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重阳,腊八,冬至. 这些节日的习俗与由来!谢了!
1、春节
习俗:贴年红、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压岁钱、祭祀、庙会、舞狮等。
由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2、元宵节
习俗: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
由来: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
3、清明
习俗:踏青郊游、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等。
由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4、端午
习俗:扒龙舟、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食粽、放纸鸢、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
由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5、七夕
习俗: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
由来: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6、重阳
习俗: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由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7、腊八
习俗:熬腊八粥、吃腊八蒜、晒腊八豆腐、煮腊八面、吃腊八冰等。
由来:“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8、冬至
习俗: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南方沿海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
由来:斗指子为冬至,即太阳黄经达270°,于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
❷ 重阳节居然不放假,难道这不是传统节目难道我们中国人不需要登山活动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太多了,如果每个节日都放假那恐怕不可能,所以只能忍痛割爱,找几个最重要的放假了。是吧…
❸ 登山有感三千字作文
[活动目标]
1、让儿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2、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做礼物送给老人,提高动手能力;3、培养儿童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营造尊敬老人的浓烈氛围。
(2)录音机、投影仪、录像机等音响设备。
(3)学生准备自备的各种材料,用于制作风筝及给老人的礼物。
(4)活动时间一天。
[活动过程]
一、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
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吗?
重阳节在哪一天?
重阳节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登高辟邪,祈福免祸)
你知道重阳节有什么新的意义?(尊敬老人)
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利用这次活动,来体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增长我们的见识,加深我们对自己亲人特别是老人们的感情。这是很有意义的。
播放投影仪(活动课件):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❹ 重阳节公司组织登山活动,请问买什么纪念品送给员工呢
毛巾,顺便擦汗
如果是比赛,前三名另奖。奖品就看你们公司规模有多大,参赛人有多少,准备的预算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