏花消息雨传知
禁火今年逢春早
飞花锁日为人忙
姓在名在人不在
思亲想亲不见亲
柳枝袅袅报春意
杏花团团念祖恩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莽原四面清歌起
田野八方明月辉
杏酪榆羹何处梦
石泉槐火一时新
睹物思亲常入梦
训言在耳犹记心
华夏含悲怀烈士
绵山垂泪念忠贤
英雄功绩昭百世
烈士芳名耀千秋
元宵节
一曲笙歌春似海;
千门灯火夜如年。
一帘春色门垂柳;
万斛珠光地涌莲。
九华灯炬云中挂;
五彩鳌山海上移。
三五星桥连月阙;
万千灯火彻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里;
十二都城锦绣中。
万户春灯报元夜;
一天瑞雪兆丰年。
万户管弦歌盛世;
满天焰火耀春光。
万里阳和春有脚;
一年光景月当头。
万家灯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万里河山铺锦绣;
满城笙管乐太平。
及时大放光明夜;
与物同游浩荡天。
飞龙舞凤成夜市;
击鼓踏歌皆春声。
天空明月三千界;
人醉春风十二楼。
天空明月一轮满;
人醉春风万里明。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五夜星桥连月殿;
六街灯火步天台。
火树光腾城不夜;
银花焰吐景长春。
火树银花家家晓;
淑气鸿禧处处春。
光腾月殿流蟾魄;
花灿星桥吐凤文。
凤盘双阙壶天外;
鳌驾三山陆海中。
凤舒五彩龙衔烛;
鳌驾三山蜃结楼。
玉烛长调千门乐;
花灯遍照万户明。
玉宇无尘一轮月;
银花有艳万点灯。
玉宇无尘千顷碧;
银花有焰万家春。
匝地楼台春富贵;
喧天歌舞夜风流。
乐同万户金吾驰;
夜是三元玉漏停。
华灯灿烂逢盛世;
锣鼓铿锵颂丰年。

『伍』 感恩重阳节作文

重阳佳节话感恩

一个值得爱的人,肯定是一个懂得爱的人;一个懂得爱的人,才会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秋高气爽,人们登高,可强健体魄,调剂身心;是发扬我国传统孝道和报本思源的美德。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快8旬,但还是一直为我们操尽了心。奶奶的脸已布满风霜,无情的岁月在她的眼角和前额,深深地刻下一道道细细的皱纹,且在那稀疏的头发上,铺上了一层层透亮的白霜。而长年累月的操劳使这双手已不再细腻,结出厚厚的老茧!

在小时候,爸妈为了养家,工作经常要加班,就把我托付在了奶奶家。从小,我觉得奶奶的话好多,好唠叨,我上了幼儿园,她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想不到上了小学,还是喋喋不休,要注意交通安全、和同学和好、要听老师的话……

不管风吹雨打,放学时,您总是出现在我的视线里,这么多年来,为我遮风挡雨。

奶奶不认识字,可经常要我把做完的作业拿给她看。她戴着老花镜,有时把我的作业都拿反了,还郑重其事地看着,她主要是看括号和横线有没有填上字,看完还不断自言自语地喃喃,好,好!

而在家里,奶奶总是不让我干这不让我干那,总是说:“小孩子家家的,学好你的课本知识,这些我来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应该做的事!”而现在我也学会了顶嘴:“什么啊,什么小孩子家家的,课本的我会了,你不让我做,我就偏做!”就这样和奶奶杠上了。后来,奶奶拿我没办法,就和我抢着家务活,可我做家务还没几天,就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了,而奶奶,却开心极了。

奶奶每天在忙碌着,每当我一放学,她都给我准备可口的点心,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半夜怕我着凉,经常起来给我盖被子。
奶奶喜欢看闽南语频道,可我作业一做完,总是抢着遥控器,看我喜欢看的猫和老鼠的卡通片,没有体会奶奶的感受。

随着年轮的增长,我心更上一层楼,奶奶的爱,让我学会了做人,明白了学习的目的。当然,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也要付诸行动。奶奶喜欢喝茶,我每天将为她沏一壶香飘四溢的茶,为她那被岁月压弯的脊梁,揉揉背!学习上,用优异的成绩来感恩。在生活中,奶奶教会了我许多,这么多年来,是您教会了我生活的常识!

奶奶,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在重阳节之际,祝:奶奶您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

『陆』 重阳节活动快板台词

《三句半》
甲:马上就到重阳节,
乙:老人个个都快活,
丙:咱也来个三句儿半,
丁:乐一乐!
甲:赶上改革和开放,
乙:人民生活大变样,
丙:咱们人老心不老,
丁:更茁壮!
甲:好比太阳王西偏,
乙:黄昏时分霞满天,
丙:只要人老不服老,
丁:更壮观。
甲:为了珍惜好时光儿,
乙:又跳舞来又唱歌儿,
丙:登山骑行打太极,
丁:练拳脚儿。
甲:锻炼身体兴致高,
乙:不用医生把病瞧,
丙:再把生活调节好,
丁:乐淘淘。
甲:儿女个个都孝顺
乙:嘘寒问暖把心尽,
丙:经常陪咱聊聊天儿,
丁:真高兴!

『柒』 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诗句

1、春节诗句:

《除夜》作者: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2、元宵节诗句:

《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清明节诗句:

《清明》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午节诗句:

《端午日赐衣》作者: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5、七夕诗句:

《古意》作者: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6、中秋节诗句:

《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重阳节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捌』 求介绍传统节日的相声

群口相声(三人)《酒令》非常适合。
这个作品中,甲、丙两人通过介绍传统节日,互相罚酒(用扇子一类东西打头),乙表面上为丙帮忙,却处处向着甲。三个人性格鲜明,戏剧冲突感强,便于获得满意的舞台效果。
《酒令》有两个版本,简版的到八月份就截止了,另一版到十二月份,此外,这一群口相声还可以发展为四五个人,甚至七八个人表演。
Bai上可以搜索的视频包括以下几种
崔金泉、苏文茂、赵伟州:http://v.ku6.com/show/nvhf_xfl2Gb6hYxF.html
常贵德、杨少华、赵伟州:http://v.ku6.com/show/-tzHYnnsg0xteV65.html
马志明、苏文茂、王佩元:http://v.ku6.com/show/960oPHhO0sD4NOvi.html
还有许多其他人合说的版本,个人觉得以上三种比较好,可供参考。
现将马志明、苏文茂、王佩元合说的版本提供如下:
甲:象您这个演员。
丙:啊?
甲:也经常参加这个庆典活动吧?
丙:唉,一般呢,有的公司啊开张啊或者搞个什么纪念活动,我们都邀请,一请都要去的。
甲:甭问这宴会少不了?
丙:啊是。人家有招待嘛,呵呵呵呵。
甲:你爱喝酒吗?
丙:我呀?
甲:啊。
丙:呵,反正每顿饭都得来点儿。
甲:来多少?
丙:嗯?二两三两,不拘数儿。呵呵呵。
甲:就这么干喝?
丙:唉,怎么也有点儿菜呀。
甲:我没说这意思。
丙:啊?
甲:我是说呀,就也不行个令儿啊?助一助兴?
丙:哦,您是说酒令儿啊?
甲:啊。
丙:啊,有时也搞这个。
甲:有?
丙:划拳行令。
甲:哦,都会什么啊?
丙:击鼓传花。
甲:嗯。
丙:猜迷、杠子、老虎、鸡、日本拳我都会。
甲:嗨呀,你这个都老掉牙了!
丙:哦,那您?
甲:还来这,没劲没劲。
丙:不是,您说的这酒令儿什么酒令儿?
甲:新鲜的!
丙:什么呀?
甲:咱来个找节日。
丙:找节日?
甲:啊。
丙:怎么个找节日啊?
甲:一年多少月?
丙:十二个月呀。
甲:十二个月。
丙:嗯。
甲:咱俩人啊?
丙:嗯嗯。
甲:一个人占单月儿,一个人占双月儿。
丙:啊。
甲:要找出十二个民族传统的节日来,行不行?
丙:哦,找这个节日。
甲:找出这个节日。大伙儿一听,嗯——
丙:啊?
甲:承认!
丙:哦,承认。
甲:就算赢了。
丙:这就算赢啦?
甲:唉。找出这节日一听,没那么个节,完,算输!
丙:哦,是这么个游戏。
甲:行吗?
丙:不是(笑)
甲:咱来来?
丙:不是您说这个找节日啊?
甲:啊。
丙:他这个。。。他是怎么着。。。他这个。。。我那(音内)个。。。我那(音内)个。。。呵
甲:看这意思你没把握?
丙:也不是他这个。
甲:啊?
丙:生疏一点儿,我这个头一次。
甲:那没关系。
丙:啊?
甲:没关系,你可以找一个人儿帮忙。
丙:能找人帮忙?
甲:唉可以。
丙:找谁呀?
甲:我看刚苏文茂在那儿蹲着呢。
丙:啊来了?
甲:叫他帮你不一样嘛!
丙:请。。。请他?
甲:啊。
丙:不是,你一个人儿我们俩人儿,这玩意儿行吗?
甲:嗨呀,这是玩儿!
丙:哦,呵呵呵。
甲:这个。。。(表情很随便不当回事)
丙:给我点便宜(笑)。
甲:甭往心里去。
丙:那就不好意思了。(好象占了大便宜似的笑)
甲:没事没事!
丙:好的!好的!苏先生!(叫乙)
乙:唉!(答应丙)
丙:唉,唉呦呵!苏先生真来了(走过去迎乙)!唉呦,唉呦,苏老师!呵呵,哎呀,苏老师!
乙:啊啊。
丙:我得麻烦您点儿事儿!
乙:哦,有什么事儿啊?
丙:这个志明老师啊。
乙:啊啊。
丙:刚才啊,想跟我做个游戏。
乙:哦(拉长音)!
丙:这个游戏呢就是酒令。
乙:嗯嗯。
丙:他这酒令可新鲜。
乙:是啊?
丙:他说哪,一年十二个月。我们两个人一人占单月儿一人占双月儿,找这节日。
乙:嗯嗯。
丙:找出来大家一鼓掌承认了这就为正令,这就算赢了。
乙:啊啊。
丙:找这节日大家一看没有不对,为乱令。可是您知道,我这个对节日这东西不行啊。(不好意思的笑)
乙:佩元。
丙:啊?
乙:嗨呀!(很自信的笑)
丙:啊?
乙:有我呀!(拍拍丙的肩膀)咱俩。。。我帮助你说啊!
丙:您能帮我找?
乙:嗬,你看!
丙:好的,我算请对人了!
乙:我这学问你还不知道吗?
丙:我知道啊,知道(笑)。
乙:就是(笑)。你看,他一年能找多少节?
丙:他要求找十二个节日。
乙:一年找出十二个节?
丙:行吗您?
乙:那有什么呀!
丙:啊。
乙:你告诉他,咱能找二十四个节,二十四个。
丙:真的啊?
乙:那没错儿!
丙:嗬!
乙:来来来。
丙:哈,哈哈哈,(面向甲说话)跟您这么说吧。
甲:啊。
丙:我们已经商量好了。
甲:嗯。
丙:就跟您玩儿这种游戏。
甲:玩儿?
丙:而且苏老说了。
甲:嗯。
丙:他一年能找出二十四个节来。
甲:二十四个节?
丙:多大学问!
甲:二十四个都什么节呀?
丙:啊? 您等一会儿啊 (面向乙说话)嗯,他问了您这二十四个都什么节呀?
乙:唉?这不就现成的吗?
丙:什么呀?
乙:立春、 雨水、 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丙:唉,好好好!好好好!哎呀!太好啦!
乙:怎么样?
丙:真是有学问!
乙:就是。
丙:(对甲说)唉,您听见了吗?
甲:哦。
丙:啊,就刚才说的那些个。
甲:这个啊?
丙:啊,二十四。
甲:这叫、这叫什么呀?
丙:节日啊!
甲:这叫什么这个,啊?
丙:不节日吗?
甲:这叫节气呀!你翻翻日历都有啊!
丙:节气?
甲:二十四节气呀!这农民哪,根据这二十四个节气耕、种、锄、刨。
丙:哦。
甲:这种地用的。
丙:那您说的呢?
甲:找节日(敲几下桌子,以示强调)。。。日
丙:不是,您、您等会儿,您等会儿啊,您等会儿,(对乙说)苏先生
乙:啊啊。
丙:人家说您说的那(音内)个噜噜噜噜噜噜那一大堆呀,那(音内)那(音内)那(音内)叫节气,他不是节日。
甲:呵(很瞧不起的笑)。
乙:你问问他什么节日?
丙:我问问啊。
乙:唉,让他。。。
丙:唉,唉,马先生,这您得告诉我们。
甲:啊?
丙:什么是节日呢?
甲:哦怎么意思,怎么意思啊。
丙:您能告诉我们?
甲:比如说吧 。
丙:啊?
甲:嗯,九月初九!
丙:嗯。
甲:这什么意思知道吗?
丙:您说呀!
甲:这叫重阳节!
丙:哦,这(音zen4)么个节日!
甲:就找这路节日!
丙:您等会儿啊。(对乙说)您听见了吗?
乙:嗯嗯。
丙:人家说了啊。
乙:啊。
丙: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为节日。
乙:哦,找这个节?
丙:找这路节。
乙:那也没问题呀!
丙:也没问题?
乙:我帮你说!
丙:哦。
乙:怎么样?
丙:好啊!
乙:啊?
丙:好好,就这(音zen4)么地。
乙:(小声对丙说)咱们俩说呀,我告诉你。
丙:啊啊。
乙:不管怎么说——
丙:啊。
乙:他是一个人儿咱是两个人。
丙:对对对。
乙:咱俩人比他一人儿机灵。
丙:那是!
乙:他一人儿闹不过咱俩人去(音切)
丙:没错,哈哈哈。。。(乙一起乐)
乙:行行。
丙:就给他这(音zen4)么定了?
乙:唉,你问问他。
丙:啊。
乙:啊,你你你,你告诉他,我告诉你说,你你你你呀。
丙:啊。。。(乙和丙做窃窃私语状)
甲:(打断丙乙对话)咱得分分,唉(上声)
丙、乙:啊?
甲:谁占双月儿谁占单月儿?
乙:(对丙说)你问问他谁占单月儿谁占双月儿?
丙:啊,(对甲说)谁 谁占单月儿谁占双月儿?
甲:你们挑!
丙:我们挑?
甲:随便!
丙:(对乙说)唉,苏先生。
乙:啊啊。
丙:他让咱挑。
乙:咱挑啊?
丙:啊。
乙:你问他单月儿先说双月儿先说?
丙:唉,我问你。
甲:啊?
丙:这个单月儿先说双月儿先说?
甲:当然得单月儿先说了!
丙:嗯嗯。(对乙说)他说是单月儿先说。
乙:单月先说(做沉思状)?
丙:啊。
乙:这(音zen4)么办
丙:啊。
乙:让他占单月儿。
丙:为什么呢?
乙:单月儿先说呀!
丙:啊对呀。
乙:嘿!他先说呢,咱先听听,然后咱们照猫画虎。
丙:嗬!嗯!要不怎么说姜是老的辣呢?啊!嗬!哎呀!您可太聪明了!让他先说?
乙:让他先说!
丙:(面向甲)哈哈哈哈。。。。。。!(很夸张的笑)
甲:什么毛病这是?
丙:马先生!
甲:啊?
丙:我们商量好啦!
甲:啊。
丙:给你点儿小便宜,让你先说!
甲:可以呀。
丙:你知道为什么让你先说吗?
甲:啊。
丙:就因为你说完了我们呆会儿一照猫画虎。
甲:唉?
丙:(明白了)我怎么去说出去了?嗨!这嘴不严。啊,让你先说。
甲:你带酒了吗?
乙:唉(对丙说),唉,打酒去(音切)!让他打酒(音切)打酒!
丙:你得打去(音切)
甲:我带来了。
丙:哦,你带来了?
甲:嘿嘿。
丙:好啊。
甲:我给你拿去(音切)
丙:哪儿呢?
甲:唉(走进后台)。
乙、丙:(俩人窃窃私语)这回咱那。。。“嗯”?让他。。。“谢谢您啊”(甲走上台来,手里拿着一个充气锤子)
丙:哦,我说这、这就是酒?
甲:这就是酒!
丙:这就是酒?(用手去摸)
甲:别动别动。
丙:啊?
甲:这酒啊已经斟满了,一碰就洒一墩就流。
丙:苏先生。
乙:啊?
丙:他说这就是酒!
乙:这是酒?
丙:它这是酒
乙:哎呀,这咱不明白。
丙:什么?
乙:这是酒那怎么喝呀这酒?
丙:唉,对呀!您这是酒这怎么喝呀?
甲:拿脑袋喝呀!
丙:(对乙说)唉,他说拿脑袋喝。
乙:拿脑袋喝?
丙:啊
乙:那怎么喝呀?
丙:(对甲说)唉对,拿脑袋怎么喝呢?
甲:不知道啊?
丙:不明白呀!
甲:不知道怎么喝我告诉你呀。
丙:啊,不明白呀?
甲:(拿起锤子,对着丙的头打一下)就这(zen 4)么喝!
丙:(对乙说)哎呀 他说就这(zen 4)么喝!
乙:嗯。
丙:嗯。
乙:行。
丙:嗯。
乙:唉,咱还有点不明白啊。
丙:什么不明白?
乙:这个单双月儿占好啦。
丙:嗯?
乙:他先说。
丙:对对对对。
乙:如果他说上这节日来啦?
丙:嗯。
乙:大家也公认。
丙:嗯。
乙:有这(zen 4)么个节。
丙:嗯。
乙:这叫什么?正令?
丙:对。
乙:正令,敬酒。
丙:唉, 咱得问问他。
乙:怎么敬法儿?
丙:(对甲说)我问你啊。
甲:嗯。
丙:比如您先说。
甲:啊。
丙:您是单月儿。
甲:对。
丙:您说出这节日大家也公认有这个。
甲:正令啊。
丙:这是正令?
甲:对呀。
丙:这正令怎么喝呢?
甲:要敬酒三杯,这可喜可贺呀!
丙:哦。(对乙说)他说呀,如果是正令得敬酒三杯,可喜可贺。
乙:敬酒三杯?
丙:唉,对对对对。
乙:这咱不明白。
丙:什么不明白?
乙:那(音内)个敬酒他怎么个敬法儿呢?
丙:(对甲说)啊对呀!您这敬酒怎么个敬法儿呢?
甲:怎么敬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啊。
丙:啊。
甲:(拿锤子对着丙的头打三下)就这么敬。
丙:(面对丙,咳嗽两声)他说就这(zen 4)么敬!
乙:哎呀,这我。。。我还是不明白。
丙: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乙:唉,咱们说了。
丙:啊。
乙:这个这个——
丙:咱双月儿啊。
乙:双月儿。
丙:啊。
乙:双月儿咱找不上节来。
丙:啊。
乙:或者这节找出来大家不公认,那么这怎么办呢?
丙:这我得问问他。
乙:问问,问问。
丙:(对甲说)唉,比如说啊,我们是双月儿。
甲:嗯。
丙:我们说出这节日大家不公认,也就说没这(zen 4)么个节。
甲:这叫乱令了。
丙:啊乱令怎么办呢?
甲:罚酒三杯。
丙:哦(对乙说)他说乱令得罚酒三杯。
乙:嘶,这我还不明白。
丙:啊?
乙:那么这罚酒他怎么个罚法儿呢?
丙:(对甲说)啊对呀!这罚酒他怎么个罚法儿呢?
甲:还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拿着锤子又照头上来三下)就这(zen 4)么罚!
丙:对着乙,咳嗽一声)他说就这(zen 4)么罚!
乙:哎呀,我还是不明白!
丙:嗯,我明白了!!您这都哪的事啊 这还没说什么先对付七杯啦!
乙:行了。
丙:我、我明白啦。
乙:明白就好办啦。
丙:我明白啦。
乙:那就。。。。。。
丙:咱开始说了啊?
乙:说了说了。
丙:好嘞!
甲:唉,好好。
丙:(对甲说)咱现在规矩讲完啦 。
甲:啊。
丙:由您开始说。
甲:我占单月儿。
丙:您占单月儿。
甲:我先说啊。
丙:从哪儿说?
甲:一月。
丙:从一月说?
甲:也就是正月。
丙:嗯嗯。
甲:正月十五。
丙:这什么节呢?
甲:“元宵节”!
丙:不是,您先等会儿,您先等会儿啊,我得问问我们先生啊。
甲:你问问。
丙:(对乙说)唉,苏先生。
乙:嗯?
丙:人家说完了,人家说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有这节吗?
乙:有!有!
丙:哦,有这节?
乙:有有有!
丙:哦。
乙:元宵节嘛?!
丙:啊啊。
乙:知道吗?“正月闹元宵,金匾绣开了”,记得有那么一歌儿吗?
丙:我听过听过。
乙:对对,有!有问他怎么办?
丙:(对甲说)唉,有这节怎么办那?
甲:可喜可贺,敬酒三杯!
丙:他说可喜可贺,敬酒三杯。
乙:敬他啊。
丙:哦,对,我们得敬你!(拿锤子)
甲:别、别动。(阻拦丙)
乙:敬敬他。
甲:别动。
丙:唉,不是。。。
甲:你没听清楚。
丙:唉,你看,他这怎么意思?
甲:刚才交代很清楚。
丙:唉,他这人,您您(对乙说),您跟他聊聊。
甲:别动别动。
丙:您跟他聊聊,不是,这人怎么回事儿这是?
乙:(对丙说)你你,你等一会,你等一会儿。
丙:啊。
乙:(对甲、丙说)咱可不许矫情啊?
丙:啊。
甲:谁矫情了?
乙:(对甲说)刚才你说的很清楚啊!
丙、甲:啊对呀!“啊”!
乙:对不对?你说上来了可喜可贺敬酒三杯。你怎么不让敬?
甲:是啊是啊!
乙:啊?
甲:这正令儿谁找上来的?
乙:你呀。
甲:对呀,我找上来的。可喜可贺敬酒三杯,这三杯酒得你们喝。
乙:哦,你找上正令我们喝?
甲:唉!
乙:那么呆会儿我们要找上来呢?
甲:我喝呀!
乙:这回谁喝?
甲:你们喝。
乙:我们喝?
甲:唉!
乙:(咳嗽一声,对丙说)喝去(音切)
丙:喝。。。? 苏先生怎么咱喝呀?
乙:那当然了!
丙:怎么了这是?
乙:人家找上来不得咱们喝吗?对不对?那么呆会儿咱们要是找上来他不就得喝了吗?咱不能跟他矫情啊!咱,人家头一个找上来咱不喝,咱不喝,不喝呆会儿咱找上来他也不喝,怎么办?
丙:对!(一拍大腿)
乙:你明白这个道理。
丙:把他后道堵死!
乙:嗨,对对(笑)。
丙:对!这回呀。
乙:啊。
丙:咱喝!
乙:喝!
丙:不给他留后路!
乙:那当然。
丙:您躲开,我来!
乙:这点儿你放心。
丙:啊。
乙:不管怎么说——
丙:嗯嗯?
乙:咱俩人比他一人儿机灵!
丙:嗯,没错。
乙:他一人儿闹不过咱俩!
丙:他哪成啊!
乙:就是!
丙:您您您闪开。
乙:喝酒!
丙:您闪开。
乙:唉!
丙:马先生?
甲:唉。
丙:喝酒!
甲:可喜可贺,敬酒三杯。
丙:来吧!(甲拿锤子砸丙的头三下) 各位,您看咱玩儿的多规矩!啊!该我们说了啊。
乙:嗯?
丙:先生,该咱说了。
乙:该咱的啦?
丙:咱是二月。
乙:咱二月。
丙:您说。
乙:二月初二。
丙:(对甲说)二月初二!
乙:嗯。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二月二,龙抬头。
丙:(对甲说)二月二龙抬头。
甲:我问你什么节?
丙:(对乙说)不是,他问什么节?
乙:“抬头节”呀!
丙:唉对!抬头节呀!
乙:嘿嘿嘿。
甲:有抬头纹哪儿有抬头节呀?
丙:没这节?
甲:乱令了!
丙:(对乙说)他说乱令了。
乙:乱令?没有?
丙:没有。
乙:没有问他怎么办?
丙:(对甲说)唉,对了!乱令了怎么办?
甲:罚酒三杯。
丙:(对乙说)他说罚酒三杯。
乙:罚!
丙:(激动的跺了一下脚)唉!这回得罚他!(伸手拿锤子)
甲:(伸手阻拦)怎么了?别动别动
丙:我来问你。
甲:你别伸手。
丙:你看他、他又...
甲:刚交代的很清楚。
乙:不是不是(劝架,并对甲说)你等一会儿。
甲:怎么又等会儿?
丙:(对甲说)你这人那(音内)!
乙:唉,刚才我们喝酒我们没矫情吧?
丙、甲:(同声)就就是啊“是啊”。
乙:那么这回我们没说上来,那么你怎么不喝酒啊?
甲:这没找上来谁乱令了?
乙:我们乱令了。
甲:对呀,你们乱令了这酒得你们喝呀!
乙:哦,我们说乱了我们喝?
甲:唉!
乙:那么呆会儿你要说乱了呢?
甲:我喝呀!
乙:这回谁喝?
甲:你们喝。
乙:我们喝?
甲:唉。
乙:(沉了一下,对丙说)喝去(音切)!
丙:又喝去(音切)?!
乙:不是。。。
丙:不是,你怎么怎么又喝去(音切)?
乙:咱不能矫情啊。
丙:怎么又不能矫情啊?
乙:你看 咱本身没找上来。
丙:啊。
乙:咱说乱啦!
丙:啊啊。
乙:咱说乱了不喝,呆会儿他找上来他也不喝,那不就麻烦了吗?
丙:哦,待会儿还得犯矫情?
乙:就是啊!
丙:那您这意思呢?
乙:喝呀!
丙:这也得喝?
乙:当然得喝了,来!
丙:喝!
乙:嗯。
甲:罚酒三杯。
丙:唉,来
甲:(拿锤子又给丙来三下)唉,佩元?
丙:嗯。
甲:这酒你喝着感觉怎么样?
丙:这酒是不错。
甲:啊啊。
丙:就是有点儿上头 那(音内)什么 马先生 这是该您说啦
甲:该我的啦。
丙:您是三月。
甲:我三月。
丙:嗯。
甲:三月初九!
丙:您等会儿啊(转头去找乙)
甲:嗯
丙:他说三月初九
乙:你问问他什么节?
丙:唉对!什么节呀?
甲:寒食节!
丙:有这节?
甲:唉,你问去(音切)
丙:我得问问。
甲:问哪。
丙:(对乙说)苏先生?
甲:呵呵。
丙:他说三月初就是寒食节,有这节吗?
乙:有,有!
丙:哦,这节也有?
乙:有!寒食节嘛!这清明前三天。
丙:哦(士气低落)。
乙:你知这是什么故事吗?
丙:我不知道。
乙:火烧绵山 ,介子推在那烧死了。
丙:啊。
乙:老百姓为了纪念他。
丙:哦?
乙:到了清明前三天全都不吃热食,也不动烟火,吃冷食。这叫寒食节!
丙:哦,这(zen 4)么个寒食节。
乙:对对对。
丙:啊。
乙:你问他有怎么办?
丙:(对甲说)有怎么办呢?
甲:敬酒三杯。
丙:(对乙说)他说敬酒三杯!
乙:敬酒三。。。那就敬啊!
丙:哦那就得敬 对对,人家找上来就得。。。
甲:可喜可贺!(又拿锤子给了丙三下)
丙:(咳嗽两声)
甲:该你们的了。
丙:该我们的了。(对乙说)那个什么,苏先生?
乙:啊。
丙:咱是四月啦啊。
乙:四月。
丙:唉,四月。
乙:嗯。
丙:嗯。
乙:四月。。。四月二十八。
丙:(对甲说)四月二十八!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乱穿纱。
丙:(对甲说)乱穿纱!
甲:这都不象话!问你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嗨呀你 “穿纱节”吗!
丙:(对架说)穿纱节吗!
甲:哪儿来的穿纱节?又乱令啦啊!
丙:(对乙说)他说又乱令啦?
乙:乱令怎么办?
丙:还、还怎么办干吗?喝酒啊!(甲拿锤子又给丙来了三下) 这还用问吗这个?!
甲:该我的啦。
丙:该你说了。
甲:我是五月。
丙:嗯,五月。
甲:五月初五!
丙:什么节啊?
甲:端阳节!
丙:你等会儿啊。
甲:啊。
丙:我还。。。(明白了)嘶(对观众说)我不能再问了。各位,你比如说我要一问苏先生准说有,您信吗?不信我试试啊。苏先生?
乙:嗯?
丙:呵,人家说五月初五端阳节。有这节吗?
乙、丙:(同声)有!!
丙:(对观众说)我就知道这句!
乙:嘿,五月初五端阳节。
丙:是是是。
乙:又叫端午节。
丙:这我知道。
乙:吃粽子。
丙:吃粽子。
乙:扎艾蒿。
丙:嗯嗯。
乙:纪念屈原。
丙:是是是。
甲:对对对。
乙:有,问他怎么办?
丙:甭问,嘿,接碴儿喝!来吧!(又挨了三下,咳嗽一声)
甲:行了,该您了。
丙:(对乙说)苏先生?
乙:嗯?
丙:苏先生 。
乙:嗯。
丙:我可喝了都快半年的了啊。您得想点儿辙了啊,啊?!
乙:这点儿你放心。
丙:让他得喝啊(示意让甲喝)!
乙:当然了,这不快半年了吗?
丙:嗯。
乙:后半年全让他喝。
丙:全是他的啊?
乙:你瞧。
丙:这是您说的啊?
乙:这六月就不错。
丙:该咱说了。六月。
乙:六月。
丙:六月。
乙:六月初六。
丙:(对甲说)六月初六!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六月六看谷秀。
丙:人家问什么节?
乙:谷秀节!
丙:(对甲说)唉!“谷秀节”!
甲:哪有谷秀节呀?
丙:(对乙说)他说没有啊?
乙:怎么没有啊?
丙:啊?
乙:还有那(音内)个民间传的那(音内)个顺口溜儿——
丙:什么顺口溜儿?
乙:那(音内)个“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大麦收小麦熟,闺女大了不可留,那留来留去结冤仇。一萝卜半斤,俩萝卜一斤,仨萝卜一斤。。。。。。”
丙:知知、知道!知道!知道!知道!马先生!
甲:啊?
丙:有这个谷秀节!
甲:有啊?
丙:我们团还有这个快板那!
甲:什么快板?
丙:你看,“六月六看谷秀,一萝卜半斤,俩萝卜。。。。。。”
甲: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拿起锤子就给丙来了三下)!这什么这是?
丙:这回又该了楞灌了啊!
甲:没这节!
丙:没这节?
甲:唉(拉长音)!
丙:(对乙说)没这节?
乙:没这节问他怎么办?
丙:还问怎么办干吗?都喝完啦!
乙:喝完啦?行,让他,让他(示意丙,让他叫甲说)
丙:(对甲说)你你、你说吧你说。
甲:我七月啦!
丙:你七月。
甲:七月初七
丙:什么节?
甲:“七巧节”!
丙:等会儿!
甲:嗯。
乙:嗯?
丙:七月初七“七巧节”有这节吗?
甲:哦?有。。。。。。
丙:(没好气的附和甲)有有有,肯定得有!唉,有就甭问了,您直接来吧!(甲又给丙来了三下)啊,苏先生!
乙:嗯?
丙:可是到八月了啊!
乙:放心!
丙:啊。
乙:这回我心里(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
丙:您动动脑子吧?
乙:没错儿!
丙:(很委屈的样子)你说
乙:这回准让他喝酒!
丙:真的啊?
乙:八月,八月初八。
丙:(对甲说)八月初八!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我的生日。
丙:唉,他的生日。。。(明白了)去!(轰乙)走!去!您快躲开吧!
乙:怎么啦?
丙:苏先生!您是哪头儿的啊?我才刚明白过来啊!您是哪头儿的啊?您的生日象话吗?啊?您是帮谁的忙啊?啊就各位观众您听听他象话吗?这苏先生?打一上来您听了吗?二月二龙抬头,四月二十八乱穿纱,六月六看谷秀,好不容易到八月又他生日,您这象话吗?您这是?您什么意思您这是?
乙:这他不是什么意思。
丙:什么意思您这是?
乙:我我,我告诉你,我告诉你呀。
丙:啊?
乙:咱俩啊。
丙:啊。
乙:他是一个人。
丙:啊知道。
乙:他一个人闹不过咱俩人。
丙:嗯,我看我一个人儿闹不过你们俩去(音切)!什么,您到底儿帮谁的忙吧?
乙:不是,我我,我告诉啊。
丙:嗯。
乙:咱哪,我想了。
丙:想什么啊?
乙:咱占月份儿占错了。
丙:占错了?
乙:嗯!(很肯定的口气)这个节日全在单月儿,双月儿没节!你这不是。。。
丙:哦!您说节日都在单月儿,双月儿没节?
乙:唉!
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您早干吗去了?这不倒着呢霉吗?行了行了,您也甭帮我找啦,啊?
乙:啊啊。
丙:这回我不用您啦!
乙:怎么啦?
丙:这回我跟他单练,唉!我自己找!(对甲说)不八月吗?
甲:对呀。
丙:我找出这节来准让你喝!
甲:是吗?
丙:各位观众,您注意听啊,这回我说八月十五“中秋节”,有这节吗各位?唉!嘿嘿!行了!喝酒!(拿起锤子砸了一下桌子)喝!喝!(要砸甲的头)
甲:(和丙纠缠)等会儿我喝。我喝我喝。
丙:喝!
甲:我得问清楚喽。
丙:啊?
甲:我喝几杯?
丙:你喝三杯!
甲:不行。
丙:为什么?
甲:我喝两杯。
丙:为什么呢?
甲:你这儿墩洒了一杯。
丙:哦,(又砸了桌子一下)两杯你也得喝!
乙:嘿嘿。
甲:那我喝一杯。
丙:怎么呢?
甲:你这儿又碰洒了一杯。
丙:那一杯你也得喝!
甲:一杯我怎么喝?
丙:我怎么喝的你就怎么喝!
甲:那么你怎么喝的?
丙:我就是(给自己头上来一下)这(zen 4)么喝的!
甲:哈哈哈哈。
丙:嘿嘿。
甲:这回我一杯都不喝啦!
丙:怎么?
甲:你替我喝啦!
丙:也!
甲:哈哈哈哈哈。
丙:(面向乙)您来这杯吧!(砸乙,乙跑)

『玖』 重阳节的快板诗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

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快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个月给父母交多少钱 浏览:314
介绍重阳节怎么过的作文 浏览:703
石河子市养老院有哪些 浏览:229
女儿给自己父母多少钱 浏览:554
辽宁老人90岁国家补贴 浏览:34
敬老院消防安全 浏览:595
荣成老年大学教师 浏览:992
如何成为自己最好的父母 浏览:773
支付宝如何解决老年人市场 浏览:398
幼儿园重阳节包饺子方案 浏览:28
兄长应该怎么称呼弟媳的父母 浏览:959
包头青山老年大学烘焙 浏览:310
男友问你父母在家吗什么意思 浏览:876
石龙敬老院电话 浏览:490
父母给你的东西好与不好怎么形容 浏览:278
特岗折算工龄与养老金 浏览:369
听父母的建议有什么好处 浏览:16
上海闸北区老年大学招生简章 浏览:737
怎样购买农村养老保险 浏览:478
谈谈对养老保险改革的看法 浏览: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