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儿怎样上好一节礼仪课中班孝敬父母长辈
你好朋友 苦日子过完了,父母却老了; 好日子开始了,父母又准备走了,作为现在的儿女还是儿媳妇,无论是谁的父母,无论如何!请宽容他们,请理解他们,请善待他们,作为一个老人他们都真的很不容易,苦过累过抚养儿女,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不知他们还能活多长时间,善待今天的他们,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今天你善待他们的举动就是明天儿女善待你的修为!~~献给做儿女的我们,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建康长寿! 你会接下去吗? 我接了…
Ⅱ 孩子在尊重长辈,孝敬长辈方面做的怎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孩子学会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上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把教育的方式弄错误导孩子。现在和大家探讨一下怎样引导孩子学会尊敬长辈。
父母的正面引导。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不懂事完全要靠父母的引导。比如在上学或是出门游玩的时候,看见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要告诉孩子主动地打招呼。在带孩子串亲或是家里面来客人了,要分开的时候要教孩子礼貌的说再见。这样孩子就会顺其自然的学会。
教孩子感恩。每到节日或者是孩子生日的时候,爷爷奶奶,姑姑们都会给孩子送些小礼物庆祝,孩子非常的高兴。当爷爷奶奶们过节的时候,让孩子引导孩子同样送点小礼物答谢他们,长辈们高兴,孩子也会高兴,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也很快乐。
从小中督促孩子事。一个家庭有很多成员,一家三代子一起住,孩子与爷爷奶奶接触比较多,在爷爷奶奶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引导孩子为爷爷奶奶做点小事。例如奶奶在洗衣服做饭烧柴的时候,教孩子给奶奶搬个板凳坐,这样让孩子一点一点的学会有孝心。
孩子的正确行为要给与肯定。当爸爸上班的时候,妈妈经常会把衣服和包给爸爸拿好,孩子看到了就会效仿妈妈,当爸爸再次上班的时候,也会给爸爸拿衣服,那包,这样爸爸就要很高兴的夸奖孩子的行为,并要鼓励孩子以后这样做很好。
父母要做好榜样。在生活当中,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做一个还榜样,只有家长们对父母非常尊重,孩子也会对爸妈学会尊重。吃好吃的时候要先给父母送过去,孩子看到了就会明白尊老之道。
Ⅲ 幼儿园礼仪公开课孝敬长辈
幼儿园,让孩子在礼仪公开课上孝敬长辈,这种活动,还是挺有意义的,能够让孩子们更好的人情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才能够更好的来面对家庭。以及为人处世。
Ⅳ 孝顺的标准是怎么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该义务是法定的。 如果子女不履行该义务,父母可以向法院起内诉,要求容子女支付赡养费、履行赡养义务。 若情节严重,比如父母因此健康状况恶化,子女对父母造成人身上的伤害,父母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子女有可能构成遗弃罪或虐待罪,子女若被定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的底线低于道德的底线,不管如何,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赡养父母又是一种人身性的义务,在实践中强制执行存在困难。比如,法院不可能强制一个儿子孝顺自己的母亲。当然,法院可以强制一个儿子给付母亲赡养费。不过不管怎样,公权利的介入都会对家庭的和睦造成破坏,而不是弥补。所以还是希望大家都赡养自己的父母,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啊! 百善孝为先 望采纳
Ⅳ 幼儿园孝敬老人的有哪些
幼儿园尊敬长辈教案:孝敬父母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
2、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爱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及我们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主题
1、弹唱歌曲《爸爸妈妈一样好》
2、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的歌曲有谁?(爸爸妈妈)他们对小宝宝怎样?(爱小宝宝)爸爸妈妈的小宝宝谁呢?(我)。
二、畅谈父母对自己的爱。
1、师以自己为范例讲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对了,任何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眼里都是宝贝。老师也一样,记得老师在生小宝宝时,老师的妈妈守在老师的身边两天两夜没合眼,当我和我的小宝宝平安无事了,老师的妈妈却生病了。每当想到这里老师就特别的感动,也特别爱自己的妈妈。那下面请小朋友们说说爸爸妈妈让你感动的事情。
2 、幼儿诉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如:我病时爸爸妈妈怎样……爸爸妈妈每天为我怎样…… )幼儿畅所欲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
3、师:是的,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么我们小朋友长大了,我们应该如何报答,孝敬我们的父母呢?
三、观看课件《恣蚊饱血》的孝敬故事
师: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就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恣蚊饱血》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闵损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1、播放课件《恣蚊饱血》
2、幼儿说说观后感。(主要说说闵损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如:父亲回来主动打招呼,帮父亲洗碗,关心父亲,为了让父亲睡好觉脱衣引蚊子等)。
四、讨论畅谈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1、幼儿互相讨论
2、回报讨论结果。 在幼儿回答时,教师加以引导,主要归纳以下几点:关心父母,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好好学习,不做坏事、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3、总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通过这节课小朋友知道了父母对我们付出辛劳与爱,也知道了我们该如何回报孝敬我们的父母老师感到很高兴。老师希望小朋友说到做到,从现在起做个孝敬的人有心人也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课后延伸
师:下面老师布置两个作业给小朋友;
1、回家对爸爸妈妈说句“我爱你”
2、帮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六、区域活动
语言区:投放有关孝敬的故事书或故事磁带。
音乐区:投放有关孝敬的歌曲。
娃娃家: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Ⅵ 孩子如何孝敬老人
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应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首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
因此,父母在与老人(自己父母、公婆、岳父母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还可利用英雄模范人物、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良好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第三,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
第四,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最后,建议老人多与孩子交往,增进相互感情
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就是漠不关心,这往往是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缘故。在交往中,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才随之行事,非常被动,如给老人搬凳子,说“再见”等。
为此,作为老人,应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谈,缩短两代人的心理距离,不能因兴趣迥异,居高临下。对孩子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使其主动关心、尊敬老人,自觉听从老人教导,努力做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Ⅶ 父母怎样引导孩子孝敬长辈
学会感恩和孝敬父母是每个孩子都要学习的一门功课,这门课家长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家长的教育引导非常重要。
要注重在小事中教育孩子感恩父母。怎样让孩子知道感恩和孝敬父母呢?
小事一:平时我们出门上班,孩子总是哭闹不让我们上班,要我们陪陪他。这时候我们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要上班赚钱,赚了钱才能给你买吃的、喝的、玩的,如果不上班,这些都没有了,孩子听了,大多会不闹了。这时候再引申,你长大了要不要买东西给爸爸妈妈啊,买什么呢?这样,引导孩子懂得孝敬父母。
小事二:母亲节托班布置作业,让孩子为家长做一件事。这时候引导孩子,你天天谁对你最好,谁天天做饭给你吃,是不是奶奶,奶奶对你好不好,我们要不要为奶奶做一件事,那我们倒水给奶奶喝吧。这样,引导孩子懂得感恩长辈。
不仅要在小事中耳闻目染的感染孩子,同时,家长也要对自己的父母懂得感恩和孝敬,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你怎么对待你父母,你孩子以后也会那样对待你。
要教孩子感恩和孝敬父母,就要和他做朋友,让他明白做父母的难处,更多的是让他去实践,是帮忙做家务,去帮大人完成一些工作。
这样孩子就知道现在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父母不断的努力,辛勤的劳动,还有无限的付出才得到的,而不是随手可得喊一下哭一下就出来了,孩子不能娇生惯养,特别不能完全迁就。
要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父母耐心的指导,需要共同进退。比如在给孩子零花钱这个问题上,不是直接把钱给孩子,而是让他们通过做家务、帮助他人获取,这样虽然会有一些功利性,但只要指导得当,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还能让他知道生活不易。
Ⅷ 如何教育孩子孝敬长辈
我的女儿13岁,来对爷爷奶奶十源分孝敬,有什么吃的,总忘不了他们,从来不顶撞老人,因此赢得了左邻右舍的一致好评。这是因为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效仿"晨则省,昏则定"的古训,但平时确实比较注重对她进行正面引导的缘故。记得从上幼儿园时,孩子还不太懂事,每次出门时,我们总是提醒她和爷爷奶奶说再见;放学回家,也不忘记提醒她和爷爷奶奶打招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与爷爷奶奶的感情不断加深。有一次,姑姑对孩子说:"你奶奶为了节约,每次饭刚好就把插头拔掉,饭都烧成夹生的,好难吃呀。"谁知我女儿一本正经地告诉姑姑说:"姑姑,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话呢?奶奶帮我们做家务很辛苦的。"这件看起来很小的事,在我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孩子心里有爷爷奶奶,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Ⅸ 幼儿中班礼仪《尊重长辈》怎么写备课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还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中国人生儿育女不仅仅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更重要的是养儿防老、养老送终,为的是孩子孝顺,自己晚年衣食无忧、安享天伦之乐。但是,目前社会上很多子女不孝,虐待老人的事例频频曝光,而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尊敬长辈的事例屡见不鲜。“凡事以先为主”。家长只有加强对幼儿的礼仪教育特别是尊敬长辈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孝子贤孙。那么,呢? 一、使用礼貌用语 家长教育幼儿要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您”或“您们”,回家和离家的时候要与长辈打招呼。 二、听从教导 家长教育幼儿要尊敬长辈,听从教导,要信任长辈,对长辈有安全感,相信长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为了自己好,不会害孩子,因此,孩子要听家长的话,不要顶嘴,不要数落长辈的不是。
Ⅹ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孝心
摘要: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它体现了最根本的人性和道德观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应该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关键词:以身作则;培养;欣赏;机会;坚持原则 不知不觉间我从...事幼儿教育已经十六年了,每天看到风雨无阻接送孩子的家长,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含义,以及他们对孩子那无私的爱。也许是孩子还小他们不懂事?而孩子对父母或老人的言行和态度让我感到很不安。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会做人是教育之本,而做人的核心是拥有爱心。要培养孩子有爱心,首先要培养孩子有孝心,孝敬长辈。可见孝心也是做人的根本,然而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孩子成为了家庭的重心,他们大多属于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可父母的溺爱,却让孩子对父母给予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应该感恩、尊敬和孝顺父母。那么,作为父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让孩子从小学习尊重父母、孝敬长辈呢? 一、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孩子学会孝顺,大人首先自己就要做出孝顺老人的榜样。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孩子最初的认知、言行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都是从父母那里开始的,起初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因此,父母在与自己的父母、公婆、岳父母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平时生活中要关心、照顾老人,有时间就尽可能地陪陪老人,看看他们需要什么。如:在家时给父母端茶送水、洗衣服、洗脚、打扫卫生等;公共场合给老人打招呼、问候、让座帮助老人等。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时刻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即使有时不是很明白,但是在耳濡目染中他们也会像父母一样善待、照顾老人。 二、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启发、培养幼儿的孝心 说起过生日孩子们可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盼着过生日,那时他们可以尽情的享受生日的快乐,收到亲人、朋友的美好祝福和礼物,他们就是最幸福的人。同样作为父母我们也可以借助老人的生日、重阳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让孩子参与活动,通过谈话、点拨、暗示等,诱发孩子的良好行为。如:明天是姥姥生日,请幼儿帮妈妈或爸爸想想应该给姥姥准备什么礼物?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姥姥高兴呢?孩子就会认真的说:“送姥姥蛋糕,祝姥姥生日快乐,健康长寿等等” 我们都知道练习是强化记忆痕迹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将良好的行为转化为习惯,长久的保持下来,培养幼儿的孝心也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如:让孩子给老人或其他长辈捶捶背、端杯水、送好吃的;用礼貌的语言与老人交往(爷爷奶奶好、再见、谢谢、请慢走等)关心、安慰生病的老人,再加上我们的身体力行,日积月累,孩子孝心就会逐渐养成。 三、欣赏孩子的每个孝顺行为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教导孩子“给爷爷端杯水,说爷爷辛苦了!”“给外婆拿个苹果,说外婆你真好,谢谢你!”并适时表扬孩子:“孩子,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宝贝!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孩子真的就会成为一个很孝顺的孩子。这种暗示能对孩子发挥奇效,使孩子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付诸行动,直至成功。 四、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给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机会。 在现在的不少家庭中,爱只是父母对子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现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爱。孩子只有把父母给他的爱转化为他对父母的爱,这种爱的种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种人间大爱正是这样得以传承的。如当父母生病时,要让孩子给端水、吃药,学着照顾父母;日常工作向孩子说一下,或带孩子去上一两次班,让他知道你上班走什么路线,每天都做些什么事情,你的工作中有哪些困难等;总之是让孩子看到、体验到父母的难处,而不是只让他听父母说“我很辛苦”。当年幼的孩子学会了关爱父母之后,才有可能在他们长大以后去关爱他人,去尊老爱幼,成为有孝心、责任感的人。 五、及时纠正孩子不良行为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易冲动、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的支配,容易出错。如当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得不到满足,就会对老人或家人发脾气、摔东西或不理睬等,一旦出现这些不良行为时我们一定要舍得管教,严肃批评,而不能因为弄的孩子哭或心疼而马马虎虎放过去,要耐心说服孩子,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特别是“第一次”,我们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孩子其实很聪明,他们也会猜测大人的心理,看大人的言行行事,如果不忍心看孩子哭泣,他一耍赖或采取其他方式你就放弃自己的原则,这等于鼓励了孩子不断提出不合理要求,同时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 总之,“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最高贵的感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