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风家训怎么写
家风、家规、家训
一、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
法。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孝,恭,善,勤,俭。
二、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
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1
、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
不可无故拖延。
2
、要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可挑食厌食少食。
3
、每天坚持看书
2
小时。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
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
4
、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一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增加运动
量)
,不可偷懒,不可随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5
、家庭就餐应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可无视父母、长辈和客
人,不可边吃边玩,不可浪费粮食。
6
、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的感受,要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事情,不可推辞,不可讲条件。
7
、
要孝顺父母,
懂得感恩,
珍惜幸福生活,
遵从父母教导,
出门进门要和父母打招呼,
不可忘恩,不可与父母顶撞、狡辩或者无理取闹。
8
、要学会感激,感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经关心过爱护过支持过
帮助过的人,
要珍视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
憎恨虚伪、
丑恶的不良现
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
9
、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见而避之。
10
、要团结同学,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视弱者,不可嘲笑残疾人
或者成绩差的同学。
11
、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
,
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12
、在影剧院、商场、会场、宴会等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可大声喧
哗,不可嬉戏打闹。
13
、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不可有丝毫懈怠,
不可轻言放弃。
14
、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不可粗心大
意、字迹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
不得看电视(晚七点新闻联播除外)
、玩电脑。
本规范规定诸内容须切切实实不折不扣做到,如有违反,视情节较轻分别予以提醒、批
评、
警告、
面壁思过、
书面检讨、
抄课文、
做家务、
限制部分家庭自由和权利、
适当体罚等。
三、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举止行为
B. 我的家风家训家规。
我家的家风家规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风好,这个人才会茁壮成长,如果家风不好,这个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视家教,最终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教训是沉痛的。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难怪在同一间教室里,在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会有优劣之分!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和《曾子杀彘》的优秀家教故事,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注重家教的父亲,他在《诫子书》中这样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就是告诫那八岁的儿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于是像孟子、岳飞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便在这样的家教中应运而生。
家教,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传男不传女”,已被岁月的流冲走,而那些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了“家家之风”。中华民族文明的脚步正在新时代的家风中稳步向前!
C. 家风家训的故事以孝顺、勤俭节约为题写350怎么写
说起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这其实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熏陶着我们的性情;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这也是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我们身上处处烙有家风的印记。
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要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饭……
记得那一次,我拧开水龙头洗手,妈妈看到了上前制止我并教育到:“你怎么能这样呢?”“怎么了……”我委屈的说。“你洗手时水龙头一直开着,这样太浪费水了。在许多边远山区里,很多小朋友连喝的水都没有,所以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节约用水!”妈妈激动地说,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妈妈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孩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电视中演的那些缺水的灾区吗?他们哪有你现在这么幸福呀!”这时,妈妈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水龙头拧紧吧,以后一定注意节约用水。”“好!”
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已经造成浪费,所以我们更应该小心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当然勤俭节约不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约每一粒粮食,这个道理爸爸总是用行动来告诉我。当我吃饭时扒饭丢了饭粒,他便一颗颗捡起往嘴里一边送一边讲起小时候他爸爸给他讲的那些缺粮少米的那些日子,那时一斗米能买一大坝田呢!
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爸爸,养成了节约粮食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习惯中培养起来的。
一个好的家庭,就要有一个好的家风。铭记着家风,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成为国家之栋梁。
D. 家风家训是什么意思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家训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训或单独刊印,或附于宗谱。家训之外,其他名称还有:家诫、家诲、家约、遗命、家规、家教。
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
(4)我的家风是孝顺家训是什么扩展阅读
家训作用: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家风特点
1、榜样性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它的提出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典范作用,亦即“榜样性”。
2、社会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存在必须是与社会风潮相适应的。
3、传承性
“世代相传”和“生活作风”是家风的两个重要标签,家风的传承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活作风上。生活作风可以分为价值认同与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价值认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指引,生活方式是价值认同的表现形式。
价值认同是家风得以传承的基础,家族的世世代代都认同祖先的价值观,才会践行那样的生活方式。
E. 百孝顺为先——我的家风家训作文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F. 家风家训是什么意思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 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
传统家风特点:
1、榜样性: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它的提出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典范作用,亦即“榜样性”。
2、社会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存在必须是与社会风潮相适应的。
3、传承性:“世代相传”和“生活作风”是家风的两个重要标签,家风的传承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活作风上。
新时代家风特点:
1、吸纳性:表现为:一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并没有因为西方思想的传入而摒弃传统文化;二是对西方科学的吸纳,教育上都没有拘泥于中国传统学问,而是走出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
2、创造性:新时代家风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红色家风”的诞生和发展。
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创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新时代家风创新性的来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家庭培养的不仅仅是继承者,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网络-家风
网络-家训
G. 我的好家风家训30字以内
家训抄是一个家的文化是袭一个家的根基,经历千千万万年仍闪烁着光芒散发着无限的生命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都走过荆棘走过风景,留下的全都是精华和精髓。人是组成家庭的元素,是最具活力最具有创造力的一脉相承。我家的家训即是:百善孝为先,做个善良的人
H. 什么是家风什么是家训
我们的家风家训
什么是家风?我理解家风是每个家庭祖祖辈辈总结积淀的生存、生活经验。在农耕社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让安等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在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讲究耕读传家、好学上进;在经营商业流通的家庭把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作为家训。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风。当然,还有家庭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坑蒙拐骗等,这是坏家风。
爸爸常说:“在室内不能打伞,会变矮的!”其实这些家规是完全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的,这些奇怪禁忌,我们小孩很相信,有的大人居然也相信这个奇怪的家规,我当然也是深信不疑的,班里这么多同学大部分也是非常相信的。这些传统无非是希望我们不要倒霉,平安长大,这份用心,我才不希望在我们这代消失。
我们家最大的家风就是家里一定要干净,妈妈天天都会打扫家,我和爸爸虽然很少干家务,但是不会乱放东西,乱扔垃圾,所以我们家就是干净,我们家也很少要找东西。偶尔会找不到小东西,这点我们家比王振杰家一定是好多了。窗户上面一点脏东西都没有,这点我们家做的是最好的。
在餐桌上,妈妈常对我说:“吃饭的时候左手不能放在桌子下面要放在桌子上面。”听了妈妈对我说的话,我一直记在心,慢慢的我养成了这个习惯,把左手放在桌子上面。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手放在桌子上面?”妈妈说:“这是关于礼貌。”“哦,这关于礼貌呀!”我心想“这个家规可真好呀!”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妈妈嘴中也总是挂着这个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偶尔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它同学,让我们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