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以后肯定孝顺的诗句

以后肯定孝顺的诗句

发布时间:2021-01-24 20:47:53

㈠ 古今赞美媳妇孝顺的诗句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先秦·佚名《诗经·卫风·氓》

释义: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先秦·佚名《诗经·卫风·氓》

释义: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的一早上。

3、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先秦·佚名《硕人》

释义:好个高挑的女郎,车歇郊野农田旁。

4、孝也,顺则为孝,吾妻盖也。——先秦·佚名《洛》

释义:孝顺,就是顺着老人家,我妻子就做的很好。

5、荣曜秋菊,卿卿牤妇。——魏晋·曹植《洛神赋》

释义: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我亲爱的夫人一直为家里操劳。

6、用她一颗金子般的诚心,爱心,耐心,孝心,无微不至悉心照料公婆谱写了一曲敬老,爱老,孝老之歌。营造了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对孩子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使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尊老,敬老,孝老的传统教育;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以后肯定孝顺的诗句扩展阅读:

媳妇不孝顺婆婆的诗句:

1、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

——《劝孝歌》释义:不孝子孙,枉为人子。

2、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选自清代 王中书 《劝孝歌》释义:人不孝敬父母亲人不如没有心的草和树木。

3、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选自《十三经注疏》释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4、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选自《红楼梦》释义:从古至今 认真的养育孩子,然后痴心不改的父母多了 但是看不到几个能够认真的孝顺老人的。

5、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

——选自清代 王中书 《劝孝歌》释义:打爹骂娘是忤逆不孝,三世因果报应昭然不需。

6、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选自唐代 韩愈《祭十二郎文》释义: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

㈡ 孝顺的名言警句和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㈢ 孝顺诗句名言

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孝敬父母的名言诗句大全50句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5、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6、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清)《增广贤文》。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1、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3、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4、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1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7、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1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2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22、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规》。

25、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6、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2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29、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30、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3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32、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3、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3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5、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36、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7、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离娄上》。

3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0、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㈣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㈤ 现在不孝敬父母,以后就没有机会孝敬了的诗句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父母在,不远游。孝敬父母要趁早!

㈥ 赞美孝顺的诗句

从蹒跚学来步到上学读书,每一个过源程,每一天,每一个点滴,都有他们汗水的痕迹,只有父母为我撑起幸福的蓝天,只有父母,帮我插上理想的翅膀,只有父母,为我建起知识的森林,只有父母,才会乐此不疲的悉心照顾我,只有父母,才会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爱。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人的一生,有三个不能等:孝顺父母不能等,孩子教育不能等,身体有病不能等。孝顺不能等是排在第一位的。名利重要,但亲情更重要,工作再忙,但孝心不能少,作为儿女,即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要时常惦记问候,不要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㈦ 表示孝顺的诗句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㈧ 形容“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1.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译文:十五岁的未冠少年,侍奉在慈母身旁。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谁氏子》

    译文:白发的老母亲倚在门旁啼哭,扯断了袖衫都挽留不住。

  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译文: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5.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唐·李白《豫章行》
    译文: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人心愁烦。

  6.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唐·白居易《慈乌夜啼》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7.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唐·李商隐《送母回乡》

    译文:无法报答母亲的爱,人生还有什么追求呢?

  8.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唐·白居易《母别子》
    译文: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9.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10.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清·黄景仁《别老母》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㈨ 赞美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清·金缨

意思:世上最善良的是父母,最孝顺的是子女。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清·金缨

意思:父母亲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3、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西汉·戴圣

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养活父母。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

意思: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5、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慈竹》宋·黄庭坚

意思:积善和行孝,可以使得自己流芳百世。

6、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劝孝》宋·赵与泌

意思:我们都知道里面有孝顺的人,至今他的名号都让人觉得欣慰。

7、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颂古四十四首》宋·释法泰

意思:诸位儿子的生涯都有成就了。自古以来孝顺都是两边生长得。

阅读全文

与以后肯定孝顺的诗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文昌南路怎么到长寿路 浏览:242
元音老人如何消除妄念 浏览:77
弘扬孝敬文化的作文 浏览:707
吴中区换驾驶证去哪里体检 浏览:224
为什么要轻断食长寿 浏览:201
100岁老人每月国家补贴多少 浏览:863
养老机构单人间面积 浏览:875
哈尔滨延寿县老年公寓 浏览:733
陕西韩城养老保险每月多少钱 浏览:190
送温暖到敬老院收获 浏览:344
山西农村个人养老保险 浏览:863
2040年退休金每月多少 浏览:317
给父母送葬费多少 浏览:803
河北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5年 浏览:661
孝顺后项村 浏览:653
为什么总是忽略父母的爱 浏览:408
长沙雨花区老年活动中心 浏览:496
浑南养老保险公司 浏览:985
作文我懂得了孝敬父母500字 浏览:752
有哪些老年人适合开的车 浏览: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