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敦肃和孝敬

敦肃和孝敬

发布时间:2021-01-17 16:25:04

『壹』 雍正皇帝为什么会选择孝敬宪皇后和敦肃皇贵妃与自己合葬呢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在圆明园逝世了,享年58岁。当天夜里,侍卫们将皇帝的遗体运往紫禁城,由诸位亲王、各部尚书负责主持丧礼,同时,入葬的还有雍正帝的两位妃子,即:孝敬宪皇后和敦肃皇贵妃。

其棺位居于雍正帝棺位的西侧,仅次于孝敬宪皇后,不管这是雍正皇帝的意思还是出于礼仪大臣的安排,都足以看出敦肃皇贵妃的崇高地位。

『贰』 朝鲜王朝国王列表

1、太祖 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2、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3、太宗 李芳远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4、世宗 李 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5、文宗 李 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

6、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7、世祖 李 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8、睿宗 李 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9、成宗 李 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10、燕山君 李 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

11、中宗 李 怿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12、仁宗 李 岹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

13、明宗 李 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14、宣祖 李 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中宗庶侄

15、光海君 李 珲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16、仁祖 李 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17、孝宗 李 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18、显宗 李 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19、肃宗 李 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

20、景宗 李 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

21、英祖(英宗) 李 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

22、正祖(正宗) 李 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23、纯祖(纯宗) 李 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

24、宪宗 李 奂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嫡子

25、哲宗 李 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 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26、高宗 李 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 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纯宗 李 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

(2)敦肃和孝敬扩展阅读

朝鲜国王的历史: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六日,高丽大将李成桂废高丽恭让王,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其时五十八岁。李成桂以“权知高丽国事”的头衔向明朝上表,趁高丽王混乱,自己受推戴不得不即位,明太祖朱元璋不予批准。

不久,李成桂拟定两个国号——“朝鲜”(古号)和“和宁”(李子春就仕之地)请朱元璋决定,朱元璋选了朝鲜二字,但是又因为李成桂“顽嚣狡诈”而不正式册封赐印。于是李成桂的头衔改成了“权知朝鲜国事”。

李成桂即位后,次子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大君。经过两次王子之乱,在建文二年(1400年)被封为世子,十一月十三日受其大兄禅让于松京寿昌宫。

此时,明朝发生了一场极大的变局。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明惠帝用人不当,渐处下风,被迫对朝鲜更多地采取怀柔政策。为了在内战中拉拢朝鲜站在朝廷一方,便敕谕礼部,“朝鲜本礼文之国,辞位传袭之事,……若果无亏天理,悖人伦的事,任他国中自主张”。

于是方赐李芳远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朝鲜本爵,应赐五章或七章服)。这样,李成桂和李芳果多次求而不得的明朝册封,终于被李芳远得到了。他的头衔也从其父兄的“权知朝鲜国事”变成了朝鲜国王。

明成祖“靖难”成功登基之后,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请冠冕服饰,于是再次得到了明朝所赐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封朝鲜国王。

此后,历任朝鲜统治者均循例受封为朝鲜国王。只能自称孤,寡人,不能自称朕;只能被大臣称大王,殿下,不能称皇上,陛下,否则即为僭越。

朝鲜王朝时期(公元1392-1910),朝鲜国王的官服是红底金色图案的蟒袍,朝鲜王后则饰以凤。公主、翁主和嫔妃则饰以花型图案。赤翟衣是明朝皇帝明惠宗朱允炆下赐给朝鲜国王的,是特许的亲王级别的服饰。天青色翟衣作为中国皇后的等级,朝鲜王妃不能僭越。

『叁』 清朝皇帝皇后列表 清朝历代皇帝皇后有几个

一、皇帝列表

1、

(3)敦肃和孝敬扩展阅读:

清朝知名的皇帝皇后简介:

1、康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

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

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2、乾隆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

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但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3、孝定景皇后(即隆裕太后)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

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朝君主

网络——清朝皇后

网络——郭布罗·婉容

『肆』 乾隆一生有70多个妃子,为何只有5位能与其合葬

清宫剧里不管是正说还是戏说,关于乾隆的应该是最多的了,而古代皇帝里大家最了解最多的也是乾隆。乾隆一生风流,有没有七十多个妃子我们不得而知,总之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总是差不了多少的。然而在史书里有记载的乾隆妃嫔总共有四十多个,其中有五位最后与其合葬。

能与乾隆合葬,首先得在乾隆之前去世,因为古代帝王的墓葬只要皇帝一下葬就得封死,决不能再打开。这个条件符合的有很多,因为乾隆很高寿,能活过他的没几个。其次必须得是乾隆最喜欢的。而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就只有五位,那我们看看这五位都是谁?

《延禧攻略》里的富察皇后

『伍』 古代所有皇上,皇后的名字和封号

宋朝
1、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2、太宗 至仁应专道神功圣德文武属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炅

3、真宗 赝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

4、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祯

5、英宗 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曙

6、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顼

7、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煦

8、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

9、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桓

10、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11、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圣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昚

12、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

13、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14、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昀

『陆』 雍正皇帝有几个老婆

雍正共有后妃30人,分别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悫皇贵妃耿氏、齐妃李氏、谦妃刘氏、宁妃武氏、懋嫔宋氏、郭贵人、李贵人、安贵人。

海贵人、张贵人、老贵人、那常在、李常在、春常在、高常在、常常在、顾常在、吉常在、苏答应、英答应、汪答应、德答应、伊格格、张格格、云惠。

1、孝敬宪皇后

孝敬宪皇后(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生于康熙二十辛酉年五月十三日,乌拉纳拉氏,雍正帝原配皇后,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步军统领云骑尉费扬古之女。

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赐封给当时的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雍贝勒嫡长子弘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弘晖不幸过世,得年只有八岁。

雍正元年(1722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乾隆二年,与雍正帝合葬于清泰陵。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2、孝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她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一个曾祖父。

而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钮祜禄氏在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被指婚给当时26岁的胤禛,由于其父亲凌柱身份官位不高。

而当时胤禛的封爵是贝勒,所以当时钮祜禄氏是格格身份,也没有因生下弘历提升地位,十余年间皆号格格。康熙年间,雍正患上了时疫,病情非常严重,几乎丧命。

侍奉殷勤,煎汤熬药,无不周到。雍正康复后,对其尤有钟爱。后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历于雍和宫邸。

雍正登基为雍正帝,先封钮祜禄氏为熹妃,进而晋为熹贵妃。1723年(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储,将弘历名字书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弘历二十五岁即帝位。

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3、敦肃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清朝雍正帝妃嫔。康熙年间为雍亲王侧福晋。康熙五十九年生福宜;六十年生福惠,雍正元年生福沛。三子一女全部夭折。雍正登位,其为贵妃。

雍正三年晋封皇贵妃;十一月二十三日薨。皇贵妃死后,留下皇子福惠。雍正对此子十分宠爱,甚过别的皇子。雍正六年,8岁的福惠也去世了。雍正十分伤心,下令“照亲王例殡葬”。

年过18岁的弘历和弘昼连贝子都不是,乾隆追封福惠为亲王时,就说过:“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证明了雍正宠爱福惠是弘历等兄弟所深知的。

乾隆二年(1737年)敦肃皇贵妃金棺随同雍正皇帝、孝敬皇后梓宫同时葬入泰陵地宫。从雍正在敦肃皇贵妃身前死后的表现以及对她所生儿子福惠的喜爱。

可以看出他对皇贵妃是很有感情,并因年皇贵妃病而暂缓对年羹尧的处罚。皇贵妃死后仅仅一个月,年羮尧就被降罪,但年皇贵妃一样获得祔葬泰陵的殊荣。

皇贵妃父亲去世后也依一等公礼下葬。也就是说,年家除年羹尧这一脉获罪外,其余亲族并未受到任何牵连。

4、纯懿皇贵妃

纯懿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满洲镶黄旗,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三日生,比雍正帝小11岁。早年入侍候潜邸,为格格。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皇五子弘昼。

胤禛登基后,于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耿氏为裕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行册封礼。雍正八年四月晋封为裕妃。胤禛驾崩后第14天即雍正十三年九月七日,新即位的乾隆皇帝遵封她为贵妃。

因为当时正在胤禛的大丧期间,册封礼推迟到乾隆二年九月举行。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初一日,乾隆帝以是年十一月为裕贵妃90岁大寿,晋封耿氏为皇贵妃。

在她生日的前五天即十二月二十八日为耿氏举行了册封皇贵妃典礼,以90岁高龄而被封为皇贵妃。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耿氏终因年事过高而寿终正寝,终年96岁。

乾隆五十年二月册谥耿氏为纯懿皇贵妃。四月初九日纯懿皇贵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四月十六日辰时葬入地宫。

5、齐妃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烨的女儿。于藩邸侍雍亲王,为妾,后生子有功请封侧福晋。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生皇二女和硕怀恪公主,此女是雍正唯一活至成年的女儿。

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皇子弘昐。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皇子弘昀。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皇子弘时。四名子女只有弘时一人活至雍正登基。雍正初,封为齐妃,地位高于乾隆生母熹妃。

但后来儿子弘时得罪雍正而被削宗籍,李氏身为其母,也难免受累,一直没再得到晋封。齐妃薨于乾隆二年四月。

『柒』 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康熙一生共育有35子,其中15个早殇。

皇子:承瑞,2岁殇,未序齿。

皇子:承祜,2岁殇,未序齿。

皇子:承庆,1岁殇,未序齿。

皇子:赛音察浑,2岁殇,未序齿。

皇长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皇子:长华,旋殇,未序齿。

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废。谥曰密,为理密亲王。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皇子:长生,2岁殇,未序齿。

皇子:万黼,4岁殇,未序齿。

皇三子:胤祉,诚郡王,谥曰隐,为诚隐郡王。雍正即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祉,以他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将胤祉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胤祉私下发牢骚,又对怡亲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后,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胤祉病逝于景山禁所。

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晋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皇子:胤禶,1岁殇,未序齿。

皇五子:胤祺,恒亲王,谥曰温,为恒温亲王。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丑时薨,年五十有四,赐祭葬如典礼,谥曰温。雍正十二年立碑勒铭,称其“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皇六子:胤祚,幼殇。

皇七子:胤祐,淳亲王,谥曰度,为淳度亲王。雍正八年庚戌四月初二日辰刻卒,年五十有一,谥度。有诗见《熙朝雅颂集》。子七人女十人。

皇八子:胤禩,廉亲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皇九子:胤禟,固山贝子。雍正元年(1723),奉命赴西宁驻扎。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也有传说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岁。乾隆间恢复原名、宗籍。

皇十子:胤䄉,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因党附胤禩,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子6人。

皇子:胤䄔,1岁殇,未序齿。

皇十一子:胤禌,1岁殇,无谥号。

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谥曰懿,为履懿亲王。母定嫔(雍正时奉为皇考定妃)万琉哈氏,后交与苏麻喇姑抚育。生于康熙二十四年,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薨,谥曰"懿", 以乾隆第四子永珹为嗣孙。

皇十三子:胤祥,怡亲王,谥曰贤,为怡贤亲王。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谥曰勤,为恂勤郡王。胤禵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却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重要的一员,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皇子:胤禨,2个月殇,未序齿。

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谥曰恪,为愉恪郡王。雍正四年五月,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二月,晋愉郡王。九年辛亥二月初一日已刻卒,年三十有九,谥恪。

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谥曰恪,为庄恪亲王。乾隆元年(1736年),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 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因与胤礽长子理亲王弘皙往来诡秘而受到牵连,停双俸,罢都统职。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薨,享年73岁,谥曰恪,葬于磁家务。

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谥曰毅,为果毅亲王。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继子。胤礼(允礼)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皇十八子:胤祄,8岁殇,无谥号。

皇十九子:胤禝,3岁殇,无谥号。

皇二十子:胤祎,贝勒,谥曰简靖,为简靖贝勒。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乙亥正月初九日已刻卒,年五十岁。

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谥曰靖,为慎靖郡王。乾隆即位后,晋封慎郡王。乾隆三年(1738)七月,擢任议政。五年二月,授正白旗满洲都统。七年三月充玉牒馆总裁。允禧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月薨逝,享年四十八岁,谥曰靖。

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谥曰勤,为恭勤贝勒。雍正八年二月(公元1730年)封贝子。雍正十二年二月(公元1734年)晋贝勒。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卒,谥曰恭勤。

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雍正八年二月,封镇国公。十三年十月,晋贝勒,以事降贝子。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再以事降镇国公。四十五年九月,复晋贝子。四十七年十一月,再晋贝勒。四十九年十一月,加郡王衔。五十年乙巳七月二十七日未刻卒,年七十有三,谥诚。子七人女十人。

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谥曰恪,为諴恪亲王。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辞世,諡曰“恪”。葬于今平谷县,马坊镇打铁庄村。

皇子:胤禐,出生当日殇,未序齿。

(7)敦肃和孝敬扩展阅读: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大阿哥胤禔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胤禩,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胤禩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严加训斥,同时对胤禩严加提防。胤禩小时候被大阿哥的母亲惠妃抚养,故大阿哥对他感情较好。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

康熙厌胤禩勾结胤禔,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附庸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太子党。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日后八爷党人遭到清算旧账。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

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阅读全文

与敦肃和孝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大学提供二胡吗 浏览:181
东明县老年大学网站 浏览:307
中学生表格填写父母经商怎么填写 浏览:650
浙江省2021年退休养老金领多少 浏览:666
7旬老人问什么时候生活会变好 浏览:506
关于4050养老金补贴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533
老人应多吃什么食物好 浏览:822
十堰市老年大学管网 浏览:428
宝宝长寿花怎么养 浏览:113
养老保险打折 浏览:470
驾驶证自助体检一般在哪里 浏览:536
宜春老年大学有人说不要养老金 浏览:505
女60岁失地保险 浏览:55
长春市开养老院政策 浏览:792
四川绵阳万人养老院 浏览:654
慰问敬老院活动简介 浏览:831
养老金企业和个人 浏览:70
关于重阳节的口诀 浏览:519
用冰糖雪梨孝敬长辈们的作文 浏览:307
70岁以上还能买车吗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