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敬爱亲简报

孝敬爱亲简报

发布时间:2021-01-17 09:21:21

① 最美家庭的孝老爱亲

2015年10月25日中来宣部、全国妇联在中源国网络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刘学洪等10户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
刘学洪、郭迎春、余美芳、白智超、龚彪、蓝绍会、关志明、封孝利、王金香、尹云峰等10户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敬老爱老、奉行孝道,是以良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家庭,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宣传他们先进事迹,对于深入开展孝敬教育,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长辈的关爱之情,把中华孝道和敬老之风一代代传承下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活动现场宣读了《中宣部、全国妇联关于刘学洪等10户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的表彰决定》,播放了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短片,现场展示并诵读了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楹联和诗词,主持人对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代表进行了采访,向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颁发荣誉证书。

② 孝老爱亲事迹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恭城收费站,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春杰,今年50岁,是恭城收费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家六口人,父母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爱人下岗多年,目前在一所中学做勤杂工,女儿在外地工作,儿子还在念初中。在单位,李春杰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庭,他更是一位恩爱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
1988年7月,李春杰与妻子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但由于孩子出生时双方的父母都因工作忙,无法脱身来帮忙照顾他的妻儿,憨厚老实的"大男人"李春杰硬是"赶鸭子上架"的当了"月嫂",挑起了照顾妻子和孩子的重担。大孩子出生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他每天下了班都要顶着寒风步行几里路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回到家又是给妻子洗衣做饭,又是给孩子洗澡、喂奶、换洗尿片……他里里外外一把手,一天下来忙得腰酸背痛的,有时晚上12点钟还不能上床休息,深夜里三五次地醒来哄孩子更是常有的事。妻子眼看着丈夫一天比一天的消瘦,心疼的说:"春杰啊,你一个大男人的做这些事,真苦了你啦!"李春杰深情的望着妻子,体贴的憨笑着对妻子说:"你生孩子比我更辛苦。"丈夫一句朴实而真挚的话把妻子温暖得热泪盈眶。1997年10月,李春杰妻子的单位破产了,她一下没了工作,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心情十分糟糕。一向温柔的她,有时竟会平白无故地冲着李春杰发脾气。这时,李春杰十分理解妻子,总是好言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也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心情舒畅一点,他一有空就陪着妻子散散步、逛逛街或是爬山、郊游。他把洗衣、买菜、做饭等等家务全揽在自己的身上,花着心思为妻子做好吃的,还积极帮助妻子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他们俩结婚25年了,二十多年如一日,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共同营建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安宁、幸福的家庭,赢得了四邻八舍的羡慕和赞誉。亲朋好友都说李春杰是世上难得的好丈夫!

③ 求一篇孝老爱亲的实践报告,春节元宵节期间,开间孝敬老人活动,把这些难忘的回忆写出来,形成一篇实践报

同志,感谢你对我们团队的信任。但是你的问题不属于我们团队能够解决的领域。而且你的这个报告是作业吧,如果我们捉刀代笔的话反而会让你产生依赖心和惰性,以后你有什么问题都求助网络知道了,呵呵。所以,抱歉我们不能为你拿出成品。但是,我能对你完成报告提供一些思路。我的写作思路大纲如下:我们炎黄子孙从文化性上来讲又是孔孟传人,至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忠孝就成为儒学的核心,而孝更成为【百善之先】。而【亲亲尊尊】思想更是深入历代中国人的骨髓。【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要求尊敬长辈。孝老爱亲是泱泱中华的血液,我们不但要继承而且要光大。拿出这些动听的理论后,你再把春节的活动内容加进去,最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报告就搞定了!

④ 关于孝老爱亲主题可以组织什么活动啊

老人大部分喜欢热闹,喜欢孩子,我觉得可以与学校合作组织活动
一来可以教育孩子们要孝敬老人,二来你可以完成活动,组织合理花费应该不会太大!!!

⑤ 关于敬老爱亲的手抄报六年级

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湿了多少观众的眼睛,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灵,说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里话。一首歌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共鸣?这是因为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最普遍的真挚情感,回应着人民群众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我不想把他们叫老人,我喜欢叫他们前辈。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除了道声好外,我不禁思绪万千……

“尊老爱幼”之说是谁提出来的,不曾考究,但皆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一词怎么解释?约定俗成的一些内涵,如供养尊敬父母。从大的范围来说,“尊老”实为“孝敬老人”。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缺德”,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战国时期高居宰相之位的吕不韦曾写了一篇修身处世的文章--《孝是万事的纲纪》。文中提到:“人君孝顺,那名声光彩荣耀,可以让臣下信服而听从,天下都称誉。人君孝顺,臣就会忠心侍奉君王,做官清廉,面对危难而死节。士人民众孝顺,就会勤勉耕种,保国功战都坚定,不会败北。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要求,万事的纲纪。”君王尚且能以身做则,百姓效仿,自然可知。

⑥ 孝老爱亲的事迹材料

孙朋美事迹

孙朋美,女,1947年7月出生,天桥区沃家社区金荷苑小区居民。
1967年,孙朋美嫁给了王玉兰老人的儿子隗东城。由于家庭负担重,婆婆王玉兰积劳成疾,很早就落下了一身病。孙朋美嫁过来后,伺候公公婆婆、料理家务的重担就落到了她的肩上。当时生活很困难,孙朋美要一边工作,一边料理家务,还要精心照顾婆婆。婆婆常年肠胃不好,孙朋美就自己省吃俭用省下钱来调理好婆婆的饮食,常常是婆婆吃过后她再吃。公公去世那年,婆婆天天以泪洗面,孙朋美就时刻守在她的身边,并安慰婆婆说:一定会照顾好她的晚年生活。
有一天,她从厂里下班回家,看到婆婆慌忙将床单往床底下塞,她担心婆婆生了什么病,就在婆婆不在的时候,去婆婆床底下拿出了床单,这才发现婆婆大小便失禁了。床单臭烘烘的,她顾不上恶心,赶紧拿出去将床单洗的干干净净。婆婆回来发现自己的床单被儿媳妇洗了,坐在板凳上哭了起来,孙朋美安慰婆婆说:“妈,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会好好孝敬您的。”婆婆因常年肠胃不好,经常大小便失禁,她从没有因此指责过、嫌弃过婆婆,每次都给老人洗得干干净净。孙朋美四十多年如一日伺候着有病卧床的百岁婆婆王玉兰。
如今,在儿媳妇孙朋美的悉心照料下,103岁的王玉兰老人身体依然健康,邻居们都知道王玉兰家有个孝敬婆婆的好儿媳。现在要是有人问王玉兰老人长寿的秘绝是什么,老太太肯定会很自豪的说:“得有个像俺这样的好儿媳妇才行。”
孙朋美同志先后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济南市“十佳孝老爱亲好儿女”,被天桥区评为“敬老之星”和“天桥区孝老敬亲模范”。

杨玉西,50岁,是一名退休职工。家住长兴园。杨雨西同志自从1983年与丈夫结婚后,20多年如一日孝敬婆婆,照顾家庭,婆媳关系亲密胜过亲生女儿。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杨雨西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取消了在宾馆预订的婚宴,仅仅双方亲戚在一起吃餐饭,就算将婚事办了。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邻居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由于婆婆身体不好,紧张的工作之余,她包揽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后来,她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儿,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
婆婆由于早年守寡,一个人将三个子女拉扯大,大半生的穷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冠心病、哮喘、高血压等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她和丈夫一起带她四处求医问药。婆婆每月的门诊医疗费用都在600元上,而退休工资仅区区500多元,有时婆婆独自一个人看了病,觉得药费太高,不舍得买药吃,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想了一个办法,只要时间允许,每次都亲自陪婆婆去医院看病,看完病后,先将婆婆送回家,她一个人再去医院划价拿药,然后总是对婆婆说,现在药价又降了,您的退休工资足够买药了,我们也不用给您贴钱了,让婆婆觉得没有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也安心多了。而实际上,她用自己并不多的工资收入支付了婆婆所有的医疗费用,而她自己在生活上则是能省就省,勤俭持家。近年来,随着婆婆的年岁越来越高,朱小华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电子血压计、家用氧气瓶等家庭医疗器具。在饮食上,她也是尽量就着婆婆的口味来,精心安排适合老年人吃的食谱,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性格越来越像,都是大大咧咧的,直爽子、乐观派;共同的爱好也越来越多,喜欢相同的电视剧,同一个影星、同一种类型的歌曲,就连喜欢吃的东西都一样。婆婆常说“我有这个媳妇真是晚年得福!”20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耳濡目染,儿子也很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时常给奶奶捶背按腰,端茶送水,讲小故事给奶奶听,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杨玉西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孝顺不仅仅是让老人吃好穿好,还要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让老人气顺,心情好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⑦ 敬老爱亲作文

每个人都会变老,但是,尊老敬老却是每个人的本分。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经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家里,许多老人都是先想到我们,再想到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回老人,做什么事应该先想到老人,再想到自己。我们应该帮助老人,为老人做一些事情,不要嫌弃老人。
我们不仅要尊敬家里的老人,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没有儿孙的老人如果是你的邻居,就抽空跟他聊聊天吧。
古代有一个叫黄香的人,9岁就以自己的才华和敬老而闻名。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小黄乡读书到深夜,母亲叫他早点休息,他却钻进了父母的被褥。父亲问他在做什么,黄香从被褥里爬出来,说:“冬夜十分寒冷,我为双秦温一温床,好让二老歇息呀。”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出了小黄香是多么孝敬自己的父母啊。
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宝库。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这是我们民族的魂,经由老人,再经由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挂乃来人,就要尊敬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自主选择,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就要自立自强,为老人创造更好的颐养天年的环境,就要对老人放手,使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树立自己新的社会价值和家庭价值。
尊老敬老,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o(∩_∩)o 希望能帮助到你!
o(∩_∩)o ★★★★★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__^*)

阅读全文

与孝敬爱亲简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合川菌王土鸡养生汤在哪里 浏览:452
意大利什么岛是士兵养老院 浏览:303
怎样孝敬老人作文 浏览:989
重庆退休养老金调整 浏览:195
贵州省老年节活动简报 浏览:565
从20岁到80岁 浏览:764
养生馆开业适合穿什么服装 浏览:372
为什么父母会先走 浏览:700
到时了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未够 浏览:179
养老院工作人员架构图 浏览:586
各地退休工资水平 浏览:806
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机构设置文件 浏览:355
东华小区老年活动中心 浏览:378
重庆自助体检机哪里有 浏览:113
在幼儿入学前父母如何分工 浏览:870
60岁女人头晕 浏览:709
如何劝父母不改志愿 浏览:106
何鸿燊长寿秘诀 浏览:105
老年人吃香烟有什么好处 浏览:291
社区老年协会举办活动 浏览: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