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家族重阳节聚会

家族重阳节聚会

发布时间:2021-01-14 19:26:02

⑴ 美丽的大家庭图怎么画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我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灿灿,灿灿……”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赶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

⑵ 各民族节日有哪些

1、彝族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

2、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绕三灵: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习俗: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3、布依族

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4、傣族

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习俗:采花献佛。

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5、壮族

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6、僳僳族

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澡堂会:节春,习俗:沐浴、交友。

7、回族

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牛羊等。

8、拉祜族

葫芦节:十月,习俗: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扩拾节:正月初一,习俗: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祭太阳神:立夏日,习俗: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9、佤族

拉木鼓节:腊月,习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10、瑶族

盘王节:五月二十九日,习俗:祭祖、歌舞

11、普米族

转山会:五月五日,习俗:转山、歌舞、鸣枪

12、高山族
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3、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春节,是仡佬族最大的节日。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

14、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⑶ 九月重阳节怎样快速改变家族风水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农历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由来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恒景回到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相关民间习俗
(一)祭祀祖先

漳州籍的移民,在重阳节,供牲醴祭祀祖先。

(二)饮菊花酒

喝菊花酒,菊酒与九九谐音,喝菊酒可以延年益寿,活得更“久”。

(三)赏菊花

菊花在重阳节时正是盛开的时候,所以重阳赏菊便成为文人雅士的重要活动,并且藉赏菊作诗也是常有的事

(四)登山(高)

登高郊游,此俗自汉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汉代时除登高郊游之外,并增加野宴。发展到后来,大家乘登高之便,并兼扫先人的坟墓,增加了重阳在慎终追远的孝亲精神。

(五)佩茱萸

茱萸是中药材有去疾杀虫的作用,民间视为“辟邪翁”。

(六)赛风筝

九月是秋天,天高气爽,过去青少年在这天争放风筝,俗语说:“九月九,风吹(风筝)满天哮。”就是重阳满天飞的景象。现在在国父纪念馆或是木栅河堤边,有放风筝的活动,增添节日的娱乐气氛。

(七)拜访老人

中国社会是一个敬老尊贤的社会,九九重阳,以其长久长寿之义,敬老实只是对老人过去辛劳的一种精神回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吃糕,寓意年年好运高高,登高同为此意。行善积德得福报,记得放生,随缘放生,农历十月初八,天下放生日;在佛教中,每年的十月初八称为大涅盘日。在过去无量世中,众生于此日曾发生极大的灾难,死亡的人数无法计数。所以在这一天中,若能吃素、行善、放生,可以得到诸天神圣的护持。

农历十月初八天下放生日
农历十月初八


农历十月初八吃素行善功德大

及时行善,为善最乐!奉劝十方善男信女在这一天能发心行善,并请转告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当日能吃素一天,减少杀戾之气,同时保持欢喜心,广造善缘。放生或作善事一元即等于一千元;若是说一句好话,等于说一千句好话。同样地,若是骂人一句,就等于一千句。’。佛圣慈心的灵感护持,应当要把握行善造德的机会,并请转告亲友十方善信行者,保持欢喜心,广结善缘,谨记此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致天天说好话,想好念,做好事,一切吉祥圆满。同时祈求诸佛神圣加持护顾,化解我们一切的罪业及恶缘,早日得到究竟解脱。

⑷ 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

1 登高

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2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在这些民俗之外,不同地区的习俗也各不相同。下面来看看其他地方比较有特色的重阳习俗。
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省: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⑸ 为什么我们家族的人重阳节才拜祖先

重阳节也为敬老节,您要拜祭祖先,也等于向你的祖先敬上一份敬意,这可能是你们在重阳节去扫墓的原因。

阅读全文

与家族重阳节聚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80岁老人做生议程 浏览:481
江苏社保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浏览:661
什么情况下拒绝养老人 浏览:972
适合重阳节欢快的歌曲 浏览:326
重阳节原来的寓意 浏览:745
江西高考体检费大概是多少 浏览:519
养生汤水是什么做的 浏览:121
不做父母不能为儿女做些什么 浏览:364
15年04个月能领多少退休金啊 浏览:879
五福中什么是指长寿 浏览:804
普通的入职体检项目多少钱 浏览:436
50岁型男穿衣搭配 浏览:79
祝90岁外婆生日快乐 浏览:231
关于孝顺的经典诗句 浏览:737
昌平区阳光之城养老院电话 浏览:576
养老院护工私下怎么收费 浏览:260
阜宁县养老保险 浏览:661
黑龙江养老金15年 浏览:106
父母的爱心怎么写 浏览:2
子女和父母住如何管钱 浏览: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