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道教回向给父母的回向偈,及需念诵的报父母恩的咒语。
不论念经念佛,念完后都要念一遍“回向偈”或“回向文”。即使做完一件善事也要念“回回向偈”或“答回向文”。要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回向的功德越多,往生的希望就越大。
若向佛菩萨许愿,例如求自己父母身体健康,疾病早日痊愈等愿时,也无需再用上面的回向偈,只要酌情向佛菩萨陈述,表达清楚用意即可。
“愿将此诵经(念佛)的功德回向给我的母亲,愿她能早日康复,不再受疾病之苦……”,并没有固定的行文,只要诚心,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回向,佛菩萨都会感应的。
『贰』 道教文化中的孝是什么样的
在中国这些很奇怪,因为我们早就用智慧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等等,我们的火不是从天上盗取下来的,不是神灵给予我们的,我们的房子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的医术不是无所不知的人给予我们的,而是祖祖辈辈探索世界得来的。
中国人的传统关键倾向于无神论,可以说骨子里不相信存在一起全知全能的神,连我们的财神都会更新换代,何况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造物主呢。我们相信的是自己的能力,相信承负观念,我们承负前人的功过,承负前人的得失。
玄元应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众生,有相脱。父母怀胎十月,乳哺三。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怜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灭险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报恩教主。佑圣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终劫济苦天尊。
你的一切,是父母给你的,包括你的任性你的错误你的失误,是父母宽恕你的。
对父母的感恩,就叫做孝。
这个是最简单最切实的感恩,也是你最能认清楚世界,了解世界的感恩手段,无论再辉煌的殿堂,无论说的再荒诞的神灵,他们给不了你一根头发,却要你信仰他供奉他为他贴金。
很多人对于父母,嫌弃这嫌弃那,没有感恩之心,却堂而皇之的谈信仰,谈神佛,谈修行,谈修道。
有句话叫做不孝莫入道,你连生你养你的父母都不感恩,都不知道孝顺,收你做徒弟,你可能感恩你的师父吗?到最后说不定把师父吃了都不吐骨头。
天道无情天心最慈,无情是对任何事物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天心即人心,以人的想法来衡量认知世界,既然衡量了,那么就有彰显善恶之道,彰显仁义之道。
感谢自然,感谢日月,感谢帝王,感谢官员,都可以,但是,首先从感谢自己的父母开始,感恩自己的父母开始,无孝即是无道。
不要谈自己为了追求大道放弃感情,不要谈自己为了更崇高的利益不孝,理由都是从嘴里说出来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荒唐而存在的。
不孝莫入道,不孝莫谈道,谈道惹人笑。
『叁』 道教葬礼仪式
建国前,道教、汉人"重死轻生,厚葬薄养",对葬礼极为重视,致有"生时不孝顺,死后哄鬼神"之谚。未成年者及非正常死亡者方可草草掩埋。人死在外,不得抬入家门,一切从简。老人去世,葬礼繁褥,大体有:
1、小殓:男死称"寿终正寝",女死称"寿终内寝"。临终时遗体厅堂,咽气后由亲属为逝者穿寿衣。寿衣逢单数,衣上口袋要撕去,以免有碍后代。外裹"抖尸被"、"盖面被"。入棺暂不加 盖,称"小殓"。
2、报丧:孝男孝女跪请家族长辈主持丧事。请阴阳先生择定大殓成服扶枢还山吉期,然后印发"讣闻",派人遍告亲友。如丧母,须及时向"外家"报丧。接讣告者须给报丧人吃红蛋。
3、大殓、成服:由"八仙"(抬柩者)给逝者盖棺,钉棺,称"大殓"。"母死怕外家,父死怕叔伯"。母死,大殓前必先让外家过目。大殓时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叫"成服"。
丧属须反穿衣服,孝子腰围稻草绳,手持"孝杖棒"(父死用竹,母死用桐)。
3、安灵、堂奠:厅中设灵堂,由孝子当天跪写灵牌。亲友吊唁,须携"奠仪"、(用白纸包)、挽联、香烛、冥镪等物。孝子孝孙跪地谢吊,无人搀扶不得起身。堂奠又叫"家堂祭"。
吹班在下厅奏哀乐,孝男、宗族、戚族、外家、生前友好等顺序随礼进行祭奠,丧属在孝幔内跪谢。除家祭外,还有于扶柩还山途中举行祭奠,叫"拦路祭"。
4、超度:请僧人、道士为死者念经诵咒,行"烧官钱"、"沐浴"等仪式以超度亡灵(魂),俗称"做半夜光"。有钱人家则夜以继日请僧道做法事,称"做斋",有的长达七天七夜。
5、做七:葬后,以死亡日始,每逢七日,丧属备香烛至坟前哭奠。四十九日为"满七",须在坟前烧化冥镪及纸扎冥具。明、清时,孝男百日内不得剃头,今已无此忌。
6、出柩:出柩前,棺木上矗纸扎白鹤、仙童,取"驾鹤归仙"之意。抬棺木杠称"龙杠",绳称"龙索"。"八仙"抬棺起柩后,孝子孝孙沿棺号哭,亲戚世友擎竹幛列队送柩。
至村外,由僧道诵经咒,"八仙"引孝子捧灵牌沿棺做法事。行别棺仪式后,送柩者即可归家。由僧道、鼓吹引孝子由别路人家祠安置灵牌。安葬毕,备盛宴谢"八仙",每肴必双碗。
旧时"八仙"多为义务性劳动,不取报酬现有发给工资。旧时富豪之家,为选择坟山或等待吉日,常停柩在家几年不葬,今无此俗。
7、检骨改葬:安葬后八至十年,必须挖出遗骨,安置特制陶器(俗称"金罂")内重葬。再筑永久性坟墓(非正常死亡者除外)。此俗原为客家人丧葬一大特点,称"二次葬"。起因为祖先南迁时背负祖宗遗骸随行,积久成习。
后己失去原有意义,反因寻找风水宝地,辗转改葬;亦有寄在悬崖下,等待"宝地",久而不葬的,实为一种陋俗。这种习俗现在已摒弃了。
(3)道教孝顺扩展阅读
道教给丧葬文化带来的首先是十殿冥王的地府信仰。在道教形成之前,中国文化中已有较为模糊的阴间概念,汉代的镇墓文中,便发现了很多阴间的官吏和职称,如墓皇墓主、蒿里君、泰山令等等。
同时,佛教也有彼岸世界的种种信仰和观念,但道教将这些系统化、具体化,建构了一个具有严密组织体系的地下世界。传说中道教的冥界
在酆都(今重庆丰都),其君主称为酆都大帝,下辖十位冥王:
1、第一殿为秦广王,是鬼魂的报到处,称黄泉黑将,管生死寿天。
2、第二殿为楚江王,掌功过,是初动刑处,有16个小地狱。
3、第三殿为宋帝王,主管刑法,有黑蝇大地狱和16个小地狱。
4、第四殿为五官王,专管诈伪、欺人之类案子。
5、第五殿为阎罗王,这是从佛教中借过来的,梵名为奈落伽(Naraka)、泥犁(Niraga),据说是“地狱之王”。
6、第六殿是卞城王,专管奸淫、盗窃。
7、第七殿是泰山王,这是从中国传统信仰中移置过来的,在道教信仰中,专管僧、道犯罪。
8、第八殿是平等王,专管大案要案,有阿鼻地狱,这也是从佛教中借来的。
9、第九殿是都市王,专管不孝不悌、邪恶作伪。
10、第十殿是转轮王,这也是从佛教中来的,他所管辖的也是佛教信仰中的“六道轮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丧葬习俗
『肆』 道教如何看待孝道
感谢,让来我有机会回答这么重要的问源题!
地球上的道教,其核心是宇宙中太古流传的九孔有情生命的遗传控制技术。因此非常重视孝道,甚至可以说孝道是道教的核心教义。道教不仅仅极其重视孝顺父母、赡养父母和孝敬祖先,而且以此孝敬之心来孝敬天地神祇,更进一步以此孝敬之心来敬顺元始道炁----先天祖炁。道教认为,如果这样的孝道在生命的本源获得彻底的成果,那么修行者的遗传物质和遗传链将发生根本变化,其本人肉身化为虹霓法身,上溯七代祖宗、上溯七世轮回父母,其有滞于鬼道者,都会被摄入朱陵南宫炼化而成为神仙;并且九代子孙在当世及来世都将成仙。
所以,请大家竭尽全力去孝顺父母、祖父母等,特别是在他们重病年老时,要义无反顾地去照顾他们、伺候他们,即使父母等卧病在床、子孙辈接屎接尿,都应该毫无怨言。虽然世俗说长病无孝子。但是顺应宇宙之大道,就应该无条件地、全力以赴地、自始至终地恪守孝道!
『伍』 儒家、佛家、道家、墨家关于孝的思想
(仅说我的理解)
孝,是儒家思想中的范畴,是由仁、义、礼等概念共同发展出的,是仁与版义、礼的具权体表现。汉初的时候有《孝经》,其中讲到孝即是忠,不知孝无以言忠,后人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家,就是这个意思。
道家思想应该说不包括孝这个概念,道家讲的是无为,是自然,是齐物,因此可以将孝归于道的自然体现之中,而没有必要象儒家那样单独成为一个思想理论,所谓大道废而有仁义礼制,这些约束性的东西实际上是因为自然本性已经被忽略了所以才被人们重视而出现的,如果返本求真,一切都是自然的运化,并没有孝与不孝这些概念的用途。
墨家的思想并不了解很多,但是兼爱、非攻这些词却是墨家的代表意思,因此孝的观念和功能已经被融会在兼爱的思想之中,所以孟子等攻击墨家说,兼爱是无父无君之说。但真正的墨家,应该是很有舍小我求大我的气概吧。
佛法中的孝,并不明显,也并不主要,经典中只有重视自我与他人之间如何尽责的概念。比如《佛说善生经》等,其中不仅讲究对父母应该如何做,还讲到对妻子儿女如何,对尊长如何等等。
『陆』 孝顺父母会有大福报,是吗
按照中国传统道教的说法孝顺父母是分内的事,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的福报,除非是“卧冰求鲤”的程度,但道教认为人死后会在地府接受判官的审判,判官会根据你生前所做之事来判决你来世的命运,根据你所犯之错来判决你是否要下地狱,要下到第几层地狱。不孝是大罪,(具体会下到第几层我忘记了,不过惩罚好像挺严重的,我记得第一层是拔舌地狱,惩罚那些乱说话导致一定后果的人)根据程度来确定受罚的时间。
『柒』 儒家比较重视孝道,那么道家对「孝」怎么看
儒、释、道,都对孝道非常重视。因为孝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关于孝的经内典,儒家有《孝经》,容佛门有《地藏经》,而道家有《文昌孝经》。
《文昌孝经》中说: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
『捌』 孝道是儒家经典还是道家
儒家
『玖』 修行者就不用孝敬父母了吗
我不清楚你说的是哪个宗教,但是我国的宗教无论佛还是道,都明确规定了,要孝专顺父母属的。
道教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蓄发。我家是佛教的,所以我谈谈佛教的可能更清楚。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也是个修行人得到成佛的,他在成佛后说法提到过,母亲的十月怀胎和双亲的养育之恩,切不可望,即便是粉身碎骨、千锤万凿,也无法偿还父母的养育恩情,原文是一个很长的对话,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总而言之,觉得没有当了修行人就可以不孝顺父母的这种说法,即便是西方的宗教,也亦是如此,如果有,那恐怕是邪教了。
『拾』 道教为什么说绝对不能不忠不孝的人交往
只要你拜的道门师父是正经传承,他总是会嘱咐你在社会上不要和不孝不忠的人交往回,这答其中有三个原因。
一 孝是立身之本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中国自汉朝起就以孝治天下,乌鸦反哺,羊跪承乳,中国人自古不打杀怀孕打幼崽的野兽,这个一是因为物伤其类,二是因为人孝顺,才能承担责任,才能做一个好人。
二 孝是道教最重要的戒律
当你做了道教的居士,道长会告诉你有四种东西,可以不吃最好别吃,其中就有乌鱼,古人认为乌鱼生产之后眼睛就瞎掉了,而它的幼崽会跑去让母亲吃自己,是为孝。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不孝的人交往过多,容易也变得不孝顺。
三 不忠不孝的人伤人伤己
对生我父母,养我父母不念感恩,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从事,不尊重父母的意见,对待自己身边的人肆意行事,背叛家庭背叛朋友,背叛大多数人的利益,由于自己的贪欲让更多的人受到侵害,枉自行事置于众人否定之地,此为不忠不孝,不可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