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阳节老人漫画图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D6%D8%D1%F4%BD%DA%C0%CF%C8%CB%C2%FE%BB%AD%CD%BC%C6%AC 这是地抄址...
种感袭觉 好长... 好多... 好乱... 好像不对......
㈡ 九九重阳节 老人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由此可见,楼主的判断是正确的~~~
那家网站的节日有误,,其实还有个国际老人节,就在10月1日(我们的国庆节),他说10月6日国际老人节应该是他记错了国际老人节。
总之,九月初九是我国重阳节,也是尊敬老人的节日,这是毫无置疑的:)
㈢ 重阳节是几十岁的老人节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每到这一日,各地的老年朋友都会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如出游赏秋、观赏菊花、遍插茱萸,或是参加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而在这其中登高远眺,就是必不可少的重阳活动了。
㈣ 九九重阳节这幅画怎么画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或李烂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扰旅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衫漏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㈤ 重阳节送给老人的手工
准备材料:卡纸、胶水、剪刀
1、准备一张比较硬的纸张,从中间对半折叠。
㈥ 九九重阳节的敬老贺卡怎么写
1、在奔忙中我曾迷失自己,是你的关怀让我寻找到方向,在劳碌中我曾彷徨失措,是你的问候让我倍感温暖,在重阳节的日子里,真心祝你开心快乐。
2、我用彩云编织缱绻的梦境,收集心中每一份感动,许下星空每一个祝愿,记载心头每一丝企盼,交织成一首幸福美丽的乐章,在这重阳佳节伴随你!
3、登高远眺,思念山中久久荡;观菊饮酒,灾邪身外远远飘;亲人团聚,幸福家中美美传;重阳佳节,我祝您永远平平安安,健康长寿!
4、重阳佳节到,团聚多欢笑,祝福跟着来,按时作报告:老人身体越发好,妻子身材更苗条,孩子学习上层楼,自己财源滚滚到!
5、双喜临门,佳期欣逢佳日;三阳播彩,小阳春叠重阳。重阳节快乐!
6、重阳,去登高了么?买风车转运了没?都没有?那我送你一个特制的短信风车:风车杆是健康,风车叶是顺利、快乐、温暖、幸运,一定要让它转起来哦!
7、重阳将来到,快乐步步高。人间重晚晴,殷殷寸草心。霜叶红胜花,岁岁好年华。莫道桑榆晚,幸福金不换。愿你重阳享安康,吉祥伴身旁。
8、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菊花傲霜满地香;久久思量,久久难忘,九九重阳胜春光;美酒一杯,秋雁两行,福泽深厚又绵长。祝重阳快乐,永远健康!
9、九月初九重阳节,秋意飒爽送思意;观菊不忘重阳糕,遍插茱萸饮美酒;佳节念友思心切,一声祝福真挚送;愿君重阳乐开怀,阖家团圆幸福随。重阳快乐!
10、六十年内不分离,七老八十手牵手,共渡八千里路云和月,九月九日重阳日,十指紧扣笑会首!
㈦ 重阳节为什么被称为老人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因“九九”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㈧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重阳节有什么敬老爱老的活动
重阳节不能只是9月9日这一天来孝敬老人,爱护老人,要坚持每天,每时每刻孝敬老人。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孝为大吗,所以,所有人都要有一份孝心,要坚持始终。
㈨ 庆祝九九重阳节横幅
重阳节横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专老有所乐。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属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越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