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阳敬老的诗歌小学生
今夜,重阳》
作者:黔山凤雏
蜕掉刺骨的寒衣
在一块绿茵上疯跑
经过一团火焰
于骄阳里
邂逅绽放微笑的莲花
四月的明眸深情了九月的悲凉
我怎会不小心翼翼经营一段历史
让你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种下我一生的忧伤
今夜九月重阳
借一壶怀想
独酌西窗
不时与明月把盏
同是金沙老窖
却难拾昔日的酱香
惆怅
惆怅
谁会策马
赶走我贫瘠的荒凉
《重阳》
作者:江玉中
自从那次月圆之后
你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里的又一根稻草
既然是草
我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有希望
我想还是比没有的好
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岗
却年年都有白发人
在这一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旧在
水一方
《重阳登高》
作者:刘炳亮
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靠近,热谈,朋友的心怀不负厚望
独受一方唯美的净空
会意的笑开放春花的灿烂
相约重阳,登高望远
胸窝勃发一股朝气
意志的绳索仍旧坚硬如钢
啊,生命。啊,朋友
我们因幻想的心态
再给生命添几多美丽
秋阳温馨胸怀,老泪洒向红叶
一声仰天长叹振奋你我
踏着不老青春的火轮
来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帘
《九月重阳》
作者:笑狂
九月重阳
思乡的丝带缠绕在枝头
黄叶的叹息里
是梦的惆怅
登高望远
夕阳一脸的忧伤
大雁的呜咽
把秋虫的琴弦弹响
千里的故土
白发染霜的爹娘
在菊花的笑颜里
都演变成泪的疯狂
《喜庆重阳节》
作者:诗文
九九重阳,
岁岁安康。
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养老保障,
医卡闪光。
娱乐欢畅,
长寿福享。
儿女孝敬,
共祝吉祥。
佳节喜庆,
万民欢腾。
《重阳情思》
作者:遥遥长安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有幸登高红山上。
心旷神怡,
天阔地广,
一身清风一身爽。
天上人间,
各在一方,
蓝天白云尽遥
Ⅱ 重阳节的现代诗歌
北方的秋天在不经意间走近.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和着柳枝肆意地飘摇.渐渐地秋的韵味浓起来.白天短了.夜晚来临的特别早.于是那弯新月更清晰地挂在柳树梢头.
秋天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在北方大多不过这个节日.而在南方是相当重视这个传统节日的.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重阳节相传甚远.历代诗人也做出无数佳作美文.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写道: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更有脍炙人口的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来思乡情更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实.过重阳节当然是在南方上学的时候培养起来的.那时在校园的闲散生活里.同学们总是要找各种借口.聚会游玩.正好刚入学不久.想家很强烈的时候.赶上重阳节.见当地人相当的重视.还有登高转运之说.于是我们自发组织起来.晚上带上饮料和食品.登山赏月.南方在这个季节.气候正是好时候.凉爽怡人.站在山顶观月.那弯新月更清澈皎洁.于是我们在山顶上放声高歌起舞.在清风里.吟诗作赋.抒怀着青春的快乐.忧伤.
毕业后.回到家乡.可重阳节却深深烙在心上.
今天又是一度重阳节.当然要陪妈妈过节日.虽不能陪老人登山.却可以请妈妈吃饭.坐在童年曾坐过的秋千上吃烤肉.别有一番情趣.看着妈妈新奇的眼光.慈祥的笑容.心里荡起无数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年轻时妈妈的笑脸.许多许多--
应该感谢.感谢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老人节日.让我们有时间和机会孝敬老人.感受亲情.九九重阳.秋高气爽.菊黄蟹肥.沉淀着金秋的丰顷.感受了生活的温馨.
Ⅲ 小学生重阳节的诗歌
小学生重阳节的诗歌,精选一份不渝的情谊,执着千万个祝福,给我最亲最爱的人, 温馨地问候不管我们的距离有多遥远关怀你的心是永远不变的 ...小学生重阳节的诗歌:
Ⅳ 幼儿园重阳节诗歌
2009年10月20日。。。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方案:-----我和爷爷奶奶同乐活动方案活动时间:2009年10。。。小学生重阳节作文600字:重阳节快乐·高中生重阳节诗歌:重 幼儿园重阳节诗歌:
Ⅳ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
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7、《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0、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11、 《贺新郎·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赏析:少年时自负才高八斗,哪知世人不辨良玉瓦砾(从后面一句 “常恨世人”解),我这满腹经纶生花妙笔,随着年华,渐渐凋谢,年轻时的愤懑不满,都落成了满怀的萧瑟。只好空望着北去的大雁,无尽的黄昏。
12、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赏析: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13、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宋·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14、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15、《折桂令·九日》
清·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赏析: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Ⅵ 小学生重阳节诗歌
2009年10月20日。。。高中生重阳节诗歌:重阳重阳节日九月九,异乡之客无限愁。。回。。小学生重答阳节作文700字:思念在重阳·重阳节英语作文高中英语作文·
小学生重阳节诗歌:
Ⅶ 关于重阳节孝心的儿童诗歌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作“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那么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出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摆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希望你能满意我的回答。
Ⅷ 有关重阳节的诗歌
《今夜,重阳》 作者:黔山凤雏
蜕掉刺骨的寒衣
在一块绿茵上疯跑
经过一团火焰
于骄阳里
邂逅绽放微笑的莲花
四月的明眸深情了九月的悲凉
我怎会不小心翼翼经营一段历史
让你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种下我一生的忧伤
今夜九月重阳
借一壶怀想
独酌西窗
不时与明月把盏
同是金沙老窖
却难拾昔日的酱香
惆怅
惆怅
谁会策马
赶走我贫瘠的荒凉
﹍﹍﹍﹍﹍﹍﹍﹍﹍﹍﹍﹍
《重阳》 作者:江玉中
自从那次月圆之后
你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里的又一根稻草
既然是草
我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有希望
我想还是比没有的好
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岗
却年年都有白发人
在这一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旧在
水一方
﹍﹍﹍﹍﹍﹍﹍﹍﹍﹍﹍﹍
《重阳登高》 作者:刘炳亮
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靠近,热谈,朋友的心怀不负厚望
独受一方唯美的净空
会意的笑开放春花的灿烂
相约重阳,登高望远
胸窝勃发一股朝气
意志的绳索仍旧坚硬如钢
啊,生命。啊,朋友
我们因幻想的心态
再给生命添几多美丽
秋阳温馨胸怀,老泪洒向红叶
一声仰天长叹振奋你我
踏着不老青春的火轮
来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帘
﹍﹍﹍﹍﹍﹍﹍﹍﹍﹍﹍﹍
《九月重阳》 作者:笑狂
九月重阳
思乡的丝带缠绕在枝头
黄叶的叹息里
是梦的惆怅
登高望远
夕阳一脸的忧伤
大雁的呜咽
把秋虫的琴弦弹响
千里的故土
白发染霜的爹娘
在菊花的笑颜里
都演变成泪的疯狂
﹍﹍﹍﹍﹍﹍﹍﹍﹍﹍﹍﹍
《喜庆重阳节》 作者:诗文
九九重阳,
岁岁安康。
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养老保障,
医卡闪光。
娱乐欢畅,
长寿福享。
儿女孝敬,
共祝吉祥。
佳节喜庆,
万民欢腾。
﹍﹍﹍﹍﹍﹍﹍﹍﹍﹍﹍﹍
《重阳情思》 作者:遥遥长安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有幸登高红山上。
心旷神怡,
天阔地广,
一身清风一身爽。
天上人间,
各在一方,
蓝天白云尽遥望。
款款眷恋,
柔柔寸肠,
亲情依旧日月长!
﹍﹍﹍﹍﹍﹍﹍﹍﹍﹍﹍﹍
《岁岁重阳》 作者:夕阳红123
一日夜凉一日深。
悠悠思绪扰离人。
阵阵秋风催叶落;
场场秋霜断花魂!
岁岁重阳今又至,
苒物华休待冬临。
寒蝉自知终归去;
声声哀叫透烟深!
﹍﹍﹍﹍﹍﹍﹍﹍﹍﹍﹍﹍
《重阳登山记》 作者:大漠清风
秋风落叶凉初透
情动高山
南山山头
落叶满目尽是
凄凉中
感受古道西风
沧桑诉情怀
风中望影人影瘦
望道松柏
依旧翠蒙蒙
九九双节
再现重阳日
今朝思绪南飞雁
南山畔
多少多情人
一曲高歌
诉尽心中孤独
《今又重阳》 作者:江玉中
多少年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习惯了流浪的日子,人在他乡
唯一遗憾的是:过多的忽略了亲情,友情
忽略了门前的黄栌,屋后的山岗
忽略了一年一度的登高望远
遍插茱萸的人,已经白发苍苍
然而,今年我将依旧的忽略,忽略
只有在心中默默地祈祷——
愿亲人健康长寿
愿友谊地久天长
﹍﹍﹍﹍﹍﹍﹍﹍﹍﹍﹍﹍
《重阳秋夜歌》作者:孙超如
轻舞恋霓裳,举杯醉杜康。
瑶池辗琥珀,八仙转笏殇。
乐不笑彼我,美娥哭卷香。
旬旬又双月,九九叠重阳。
﹍﹍﹍﹍﹍﹍﹍﹍﹍﹍﹍﹍
《九重阳偶成》 作者:舟之
秋高气爽,
北雁向南翔。
塞外疆南绿洲里,
今日又重阳。
鲜花铺紫漠,
银棉绽银霜。
叶水喧哗稻粱熟,
黄叶飞天一行行。
最美应是夕阳红,
登高赋诗村酒香。
遥望昆仑之巅慕士塔格,
肃然起敬披银装。
日曰垒成昌,
九九迎重阳。
边陲风光旖旎秋风劲,
一碧万顷浮光掠影泛琼浆。
邀朋聚友,
即兴挥毫泼墨,
围棋调弦,
放歌西域心欢畅。
游历无早晚,
激情赏花黄。
梦里吹箫逢仙子,
花果山上争为王。
老翁赶上了好时代,
看轻了利锁与名缰。
吃喝不用愁,
岁宴有余粮。
年年登高年年高,
时时省心何忧伤。
近朱近墨分泾渭,
种菊东篱
吟风赏月
直到雄鸡高唱红日朗。
这些我也是网络上找到的,我认为还可以,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Ⅸ 关于重阳节的儿童诗
《今夜,重阳》 作者:黔山凤雏
蜕掉刺骨的寒衣
在一块绿茵上疯跑
经过一团火焰
于骄阳里
邂逅绽放微笑的莲花
四月的明眸深情了九月的悲凉
我怎会不小心翼翼经营一段历史
让你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种下我一生的忧伤
Ⅹ 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是毛主席的诗,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