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重阳节和端午节是一个节吗
重阳节和端午节是两个节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
又称敬老节
⑵ 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是农历每年的( )A.五月初五 B.七月初七 C.九月初九 D.十二月初八
重阳节是在农历的九月初九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专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属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⑶ 重阳节是国家法定假期吗
重阳节不是国家法定假期。
国家法定假期:
1、元旦假期安排
2019年元旦放假3天,其中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放假调休,2018年12月29日(周六)正常上班
2、春节假期安排
2019年春节是2月5日(星期二),根据规定春节法定放假时间,是除夕到初六,调休7天,2019年2月2日、2月3日需上班调休。
3、清明节假期安排
2019年清明节是4月5日,星期五。2019年清明放假安排:4月5日(清明节)-4月7日(星期日),共放假3天。
4、劳动节假期安排
4月27日和28日(周六日)上班调休!2019年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共3天!5月1日(星期三)为五一国际劳动节法定节日。
5、端午节假期安排
2019年端午节是6月7日星期五,与周末连休,实质上也是多一天嘛!所以2019年端午节放假安排:6月7日-6月9日,共放假3天。
6、中秋节假期安排
2019年中秋节放假安排:2019年9月13日-9月15日共放假3天。
7、国庆节假期安排
2019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7天!2019年10月8日正常上班。其中,9月29日(周日)和10月12日(节后的周六)需上班调休
(3)重阳节是不是五月初五扩展阅读:
节假日的历史起源:
历法节气: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
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
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
岁时节日与历日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历日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
⑷ 端午节和重阳节有关系吗
端午节和重阳来节之间的区别
1、端午源节和重阳节的时间不同
2、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会放假;重阳节不是法定节假日,不会放假
3、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重阳节是关爱老人的日子
重阳节与端午节的关系
重阳节与端午节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如果非要说有相同的地方,那便是端午节和重阳节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样使用农历时间为节日时间。
⑸ 重阳节是五月初五还是九月
重阳节,又称“踏秋”,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⑹ 重阳节是法定假期吗
重阳节不是法定假期。
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⑺ 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在春秋内之前端午节是祛病容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
端午节,也称五月节。先秦时代的人们认为五月是毒月,在这个月份避毒是首要之事。所谓毒是指五毒,即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把这五种毒物绘在黄纸上,就是五毒图。清代,中国北方人家会把五毒图挂在门首,辟邪祛祟。
五月五日,也称浴兰节。兰,不是兰花,而是指菊科植物佩兰,也称兰草、鸡骨香、水香。《夏小正》记载:“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取佩兰若干,用水熬煮,此水就是兰汤。在端午之日,全家老幼皆用兰汤洗浴,据说可治皮肤病、祛邪气。
⑻ 正月初一是端午节还是中秋节还是重阳节还是春节还有是登高,五月初五呢、八月十五呢、九月初九呢。
正月初一是春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⑼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重阳节是法定假日吗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不法定假日。法定节假日只有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7个节日。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⑽ 端午节.重阳节分别是几月初几
端午节是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重阳节是每年的阴历九
月初九。
一定要记着!