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阳节的来历
1、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2、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3、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唐代的许多大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等,都留下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
(1)重阳节的yin扩展阅读: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⑵ 重阳节怎么介绍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此,重阳节被定为农历的九月九日。)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节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
⑶ 重阳节的来历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中来讲,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登高以避邪气。
民间传说中的重阳节登高避邪一说,与梁朝吴均编写的《续齐谐记》一书有关。该书中记载了汝南桓景有关。
桓景四处寻师访道 ,在山上遇到一位神通广大的仙人。随后,桓景拜人为师,废寝忘食的勤学苦练,学成了一身神通的本领。
有一天,师父告诉桓景:农历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的家中有灾祸 ,赶紧回去,让家人插上茱萸囊,系在手臂上,然后,与家人带着菊花酒到山峰中登高,到山上畅饮。
民间还有句谚语:“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重阳节有地方“吃辣萝卜汤”。
在山东菏泽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
而山东枣庄的滕州出嫁不到3年的女儿,忌讳回娘家过节,这源于“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文献:《易经》、《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等;
⑷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九九为阳极数,九九归真,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重阳节有饮宴祈寿之俗。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据《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古人于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有祭天帝、祭祖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古人择九九重阳吉日举行祭祀活动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形式。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4)重阳节的yin扩展阅读
重阳节的起源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才被立为老人节。
⑸ 如何把重阳节翻译成英文
中英文节日对照表
公历节日
1月1日 元旦(New Year's Day)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2月14日 情人节(Valentine's Day)
3月3日 全国爱耳日
3月5日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 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 Day)
3月9日 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China Arbor Day)
3月14日 白色情人节(White Day)
3月14日 国际警察日(International Policemen' Day)
3月15日 世界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3月22日 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3月24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
4月1日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4月5日 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
4月26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5月3日 世界哮喘日(World Asthma Day)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World Red-Cross Day)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International Nurse Day)
5月15日 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Family Day)
5月17日 世界电信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5月20日 全国学生营养日
5月23日 国际牛奶日(International Milk Day)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World No-Smoking Day)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7月1日 国际建筑日(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ay)
7月7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 Day)
8月12日 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 Youth Day)
9月8日 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Teacher's Day)
9月16日 中国脑健康日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
9月21日 世界停火日(World Cease-fire Day)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 Day)
10月1日 国际音乐日(International Music Day)
10月1日 国际老年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
10月5日 世界教师日(World Teachers' 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
10月8日 全国高血压日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World Post Day)
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
10月14日 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
10月15日 国际盲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Blind)
10月15日 世界农村妇女日(World Rural Women's Day)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
10月17日 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10月24日 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
10月24日 世界发展新闻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
10月28日 中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9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
10月31日 万圣节(Halloween)
11月8日 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 消防宣传日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11月17日 国际大学生节
11月25日 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2月1日 世界爱滋病日(World AIDS Day)
12月3日 世界残疾人日(World Disabled Day)
12月4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
12月9日 世界足球日(World Football Day)
12月25日 圣诞节(Christmas Day)
12月29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Diversity Day)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
3月最后一个完整周的星期一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
9月第三个星期二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 Peace Day)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Deaf)
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住房日(World Habitat Day)
10月的第二个星斯一加拿大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10月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ction)
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爱眼日(World Sight Day)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Double-Seventh Day)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二十四节气英汉对照
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1st solar term) Feb.3,4, or 5
雨水 Rain Water (2nd solar term) Feb.18,19 or 20
惊蜇 the Waking of Insects (3rd solar term) Mar.5,6, or 7
春分 the Spring Equinox (4th solar term) Mar.20,21 or 22
清明 Pure Brightness (5th solar term) Apr.4,5 or 6
谷雨 Grain Rain (6th solar term) Apr.19,20 or 21
立夏 the Beginning of Summer (7th solar term) May 5,6 or 7
小满 Lesser Fullness of Grain (8th solar term) May 20,21 or 22
芒种 Grain in Beard (9th solar term) Jun.5,6 or 7
夏至 the Summer Solstice (10th solar term) Jun.21 or 22
小暑 Lesser Heat (11th solar term) Jul.6,7 or 8
大暑 Greater Heat (12th solar term) Jul.22,23 or 24
立秋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13th solar term) Aug.7,8 or 9
处暑 the End of Heat (14th solar term) Aug.22,23 or 24
白露 White Dew (15th solar term) Sep.7,8 or 9
秋分 the Autumn Equinox (16th solar term) Sep.22,23 or 24
寒露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 Oct.8 or 9
霜降 Frost's Descent (18th solar term) Oct.23 or 24
立冬 the Beginning of Winter (19th solar term) Nov.7 or 8
小雪 Lesser Snow (20th solar term) Nov.22 or 23
大雪 Greater Sonw (21th solar term) Dec.6,7 or 8
冬至 the Winter Solstice (22th solar term) Dec.21,22 or 23
小寒 Lesser Cold (23th solar term) Jan.5,6 or 7
大寒 Greater Cold (24th solar term) Jan.20 or 2
⑹ 重阳节的别称
别 名: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晒秋节、敬老节、九九重阳等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⑺ 重阳节的英文怎么说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