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阳节诗句七律
九日登清水营城
明代:
齐之鸾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贰』 求一首七律重阳节诗歌,谢谢高才们,要原创哦
1、【七律】客抄思重阳
登高盘岭又重阳,遍插茱萸细月凉。
桂魄临风黄菊蕴,东篱送酒白衣香。
思家客旅情有信,游子鸿孤念也伤。
权借襟怀呈玉露。诗华对饮醉千章。
2、【七律】重阳登高
菊黄酿酒莫嫌迟,曲径登高远望时。
弦月银晖观翰海,茱萸紫果折香枝。
徒伤语伴千行泪,尚有情长万阕诗。
莫笑凡间真意假,人生确少几相知。
『叁』 重阳节七律恋诗,有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内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容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肆』 九九重阳节七律诗一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
全文:独在异乡为异客,回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答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该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4)有歌声重阳节的七律诗歌吗扩展阅读: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
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
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伍』 重阳节感怀七律诗一首
您好。
七律·重阳节
秋高气爽碧云天,
赏菊登山一鹤仙。
剑刺瘟魔多伟志,
文书盛世有新篇。
柳园翠柏威容瘦,
池岸黄花晚节妍。
自古人生谁不老,
卧冰求鲤美名传。
重阳节的七律(= 二)
-瓣多情枕砚边,相思盈语寸毫前。
秋风将别诗如酒,珠玉难联月似年。
露冷滴声空落寞,心清吟菊尽陶然。
良宵遗梦任伊去,且做浮云黄鹤仙。
重阳节的七律(三)
秋风万里向谁边?远梦依稀近眼前。
孤雁南飞经逆旅。残阳西下叹流年。
虚名不计莫如此,大业将成非偶然。
一曲天涯吟梦远,徒留诗笔怎成仙?
重阳节的七律(四)
举目斜崖云蔼边,烟波千里荡胸前。
临风对酒摇丹叶,舞袖吟文笑盛年。
笔自从容任浓淡,心由旷远得超然。
须眉霜染登高处,鸣鹤斋中扮谪仙。
重阳节的七律(五)
身置巴山蜀水边,须臾九载过当前。
白眉岂可愁新日,青史犹能醒1旧年。
滕阁凌云飞浩瀚,兰亭纵管出飘然。
心怀大道君须记,展翼渝江不羡仙。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陆』 重阳节思念七律诗,远离家乡千里,思念家乡亲人,想要有孙子,
重阳节思念七律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该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6)有歌声重阳节的七律诗歌吗扩展阅读: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柒』 重阳节的七绝七律
一、蜀中九日
唐代诗人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二、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代诗人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三、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诗人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四、九日齐山登高
唐代诗人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诗人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捌』 求重阳节感怀七律诗一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这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玖』 有关重阳节七律诗词有哪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回处,遍插茱萸答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