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的名家现代散文

重阳节的名家现代散文

发布时间:2021-01-08 01:49:39

1. 描写重阳节的优美散文

重阳节,已由昔日的祈福、祈长寿演变为尊敬老人、善待老人的节日,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对这个传统节日的最好诠释,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和活力,赋予了它新的历史使命。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的完善,人类又返璞归真,重新去追求长寿,“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社会的迅速老年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上亿老人的养老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各种随之而来的矛盾越演起烈,养儿防老,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受到冲击,人们的观众发生改变。老人跌倒没人敢扶怕讹诈,老人与年青人为了一个座位大打出手等等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是信任的缺失,也是缺少相互沟通的缘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好好反思!再反思!!三思而行!!!

我们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尊敬他们,孝敬他们,甘心情愿为他们端茶送饭,问寒问暖,那是因为我们懂得感恩,我们知道没有他们这些绿叶的无私奉献,我们成不了参天大树,但目光短浅的我们就看不到一木难成林呢?一颗树再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也成不了森林,成不了风景,成不了气候。 只有千千万万的像自己父母,亲人一样的人的无私奉献才能长成千千万万的参天大树,形成森林,形成风景,形成气候。他们就是千千万万的老人和即将步入老年的中年人。三人成众,二人成从,一人只能从众。再宠大、强大的家族,在这个大融合的社会里也只是沧海一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理人人都懂,可就是只见口号,不见行动。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变得越来越市侩,太过敏感,做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后果;变得越来越麻木,明哲保身,让金钱权势味了良心。在这个大流通,大融合的环境里,闭关锁国都早就行不通了,我们又岂能祈求“人人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呢!当我们帮助别人的父母、老人时,何尝不是在帮助自己的父母、老人。这是爱的交替,情的传递,美的延续,德的传承,这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魂。

2. 求适合在重阳节朗诵的散文

10、醉花复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制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3. 九九重阳节散文一千字左右

村庄(一)

诗人李风清先生逝世十周年了。他走的时候才五十三岁。那一年正赶上嫩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他走的便有些凄凉的色彩。其实生与死,这概念并不是字面意义上可以涵盖的。在藏克家先生那里早已有了辩证的解释。对于诗人李风清而言虽死犹生。时间并未使往事如烟,它赋予了某个人生历史阶段不可磨灭的意义。时间使它凸现出一种毫无虚荣的原则,这原则来自一种沉郁坚实的生活。他的追求,生命中的一切快乐和痛苦,激情和灵感,都与这个原则息息相关_______这个原则就是诗人的村庄。

在我还是个蹒跚学步的文学青年,李风清先生已经是一个颇有名气的乡土诗人了。在报社副刊部任职。渐渐的我在他的诗行里认识了他的村庄。他的村庄带着声音、色彩、和季节的呼唤,荡漾着一股清新纯朴的生活热情,把高尚和尊严,美好和庄重,情感和沉思,如“松嫩平原上的悠扬笛声”(重庆朱美云语),让人们嗅到一股北方芬芳的泥土气息,感觉到一种人生跋涉者的真诚渴求的心灵震颤。我想那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啊,让诗人如此牵肠挂肚?

有一天我同诗人之子谈到了那个偏僻的遥远的小村庄。然后我知道了那些美妙诗篇背后的故事。因了爱诗,因了心爱的诗作见诸报端,他在即将迈入大学校门之际,断然从城市回到村庄。他在河北有个叫刘章的诗友高中毕业回乡务农,走出了一条乡土诗人的路。他想自己为什么不呢?于是沿着乡村那条泥土路,选择了他的艺术理想____村庄。一座低矮的狭窄的茅屋,三代同室的南北大炕,白天在田里劳作,夜晚,在老人孩子们的酣声中,伏在煤油灯下,与这个世界情人般的交谈。煤油不够用柴油(这还是朋友为他东讨西要的)。冬天,屋里水缸结冰(为了省火),他穿着棉大衣喝酒御寒。做代课教师的妻子,看他写得辛苦,给孩子们批改完作业,就帮他誊写诗稿。两人经常是一写就写到午夜。十几年后,他也是一个著名的乡土诗人了,诗又把他带回到城市的报社。我就是这时有幸结识了李老师。他不仅编稿和写诗,还要带领年轻的后来者。他发起并于同仁开创了明月岛诗会。一时桃李芬芳,诗坛若市。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振兴一方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我在他办的副刊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丁香花开了》,他大加赞赏,他说大手笔是不断努力写出来的。他相信天道酬勤。承蒙李老师恳切的激励,使我有了这珍贵的起步。使我不会写诗也有了读诗的兴趣。

现在诗人李风清仿佛已经沉入了文学史,是已经过去的那个需要记忆的人物,把一个遥远的小村庄留给了今天和明天的明天。诗人称这个村庄是“音河畔一座荒僻的小村庄”。我决定把对诗人的纪念,做一次旅行,去看看他的村庄。这个村庄距平坦的柏油公路大约要八里路,距城市大约要二十里路,而走起来,在空间感觉上却要遥远得多。盛夏骄阳当空,无边的青纱帐,炎热使它分外的寂静。土路,雨天翻浆留下的车辙,搓板一样,竖着弯曲的土棱。干燥的尘土,在所有的轮子下欢呼,在所有的脚下起舞。在人们眼前扬起一片尘雾。诗人却深情的告诉人们:“沿着乡道那深深的车辙,呼吸着路旁马莲花的清香。” 尘埃落定的乡道是诗情画意。他请人们看“故乡小村的柴烟,天天吻着白云。”他的村庄真是有说不尽的好。我还要告诉人们,如果在这个季节恰巧走上了这条乡土路,还常常会看到羊群俯在车辙边,吮吸积存在里面的雨水。牧羊人会指着来路,说那里就是李风清曾住过的小村庄,他还有亲戚留在村子里。诗人的村庄以婉转和坎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村口立一块方形石碑,像一位敦厚的礼仪先生,对所有的人宣布:乌立斯克村。在周边青纱帐欢快鲜亮的繁茂中,村庄显得小、平静而淡然。人们会想诗人的村庄原来是这个样子,诗人隐匿在他的村庄里。村庄是自然界中的一行青青的岁月,是诗人一串串乡情乡水乡土的歌。

他的耳朵倾听着村庄生命的音律:“榆木的辘轳吱呀唱,青石的井台高高垒。”(乡井水),“月色朦胧的庄稼地,咔吧,咔吧,咔吧......”(大平原)他的双眼观察着村庄自然的景象:“一朵葵花,捧起一个金盘,每天都把阳光盛得满满。”(葵花开了),“哦,秋风挥动潇洒的画笔,涂得遍野的高粱红了,红了,”(九月高粱红);他用心灵抒发着对生活的强烈感受:“乡情是片星星草,爱情是株野百合。”(音河抒情),“老榆,作不完绿色的梦,干枯了,化成一张木犁。”(木犁之歌),村庄在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他的视觉、听觉、直觉,自由自在徜佯在农家小院里。小村庄在自然的变换中,在庄稼人平凡的日子里,活动着,热乎乎的迎着人们走来,从一个井边或是一件农具,从一片田野或是一株植物,从一个农人或是一辆马车,平静的,不喧闹的,朴厚的,不虚假的,清爽的,不卖弄的,把北方乡村浓郁的生活情趣,直陈在人们面前。人们会触到一颗缪斯的心,柔情万般的缠绕着村庄飞翔,看到那盘旋的姿影是依依的,渐旋渐高渐远的。远到人们不由想去寻找这个小村庄了。

4. 关于重阳节著名散文的题目

我独坐在靠窗的办公桌前,望着窗外花坛里盛开的菊花在潇潇秋雨中吐香摇曳而心驰神往。对于菊花,我总有偏爱之情。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于菊花飘香的金秋十月,更重要的是因了菊花的飘若浮云的独特风姿以及“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的可贵风格。菊花少牡丹之霸气,无梅花之傲气,同红叶凌霜,与青松为伍。故历代文人墨客多以菊之品德自励自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韩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苏东坡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皆为脍炙人口的咏菊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将我陶醉于赏菊的思绪重新拖了回来。可不是嘛,光顾着赏菊了,殊不知秋菊飘香重阳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悄然而降、近在眼前了。心中忽然就想起了那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诗句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情有独钟的当属重阳节了。若问缘由,那就得从其别称——“老人节”说起。记得报纸上曾有过这样一条新闻:去年重阳节,某报记者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接受采访的年轻人并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虽然知道是重阳节,但不晓得有老人节一说,至于老人节的内涵更无从得知。
由此可见,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恰恰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他们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用工作学习压力大来解释这种忘却,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而对中国传统的“七夕”却不屑一顾,实乃可悲!
从教十余载,虽不能言桃李满天下,但也育人无数。每逢重阳,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到敬老院奉献爱心,这样意义深远的应节教育不可或缺。
前文提及我对重阳节情有独钟,其实还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当属其因。
自打记事起,父母就不在身边,我自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幸运的是,他们对我百般呵护,生怕我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记忆里,奶奶对我最好了。虽说那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靠奶奶每天步履蹒跚地捡废品维持生活,但吃穿方面从没亏待过我。重阳节那天是奶奶的生日,我喜欢看她在这一天绽放难得的笑容,宛若灿然盛开的菊花;我喜欢听她在这一天讲述自己的故事,充满曲折和苦难;我喜欢听她在这一天说出自己的愿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脚踏三轮车,拉上心爱的孙女儿捡“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平静的生活骤起波澜,又是一个重阳节的晚上,我高烧不退,这可急坏了奶奶。屋外秋雨淅沥,伸手不见五指,奶奶望着二十里外的医院的方向,稍稍蹙了一下眉头,背起我就出了家门。一路上,感觉她十分吃力地摇摆在泥泞的山路上。
就是那夜,那个重阳节的雨夜,意外发生了,一辆大货车在拐弯处刮到了奶奶。当时就感觉她身体猛地一震,我就被她顺势撂到了地上,而她自己却滑进了深壑,再也没有爬上来。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好多年,每每忆起,心里都会有不可言喻的隐痛。仿佛又看到了她对我慈爱地微笑,我泪眼模糊,声音哽咽“奶奶,孙女儿早就给你备好一辆脚踏三轮车了”。唯有此时,才能真正理解“子欲孝而亲不在”的苦楚和无奈。
重阳节是奶奶的生日,也是她的祭日。每逢这一天,我都要登上那段吞噬奶奶生命的罪恶山路祭拜亡灵,以示感恩及怀念。
一阵略带冷意的秋风掠过,满室的菊花馨香沁人心脾。下课的铃声响了,看着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笑脸,心里默想:又一年的重阳节近了,我要给他们好好讲一节有关老人节的课。教他们如何做人;学会感恩;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道理;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引导他们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祖国栋梁之才。

5. 重阳节的散文诗句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6. 有关重阳节的散文诗句

落叶在飘,白发在飞,

秋水一样的时光,

九月九,(重阳节)

在流逝中被今天的茱萸点亮。

咏着王维的重阳诗就着陶公的菊花酒,

拣拾一片落叶采撷一束野菊,

花儿浓烈地吐露着今日的香,

您们深深的皱纹里蕴藏了多少昨日的辉煌和风霜?

那朵童真的烂漫,

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的稚气吟诵,

依稀如昨……

落英缤纷亲吻着您们脸上的芬芳,

一头秋霜在秋风中扬起别样的畅想。

曾经年轻的背影融于遥远的而清晰的枫林……

三百六十五里路,

今又重阳,

如果可以,我愿化作长青藤,

装饰您们的锈蚀的窗,

如果可以,我愿低落于一簇野菊,

开满您们晨练的路旁。

一定可以,一路金风玉露菊蕊萸枝,

我陪您们走向岁月深处……

九月九,

手里又多了几枝菊花香,

我永远祝福您们,

人间重晚情,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不止今天,而是永远……

【二】

秋风落叶凉初透

情动高山

南山山头

落叶满目尽是

凄凉中

感受古道西风

沧桑诉情怀

风中望影人影瘦

望道松柏

依旧翠蒙蒙

九九双节

再现重阳日

今朝思绪南飞雁

南山畔

多少多情人

一曲高歌

诉尽心中孤独

【三】

九九重阳志未铭,

邀友结伴向山行。

峻峭山岭踩脚下,

登高眺望众山群。

云海茫茫足下过,

古木幽幽树成林。

满山遍野红烂漫,

彤霞映水水自清。

山间小路弯曲径,

曲桥入水见倩影。

巨石醉卧于山涧,

俯望天地鬼神惊。

芳草绵绵绿茵茵,

重阳秋游登山顶。

上到山顶是好汉,

暮色夕阳不老情。

7. 重阳节散文200~300字之间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作“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那么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出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摆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

8. 重阳节登高诗句美文

重阳前夕四首

作者:郭松涛|郑贤永

其一:满城风雨近重阳,秋气冥冥笼八荒。欲上峰巅心有悸?今朝试做少年郎。

此小绝,看似简单四句,我却喜欢得不得了。因为写出了我想说的,估计也写出了很多人心声吧,特别这句“欲上峰巅心有悸?”,试问下如今,是不是很多人有如此感叹啊?

特别是在重阳登高之季节,想爬到山顶,都累得气喘吁吁的。说真得,这种感觉,也记不清是多少年前曾有过了。如今被工作耽误的我们,哪有时间去爬山啊?哪有时间去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都是一种奢望啊。

也就难得下班之余,在网上论坛瞧瞧网友们的诗词了。所以这句“欲上峰巅心有悸?”真的很打动我心,所以诗人尾句“今朝试做少年郎。”只是试做,试看,爬不爬的上峰之巅,还说不定呢。

此首小绝起句很有色彩,秋意儿很浓。在一个满城风雨的秋季,又近重阳节。诗人对雨都是有感情的,下雨了,是诗人,都会依窗听雨,或是远望,或是沉思,或是其他,都会吟诗一首,了发心情。

正如诗人这句:“满城风雨近重阳,秋气冥冥笼八荒。”满城风雨的重阳节,那秋气就不言而喻了,诗人用秋气笼罩了八荒,来说秋气浓。

八荒即是: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所以说此时的秋气味儿是最浓的。

全诗承上启下,雨后重阳,想攀登山峰之巅,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但是诗人却给自己打气,没事,趁着今朝重阳,我要试做一回少年郎。

是啊,少年之时的我们,那跟猴子一样满山跑都不觉累,可如今呢?大家看了这首小绝,难道不会产生共鸣吗?

高国启诗词欣赏第四期 重阳前夕四首 作者东郭松涛|郑贤永

9. 关于重阳节的散文诗歌

飘着酒香的重阳

又是九月九,又见重阳。插上茱萸,登上山顶,远离城市喧嚣与世态回炎凉。

岁岁答重阳,今又重阳。走过春风,走过夏雨,太阳如金,月光如水,丰盈着秋天的美景。

登高望远,一行人字形的大雁南飞。满山的红叶,在秋风中飞舞。

重阳听歌,音乐的秋千上,荡着童年的往事。彩蝶轻盈的羽翼,翩跹成秋天最美的舞者。

「散文诗」飘着酒香的重阳/萧思林
一场秋雨,滋润了菊的花蕾。走在秋光旖旎的路上,路旁嫣然的菊,摇曳着思绪,清香了相思,芬芳着笑靥。

一朵朵菊,开在清风细雨里,开在灵魂深处。温婉柔美的记忆,拥抱重阳。轻轻萦绕的菊香,与大雁合奏一曲秋的传奇。

秋高气爽,登高望远,揽不尽胜景。撵着沧桑而来,撵着馥香而来。重阳就是万山红遍,就是灿烂秋色的菊丛。

「散文诗」飘着酒香的重阳/萧思林
顺着秋天的皱纹,看得见饱满岁月的重阳。携一筐文字的茱萸登高,携满目秋色,畅饮菊酒。

风清云淡,纸鸢嬉闹的长空,醉一场心的渴盼。一波儿大雁,一波儿苇絮。金黄的谷穗、大豆、玉米,五谷丰登喜晒秋,把丰收的日子晒得通亮。

又是九月九,笑声牵着岁月走。飘着酒香的重阳,举杯笑对夕阳红,幸福快乐荡漾在心中……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的名家现代散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怀孕怎么躲过内职体检 浏览:10
老年体协活动经费方案 浏览:745
上海法官退休年龄 浏览:83
164岁长寿老人 浏览:542
重阳节江西庙会 浏览:671
老年人微信名男 浏览:750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书法字 浏览:945
老人躺不平如何做ct 浏览:633
孝顺父母的背景照 浏览:494
养老保险和医疗不一样 浏览:514
北京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电话 浏览:469
普通农村老人过世要花多少钱 浏览:9
端午节跟父母说什么 浏览:183
老年人焦虑症的治疗该如何进行 浏览:284
重阳节的人物及来历 浏览:107
重庆长寿区元祖 浏览:526
长寿花水泡不生根怎么办 浏览:179
女兵体检怎么体检 浏览:275
体检表的职务怎么填 浏览:128
退休了还扣社保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